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烈士 形象的建构过程 烈士 形象的建构过程 明清萧山湘湖史上的 何御史父子事件 明清萧山湘湖史上的 何御史父子事件 钱 杭 摘 摘要 要 明清两代湘湖水利的维护者为维护 共同体 既有的利益格局 利用各种手段 把何御史舜宾父子塑造成道德楷模 历史传统的继承人和为维护湘湖公意而献身的 烈士 从而构筑起了湘湖地方意识形态的基础 然而当我们根据可信资料对之重作检查后 却可以 发现 这个逐步累积而成 且在几百年间相当牢固地支撑着当地主流社会价值信念的烈士形 象 竟然是一批 民间菁英 特意虚构和有意夸张的结果 关键词 关键词 明清 萧山湘湖 烈士形象 地方意识形态 一个自成体系且有漫长传统的民间社会必有其意识形态结构 参与构筑这一 结构的历代菁英们 通过对现状与历史所作的一系列解释 为社会成员提供一种 约定 以此维护稳定 防止分裂 这类支撑着民间意识形态结构的不同向度的解 释 如格尔兹所说的宣泄型 道德型 团结型 辩护型解释 往往经不起认真 的检验 虽然作为历史积淀的一部分 后人一般不必 甚或不该对之都去作一番 寻根究底的 拷问 但如若研究者试图理清一个区域社会的发展脉络 某些曾 经作为当地意识形态重要基础的历史 原型 建构过程 目标功能 以及当事 人隐讳不彰的动机和利益 就成了不应忽略的关键环节 近 20 年来 研究者基于中国社会史的 问题意识 对官方文献所传达信息 的真实性均能保持足够的警惕 在面对同一论题时 常常寻求且宁肯相信民间的 解释 而事实上 只要牵扯到对具体利害关系的判断 无论官方抑或民间 都不 能避免陈见或偏见 在很多情况下 官方记录者虽有盲点 却要受客观性 中立 性等各种传统史学规范的制约 不会亦不便乱逞私意 民间菁英则较少此类约束 为维护地方社会的所谓 公意 和某些集团的特殊利益 他们往往会无所顾忌 走得更远 参见克利福德 格尔兹著 文化的解释 第四编之八 作为文化体系的意识形态 陈小秋译 上海人 民出版社 1999 年版 第 232 页 2 一 浙江省萧山县城以西 有一座依凭自然地形增庳补陿而建成的人工湖 名曰 湘湖 湘湖由萧山县部分居民创议于北宋神宗熙宁年间 1068 1077 经 北宋徽宗大观年间 1107 1110 的再议 最终完成于徽宗政和二年 1112 著 名理学家杨时 号龟山 谥文靖 出任萧山县令时 全盛时期的湘湖长约 19 里 宽 1 至 6 里不等 方圆 82 5 里 主要功能是 在秋旱时通过 18 个放水闸口 根据统一的规则 放水顺序 放水时间 闸口尺 寸等 灌溉沿湖崇化 昭明 来苏 安养 许贤 长兴 新义 夏孝 由化 9 乡的 14 68 余万亩水田 作为代价 被湖水淹没的 3 7 万亩湖底农田原缴税粮 日常维护堤闸所需之工费 概由 9 乡得利田亩平均分摊 此制史称 均包湖米 受这一基本利益关系的维系 9 乡沿湖居民逐渐形成了一个得失相关的区域共同 体 和以捍卫既有水利体制为最高目标的湘湖地方意识形态 北宋徽宗宣和元年 1119 距湘湖建成仅 7 年 萧山就有一些所谓的 豪 民 向朝廷提出 罢湖复田 的请求 说明湖区居民因居住位置和生产方式的不 同 很早就出现了利益上的冲突 而绝大部分持批评态度的人对这些请求中的一 些合理性诉求根本不加体谅 认为主张 罢湖复田 者缺乏起码的公德心 应该 严加整肃 府 县主政者的态度倒还算开明 决定召集各有关方面开会合议 希望能够照顾各方利益 达致双赢之局 然而结果却不理想 清初萧山籍著名学 者毛奇龄 1623 1716 湘湖水利志 以下简称 毛志 卷 1 宣和年 议罢湖不许 记此事经过 宣和改元 豪民即有请罢湖复田者 下本县会议 时梅雨初过 湖岸淫溢 守者皆撤防 待涸 而议不画一 且议罢者少 议筑者多 主客不敌 遂迟久未决 迟久未决 意味着 罢湖复田 的建议虽未被明确指斥为不合理 但却 宋时 1 里约合民国时 0 83 里 故实为 68 5 里 如两宋名臣李光于南宋高宗绍兴五年 1135 分析浙东明 越二州相当普遍的 盗湖为田 行为如何发 生发展的过程时说 明 越之境 皆有陂湖 大抵湖高于田 田又高于江 海 旱则放湖水溉田 涝则决 田水入海 故无水旱之灾 本朝庆历 嘉祐间 始有盗湖为田者 其禁甚严 政和以来 创为应奉 始废 湖为田 自是两州之民岁被水旱之患 详见 宋史 卷 173 食货志 上 将 两州之民岁被水旱之患 断为 废湖为田 的结果 显然为夸张之词 毛志 3 卷收入毛氏 西河合集 第 76 77 册 齐鲁书社 1996 年据清华大学图书馆藏清康熙刻 西 河合集 本影印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史部第 224 册 第 612 640 页 3 遭到湘湖受益者的群起反对 地方官不能也不愿裁定 于是就被暂时搁置 民国 二十四年 1935 彭延庆等编 萧山县志稿 以下简称 民志 卷 水利 门 湖沼 说得比 毛志 清楚 宣和初年 有淤湖复田之议 民咸不可 遂 寝 向朝廷公开奏请 罢 淤 湖复田 的 豪民 此时尚在走体制内正路 由 于诉求被 寝 后来又进一步遭到道德上的负面评价 于是继起的 豪民 只 得将公了变私了 虽然有关的水利规则屡经调整完善 但由于共同体内外利益关 系的极端复杂 一个本可加以疏导约束 且终究为个体性或局部性的 罢 淤 湖复田 行为 渐趋失控 最终演变成体制外的 盗湖为田 占湖为田 随 后即出现严禁 松弛 再严禁 再松弛的恶性循环 事变频生 两败俱伤 直至湘湖终告淤塞 方才了局 湘湖地方意识形态即形成于这样一个保湖 罢湖此消彼长 争斗不休的过程 中 