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是我国重要的干果和木本粮食树种.doc_第1页
板栗是我国重要的干果和木本粮食树种.doc_第2页
板栗是我国重要的干果和木本粮食树种.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板栗是我国重要的干果和木本粮食树种,根深叶茂,不仅能为农民增收,而且调节气候,沃化表土,改善生态环境的效益也非常显著,这些年在云南得到大力发展。笔者在云南多年从事板栗栽培与管理工作,现做一小结。 一、 育苗技术 1.实生苗繁育技术。实生苗造林,不能保持母树的特性,单株差异大,结实晚,品质不稳定,不适于集约化栽培。但实生苗繁育成本低,适应性较强。实生繁殖时要选择健壮、高产、抗逆性强、品质好的母树上的种子,完全成熟后采收,经沙藏处理,进行催芽后播种。播种分直播和畦播,直播是将板栗种子直接播在定植穴内,每穴放种子粒,覆土厘米左右。幼苗出土后加强管理,秋季或次年春季选留一壮苗,其余拔掉或间移。畦播要选择交通方便的苗圃地,清杂、平整作苗床,施足基肥,开沟条播,株距15厘米左右,行距2530厘米。每亩播种量100公斤左右,出苗0.6.5万株。 2.嫁接繁育技术。当实生苗地径达1.52.0厘米,高度达到40厘米左右时,可进行嫁接。接穗要在立春前休眠期采集,并进行封蜡,低温储藏保存。经封蜡处理的接穗,有利于保水提高嫁接成活率,嫁接期一般在萌芽前30天至萌芽期,嫁接方法可采用劈接及腹接等。苗木嫁接后要注意摘除萌蘖,还要注意绑支梯柱,以防止风害折损,进行适时划膜,利于新梢生长。嫁接后新梢长至3040厘米时,要摘心,根据生长情况摘13次。 二、建园技术 1.优良品种选择。云南省内品种:金黄栗、寻甸的黑油栗、金红栗、鸡腰栗等。省外:九家种、毛板红、它栗、九月寒等。 2.园地选择与整地。板栗较耐瘠薄,适应性强,对土壤的要求是酸性,土壤深厚,保水保肥。限制板栗生长的主要因子是土壤的酸碱度和含盐量,它可以适应的土壤p值为.57.2,最适值为.5。当p达到.5,总盐量达到0.2%时,板栗则生长势很差或难于成活。因此,板栗不能栽在石灰岩质土壤上。另外在过于粘重、通透性差的土壤上也会生长发育不良。 3.建园方式和栽植密度。板栗园的建园方式通常有以下几种:直接用嫁接苗建园;先定植实生苗再嫁接建园;播种实生苗,而后进行嫁接建园。有条件的地方,也可用野生砧或实生树就地进行高接换头,改造建园。栽植密度可根据实际立地条件进行稀植和密植,一般每亩1660株。株行距一般米、米。 4.品种与授粉树选配。主栽品种要早实、丰产、商品性状优良、适合当地环境条件。商品性状主要应符合外贸出口要求,包括栗实大小整齐、饱满、有光泽,每公斤90190粒等项要求。 5.栽植方法。栽植方法依立地条件和密度而定。土质深厚肥沃的栗园,密度小时挖定植塘,密度高时挖定植沟(深、宽均为80厘米)栽植。土质差、土层浅、底土坚硬透水性差的园地,需挖大塘进行改良。沟穴内每株施有机肥30公斤,加少量磷肥,与熟土充分拌匀填入沟穴内,并灌水沉实。 三、栽培管理技术 1.土、肥、水管理。土壤:随着板栗的生长每年需扩大树穴,方法以定植穴外缘为界,每年向外开深80100厘米,宽5060厘米的环状沟,挖时将底土和表土分开,然后将表土与肥料混合填在底层,余土覆在上层。施肥:基肥一般以有机肥为主,幼树树株施有机肥2030公斤,结果树施50公斤,并加入适量磷肥;结果期树在春梢生长期施氮肥每亩20公斤,在采收前2030天每亩施复合肥2030公斤。灌水:板栗虽较耐旱,但也必须适时、适量灌水才能高产稳产。板栗的主要需水期是在萌动期、新梢生长期、果实膨大期和采后至封冻前。 2.提高板栗产量的其他技术措施。栗粮间作和种植绿肥。间作,要种植不影响板栗生长的矮干豆类、花生、草莓、小麦等,禁止种高秆和爬藤作物。压青或沤绿肥可选择沙打旺、苕子等。由于缺硼会影响坐果率,叶面喷硼也能提高板栗产量。叶面喷施.2%0.3%的硼砂,可减少空苞,提高产量。 3.整形修剪。幼树整形:板栗在生产上推广的树形主要是开心形,其整形方法是在5060厘米高度短截定干,促使苗木在整形带内发生分枝,从中选留23个角度好、生长健壮的枝条培育为主枝,第二年选留第二层主枝,并在第一层主枝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