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精端面磨床夹具的改进设计.pdf_第1页
超精端面磨床夹具的改进设计.pdf_第2页
超精端面磨床夹具的改进设计.pdf_第3页
超精端面磨床夹具的改进设计.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超精端面磨床夹具的改进设计.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 期 总第1 3 7 期 2 0 1 0 年2 月 现代车用动力 M O D E R NV E H I C L EP O W E R N o 1 s e r i a lN o 1 3 7 F e b 2 0 1 0 d o i 1 0 3 9 6 9 j i s s n 1 6 7 1 5 4 4 6 2 0 1 0 0 1 0 1 4 超精端面磨床夹具的改进设计 黄全印 一拖 洛阳 燃油喷射有限公司 河南洛阳4 7 1 0 0 4 摘要 为了保证喷油器体的端面加工精度要求 在对现有的超精端面磨床夹具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确定了以喷油器体大 外圆与端面的定位加工方式 并制定了夹具的改进方案 通过夹具的改进 产品的合格率由原工艺的6 0 7 0 提高至 现在的9 8 以上 关键词 喷油器体 V 型夹具 定位底座 超精端面磨 随行夹具 中图分类号 T K 4 2 3 8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6 7 1 5 4 4 6 2 0 1 0 0 1 0 0 5 0 0 3 引言 在喷油器壳体加工工序中 超精端面磨削加 工是一道直接影响喷油器端面密封性能的关键工 序 同时 喷油器体端面精度也影响总成的性能和 可靠性寿命 对提高喷油器总成性能 降低腰漏 现象有着很大的作用 1 公司加工喷油器壳体的 设备M i c r o s t a r V l 4 2 超精端面机床 是0 5 年引进 的专用设备 由于当时公司产品品种单一 引进 时仅考虑了加工P B 8 6 J 喷油器总成和P P 0 3 喷油 器总成2 种产品 对以后的市场发展没有充分的 准备 近年来 P 型喷油器总成产品的产量随着市 场的发展已经占到了公司喷油器总成总产量的 5 0 以上 由于受机床夹具限制 其喷油器体端面 加工仍然在平面研磨机上进行 加工精度不易保 证 并且精研后研磨膏不宜清洗 清洁度达不到产 品要求 造成喷油器总成性能降低 因此 公司在 新 老产品转换的过程中 如何让超精端面磨床加 工P 系列产品喷油器体是当前所急需解决的问 题 而重新从国外订购夹具存在着周期长和价格 高的问题 这就要求必须将该夹具国产化 设计人 员通过对现有的P B 8 6 J 系列喷油器体的加工方法 与机床夹具进行分析 决定对夹具进行改进设计 与制造 经过试验 效果显著 从而使P 系列产 品喷油器体的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1 夹具原理分析与改造 为了保证喷油器总成的密封性能与压力调整 的方便性 产品要求喷油器体的端面加工精度相 对较高 如图l 所示 图1 喷油器体加工圈 为了保证加工精度要求 通过对现有的超精 端面磨床加工P B 8 6 J 喷油器体夹具进行分析 确 定了以喷油器体大外圆与端面的定位加工方式 对现有的喷油器体定位夹具进行测绘 如图2 所 示 对零件的形状进行分析后 制定了夹具改制 方案 收稿日期 2 0 0 9 1 0 一2 5 作者简介 黄全印 1 9 7 2 一 男 河南扶沟人 工程师 目前主要从事喷油器总成零部件现场工艺技术工作 旱蜚 叠蕊 万方数据 2 0 1 0 年第1 期 黄全印 超精端面磨床夹具的改进设计 5 1 图2 喷油器体定位夹具 工件 卡爪 定位托鏖 目标是为了既能在降低部分夹具精度要求的 前提下使该夹具国产化 同时又能保证零件的加 工精度 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 1 V 型夹具的改进 V 型夹具是定位夹紧机构中常见的一种定位 夹紧方式拉J 主要用于圆柱形工件的定位 其V 型面的对称度要求国内加工精度为0 0 3t o n i 而 实际测量该进口设备的V 型块对称度为 0 0 0 5m i l l 以目前国内的加工水平该精度根本无 法达到 图3 为进口V 型夹具实测图 为了便于 加工制造 我们经过反复论证 并经过实际验证 在不影响零件加工精度要求的前提下 使V 型对 称度要求由原来的0 0 0 5m i l l 更改为0 0 2i n t o 降 低V 型块的形位精度要求 从而使该V 型块便于 国产化 图4 为根据零件形状而进行更改的夹具 图 通过对V 型块的定位位置不同 夹持不同的 部位 满足零件的夹紧状态 1 2 定位底座的设计改进 为了让该设备既能加工P 型喷油器体 又不 影响原产品的加工 设计人员认真分析了设备的 加工方法 认为轴向定位方面P 系列喷油器体与 P B 8 6 J 喷油器体的差别主要是在高度上 只要对 该机床的4 副卡盘内的定位托座进行必要的改 制 更换品种时对其进行更换 让被加工的零件高 度与原来的高度一致就可以满足P 系列喷油器 体的加工 