其基本构成包括四个方面 即由 均包湖米 奠定的湘湖为 九乡共有 意 识 由 均水之法 确立的排他性秩序规则 由 英宗敕谕 标志的历史合法性 授权 由 御史父子 象征的道德信念 此结构之能够形成 除了 9 乡沿湖居民 确实存在的共同利益 以及以退休乡官为代表的地方菁英群体对湘湖公意和公利 的刻意营造 反复论证之外 还在于因湘湖水利共同体内外部长期的不整合而产 生的社会紧张和社会摩擦 换言之 它是为了有效地应对来自两个方面的挑战 一 因水资源配置的总体 均平 原则与各 利户 实际得水量之间的矛盾所引 发的共同体内部冲突 二 建立在湘湖为 九乡共有 基础上的排他性使用规则 导致于共同体形成后才迁居萧山的居民在养家活口的巨大压力下 对湘湖的合法 性不断提出质疑 并将此质疑付诸行动 然而 当我们根据可信资料对之重作检查 却可以发现 这个逐步累积而 成 且在几百年间相当牢固地支撑着该共同体价值信念的 公意 体系 其基础 江苏古籍出版社 上海书店 巴蜀书社 1993 年据民国二十四年 1935 铅印本影印 中国地方志集成 浙江府县志辑第 11 册 该志为稿本 共 33 卷 卷 3 水利门 湖沼 述湘湖沿革 民国十四年 1925 周易藻著 萧山湘湖志 续志第 7 页 湘湖为旧九乡承粮之共有产 非私有产 尤非官有产 民国十六年 1927 周氏铅印本 参见拙作 均包湖米 湘湖水利不了之局的开端 载唐力行主编 国家 地方 民众的互动与社会变 迁 第 98 111 页 商务印书馆 2004 年版 真实与虚构之间的历史授权 关于萧山湘湖史上的 英宗 敕谕 上海社科院历史所 史林 2004 年第 6 期 4 竟然大多是经民间菁英特意虚构和有意夸张的传说 记忆 本文着重讨论可使我们重新解读作为湘湖地方社会公意体系之道德象征的 御史父子 事件真实意义的几个关节点 明孝宗弘治十一年至十四年 1498 1501 在浙江萧山发生的何舜宾 何竞 父子事件 又称 何御史父子事件 或 何孝子复仇事件 以下简称 何案 是明代一件著名的子报父仇案 何案的主角共 4 人 即曾于明宪宗成化十年前后 至成化二十二年间 1474 1486 任南京湖广道监察御史的何舜宾 舜宾之子何 竞 湘湖居民孙全 以及于弘治九年至十二年 1496 1499 出任萧山知县的邹 鲁 案子的具体过程相当复杂 称得上是一波三折 颇具戏剧性 在 明孝宗实 录 明万历十五年 绍兴府志 明万历十七年 萧山县志 陈洪谟 治世余 闻 徐象梅 两浙名贤录 沈德符 万历野获编 明史 清康熙三十二年 萧山县志 乾隆元年 浙江通志 等多种公私文献中 有关于何案始末的详 细记录 此外 从明嘉靖年间开始 又陆续有人将何案中的几段惊险情节改编成 传奇 戏文等文艺样式在民间广为流传 在湘湖民间文献中 何氏父子常略称为乡贤 二何 享有较高的地位 明 武宗正德十二年 1517 被袝祀于湘湖德惠祠 清康熙二十年 1681 何竞 入祀乡贤祠 清康熙四十九年 1710 何氏父子又被迎入为奉祀四名宦四乡贤 而建的湘湖报功祠 又称八贤祠 中 不仅何氏父子 其家人 亲戚也给湘湖湖区居民留下了深刻印象 如张文瑞 韩邦奇 苑洛集 卷 19 见闻考随录 二称 文士撰为戏文 今扮演盛行 扮邹者 以铜为二目 纳之 以灰 备诸丑态 毛奇龄 西河合集 卷 58 亦引 何孝子传奇 此外 清初还有丁鸣春所作 邹知县湘 湖记 全剧已佚 惟 南曲九宫正始 册录一支佚曲 另 风月锦囊 续编卷 20 选收两出 此祠为奉祀湘湖的开创者杨时 1053 1135 字中立 号龟山 谥文靖 和湘湖主要治理者之一魏骥 1373 1471 字仲房 号南斋 谥文靖 而设 毛志 卷 1 有 景泰年清占 有英宗皇帝敕禁谕文 成化八年 上乃敕 赐特祠名德惠祠 专祀龟山 文靖于其中 至正德末 袝祀何御史父子于侧 明富玹 萧山水利 续刻收录萧山乡绅来尔绳 字木臣 募建湘湖报功祠疏 名宦如赵 萧山县丞 赵善济 顾 县令顾冲 郭 县令郭源明 张 明朝县令张懋 克践龟山之故辙 乡贤如二何 张 南 京工部尚书张嵿 富 福建分巡道按察司佥事富玹 并驱冢宰之后尘 富志 初刻 2 卷 清康熙五十 八年 1719 来鸿雯重订 续刻 1 卷 清康熙五十八年张文瑞编 三刻 3 卷 雍正十三年 1735 张文瑞 编 附录 1 卷 张文瑞之子张学懋编 为行文方便 以下概称为 富志 齐鲁书社 1996 年据浙江大学图 书馆藏清雍正十三年孝友堂刻本影印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史部第 225 册 第 276 351 页 富志 续刻收录萧山县令赵善昌所撰 八贤祠记 八贤祠 所祀者名宦四 为赵 顾 郭 张 能继杨公者也 乡贤四 为二何 张 富 能述魏公者也 5 在所编 富志 续刻的 萧山水利后叙 中咏叹 原田每每 湖水悠悠 御史饮恨 孝子复仇 公婿志在 外孙书留 御史 指何舜宾 孝子 指何竞 公婿 之 婿 指何舜宾之婿富玹 前引四乡贤之一 也是何舜宾的乡试同年 成化十七年 1481 进士 富玹不 仅直接为何竞提供避难场所 还在何案平息的当年 痛御史之死无所发泄 而 又惧湖民之终不悛以重伤其志 乃为辑诸贤所著为一书 题曰 萧山水利志 以嬗诸后来 舜宾外孙有二 一指富玹之子富钦 所撰 御史何公父子复湘湖 考备二条 收入 富志 初刻卷下 二指富玹之侄富釪 他是 富志 初刻本 的校刻者 据人们事后的梳理 何案按以下线索逐步展开 何舜宾受邹鲁敌视 何舜 宾继承魏骥遗志 揭发孙全侵湖 孙全贿赂邹鲁 邹鲁设计报复 唆凶谋杀 何竞避害 复仇 朝廷查处 结案 但官方和民间对案情细节的侧重 以 及对全案意义的理解和阐发却各有不同 官方偏重于从制度层面来观察和评价何 