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院门诊部建筑设计 基地选择和总平面设计要点功能分析建筑设计基本要求门诊部建筑设计急诊部建筑设计手术部建筑设计辅助治疗用房设计 1 总平面综合解决功能分区 出入口 残疾人坡道 停车场 绿化 道路 日照 消防等问题 2 平面设计由公共部分 内科 外科 皮肤科 妇产科 五官科 儿科 理疗科 急诊科 办公区等组成 要求功能分区明确 科室布置合理 人流避免交叉往返 3 综合考虑医院建筑在安全和卫生方面的特殊要求 一 设计任务书解读 2 设计要求 1 医院的功能分区有何特点 洁污流线如何分流 2 停车位的基本尺寸及与出入口的关系如何 病房的前后间距如何满足日照要求 3 医院主体功能中门诊 急诊 住院部分如何分置出入口 4 建筑内部楼梯位置 宽度以及电梯的设置如何满足建筑防火及防火要求 5 门诊 急诊内部各功能分区的要求以及与医技空间的位置关系如何 6 针对手术部的特殊要求的室内设施 房间大小和位置有何要求 手术中心的洁污如何分区 7 门厅公共空间如何组织多流线 多功能的区域 门厅与候诊空间的关系如何 8 行政办公 服务空间与主体功能空间的布局关系如何 设计要点 1 应符合规划和医疗卫生网点布局要求 最好设于服务范围的中心 2 交通便利 宜两侧面临道路 不宜临主干道 3 环境安静 远离污染源 危险区 不要临近少年儿童活动密集场所 宜临绿化园林 4 接近管线 最好能近利用城市公用设施 具备可靠水源 电源等基础设施条件 5 应远离易燃 易爆物品的生产和储存区 高压走廊及其设备 6 注意发展 在满足使用和卫生防护下 应有扩建用地 基地平面力求规整 关注未来城市道路交通的发展规划及其对医院产生的影响 7 用地完整 长宽比例不宜超过5 3 利于布置 二 基地选择和总平面设计要点 1 基地选择 1 功能分区明确 洁污 内外 隔离与非隔离流线清楚 避免或减少交叉感染 2 医疗用房安排卫生条件好的地段 病房楼应有最佳朝向 住院部 手术室等房间环境安静 3 交通组织便捷安全 出入口不少于二处 废弃物出入口单设 门诊部 急诊部入口附近应设停车场 4 注意传染病区 太平间 病理解剖室 焚毁炉的设置位置 5 职工住宅不得建在医院基地内 6 充分利用环境布置庭院绿化和康复活动场地等设施 7 应留有改 扩建余地 二 基地选择和总平面设计要点 2 总平面设计要点 1 医院的功能结构 门诊部 医技部 住院部 后勤部 行政办公 生活服务 三 功能分析 门诊是医院的前沿和窗口 接待不需要住院的非急重病人就诊和治疗 一般分为若干门诊科室 如内科 外科 儿科 妇科 产科 五官 口腔 皮肤 神经 中医等 规模较大的医院分科更细 此外 还有门诊的公用部门和医技科室 如门诊药房 收费 挂号 化验 手术室以及门诊办公 示教等用房 急诊部也往往和门诊合设或独立或相邻设置 医技部是集中设置主要诊断 治疗设置的部门 集中反映医疗技术装备水平 其中包括影像诊断 放射治疗 中心手术 中心检验 功能检查 理疗康复 重症监护单元 ICU 核医学 人工肾 药剂科 高压氧舱等部门 以及相关的教学 研究用房 医技部门是医院中发展变化可能性最大 改扩建最多的部分 门诊部 医技部 住院部 后勤部 住院部由出入院 住院病房及各科病房组成 病房有普内科 普外科 儿科 妇科 产科 神经内科 神经外科 泌尿科 皮肤科 消化科 肿瘤科 眼科 五官科 心血管科等 还有传染科 整形外科病房 供需要住院治疗的病人在此卧床诊断和治疗 此外 还有针对特殊人群或病程设置的病房 如康复病房 以接待高级干部 外宾为主的特优病房等 后勤部或称医疗辅助部门 如中心供应 营养厨房 中心仓库 洗衣房 蒸汽站 中心供氧站 中心吸引 医疗器械秀丽 汽车库 动物房 太平间 污水处理站 编配电站 空调机房及其他设备用房等 有一些医院则将中心供应划归医技部 行政办公 生活服务 行政办公诸如院长办 接待 会议 医教 质检 护理 财务 总务 文秘 人事 档案 电话通讯 统计 计算中心 图书馆 研究室等 生活服务主要是住院医生宿舍 职工宿舍 职工家属住宅 托幼设施 商店 俱乐部或职工之家等 医院各部门之间的功能关系 大型综合医院 组成复杂 科室众多 相互间的功能关系及其密切程度各不相同 一般很难全面掌握 为了方便明了起见 用下面的图来表示 功能分析 功能分区是将医院构成性质相近的建筑成组配置 并依据整体功能关系形成医院有机整体 一般分为以下各区 医疗区 即门诊 医技 住院所形成的医院主体 应布置在相对平坦 日照 景观条件较好的部位 同时也要兼顾工程地质等方面的条件 感染医疗区 主要是传染病房 放射性同位素治疗用房等 应布置在医疗区和职工生活区的下风向 并有一定的距离 清洁服务区 包括住院医生宿舍 职工食堂 