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拓展中的传统园林艺术.pdf_第1页
在城市拓展中的传统园林艺术.pdf_第2页
在城市拓展中的传统园林艺术.pdf_第3页
在城市拓展中的传统园林艺术.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新 建 筑2000 4 作者朱光亚为东南大学建筑系教授 南京 210096 摘 要 传统园林在当代城市发展中仍具有强大生命力 结合现代中国城市景园的经典实例 从城市拓展本身在风景绿化方面 的需要进行剖析 指出对中国传统园林本质要素继承和发展的重要性和现实性 以及传统园林在城市拓展中的发展趋势 并提 供绍兴柯岩景区的规划与设计案例 以期达成对城市园林艺术的传统精神与现代需求最佳结合之共识 关键词城市拓展传统园林风景观 ABSTRACTThe article analyses such two factors as the requirement for landscape andgreenbelt in the development itself of cities and the even being great vitality of traditional garden now It discusses with some classical examples of the modern Chinese urban garden thoroughly and points out the importance and reality to carry forward and develop the essencial factor of Chinese traditional garden art and the general trend of it The article also offers the plan and design case of Shaoxing Keyan w ith the wish toget the common undersdandingof how tojoin the traditional spirits and modern requirements into urbangarden art best KEY WORDSDevelopment of cities Traditional garden Landscape idea 中图分类号TU 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 3959 2000 04 0005 04 在城市拓展中的传统园林艺术 朱 光 亚李 开 然 一城市的拓展需要绿地与园林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全国沿海地区 2 3 的县改成 了市 这些县级市的经济实力逐渐接近甚至超过所属的 中心城市 在短短的十余年中迅速 长大0起来 这些城 市的各届领导无不以 一年一个样 三年大变样0 的决 心 树起他们理想中的城市的时代形象 高层建筑 政府新办公大楼 宽马路 立交桥 近年又加上城市雕塑 与城市广场等 在这些众多的城市形象工程中 人们越 来越注意到绿地和园林的作用 因为绿地和园林不仅形 象亲切宜人 而且更接近自然生态的环境 又是直接为 城市各阶层人民服务的 特别对某些城市来说 这是改 善投资环境 启动旅游业这一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依托 于是我们看到 90 年代上海改造人民广场 杭州市拆除 环城西路临湖一带旧建筑改为城市绿地 宁波市改造月 湖地带辟为绿地与园林区等一系列政府行为 大连 烟 台等城市更是以城市的绿化 美化闻名全国 可以说 90年代是城市园林建设的大好时机 二传统园林重新勃发的生命力 研究各大中小城市的公共建筑 居住建筑就会发 现 欧风之盛实非专业人士所能料及 我们自然可以对 此评点一番 但无论如何 