案的基本事实 处理全案的原则 是在不减损政府财政 不破坏法令法律的前提 下 尽量在刑律的把握分寸上体恤民意 平衡舆情 肯定 护湖 的合公意性 而民间立场则偏重于区分案中各主角人品道德的高下和行为的是否 合历史性 在何氏父子的亲属 师友的主导下 将何氏父子按为湘湖而献身的 烈士 定 位 使湘湖地方社会的公意具备了足以引动人心的悲情色彩 怀旧情绪和不可或 缺的道德基础 由于利害关系的不同 在关于此案的各类文献中 官方所记录的 何案较接近于原型 而民间文献则为情所系 为利所累 出现了太多的夸张 乃 至虚构 二二 万历 绍兴府志 卷 32 选举志 举人 同上引书卷 32 选举志 进士 毛志 卷 2 萧山水利志 现存湘湖文献中并没有直接称何氏父子为 烈士 的记载 但毛奇龄在 何孝子传奇引 收入 西河 合集 卷 58 一文中间接提到了这个词 昔元词以十二科取士 原有忠臣 烈士 孝义 亷节诸条 不 尽崔徽丽情也 读 孝子传竒 而不知其有裨于世也 则请过勾栏而观之可已 很显然 以毛奇龄为代表 的湘湖地方菁英人士 认定何氏父子足可冠以 烈士孝义 之称 6 何舜宾 1427 1498 字穆之 号醒庵 萧山城西崇化里何氏八世孙 明宪宗成化四年 1468 举人 成化五年 1469 进士 在 1498 年遇害的近 20 年前 就已经成名 并得皇帝敕命 萧山何氏宗谱 卷 1 诰敕 录有明宪 宗皇帝于成化十六年 1480 五月二十日发布的 湖广道监察御史何舜宾并妻敕 命 全文如下 奉天承运 皇帝制曰 朝廷设监察御史 欲其振纲纪励风俗 以弼成国家之治也 非得 廉慎之士不轻畀焉 尔南京湖广道监察御史何舜宾 发身贤科 擢任行人 迨进今官 益彰 声誉 宜赐宠恩 以旌劳绩 用进尔阶文林郎 赐之敕命 以为尔荣 夫官以察为名 以言 为责 贵乎略细故而存大体 扶君子而抑小人 尔尚益正 乃心益洁 乃行毋私 于法毋挠 于势毋讦 以为直毋苛 以为能夙夜懋脩 用昭宠命 钦哉 初任行人司 行人 二任南京 湖广道试监察御史 三任今职 以下是赐封何舜宾已故发妻郑氏 继妻朱氏 孺人 称号的敕命 略 何舜宾的会试同年 后来为何竞复仇出了大力的直隶常熟人王鼎 字元勋 曾任南京刑部刑曹郎 广东布政司参政 曾撰 何舜宾墓志铭 和 御史穆之 公传 为现存最早 最完整的何氏小传 墓志铭已失传 御史穆之公传 则由 萧山何氏宗谱 卷 3 世传 收录 全文如下 穆之公 讳舜宾 号醒庵 三岁而孤 事母至孝 成化戊子 成化四年 1468 年 引者 以 书经 领乡荐 己丑 成化五年 1469 年 引者 成进士 初授行人司行人 奉使典蜀邸丧 却餽仪 蜀王树 皇华清节亭 以表其介 寻擢湖广道监察御史 遇事敢言 无少挠避 有勋戚沐宣者 诬锺玘系狱 公立辨释之 虎贲仓攒黄胜铭诬覃重为盗 公获真 盗而释覃 又断陈氏奸案 并治大使李让之赃 权贵敛迹 京师有 何静街 之称 庚子 成 化十六年 1480 年 引者 监湖广科试 尽却应得供具 悉付典守 为后试者用 淮扬 据 实录 所记何氏临终遗言 枉生七十二岁 推知 舜宾应生于明宣宗宣德二年 1427 万历 绍兴府志 卷 32 选举志 举人 据朱保炯 谢沛霖编 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 上册 何舜宾的科名是成化五年 1469 己丑科三甲第 15 名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年版 第 670 页 清木活字本 6 册 上海图书馆藏 此谱刊刻时间不详 因其记事截至光绪初年 估计刊于光绪中期 行人司 官府名 掌传旨 册封等事务 据前引 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 上册 王鼎的科名是成化五年 1469 己丑科二甲第 55 名 上海古 籍出版社 1980 年版 第 224 页 民志 卷 9 古迹门 冢墓 南京湖广道监察御史何舜宾墓 在西门外二都高田园 常熟王鼎志铭 7 大水 奏请设法赈饥 奉敕挑金陵河道 甃南畿街衢 历有成绩 都人树 南台风宪碑 于 白下 载公之德政甚详 后修孝陵 当事者交工役剋银钜万 公覆实罚为修河 用案牍皦皦 谳狱者憾公 文致其罪 遂落职 戍广西庆远卫 居一年赦归 遵师魏文靖公遗命 恢复湘 湖水利 奸民患之 贿结恶令邹鲁 诡以无遇赦牒 冒滥冠带 径解原卫廉理 又以公他事 语侵鲁 衔公刺骨 授意蒯役辈 谋杀于余干昌国寺 后子竞复仇殴鲁几毙 朝廷韪之 正 鲁罪而泄公冤 事载孝庙 实录 公博学善属文 门下多名士 所传有 南台奏议 家 居集 宦游集 行世 宪宗敕命与王撰小传未见他书著录 除个别细节可能与真实情况稍有出入外 见下节 总体上应无问题 可使我们大致了解何舜宾 遇事敢言无少挠避 的直率秉性 和以 振纲纪励风俗 为己任的从政心态 邹鲁原籍直隶当涂 科名比何舜宾低 成化十一年 1475 进士 关于邹 鲁的生平事迹 文献记载虽不多 但无一例外 都把他说是官场上的一个反面人 物 如王鼎所说的 恶令 孝宗实录 卷 171 弘治十四年 条对邹鲁的述评 就相当严苛 官声居然一塌糊涂 初 监察御史邹鲁坐罪贬宁羌卫经历 稍迁萧山知县 性贪暴狡悍 遇事风生 无所顾 忌 自为御史时 人皆侧目 在萧山一切以击抟为治 大兴营缮 多所侵鱼 科率数倍常岁 而掊克无已 少弗办 即击榜之 多死者 乡民供役县中 岁满多至破家 一县不胜其毒 然慑其威严 无敢言者 明弘治九年 1496 进士 嘉靖朝兵部侍郎陈洪谟 1474 1555 根据在任 及退休后的 一时所闻 著 治世余闻 专记明孝宗弘治一朝见闻 虽为历史 笔记 但基本代表官方立场 该书下篇卷 