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马第一课时教案.doc_第1页
分马第一课时教案.doc_第2页
分马第一课时教案.doc_第3页
分马第一课时教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马第一课时教案 预习题: 1熟读课文。 2读准下列字音: 拴骒牤弦相中xingzhng瞅撵(马)圈夭折趟(地)抠驹 3掌握作家、作品:周立波:暴风骤雨: 教学目的: 一、理解课文通过人物语言、行动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以及围绕中心、详略得当、主次分明的写法。 二、学习本课生字、词以及副词在句中不同的表达作用。 三、学习郭全海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行动表现人物思想性格;写人叙事有详有略,主次分明,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认真阅读体会,学习句中副词的表达作用。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教时: 2课时。 教具: 幻灯片。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暴风骤雨这部长篇小说大家看过没有?这是一部描写我国土改运动的优秀长篇小说。它以东北解放区为背景,生动地描述了农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土地改革推翻地主阶级的斗争情景。这部作品气势雄伟,故事情节完整,生动。 作者,周立波。湖南省益阳县人,我国现代著名作家。1946年冬他到东北参加了当时的土改运动。他根据自己在这场伟大运动中的感受、体验和认识,在19471948这两年中,写出了长篇小说暴风骤雨,曾荣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以后,他还写了反映我国工业建设的长篇小说铁水奔流和反映农村社会主义革命的长篇小说山乡巨变等。这些作品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影响很大。 二、指导预习 1给生字、词注音。 骒牤相中瞅撵柴垛嚼子骟夭折抠趟拴崽揪 2区别下列各组形近字,并分别组词。 瞟()_骒()_ 缥()_裸()_ 膘()_踝()_ 票()_抠()_ 粟()_枢()_ 栗()_呕()_ 3朗读课文,掌握情节,按分马和换马两部分编写故事的提纲。 提示: (1)分马换马两部分哪里是分界线? (2)分马换马两部分各写了哪几件事? 三、研习新课: 1学生按各自编写的提纲复述课文。 (1)分马:(要求:着重复述有关郭全海和老孙头的情况) 分马前,郭全海讲话。 分马时: 赵大嫂子不要牲口:郭全海随便挑了一匹青骒马;老初牵了一匹黑牤子;老孙头精心挑选了一匹小儿马;白大嫂子,张景瑞的后娘相中硬实马;老田头夫妇俩牵了一匹沙栗马;刘德山媳妇代李大个子挑了一匹白骟马;李毛驴牵了两头毛驴。(各家都分到了称心的牲口) (2)换马: (要求:重点复述郭全海和老孙头在换马过程中的表现) 老王太太不满意分到的热毛子马,郭全海首先提出跟她换马。 郭召集积极分子开会,动员大家跟老王太太换马。 积极分子们让老王太太挑马,老王太太挑走了老田家的沙栗儿马。 老田太太不乐意,郭全海又主动找老田家换马。 2讨论课后练习七 课文写的不仅分了马,还分了牛,分了骡子,分了毛驴,总之是分了牲口,但编者为什么不把课题定为分牲口而定为分马呢? 讨论归纳: 这是一种修辞手法,亦即研究语言技巧的一种方法。以主要代一般,以具体代抽象。例如:说上街买菜,实际上不光是指买蔬菜,还包括买鱼、买肉、买蛋,打酱油什么的。又如:人们常说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这一针一线指的是群众利益,这是部分代全体。马在东北农村最多见,最常用,所以它能概括大牲畜的特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