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没有对刀仪的对刀: 打到手轮模式,在工作台上找一个基准点(比如用一把10mm的刀具),把Z轴移到基准点,把机械坐标写入G54的Z轴里面(按机械坐标设定)。然后不要移动Z轴,把相对坐标清零,然后把Z轴移动到工件表面铣平,把这时的Z轴相对坐标写入外部坐标偏移的Z轴里面。换第二把刀加工时只需要对一下基准点,把机械坐标写入G54的Z轴坐标就行了。2有对刀仪的对刀:自动对刀仪对刀仪原理图:简单的自动对刀仪一般有两条线,一条是24伏,另一条为信号线,且对刀仪分常开跟常闭两种,举常开来说,基本原理就跟上图类似,在刀尖压下对刀仪时,就会导通,使光耦动作,那么就有有信号进入系统。对刀仪接法:举例两线常开的对刀仪,接到我们TB16IN上那么:对刀仪的信号线可以任选一个I点,将对刀仪的信号线接到对应I点的地方,另一端接到24伏公共端即可。TB16IN相关PLC:如果PLC这样写,那么对刀仪的信号线我们就要接到I0上,24伏接到其下即可。下面再介绍一下,自动对刀参数如何设定:1 单刀单工件Z轴对刀功能是透过机台上的对刀器量出刀尖到对刀器之间的距离, 该距离可以自动被写入到指定的工件坐标系里, 作为加工时的刀长偏移依据,操作说明:开机后,F1机台设定= F5设定工件坐标系统= F6自动对刀将其改为1即会出现如下界面:对刀参数设定:工件坐标系F选择1,也就是把刀长写入G54里面量测速度:一般不要太快100300即可是否使用参考点:选择1使用对刀仪X坐标以及Y坐标设定:打到手轮模式,手摇手轮,摇到对刀仪上方,确认刀尖在对刀仪的正上方后,按下XY机械坐标教导对刀起始点Z:更换为所使用的刀具中最长的刀,手摇手轮,在刀尖离对刀仪有一定距离的时候停下,确保刀尖不会碰到刀对仪,将光标移动此处,按下Z轴机械坐标教导Z轴最低点机械坐标:更换为所使用的刀具中最短的刀,手摇手轮,让刀尖偏开对刀仪一小段距离(不要在对刀仪上方)将刀尖摇到比对刀仪正常位置低2MM左右,不要太大,此时停下,将光标移动至此,按下Z轴机械坐标教导。落差设定:装上一个工件后,先执行自动对刀,将刀长补偿到工件坐标系后,再手摇使刀尖刚好碰到工件表面,按一下Z轴落差设定。此时就完成了,对刀仪参数设置工作了选择工件坐标号码,自动对刀后,将刀长存入工件坐标系按Z轴落差设定,将Z轴落差值存入工件坐标外部偏移合并运算可得Z方向程序坐标原点2 单刀多工件Z轴对刀功能是透过机台上的对刀器量出刀尖到对刀器之间的距离, 该距离可以自动被写入到工件坐标外部偏移里, 作为加工时的刀长偏移依据,操作说明:开机后,F1机台设定= F5设定工件坐标系统 = F6自动对刀,将量测模式改成2即会出现如下界面其使用说明同上,自动对刀后,将对刀仪的机械坐标(刀长)存入工件坐标外部偏移选择工件坐标号码,按Z轴落差设定,将Z轴落差直存入工件坐标系合并运算可得Z方向程序坐标原点3多刀多工件Z轴对刀功能是透过机台上的对刀器量出刀库中指定刀刀尖到对刀器之间的距离, 该距离可以自动被写入到刀具补偿表相应的编号里, 作为加工时的刀长偏移依据,操作说明:开机后,F1机台设定”= F5设定工件坐标系统 = F6自动对刀,将量测模式改为3即会出现如下界面选择刀号,自动对刀后,将刀长存入刀长补偿表选择工件坐标号码,按Z轴落差设定,将Z轴落差直存入工件坐标系合并运算可得Z方向程序坐标原点4. 刀具自动量测动作流程:(1) Z轴以G00速度移动到Z方向起始点,并激活吹气功能;(2) Z轴以G31速度250移至使用者输入的【Z轴行程最低坐标】位置,接触到讯号后停止,(如果没有接触到讯号,即发异警” Z轴行程最低坐标错误警报”)并关闭吹气功能;(3) 以G00后退一个距离(MACRO计算的合理距离,假设为(d1)(4) Z轴以G31速度50下探一个距离(d1),接触讯号后,记录此机械坐标。(如果没有接触到讯号,即发异警” 自动刀长量测错误警报”)。(5) 以G00后退一个距离(MACRO计算的合理距离,假设为(d2)。(6) 再Z轴以G31速度50下探一个距离(d2),接触讯号后,记录此机械坐标。(如果没有接触到讯号,即发异警” 自动刀长量测错误警报”)。(7) 两次记录的坐标误差在0.01mm,取平均值后填入R1032;误差超过0.01mm,发异警” 自动刀长量测错误警报”。