4 对何案记载颇详 其中对邹鲁的看法 是 当涂邹鲁以御史谪官县丞 升任知萧山 恃势妄为 自号 萧然逐客 又改 牧爱堂 为 寄豸堂 时常仍服豸绣 据前引 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 中册 邹鲁的科名是成化十一年 1475 乙未科三甲第 118 名 上海 古籍出版社 1980 年版 第 929 页 陈洪谟 治世余闻 下篇卷 4 中华书局 1985 年版 第 61 62 页 此一描写还见于毛奇龄 何孝子传 原注 民国 萧山县志稿 卷 14 人物列传 何舜宾传 引 纪录汇编 8 明万历十五年 绍兴府志 卷 45 人物志十 乡贤之六 孝义 何竞传 云 当涂邹鲁亦以御史谪萧山令 性鸷悍 无所顾忌 明史 卷 297 孝义 何竞传 有邹鲁者 当涂人 亦以御史谪官 稍迁萧山知县 贪暴狡悍 根据以上资料 可知邹鲁信奉的是典型的酷吏式施政理念 由他主持的萧山 县政 一切以击抟为治 此人虽然也是两榜出身 却一点不讲温文尔雅 竟然 将以劝谕教化为宗旨的 牧爱堂 又称 牧民堂 改为声色俱厉 狼嚎虎啸 的 寄豸堂 表明自己的铁腕就可代表法律 不允许下属对他的威严有丝毫冒 犯 孝宗实录 所谓 遇事风生无所顾忌 就生动刻画了邹鲁的行为特征 属 于性格暴戾 自负冲动型人物 与 暴 相比 邹鲁的 贪 似不太明显 同时 也没有证据证明他与湘湖水利曾发生过利益纠葛 何舜宾遇赦回籍 成为萧山乡间 邑人 的时间是明宪宗成化二十三年 1487 9 年后的明孝宗弘治九年 1496 邹鲁就职萧山县令 从此 遇事敢言无 少挠避 的离职御史何舜宾 与 遇事风生无所顾忌 的在职县令邹鲁 因其不 同的政治身份与类似的性格特征 开始蕴积起矛盾和冲突 孝宗实录 记 邑人何舜宾尝为监察御史 坐事广西庆远卫充军 后赦归为民 乡里有讼事 舜宾辄与 谋 数招权取赂 持吏短长 纵横县中 前为令者皆惮焉 鲁至辄抑之 舜宾不得逞 乃求 鲁阴事与人言 又毁鲁 于是两人互相猜忌 待釁而发 明史 卷 297 孝义 何竞传 舜宾 遇赦还 好持吏短长 沈德符 1578 1642 万历野获编 卷 18 刑部 矐仇人目 条 弘治间 故御史何舜宾 浙之萧山人也 坐事戍广西之庆远 遇赦归里 所为多不法 适邑令邹鲁者 亦以前御史谪至 其人贪暴 迁客自命 诞傲无礼 与舜宾交恶 积久遂成 深仇 明万历十五年 绍兴府志 50 卷 齐鲁书社 1996 年据北京师范大学藏明万历刻本影印 四库全书存 目丛书 史部第 200 201 册 以下简称万历 府志 萧山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萧山县志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7 年版 以下简称 新志 第 1009 页 何舜 宾传 舜宾 谪戍广西庆远卫 后遇赦还乡 兵卒 劫何所备奏章和成化二十三年所给赦牒 毛奇龄 何孝子传 当涂邹鲁以御史谪宰萧山 原注 弘治九年 从宁羌卫经历迁此 9 以上对何舜宾的评价 大致反映了官方对舜宾赦归后各类行为所持相当严厉 的批评态度 陈洪谟在 治世余闻 中也有对何舜宾 遇宥回籍 颇事武断 的评语 用词分量虽不太重 批评倾向却很明显 从中看出 何舜宾已经从一位 曾经代表皇权 正色立朝的监察御史 下滑为 招权取赂 持吏短长 纵横县中 所为多不法 的地方 刺头 不仅给现任地方官正常的行政事务平添麻烦 而且明显地违反了自明太祖洪武十五年 1382 以来明王朝对地方乡绅政治行为 划定的各类 禁例 对这位错位 越位且有地头蛇之嫌的好事者 邹鲁到任 后稍加抑制 不许其添乱 总体上是符合朝廷对地方官与乡绅耆宿关系之明令的 如 明会典 卷 10 吏部九 所颁 授职到任须知 中的第 22 项 即明确规定 了地方官与所谓 耆宿 的关系 耆宿几何 贤否若干各开 设耆宿以其年高有德 谙知土俗 习闻典故 凡民之疾苦 事之易难 皆可访问 但中间多有年纪虽高 德行实缺 买求耆宿名色 交结官府 或蔽自 已差徭 或说他人方便 蠧政害民 故到任之初 必先知其贤否 明注姓名 则善者知所劝 恶者知所戒 自不敢作前弊矣 邹鲁如切实遵守此 授职到任须知 对何舜宾的行为加以钳制 谁都不能 说他有错 因为此时正式代表皇权保萧山一方平安的长官是邹鲁 而不是何舜宾 即便如此 由于何舜宾本非等闲之辈 出于 不得罪于巨室 的政治常识 邹鲁对他还是很给面子 邹鲁是何等样人 对一个敢惹事者能这样假以辞色 应 该说已勉为其难 两人之敌视结怨有其必然性 既在相当程度上与明中期以来官 僚体制对乡绅干政的防范和抑制有关 又与同类性格者相处较易发生冲撞有关 至于推崇何种施政风格和信奉何种道德标准 则远非主因 若追究责任 显然不 据毛奇龄说 明史 卷 297 何竞传 以毛撰 萧山三先生传 之二 何孝子传 为底本 毛氏 萧 山县志刊误 卷 3 予作 萧山三先生传 今改名 三大人传 一魏公文靖 一何孝子 一张尚书枫 丘公 其文久行海内 即未入馆时已为馆中所采久矣 及阄题分纂 王司成阮亭得 魏公传 尤检讨悔庵 得 孝子传 袁编修杜少得 尚书传 皆以予文为蓝本 然而只要对比 明史 何竞传 与 何孝子传 的异同 即可知所谓以毛文 为蓝本 肯定只是用其资料 并不是认同毛氏的民间立场 沈德符为万历四 十六年 1618 举人 其祖父 父亲均以进士起家 长期在朝为官 德符自幼随祖 父生活在北京 所编 万历野获编 20 卷基本得自在北京时的所见所闻 应与官方立场不远 参见 太祖实录 洪武十五年八月辛巳 命礼部颁 学校禁例 十二条于天下 此禁例的对象虽主要 是在校生员及其导师 但因其中第八条规范 