幼儿园 营养厨房等 一般介于医疗区与职工生活去之间 便于双向服务 职工上下班就近顺道接送幼儿 就餐取食 营养厨房应接近住院部 必要时可设于住院楼内 三 功能分析 2 功能分区 污染医疗区 包括洗衣 锅炉 冷冻机房动物饲养 太平间等 应在用地边缘地带 其中锅炉房应接近于营养厨房和职工食堂 冷冻机房应接近负荷中心 一般设于住院楼地下层 职工宿舍区 贴近清洁服务区布置 应该有单独出入口对外 以免对医疗区造成干扰 家属区一般不设在医院内部 其用地 投资也都计划单列 但宿舍区若离医院过远 过散 院内必须设置大片工作人员停车场 为了有利医疗抢救 职工宿舍仍以毗邻医院设置为好 三 功能分析 2 功能分区 外部流线组织在于洁与非洁 传染与非传染的人员 器物在总平面上的运行路线加以区分 传染与非传染分开 传染病房与非传染病房之间最好有 m以上的心理距离 尤其注意与住院和厨房之间的间距 洁净与非洁净分开 洁衣污衣 锅炉 动物 洗衣等服务用房与医疗用房之间应有 m以上的间距 营养厨房餐车 垃圾尸体 太平间与病房 厨房 食堂之间应有 m以上的心理距离 人流线与污物路线 探视流线 住院与门诊病人分开 过境流线避开病人庭院 三 功能分析 3 外部流线组织 门诊 急诊 住院要分设入口 需机动车停靠平台及雨棚 如设坡道不大于1 10 主楼梯净宽不小于1 65米 休息平台不小于2米 踏面不小于0 28 高度不大于0 16米 三层及三层以下无电梯病房及观察室 抢救室不在同一层又无电梯的急诊部 均应设坡道 不宜大于1 10 并应设防滑措施 四层及以上应设电梯 不应少于2台 推行病床的室内走道 净宽不应小于2 10米 有高差者必须用坡道相连 其坡度不宜大于1 10 四 建筑设计基本要求 门诊 急诊和病房 应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 主要用房的窗地比 不宜小于下表规定 手术室 产房采光值为1 7 也可不采用天然光线CT和磁共振扫描室 X光 钴60 加速治疗室应为暗室镜检室 解剖室 药库 药房配药室等不宜受阳光直射室内净高在自然通风条件下 不应低于下列规定 诊察室2 60米 病房2 80米 医技科室根据需要而定 四 建筑设计基本要求 门诊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医院的前沿窗口 是接触病人最早 最多 并对大量病人进行诊断 治疗的场所 病人对医院的第一印象是从门诊经历中得出来的 1 门诊的类型 特点和任务 一 门诊病人类型 门诊 急诊 保健病人二 门诊部的任务和特点 早期诊断 时间短暂 经济方便 人流复杂三 门诊就诊程序 分诊 问讯或导医 挂号 候诊 就诊 医技检治 终结离院 五 门诊部建筑设计 门诊部的组成及功能分析 五 门诊部建筑设计 3 门诊流线设计要点 一 医院门诊的三级分流模式 广场分流 大厅分流 候诊分流 二 门诊人次流线平均距离最短原则 三 房间安排与门诊流程协调一致 保证顺序流畅减少迂回 四 流线设计的高 明度 低 密度 原则所谓的高 明度 是指交通流线 空间组织要简明易找 视线通畅 易于识别 所谓的低 密度 是指在同一时空的人流集聚量要明显低于计算允许量 使空间感觉舒适宽松 五 特殊流线处理外宾 高干特优 残疾人 五 门诊部建筑设计 4 门诊部设计的面积指标 五 门诊部建筑设计 5 门诊建筑类型及空间组合 一 街巷式 街 和 巷 是两个不同等级的街道概念 巷 往往是断头的 死胡同 街必宽 大于 米 巷必窄 约 米 街必长 大于 米 巷必短 约 米 实例 北京同仁医院门诊部 五 门诊部建筑设计 二 庭廊式由围绕庭院或中庭的通道来联系各门诊科室 是围合与放散相结合的一种组合方式 庭周围合部分布置公用设施 放散尽端部分 安排各门诊科室 实例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门诊楼 天津市肿瘤医院门诊部 五 门诊部建筑设计 五 门诊部建筑设计 三 套院式一些大型或特大型门诊 由于层数限制在 层以下 有强调良好的自然通风采光和庭院绿化 因此受北方四合院民居的影响 形成较为复杂的套院式建筑 平面多呈 日 田 曲 等形式 这种复杂的平面有三个问题需要很好解决 如何简化平面交通体系 增强环境的自明性 庭院围合的环状空间如何保持科室的独立尽端 如何减轻不利朝向的影响 实例 白求恩医科大学门诊楼 五 门诊部建筑设计 一 厅式候诊单面 双面和中厅 二 廊式候诊中廊候诊 走廊宽度 5米左右 外廊候诊 三 绿荫候诊将外廊候诊延伸至庭院绿荫的一种候诊方式 6 候诊空间 五 门诊部建筑设计 诊室大小及尺度以 3 3m开间 4 2 4 5m进深为宜 教学医院如后部有联系通道 进深可增至4 8 5 1m 7 