这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成果的 一部分 它说明了向往或曰涉猎发达国家的文明及其象 征是当代社会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此相类似 我国 各地的世界公园 游乐园 度假区中欧洲情调的风景 也 是社会需求的必然产物了 我们也发现 在 90 年代社会需求的剌激下 传统园 林同样在蓬勃发展 除了在名胜古迹风景区中的必然性 的发展外 在城市内部和某些游览区 度假村中也获得 了独立的拓展 1999 年昆明世博会可以说是这一现象 的集大成者 我们过去在分析中国的古典园林时曾指出 私家园林的空间狭小 难以容纳大量游人 皇家园林虽 尺度较大 但其审美情趣与文化取向也因时代变迁而不 能适应 传统园林较受设计者看重的往往是其布局经营 的设计手法及设计哲学 十几年来的实践说明 原有的 认识过于简单化 笼统化 传统园林不仅在手法 而且在 文化取向等方面都有着继续发展的强大的生命力 1传统园林在城市建设中的拓展 欧美风景概念的英文表达是 landscape 是 land 的 scape 韦氏大字典上对 scape 的解释是 一种发展的景 或象0 或者是 这种景象的图画或再现0 landscape 在 台湾译为地景 与之相关的词有 cityscape seascape 则 当译为市容 海景 后来发展成 landscape architcture 风景工作加入了建筑师式的经营 不再只是园艺师的事 情 成为关于地面环境的景象的营造学问 同济大学刘 滨谊先生将之译为景观建筑学 并在同济设此专业 东 南大学杜顺宝先生将之译为园景学 但在中国古代 如同 对应于欧洲的风景画一词是中国山水画一样 对应于欧 洲的 landscape 是中国的 山水0 及其外延 对于中国人 来说 风景是山水文化的一部分 颐和园门口牌坊上写的 涵虚0 罨秀0 正是中国人对风景的追求 或如杜顺宝 先生 1 所归纳 自然山水已作为人们的审美对象存在 将人文精神渗透和融入自然山水之中 0当代国人仍 是这种观念熏陶下的部分继承者 我国南方城市多山 如 十里青山半入城0 的常熟 三山鼎立0 的福州 天目东 来 左薄湖浒 右掠江滨0的杭州等 北方城市有的也在近 郊或远郊存在这种与阴阳相呼应的山水关系 因而 在 62000 4新 建 筑 当代的城市风景建设中 仍时时存在着山水文化物化 的机会 这种需求最为明确的表达 即是著名科学家钱 学森提出的 山水城市0观念 他说 把中国园林 构筑艺术应用到城市大区域建设 我称之为山水城市 要发扬中国园林建筑 把整个城市建成为一座 超大型园林 0 2 据此 吴良镛先生 3 进一步指出 紧 紧把山 水作为城市构图要素的传统特点 如能将城 市依山水而构图 把连片的大城市化成为若干组团 形 成保持有机尺度的 山 水 城 群体 则城市将重现 山水景观的活力 0这里 山水文化不仅在园林中可以 发展 还可能直接为城市的整体景观组织提供有效的 思路 2传统园林中文学性要素的拓展 书法 篆刻 诗词 楹联 扁额等本身既是中国的文 学艺术的组成部分 也是中国传统园林的造园要素 它 们使中国园林较之欧洲传统园林有了更多的审美层 次 为游人赏园提供了更多的故事情节 它们使得城市 在人口密集 用地紧张的条件下拓展时 在尺度不大的 园林范围内为游人提供可以多次解读的艺术空间 成 为雅俗共赏 喜闻乐见的景色 成为游客驻足摄影的点 睛之笔 1999年的昆明世博会上各省所建展园可谓典 型 惟楚有才0 一句勾起多少潇湘儿女的骄傲 江河 源0 三字用之于青海园 一下子将高原雪域与河洛文 化 江汉文化升华在一起 3传统园林中人文精神的发展 当代中国人虽然有别于改革开放前 尤其是有别 于封建时代的中国人 但仍然是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 现代继承者 一方面 当代国人既有徜徉于歌舞场上的 追星族 也有迈步于大漠中的寻根者等等 另一方面即 使是同一群人 在不同的时间 地点 环境也都会有不 同的需求 