在野贤人君子 行为 第九条规定民间冤抑的申诉程序 第 十条禁止代人上诉等 故也可视为朝廷颁布的乡绅行为一般准则 四库全书 本 10 能全归咎于邹 如果舜宾能洞察权 责变化的现实 适当收敛 适可而止 不在 不得逞 之后再干出 求鲁阴事与人言又毁鲁 的蠢事 邹鲁的阴暗 残忍就 未必有机会指向舜宾 民间文献 包括半官半民的方志 的编撰者大多站在 善恶分明 的立场上 褒何斥邹 将两人的结怨轨迹简单地描画为邹恶何善 让舜宾完全占据着道德的 制高点 与邹鲁的 恶令 形象在人品 官品上形成鲜明对比 未能注意持论的 公允 如万历 府志 卷 45 何竞传 邹鲁 性鸷悍 无所顾忌 舜宾尝有小忤 鲁衔之 徐象梅 两浙名贤录 语同万历 府志 毛奇龄撰 萧山三先生传 其 中第二篇为 何孝子传 关于舜宾受害 孝子复仇 案件处理经过等有相当 详尽的叙述 在他看来 何 邹关系恶化的原因非常简单 就是邹鲁心胸狭隘 小心眼 当涂邹鲁以御史谪宰萧山 舜宾语侵鲁 鲁恨 清乾隆元年 浙江通志 卷 185 人物 孝友 何竞传 认定的也是同一 说法 舜宾 监察御史 与权有力忤 谪戍广西庆远卫 遇赦还里 时当涂邹鲁以御史谪宰萧 山 舜宾语侵鲁 鲁恨 民志 卷 14 人物列传 何舜宾传 舜宾语侵鲁 鲁遂衔舜宾刺骨 鲁念舜宾终害己 且宿骄悍 恶舜宾敢枝柱 将以上几类记载与 孝宗实录 明史 万历野获编 治世余闻 比较 存在两个显著特点 其一 不考虑明中期以来的制度背景 不分辨何 邹不同身 份所承担的不同权责 而将何 邹结怨的责任完全归诸邹鲁恶劣的个人品质 其 二 有意弥缝 淡化或回避诸如 数招权取赂 持吏短长 纵横县中 颇事武 断 所为多不法 等对何舜宾不利的评语 这反映了萧山民间菁英需要树立 何舜宾一贯正直 向来代表公众利益的道德形象 而这正是所有 烈士 都应具 明熹宗天启三年 1623 徐象梅 两浙名贤录 卷 6 孝友 何邦直竞 收入 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 丛刊 第 17 册 史部 传记类 书目文献出版社 1987 年版 第 197 页 收入毛氏 西河合集 卷 73 何孝子传 文字多取材于 实录 毛氏 西河合集 卷 46 何氏宗谱 序 称 予 暨入史馆 即又探 孝宗实录 讨其所记孝子事为之立传 然仔细比对两文 差别还 是非常明显 11 备的前提 即使事实上不具备 地方文化的创造者和编撰者们也一定会尽力虚构 令其具备 刻意塑造和包装何 邹关系中何舜宾的正面形象 可使何案一开始就充溢着 强烈的道德色彩 这显然符合湘湖水利维护者的利益 因而是合情合理的做法 但以出此范围 情况就可能不一样 明武宗正德三年 1508 进士 曾任南京兵 部尚书的韩邦奇在所撰 见闻考随录 中 记录了一段来源不明的材料 颇值 得注意 成化中 给事中邹某左迁萧山知县 萧山人御史王某 以事充军 潜回里 二人皆恃才 放纵 不拘礼法 初交甚欢 后不相下 久构为雠 韩邦奇把何舜宾误为 王某 说明他对何案的实情很陌生 但正因为如此 他称两位主角 皆恃才放纵 不拘礼法 初交甚欢 就不会是要故意丑化和诋 毁何舜宾 虽有 王某 从流放地 潜回里 一说 但总的态度立场还是比较中 立的 根据 孝宗实录 明史 等文献对何案始末的记载 韩邦奇的说法虽然 也没有涉及制度层面 所述细节大多无法进一步验核 但他对两人性格特征的把 握 则大抵反映了何 邹关系的一个真实侧面 笔者对何舜宾道德形象的质疑 于此可获一重要支持 综合各类文献的记载 何 邹结怨成仇的真正原因和具体过程固然还有不甚 清晰之处 但以下两点却可基本断定 第一 两人的结怨既缘于体制上的约束制 衡 又缘于同类人品的抵牾冲撞 与道德意义上的善 恶几乎没有关系 第二 何 邹关系本身虽与湘湖水利无关 但由于民间文献的编撰者视何案为湘湖史上 的大案 视何氏父子为道德楷模 是为维护湘湖公意而献身的烈士 因而何 邹 关系就以湘湖史为广阔背景 被赋予了忠奸 善恶的意义 除此之外 编撰者还 有一些纯属个人的动机 详见下节 需要就可虚构 虚构必有过程 何氏 烈士 形象构造过程的第一步 就此 大抵完成 三 确立何氏父子 烈士 地位的关键之一 是论证其行为的 合历史性 对 苑洛集 卷 19 文渊阁 四库全书 本 12 于何案第一主角的何舜宾来说 强调其揭发孙全侵占湖利是遵循魏骥之遗命 其 行为的性质属于魏骥护湖事业的继续 因而具有无可争辩的历史延续性与合理 性 就成了 烈士 形象构造过程的核心环节 萧山何氏宗谱 卷 3 王鼎撰 御 史穆之公传 所谓 遵师魏文靖公遗命 恢复湘湖水利 富志 卷下富钦撰 御 史何公父子复湘湖考备二条 先外祖何侍御 受魏文靖公命 综理湘湖 毛 志 卷 2 弘治年何御史清占始末 魏公文靖授意于门人御史何公舜宾 令任 其事 民志 卷 28 琐闻 引 旧志 萧山水利事述 魏文靖骥著 授及门舜宾 舜宾遂清理湘湖 等等 即是在努力营造此一核心环节的明确记载 而这一环节也正是湘湖水利维护者迫切所需的历史授权之所以成立的核心依据 魏骥于明成祖永乐三年 1405 中举 次年以进士副榜授松江府学训导 后历任太常寺少卿 吏部侍郎 南京吏部尚书等职 他于明代宗景泰元年 1450 以 73 岁高龄退休回籍后 对萧山的江岸 湖堤统筹治理 贡献很大 据记载 他在萧山 倡修螺山 石岩 毕公诸塘堰 捍江潮 兴湖利 乡人赖之 又在 湘湖沿岸 增筑卧羊坡 抵避湖中风浪 栽柳于塘 使其坚久 隔除占湖为田七 千三百一十八亩 修筑复旧塘闸堰坝一十二处 岁岁如之 是以连得二十余 年丰稔 民感其惠 由于这些功绩 魏骥死后谥 文靖 与开创湘湖的杨时 亦谥文靖 齐名 袝祀于湘湖德惠祠 何舜宾何时拜魏骥为师 据舜宾的科名 