为了更好地控制弹簧孔底到磨削端面 的尺寸要求 对进口底座进行测绘 如图5 所示 将图中定位托座的4 5n l l l l 尺寸稍加改变 就可以 根据加工零件的总长尺寸变化来保证零件的上端 面与原来一致 由于定位托座的内孔端面至螺纹 肩胛面4 5n l r f l 尺寸要求严 精度高 难以保证4 副 卡盘的等高一致 如果是按照进口零件测绘缩放 尺寸 现有的加工能力将无法保证该尺寸的加工 因此 考虑将该零件一分为二 其中一个零件内孔 端面暴露在外 然后采用平面磨加工来保证尺寸 精度 如图6 所示 豸笏 旧 一童卜 L 茸 T 勃 N o 埘 器 丝冽口 l 圈3 原装V 型块 圈4 改进后的V 型块 从图中可以看出 这样的零件可以保证端面至 万方数据 5 2现代车用动力2 0 1 0 年第1 期 螺纹肩胛的尺寸 另外再做一个如图7 所示的轴最后加工出来的零件完全满足了工装精度要求 套 然后将其装配到一起 这样就降低了加工难度 0 2 S 图5 原装定位托座 图6 改进后的定位托座 同样对几个机床的随行夹具装零件的内孔进 行了改造 保证零件高度与原来零件高度一致以 满足数控程序和机械手的工作要求 图8 是随行 夹具简图 将4 个直径为2 1m m 的孔补充加工至 深要求日来保证零件高度和原来一致 2结束语 口W 口W 口W 留 譬 8 圈8 随行夹具简圈 通过对进口超精端面磨床夹具进行简单的改 图7 轴套 制 使P 系列喷油器体投人生产 并显现出效果 该设备通过创新改进工装后 产品的合格率由老 工艺的6 0 一7 0 提高至现在的9 8 以上 由 于新工艺的采用由此所带来的效益显而易见 该 工序原来为2 人在圆盘磨和研磨机之间将零件和 夹具不停的搬上搬下繁重操作 现在仅1 人轻松 操作 同时还省去了由于3 0 4 0 不合格品需装 配工人重新拆装 修复的工作 另外 还避免了原 工序因研磨膏滞留带给装配前需繁琐清洗的麻 烦 也提高了产品清洁度指标 参考文献 1 蒋德明 内燃机原理 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1 9 8 8 2 赵如福 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 M 上海 上 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 9 9 0 1 l I 卅 洲l l 卅 n m 州 l 1 l I I U l l I I I 洲 州 I I l 一辆宝来轿车发动机不能启动 陆刚 广东江门 一辆刚买的二手宝来的 已行驶47 i k m 1 8L 轿车 使用 中发动机不能启动 检修时 用V A e 1 5 5 1 检测 故障为发动机控制单元被锁死 检查组合仪表 发现组合仪表线路板有烧蚀现象 但发动机控制单 元无异常 经分析认为是与组合仪表一体的防盗控制器发生故 障 导致发动机无法启动 由于是二手车 用户购车时已无P I N 码 只好进入发动机地址 码查出1 4 位识别码和1 7 位底盘号 进而通过一汽一大众l t 3 系统 查出P I N 码 更换组合仪表 然后进行自适应 t 组合仪表与发动机控制 单元的白适应 进入地址1 7 一功能1 0 一通道5 0 一输入本车P I N 码 一显示车辆底盘号一接 Q 键确认一指示灯熄灭并出现确认信 号 b 组合仪表与钥匙的自适应 进入地址码1 7 一功能l l 一输出 P I N 码 然后进入功能l O 2 l 通道一输入钥匙数量一退出到地址 码状态一关闭点火开关 宝来轿车防盗系统自身发生故障的概率极低 都是由于汽车 肇事或到非特约服务站的维修点维修不当造成的 原来该车就是 为了在卖车时将里程减少 擅自调整里程表而将防盗器损坏的 I 收稿日期 2 0 0 9 一1 2 一1 5J 喜黼 硝嘲 万方数据 超精端面磨床夹具的改进设计超精端面磨床夹具的改进设计 作者 黄全印 HUANG Quan yin 作者单位 一拖 洛阳 燃油喷射有限公司 河南 洛阳 471004 刊名 现代车用动力 英文刊名 MODERN VEHICLE POWER 年 卷 期 2010 1 参考文献 2条 参考文献 2条 1 蒋德明 内燃机原理 1988 2 赵如福 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 1990 本文读者也读过 10条 本文读者也读过 10条 1 郑兆凯 刘华军 孙德有 MK7675A数控双端面磨床的研制 期刊论文 轴承2002 8 2 师燚 SHI Yi 差速双端面磨床磨削量的测量及工艺调整 期刊论文 轴承2011 2 3 牛桂红 Niu Guihong 用端面外圆磨床磨球面夹具 期刊论文 机械制造2001 39 5 4 毛敏 柱塞套中孔珩磨夹具的改进设计 期刊论文 内燃机燃油喷射和控制2001 3 5 李坤淑 亓海燕 李国刚 LI Kunshu QI Haiyan Li Guogang 球头铣刀简易磨削夹具设计 期刊论文 制造技术与 机床2005 5 6 孙月梅 蔡干 何守信 内圆磨床增加端面磨削功能的技术改造 期刊论文 机床与液压2010 38 10 7 伍贤军 空心轴套的加工及其磨床夹具 期刊论文 机械工艺师2000 1 8 张志慧 ZHANG Zhi hui 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