上班时的紧张 快节奏更促使人们下班后返 璞归真 多元的世界与改革开放为不同的追求提供了 选择的机会 传统园林至少一如欧洲园林 作为多样化 世界的一部分 置身于被主体选择的行列中 世界的趋 同使得特异性日趋珍贵 城市的个性及地方文化的特 异性已经成为各个城市与园林建设及旅游开发中最受 推崇的一部分 因而对人文遗产 地方自然地理特色的 挖掘 以及更合理地对地方观赏树木的选择便是当代 社会中价值主体所特别珍视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 每一 处具有地方传统的园林自然会成为当地自我意识表达 的最佳选择 三传统园林在拓展中的调整 与改革开放前传统园林的发展有所不同 90 年代 传统园林的发展是在多元并存 共生 互动和融合的大 环境中进行的 传统园林在发展中主动作了适应时代 的调整 其实调整的不仅仅是中国的传统园林 只要研究 一下近 20 年世界园林学术发展状况就会看到 类似的 调整也发生在欧洲园林界 世界风景学会前主席 英人 Geoffrey Jellicoe 在他的关于世界景观发展史的名著 上 用了 T he Landscape of M en0的名字 风景已经不 是纯客观的了 它与审美主体的人类发生了关系 在书 中 他探讨了各种文化对风景的影响 探讨了人文精 神 在 1999 年昆明世博会上 可以看到各国园林在表 达各自国家与民族特色的同时 不少园林也反映出强 烈的人文精神 例如秘鲁园中就表达了印第安文化的 景观遗存与英雄崇拜 正如 1995 年世界公园大会宣言 第一条所说 公园在整体上作为一种文明财富存 在 必须保持它所在地方的自然 文化和历史方面的特 色 0可见中国传统园林的拓展是符合世界潮流与历史 潮流的 调整首先反映在植物配置上 中国虽是世界上观 赏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但传统园林对植物的选择 常将其文化意味列于首位 近年对形 色与群体配置日 趋讲究 花越种越多 色彩越来越丰富 已不再满足于 四时花不断的一般要求 在不少园林中 对树种花种加 以介绍 提高了对植物配置的科学性 知识性的介绍 很早以来就在公共园林中引入欧洲的草坪 近年规模 进一步加大 恰与美国提倡减少草坪 增加中国式铺地 相映成趣 其 次是强化了动 态的景观 尤其 是动态的 水 景 中 国园林不同于用做冥想静观的日本禅 宗园 林 而是强调可游可居的属性 构图也讲究跌宕起 伏 总的来说 是一种与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 生活 节奏相适应的低速观赏的景观 在水景方面 以静 为主 动态水景只在郊野园林或有山林依托之园才 有所反映 60 年代刘敦桢教授在南京瞻园假山中通 1世博会豫园中的喷泉与潭水 2成都蜀园中巧妙布置的喷泉 7新 建 筑2000 4 5成都府河旁的活水公园中的植物塘 远处为水车房 4豫园中查询姓氏源头的游客 3世博会中以绿化和小品组景的源园 过安装水泵设置的瀑布 80 年代初 莫伯治 佘峻南先 生在白天鹅宾馆庭园中设计的 故乡水0瀑布都属于较 早的探索 90 年代适应旅游需要 通过循环泵的使用 在不少园林中设置了较大的瀑布与流泉 1999 昆明博 览会上巴渝园 豫园等设置了流水 成都的蜀园在喷泉 的设计上更是极尽巧妙之能事 它们在过去的基础上 都有所发展 有所突破与创新 图 1 2 传统园林的第三种调整是增加其开敞性 不再满 足于用围墙围起来的小天地 将游人量 游线合理有致 安排 设足够表演场地 使功能需求与开敞空间相结 合 如世博会中浙江的源园 河南的豫园等都是成功的 范例 图 3 传统园林的第四种调整是增加游人的参与性 这 是在近年旅游业发展带动下的调整 为的是满足游客 摄影 猎奇等需求 是将一些在主题公园中成功的经验 运用于传统园林设计的产物 绍兴柯岩莲心听音就是 运用类似回音壁的音响效果来激发游客兴趣的 世博 会豫园中的百家姓墙则是通过激发游人查阅自己家族 的姓氏起源而吸引游客的 图 4 成都的反映生态的 活水公园不仅主题重大 