1468 年乡试中举 1469 年进士及 第 推算 其入魏门的时间应在魏骥 1450 年退休回乡后至舜宾进学为生员前 若 以生员进学苦读至会试及第能用 10 年时间完成已为 幸运者 来推算 舜宾入 魏门的时间只能在 1450 至 1458 年之间 若确如此 何舜宾或许曾追随魏骥奔 据毛奇龄 萧山三先生传 之一 明南京吏部尚书荣禄大夫谥文靖魏公传 永乐甲申 按永乐二年 1404 其兄骐中甲科 已授翰林院庶吉士 原注 骐以庶吉士迁刑部主事 县志 失载 误 而公以次 年乙酉举于乡 丙戌 按永乐四年 1406 会试中乙科 原注 甲 乙科皆进士科 文集 称乙科进士 是也 是年为永乐四年 府县志以乡举为乙科 遂称永乐三年 误 授松江 府 学训导 明史 卷 158 魏骥传 刘珝 魏文靖公配享德惠祠记 富志 卷下 另参见 康志 卷 18 人物志 乡贤 本传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卷 64 史部 传记类存目六 何御史孝子祠主复位录 萧山有德惠祠 祀宋 县令杨时 以报开湘湖之功 明尚书魏骥 以修筑有劳 亦附祀于祠 该祠又称杨长官祠 建于明宪宗成 化三年 1467 参见张仲礼著 中国绅士 关于其在十九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1 年版 2002 年第 4 次印刷 第 190 页 13 走于萧山各地 因此而得魏骥的信任 由何舜宾所遵之魏骥 遗命 定非魏骥于明宪宗成化七年 1471 去世前 所留之遗嘱 因为该遗嘱的内容是对自己死后须行薄葬的安排 毛奇龄 萧山三 先生传 之一 明南京吏部尚书荣禄大夫谥文靖魏公传 概述此事 先卒五日 悉拣亲朋所请卷轴 题识酬答 预书嘱其子辞朝野祭葬 唅襚 赙赠 明年正月 上闻悼惜 遣官谕祭二埏 并赐营葬 既而 其子鸿胪寺序班完 以公遗言 诣阙请辞营葬 并乞以有司所存工价银一千七百两转济饥民 明史 卷 158 魏骥传 成化七年 御史梁昉奏请表彰魏骥 帝览奏嘉叹 遣行人存问 赐羊酒 命有司月给 米三石 使命未至而骥卒 赐祭葬如礼 谥文靖 其子完以骥遗言诣阙辞葬 乞以其金振饥 民 帝怃然曰 骥临终遗命 犹恐劳民 可谓纯臣矣 许之 康熙 萧山县志 以下简称 康志 卷 18 魏骥传 成化七年 公龄九十有八 公疾既革 忽就枕口占云 平心 生 不作亏心事 一 点灵光直上行 翛然而逝 其子完以遗命辞免营葬 诏从之 毛氏 魏公传 提到的 遗言 和 明史 康志 两个 魏骥传 提到的 临终遗命 或 遗命 即是魏骥正式的遗嘱 因其内容与水利事务无关 显 然不是何舜宾所遵之 遗命 说魏骥曾留水利 遗命 于何舜宾 较早见于前引王鼎 御史穆之公传 所 谓 遵师魏文靖公遗命 恢复湘湖水利 由于王鼎是舜宾的同年兼好友 所言 应该不错 然则此传收录于清光绪中期所刊之 萧山何氏宗谱 中 出于以下将 魏完 字端璧 魏骥次子 万历 府志 卷 30 选举志一 荐辟 魏完 骥之子 成化年举楷书科 知县 魏骥致仕后 魏完因吏部尚书李贤的推荐 得授鸿胪寺序班 传见 民志 卷 15 人物列传 二 江苏古籍出版社 上海书店 巴蜀书社 1993 年据清康熙三十二年 1693 刻本影印 中国地方志集成 浙江府县志辑第 11 册 民志 卷 28 琐闻 录有出处不明的魏骥遗嘱 全文是 区区蒙圣代六朝厚恩 官阶一品 愧无分 寸之报 今年已九十又八 念人之生死犹旦暮之必然 得正而毙 幸也 况年且近百 盖棺之日近矣 故 预为尔辈嘱 倘至瞑目 慎勿动扰乡里经营坟墓 及诸亲旧赙奠 以玷予之平日 至嘱至嘱 成化七年九 月十九日 父平斋一叟书 遗男序班完等 予昔号南斋 今曰平斋者 近辱门下士行人何舜宾所易 盖取 天寿平格 之意 其详见兵部尚书友人孙原贞所为记 故并及之 读起来不大像遗嘱语气 尤其是改 南 斋 为 平斋 竟出于 门下士 何舜宾之请 显然于理不符 但有一点却可注意 魏骥去世时何舜宾确 正任行人司行人一职 这说明何舜宾可能确与魏骥遗嘱有关 然而即便如此 此 遗嘱 亦非治水之 遗 命 无疑 14 提到的种种原因 实在难以使人确信其文字仍会保持明代原样 属于明代文字 且明确提到魏骥水利遗命的 是 富志 卷下所引刘璋撰 佥 事富公重刻 萧山水利事迹 序 以下简称 富志 刘序 此序撰于明弘治 十四年 1501 即何案平息的当年 景泰间 致仕尚书魏公骥力除宿弊 重加修葺 以羽翼先生 按指杨时 之功 犹曰 所开之田 未尽为湖 病根尚在 其意盖有待焉 尚书公自著 湘湖水利事述 一书 并旧刻 萧山水利事迹 一册 授门人前南京湖广道监察御史何舜宾 又叮咛倘遇侵占 力 任修复 刘璋 字廷信 福建延平府南平人 明英宗天顺元年 1457 进士 成化 年间先后任浙江左 右布政使 后官至工部尚书 此序是应富玹之请而作 富玹 的目的很明确 就是要使其岳父的事迹成为湘湖保卫史的一个组成部分 如 富 志 卷下萧山乡绅来鸿雯撰 萧山水利跋 所揭示的那样 萧山水利书 一帙 乃故明邑绅福建佥事富公玹 痛其外舅何公舜宾 以清理湘湖占 田被祸 遂取邑令张公懋所刻 萧山水利事迹 及邑尚书魏公所著 萧山水利事要 合梓 之 乞延平尚书刘公璋为序 以备后日考验 且分给同邑之人 目的既然如此 细节不能不服从大局 魏骥 授门人遗命 云云 其根据很 可能就是来自于富玹提供的 家庭内幕 前引 富志 卷下富钦撰 御史何公 父子复湘湖考备二条 所谓 先外祖何侍御 受魏文靖公命 综理湘湖 与此 性质相同 应邀撰序的外人当然无从考证其真伪 一般只能照单全录 然而有 一点颇值得注意 在明代 有关魏骥 授门人遗命 的故事 除了刘序之外 并 不见于由富玹经手编辑的其他文件 如 富志 卷下有 