门诊专科诊室设计 五 门诊部建筑设计 一 内科内科诊室宜设底层并靠近出入口 最好自成一尽端 不被他科穿行内科除诊察室外 还应设治疗室 做简单的处置 50 70 的病人需要化验 X光检查 因此应与医技诊断部分联系方便 7 门诊专科诊室设计 五 门诊部建筑设计 7 门诊专科诊室设计 五 门诊部建筑设计 二 外科一般要求布置在门诊部底层 除诊室外 还应设外科换药室 并应注意消毒外科门诊手术室可与急诊手术室合用 大医院最好单设门诊手术室 7 门诊专科诊室设计 五 门诊部建筑设计 三 妇 产科和计划生育应自成一区 设单独出入口产科病人行动不便 最好布置在底层或二层 妇科和产科的检查室和厕所 应分别设置 计划生育可与产科合用检查室 并应增设手术室和休息室 各室应有阻隔外界视线的措施 妇 产科的诊察室中诊察床位应三面临空布置 应有布帘遮挡 7 门诊专科诊室设计 五 门诊部建筑设计 三 妇 产科和计划生育 7 门诊专科诊室设计 五 门诊部建筑设计 四 儿科应自成一区 宜设在首层出入方便之处 设单独出入口入口应设预检处 并宜设挂号处和配药处 候诊处面积每病儿不宜小于1 50 应设置仅供一病儿使用的隔离诊察室 并宜有单独对外出口 应分设一般厕所和隔离厕所 7 门诊专科诊室设计 五 门诊部建筑设计 五 五官科眼科诊室要求光线均匀柔和 眼科的暗室要求有完善的遮光措施和良好的通风措施 耳鼻喉诊室布置分大统间小隔断的布置及小隔间布置两种 要求器械与病流分开 耳鼻喉科的听力测定室应有良好的隔声条件 最好有专门的测听室 口腔科注意口腔综合治疗机的上下水管道安装问题 7 门诊专科诊室设计 五 门诊部建筑设计 7 门诊专科诊室设计 五 门诊部建筑设计 7 门诊专科诊室设计 五 门诊部建筑设计 六 传染科应自成一区 应设单独出入口 观察室 小化验室和厕所 宜设专用挂号 收费 取药处和医护人员更衣换鞋处 七 门诊手术用房由手术室 准备室和更衣室组成 手术室平面尺寸不应小于3 30m 4 80m 八 厕所按日门诊量计算 男女病人比例一般为6 4 男厕每120人设大便器一个 小便器2个 女厕每75人设大便器一个 7 门诊专科诊室设计 五 门诊部建筑设计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Emergencymedicalservicesystem EMSS 是当前世界一种行之有效的急诊医疗服务系统 这种系统包括院前急救护送 院内急救 院内监护三个部分 院前急救主要由急救中心负责 院内部分则由医院的急诊科负责 目前 我国的急救中心大体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为独立型 一种为附设型 不少大医院的急诊科一般都是急救网中的急救分中心 承担一个片区的急救任务 急救中心的规划布点 应考虑交通方便 位置适中 起城市服务半径 国内学者 认为4 6km较为理想 郊野以15分钟内救护车或直升机能到达为原则 日本东京急救反应时间平均为4分40秒 大阪为5分30秒 法国巴黎15分钟 北京急救中心16分钟 国际上用以衡量急救水平的重要标志 六 急诊部建筑设计 急诊部组成诊查用房 包括急诊 诊查 抢救 观察等 治疗用房 包括注射 手术 监护等 附属用房 挂号 药房 化验 X光等 六 急诊部建筑设计 六 急诊部建筑设计 急诊部设计要求 以附设型为例 应位于底层 形成独立单元 有单独出入口 便于急救车出入 室外有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出租车劳动合同范本2篇
- 瓶式氧气吸入课件
- 安全施工培训内容记录课件
- 农业碳汇项目融资策略与风险管理研究报告
- 农业现代化背景下2025年智能农业种植风险防控与绿色生产方案报告
- 球团厂安全规程培训
- 安全教训培训工作通报课件
- 房屋室内拆除工程方案(3篇)
- 以不变的精神面对变化的时代
- 比较教学法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 4.1 整式(第1课时 单项式) 课件 七年级数学上册 (人教版2024)
- 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2023)解读
- 常熟理工学院图书馆考试完整题库
- 招聘诚信承诺书
- 装配式混凝土检查井施工及验收规程
- 2024小红书无货源精细化铺货实战课程
- 任正非的创业故事
- 学生实习家长知情同意书(完美版)
- 涉警网络负面舆情应对与处置策略
- 《英国政党制度》课件
- 幽门螺杆菌检测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