且因其寓教于游的巧妙手段 使游人思绪被环境引导而与之共鸣 图 5 它们都是 从传统走向世界 走向现代的范例 所有这些调整与世界园林发展相呼应 显示了跨 文化交流后的新的风貌 四拓展的案例 柯岩景区规划与设计 1998 年被评为浙江省优秀景点 被江苏省评为优 秀规划设计一等奖的绍兴柯岩景区是 90 年代传统园 林新发展的优秀实例 90 年代以后 随着柯桥镇轻纺城成为我国纺织品 最大的市场 绍兴县需要为已经城市化了的柯桥镇开 辟一处休闲游览的风景点 于是有了鉴湖风景区的规 划 紧靠鉴湖 毗邻柯桥镇的柯岩被列为首先开发的景 区 柯岩同绍兴地区的东湖 吼山等地一样 是由古代 人开采石材后留下的残山剩水形成的风景 核心为孤 峰两座 一座上大下小 足细如锥 清代人在石上镌刻 云骨0 二字 颇能传神 另一峰上凿有佛龛 龛内系隋 唐时留下的一尊石佛 高达 10 m 周围还有若干采石 后剩下的山洞 被后人取名为蚕花洞 七星岩 大王洞 等 开发前这里周围是一片稻田 在仔细研究形势需要 梳理了历史对这一环境的 正面与负面影响后 决定改变普通的田野风光 恢复古 代石岩形成的水环境 他们在挖掘中国传统山水文化 后提出 中国 包括一些东方国家 和西方国家两种 差异极大的山水审美观念各自源于自己的社会和文化 背景 应该各自继承和发扬传统 不必分其高低雅俗 但不妨可以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0 1 柯岩一期工程 在景区结构上汲取欧洲园林中的 轴线对位 几何形构图和大片草坪铺地的布局 并加以 轴线的扭曲变形 错位等手法 使之同时具有耐人寻味 的小空间转折 这种对西方古典园林的借用 一方面与 绍兴传统中重方整图形的凝重格调相契合 另一方面 摆脱了传统私家园林空间尺度对现代大众游乐的束 缚 在此基础之上 一期工程以挖掘石文化 佛教文化 的内涵来组织各景点的内在关联和体现文化空间的细 部 图 6 一期工程受到专家及游人的普遍认同 但柯岩 景区管委会和设计者并没有停止在这一思路上 他 们根据使用中游客反馈的信息找到问题 主题不够 活泼 留给参观者的参与性空间不够 正如好的寺 庙里会香烟缭绕 木鱼声声 好的园林应该留住游 82000 4新 建 筑 8柯岩三期工程名士苑中的蔡元培像 张克端设计 7柯岩三期工程中的名士馆和馆前的日月同辉池 6柯岩景区中的 云骨被组织在 轴线的交点中 人 使他们驻足并融入其中 另外从旅游经济的观点出 发 游园的经济利润目标决不仅仅是门票收入 还应是 在满足游人精神需求的同时所得到的综合经济效益 因而管委会在二期工程镜水湾景点建设中强化了 俗0 的基调 并邀请杭州市园林局的设计师参入设计 二期 工程中的越女池 戏台 儿童游戏场 三教同流广场在 这样的定位下完成 当游人从越女池中表现越女的 项 链0的一块块汀步石上跨过并发出阵阵笑声时 二期工 程预期的目的达到了 管委会在总结一 二期工程的信息反馈后 进一步 认为 一期工程的 雅出0与二期工程的 俗入0都得到 了较好效果 应该在三期工程中做到雅俗共赏 以高品 位文化为主导 三期工程位于景区西侧仙人洞一带 这里乱石嶙 峋 原规划为表现蛮荒野趣的景点 与东部的人工化形 成对比 但现实说明 城市近郊缺少独特自然景观的普 通野趣难以留人 管委会因此提出调整思路 时值毛泽 东主席纪念鲁迅 80 寿辰七绝二首公开发表 其一曰 鉴湖越台名士乡 忧忡为国痛断肠 剑南歌接秋风吟 一例氤氲入诗囊 0 4 绍兴的同志非常敏感 他们意识 到 过去将绍兴归纳为 水乡0 桥乡0 酒乡0 都不如 毛泽东归纳为 名士乡0 来得深刻 于是酝酿将 名士0 作为三期工程的主题 并决定邀请一位熟悉艺术的建 筑师主持设计 三期工程的主题以围绕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相互 包含为特色 用艺术语言传达深层的精神空间和绍兴 独特的名士辈出的地方文化 在规划上结合用地依山 而处 地势高低错落的原始情况 以半自然地貌的新月 状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