明尚书张公致许佥都论 湘湖水利书 其中提到 景泰中 邑人魏尚书骥 目睹其患 因著 水利事要 以发明之 魏尚书没 民亦 感之 奏以配享 继有民汪辀 韩称 吴子信 孙全等飞诡他税 朦胧升科 官湖占为私业 者几半 弘治九年 邑人何舜宾任御史谪戍 遇赦还家 率乡人赴诉当道 被孙全等结抅 知县邹鲁谋害 张公即张嵿 1457 1530 萧山人 字时峻 号枫丘 明宪宗成化十九年 据前引 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 下册 刘璋的科名是天顺元年 1457 丁丑科三甲第 64 名 上海古 籍出版社 1980 年版 第 1966 页 传见 明史 卷 158 浙江通志 卷 148 名宦三 舜宾谪戍遇赦早在成化二十三年 弘治九年为邹鲁就任萧山知县之时 15 1483 中举 二十三年 1487 进士及第 弘治初曾受命参修 宪宗实录 历任上饶知县 南京兵部主事 刑部郎中 右副都御史等职 明世宗嘉靖四年 1525 任南京工部尚书 嘉靖六年 1527 致仕 为萧山著名乡贤 张嵿的这 封信写于明武宗正德十五年 1520 收信人是时任浙江巡抚许庭光 此时张嵿 正受江西宸濠排挤 被迫回乡赋闲 信中虽提及魏骥 何舜宾 却没有在两人间 作任何联系 许庭光 河南河阴人 明孝宗弘治十二年 1499 进士 是张嵿的 后辈 接函后十分重视 立刻委托浙江等处提刑按察司副使丁沂 到萧山各乡巡 查江岸湖堤的历史和现状 随后公布了由许 丁两人领衔的 禁革侵占湘湖榜例 提出一系列清理湖民违规占田的措施 富志 卷下全文转录 榜例 在系统回 顾湘湖禁垦史时 提到魏 何关系 景泰中 尚书魏文靖公不忍民旱 因著 水利事述 禁民开垦湖田 弘治年间 乡官 何舜宾 思被孙全等侵占湘湖有妨水利 倡率耆老王荣 王世赡等呈奏踏勘 致被孙全谋串 知县邹鲁杀害 该 榜例 同样没有涉及何舜宾如何继承魏骥水利遗命的故事 甚至连起码 的暗示都没有 这证明魏 何对湘湖的保护及反侵占 虽然在总体上确实属于湘 湖禁垦史的一部分 但就诸案的发生而言 只能视为各自独立的行为 对这一基 本事实 康志 卷 11 水利志 的描述非常清晰准确 永乐间 奸民 豪族多以湘湖近山地垦田起科 以妨水利 宣德中 魏文靖公白有司 尽革之 著 水利事述 公卒 其弊寝复 附湖小民冒 白册 自实占佃几半 弘治初年 邑御史何公舜宾率耆老清理湖地 被奸民搆陷死 主持 康志 编修事务的刘俨 字钜夫 顺天景州人 任萧山县令长达 10 余年 任内亲自处理了清康熙二十八年 1689 发生的湘湖事件 毛志 即于 该事件平息后编成 对湘湖的管理颇为用心 且对湘湖史上一些重大事件有自 己的见解 该志是对邹勷于清康熙十年 1671 所修 萧山县志 的增辑本 完成于清康熙二十二年 1683 修订 刊刻于清康熙三十二年 1693 共 21 据前引 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 上册 张嵿的科名是成化二十三年 1487 丁未科三甲第 69 名 上 海古籍出版社 1980 年版 第 440 页 传见 明史 卷 200 毛奇龄 萧山三先生传 之三 张大司空传 浙江通志 卷 160 人物一 名臣三 等 佚名撰 萧山枫邱公年谱 1 册 民国间天津新闻副刊铅印本 亦保留了大量史料 详见 康志 卷 11 水利志 所录任辰旦撰 邑令刘侯断毁湘湖筑堤碑记 16 卷 受富玹 毛奇龄等何氏亲属的影响较小 对魏 何师生间通过水利遗命表现的所谓授受关系最为津津乐道的人 是毛 奇龄 他的祖母是何舜宾的孙女 毛 何二家为姻亲 而且从不隐讳和掩饰自己 强烈的感情偏向 曾昂然声称 予从祖敎谕公为芹泥何氏赘婿 而予大母则城西御史公女孙也 少时 大母尝为予言御 史公复湖事 感激流涕 虽曰何氏者予世所自出 然亦以邑有前贤 则生其后者当观摩 其行而表章其迹 故如是也 况为之子孙 而听其沉泯而不之顾 岂情也乎 他于清康熙二十八年 1689 编撰 毛志 时 为了鲜明地突出何舜宾是魏 骥事业的继承者 首先对 富志 刘序 的相关内容作了充分的发挥 增添了 大量背景资料和授受过程的细节 并刻意煽情 如卷 1 景泰年清占 有英宗皇 帝敕禁谕文 初 乡官魏文靖骥 著 水利事述 自捍海 西江 白露 湘湖 瓜沥诸塘 以及 徐家 螺山 长山诸闸 股堰 单家 曹家诸堰勒成一书 而于湘湖为尤著 会湖民孙氏隐 占湖利 与其姻家吴子信阴阳侵蚀 骥乃发吴氏之占 清理还官 而孙氏终未尽复 故所著 事述 有曰 占田未清 病根尚在 乃以其书授之门人何御史舜宾 曰 清此湖者 君也 既而骥卒 其次 毛奇龄施展其经常随意处理历史文件的故伎 对前引许 丁 榜例 的文字作了重要的增删改动 卷 2 禁革侵占湘湖榜例 湘湖侵占代有起复 自宋徽宗时龟山杨公经始此湖 以山为界 至孝宗以后赵丞 顾令 各立程度 惟国初湖豪私行隐占 文靖魏公亲告英庙 敕谕颁禁 以其未尽者复属之御史何 公 何公 殉身恢复 湖害始息 魏公亲告英庙 敕谕颁禁 颁发的即所谓 英宗敕谕 该敕谕构成了湘 湖史上另一件扑朔迷离且意义重大的公案 对该案真相及毛奇龄在案中应负之 责 笔者已有详论 此不赘述 与 富志 所引 榜例 相比 所谓 以其未 尽者复属之御史何公 云云 显然为毛奇龄特意所加 其性质几近于捕风捉影 毛奇龄 何氏宗谱序 西河合集 卷 46 英宗敕谕 发布于正统五年 1440 全文见 英宗实录 卷 69 正统五年七月辛丑 条 富玹与毛 奇龄对此文件曾大动手脚 详见拙文 真实与虚构之间的历史授权 关于萧山湘湖史上的 英宗敕谕 上海社科院历史所 史 林 2004 年第 6 期 17 魏骥的 湘湖水利事述 撰成于明英宗天顺五年 