自动对刀MACRO:%MACRO/=变量说明=/ P - #16工件坐标偏移量设定/ H - #11 最底坐标/ X #24 X轴第二参考点 / Y #25 Y轴第二参考点/ Z #26 Z轴起始点坐标 / T #20 选择刀号T/ D #7 选择操作模式 / #8 第一次与第二次探测的容许误差/ #9 第一次量测的速度/ #6 第二次量测的速度/ #39 起始点与最低点的距离/ #40 记录第二次量测到的坐标值/ #41 记录第三次量测到的坐标值/ #42 第一次后退的距离/ #43 第二次与第三次后退的距离/ #27/ #28/=标准化=/=输入数值判断=/=初始条件=#6:=50.;/第二三段速度内定50#8:=10.; /容许误差内定10BLU#42:=5.;/第一次后退距离#43:=3.;/第二次和第三次后退距离#39:=STD(#11,#1600)-STD(#26,#1600);/起始点与最低点的距离#27:=#1000;#28:=#1004;/=开始量测=G40;G49;IF(#7=#0 OR #7=0)THEN #7:=1;END_IF;/单刀单工件模式IF(#7=1)THEN /为单刀单工件模式 IF (#16=#0 OR #1615) THEN /工件坐标系设定 ALARM(401); END_IF;END_IF;/单刀多工件模式IF(#7=3)THEN /为多刀多任务件模式 IF(#20=#0 OR #20=0 )THEN /确认选择刀具T无输入错误 ALARM(402); ELSE T#20; /执行换刀 END_IF;END_IF;IF(#71 AND #72 AND #73)THEN /确认模式选择正确 ALARM(403);END_IF;IF (#24#0 AND #25#0 AND #26#0)THEN /使用参考坐标输入不为零 G91 G28 Z0; /Z轴以G28回到机械原点M31;G90 G53 X#24 Y#25; /XY轴以G00速度到第二参考点 IF (#260)THEN G91 G31 Z#26 F7000; /Z轴以7000速度到Z轴起始点 WAIT();G04X1.;M32; IF (#1608 =1) THEN ALARM(333); /Z轴起始点错误 END_IF; END_IF; END_IF;/第一段速度探测IF (#260)THEN G91 G31 Z#39 F#9; /第一段速度探测 WAIT(); IF (#1608 1) THEN ALARM(330); END_IF;ELSE #39:=STD(#11,#1600); /最低点的距离 G91 G31 Z#39 F#9; /第一段速度探测 WAIT(); IF (#1608 1) THEN ALARM(330); END_IF;END_IF;/第二段速度探测G91 G01 Z#42 F#9; /Z轴后退#42距离G91 G31 Z-(#42+1.) F#6;/第二段速度探测WAIT();IF (#1608 = 1) THEN #40:= 10743; /记录第二次量测到的坐标值ELSE ALARM(331);/未探测到,发ALARMEND_IF;/第三段速度探测G91 G01 Z#43 F#9; /Z轴后退#43的距离G91 G31 Z-(#43+1.) F#6;/第三段速度探测WAIT();IF (#1608 = 1) THEN #41:= 10743; /记录第三次量测到的坐标值ELSE ALARM(331);/未探测到,发ALARMEND_IF;IF (ABS(#40-#41) #8) THEN/第二次与第三次量测的误差大于输入条件 ALARM(332);ELSE 11032:=(#40+#41)/2; /记录信号点到R1032 G90 G53 Z0.F#9; /回到Z方向起始点END_IF;/数值处理IF (#7=1) THEN /使用单刀单工件模式 #16:=ROUND(#16); /预防不是整数情形 G90 G10 L2 P#16 Z11032; /将R1032的质存入相对应的工件坐标系END_IF; IF (#7=2) THEN /使用单刀多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11349.2-2025机械振动与冲击机械导纳的试验确定第2部分:用激振器作单点平动激励测量
- GB/T 32110-2025浸胶骨架材料术语及定义
- GB/T 45759-2025精细陶瓷陶瓷粉体中粗颗粒含量的测定湿筛法
- 心电监护基础知识课件
- 第一国际课件
- 2025年公共自行车系统合作协议书
- 出口委托付款协议书范本
- 2025年高精度数字电压表项目发展计划
- 拆墙施工协议书模板范本
- 购买电脑协议书范本
- 靶向EV71 VP1基因siRNA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筛选研究的中期报告
- T-SZHW 001-2024 深圳市城市管家服务管理规范(试行)
- 三废环保管理培训
- 医疗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的培训指导
- 成功组织招商会讲义
- 招标《采购案例分析》考试真题及答案完整版-2
- 21ZJ111 变形缝建筑构造
- 穿行于基础教育森林:教育实践沉思对话录
- 玛莎施瓦茨课件
- 安全技术说明书氧化铝
- 工商银行全国地区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