1461 前后 距去世尚 有 10 年 其时老人身板硬朗 雄心尚存 一套完整的治水计划已成竹于胸 根 本不会想到要留什么 清此湖者君也 的遗命 何况此时何舜宾还未进学 或刚 进学 即便深得魏骥信任 魏骥也不可能向他交待这类后事 成化五年 1469 舜宾进士及第 次年 1470 任职行人司 至升任湖广道监察御史 至少在成化 七年至十年 1471 1474 以后 其时魏骥已去世 而何舜宾之谪归萧山 更是 在成化二十三年 1487 已是魏骥去世后的 16 年 从这个时间顺序来看 富 志 刘序 所谓 尚书公自著 湘湖水利事述 授门人前南京湖广道监察 御史何舜宾 肯定是上了舜宾亲属的当 毛志 的 以其书授之门人何御史舜 宾 曰 清此湖者 君也 就更明显地属于 演义 类笔法了 也可能魏骥 授门人遗命 一说实在太过勉强 毛奇龄有时就避开最难圆其 说的细节 改换成一种较为软性的说法 如在 萧山三先生传 之二 何孝子传 中 他这样说 邑有湘湖 前此 魏文靖骥已经扩复 而豪家不法仍肆牟食 舜宾故文靖门下士 也 至是慨然曰 吾不能治渠 吾当治湖 遂发湖民私占者揭县具奏 在这里 虽然何舜宾接受乃师遗命的意思还在 但改临终 授命 为事后 受 命 终究可使破绽有所减少 不过 何舜宾 慨然 之所言仍令人有不伦之感 据前引王鼎所撰小传 舜宾 奉敕挑金陵河道 历有成绩 都人树 南台风宪 碑 于白下 干得相当不错 似乎不应也不会有 不能治渠 之叹 我猜想 吾 不能治渠吾当治湖 9 字 很可能从 清此湖者君也 6 字中演化而来 又如在 萧山三先生传 之三 张大司空传 中 毛奇龄特意列出一个师承 谱系 公师孝子 指何竞 引者 之父御史 御史师文靖 自文靖以下师生三世相继复湖 或曰有所受也 或曰有所受也 一句 反映出毛奇龄终究底气不足 他仅仅从三人类似的 复湖 行为来推测其间可能 有所受 但却没有足够的证据 不仅魏骥 何 舜宾本人未及 曰 此 连最能或最应 曰 此的张嵿也无片言只语可供联想 18 张嵿不但是何舜宾的学生 据说还是何舜宾的表侄 如果舜宾确曾 受 命于 魏骥 他又曾 受 命于舜宾 正说明 师生三世 渊源深厚 断无隐瞒不提 之理 何必不 曰 于此亦可证明 有所受 一说基本上出于虚构 即便底气不足 毛奇龄意欲强调何舜宾为魏骥护湖事业继承者的目的仍非常 明确 唯其如此 何舜宾之为湘湖烈士的地位才可获一起码的支持 果然 自此 以后 何舜宾通过乃师临终 授命 或自己事后 受命 而成魏骥事业之继承者 一事 在很多文献中都得到了确认 明确信魏氏临终 授命说 以为真的 有清初学者王士祯 居易录 卷 3 所记的周之麟 庚午 康熙二十九年 1690 年 引者 二月望月食 先一日宿都察院 与佥都御 史萧山周先生 之麟 石公夜话及湘湖莼菜 周因言何孝子事 云 湘湖本宋杨龟山所开 其利甚溥 后渐为豪强侵并 明魏文靖公骥力图复旧 未竟其志 以属门人何御史 赡赡以 是 为豪民所抅遣戍 民国十一年 1922 萧山高等小学通用教材 萧山乡土志 第 10 课 水利 亦以 授命说 为萧山小学生启蒙 元 明之间 湖滨之民多占为田 永乐间清之 至天顺朝复多侵入 魏文靖公授意于 门人何公舜宾 令复湖 民志 卷 3 水利门 湘湖 直接引用 毛志 的文字 西河 水利志 天顺间 湖民孙氏多占田而未尽发觉 故魏公文靖授意于门人御史何 公舜宾 令任其事 新志 附录三 湘湖记略 同样如此 天顺年间 1457 1464 湖民孙氏和吴子信侵占湖利 魏骥清出吴氏侵占 孙氏侵占未 退完 魏将此事托付给本邑弟子御史何舜宾继续办理 成化年间 1465 1487 被降职流放 佚名撰 萧山枫邱公年谱 成化 十九年癸卯 公二十六岁 乡试中周泽榜五十五名 是冬会试 表叔御史何公舜宾 送行诗 剧知忠孝生平负 定拟功名山斗齐 文渊阁 四库全书 本 康志 卷 17 选举志 顺治十六年己亥开科徐元文榜 周之麟 现任翰林编修 康志 卷 17 选 举志 封赠 周维屏 子之麟 贵封内翰林庶吉士 萧山乡土志 全一册 萧山王铭恩编辑 萧山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民国十一年七月初版 高小国民 学校通用 19 到广西边陲的何舜宾得赦回家乡萧山 揭露孙全私占湖利 日本学者斯波义信著 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 在使用相关资料时也沿用 毛志 的口径 魏骥回归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艺术装置制作合同范本
- 煤矿设备采购合同范本
- 店面出租长期合同范本
- 只做设计合同范本
- 私房居住出租合同范本
- 内墙涂料的合同范本
- 餐馆股份合同范本简单
- 租房天花改造合同范本
- 坏疽性脓皮病清创护理查房
- 土地流转与生态平衡合同
- 市政管网工程施工过程质量保证措施
- 2025年汽车智能驾驶技术及产业发展白皮书-清华大学
- 2025云南师范大学辅导员考试题库
- 北京十一学校高中课程方案
- 绩效薪酬管理办法模板
- ZLP630高处作业吊篮使用说明书
- 2025至2030中国电容膜片真空计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药品研发项目管理制度
- 社工儿童沟通技巧课件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变更说明报告
- 新疆和田县多宝山铅多金属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