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量学.pdf_第1页
心理测量学.pdf_第2页
心理测量学.pdf_第3页
心理测量学.pdf_第4页
心理测量学.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心理测量学心理测量学 Psychological Testing 中科院心理所 陈天勇中科院心理所 陈天勇 E mail chenty 电话 电话 010 64855882 心理测量心理测量 有什么用 有什么用 心理测量是一种研究工具心理测量是一种研究工具 Psychology cannot attain the certainty and exactness of the physical sciences unless it rests on a foundation of experiment and measurement Cattell 1890 心理测量是一种研究方法心理测量是一种研究方法 Psychometric Approaches Individual differences study 学习的基础学习的基础 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普通心理学 智力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 临床心理学 神经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 智力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 临床心理学 神经心理学 学习的目标学习的目标 对心理测量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对心理测量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了解心理测验编制和实施的基本流程了解心理测验编制和实施的基本流程 熟悉和应用具体的心理测验熟悉和应用具体的心理测验 在实际工作中对心理测量知识的灵活应用在实际工作中对心理测量知识的灵活应用 课程提纲课程提纲 第一部分 历史及概论第一部分 历史及概论 第二部分 心理测量的基本原理第二部分 心理测量的基本原理 第三部分 测验的编制和实施第三部分 测验的编制和实施 第四部分 几类主要的心理测验第四部分 几类主要的心理测验 智力 人格心理测验智力 人格心理测验 第五部分 心理测量的综合应用第五部分 心理测量的综合应用 推荐阅读推荐阅读 戴海崎戴海崎 张峰张峰 陈雪枫陈雪枫 2007 心理与教育测 量 心理与教育测 量 暨南大学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 Gregory 2007 Psychological testing History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5nd ed 心理测验 历史 原理及应用心理测验 历史 原理及应用 人民邮电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第一章 心理测量的产生和发展第一章 心理测量的产生和发展 现代心理测量的产生和发展现代心理测量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古代的心理测量思想和实践中国古代的心理测量思想和实践 现代心理测量在中国的发展现代心理测量在中国的发展 2 第一节 现代心理测量的产生和发展第一节 现代心理测量的产生和发展 一 心理测量的起源一 心理测量的起源 从神经生理学到心理物理学从神经生理学到心理物理学 缪勒缪勒 1820s 特殊神经能说 特殊神经能说 韦伯定律韦伯定律 1830s R R k 冯冯 赫尔姆霍兹赫尔姆霍兹 1840s 神经生理学 神经生理学 费希纳费希纳 1950s 心理物理学 心理物理学 科学心理学的创立科学心理学的创立 1879 冯特冯特 1832 1920 科学实验方法的确立科学实验方法的确立 费希纳定律 费希纳定律 S KlgR 精神病学的发展精神病学的发展 Grashey 1885 记忆鼓记忆鼓 Rieger脑损伤的成套测试脑损伤的成套测试 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 工业革命工业革命 人道主义人道主义 法国医生法国医生Seguin训练智力落后儿童训练智力落后儿童 法国医生法国医生Esqurol区分智力落后与精神病区分智力落后与精神病 二 心理测量的早期探索者二 心理测量的早期探索者 高尔顿高尔顿 1822 1911 遗传理论测量遗传理论测量 达尔文的表兄弟达尔文的表兄弟 遗传的天才 遗传的天才 智力个体间差异的测量智力个体间差异的测量 1884年创设年创设 人体测量实验室人体测量实验室 高尔顿棒 高尔顿笛高尔顿棒 高尔顿笛 方法学上的贡献 正态分布 相关系数 问卷 调查法 谱系研究 双生子研究 方法学上的贡献 正态分布 相关系数 问卷 调查法 谱系研究 双生子研究 卡特尔卡特尔 1860 1944 个体差异研究个体差异研究 冯特的学生 为高尔顿工作过 冯特的学生 为高尔顿工作过 人类测量最热情的倡导者人类测量最热情的倡导者 28岁获得心理学教授头衔岁获得心理学教授头衔 在在 心理测试和测量心理测试和测量 一文中 首次提出心理测 试 一文中 首次提出心理测 试 mental test 这一术语 这一术语 收集了近收集了近10年的测试数据年的测试数据 1891 1901 测验结果与学生成绩之间的关系 测验结果与学生成绩之间的关系 艾宾浩斯艾宾浩斯 1850 1909 复杂心理测量复杂心理测量 大学主修历史与哲学大学主修历史与哲学 受费希纳 心理物理学纲要 影响受费希纳 心理物理学纲要 影响 孤独的研究者孤独的研究者 比内比内 1857 1911 第一个智力测验第一个智力测验 单亲家庭 性格内向 单亲家庭 性格内向 学业上的弯路学业上的弯路 事业上的打击事业上的打击 成功的第一步 研究自己的女儿成功的第一步 研究自己的女儿 成功的第二步 研究儿童的智力成功的第二步 研究儿童的智力 成功的第三步 鉴别智力落后儿童成功的第三步 鉴别智力落后儿童 3 美国心理学家美国心理学家Pintner 在心理学史上 假使我们 称冯特为实验心理学的鼻祖 我们就不得不称比 内为心理智力测量的鼻祖 在心理学史上 假使我们 称冯特为实验心理学的鼻祖 我们就不得不称比 内为心理智力测量的鼻祖 波林 波林 19世纪世纪80年代是高尔顿的年代是高尔顿的10年 年 90年代是 卡特尔的 年代是 卡特尔的10年 年 20世纪头世纪头10年则是比内的年则是比内的10年 年 心理测验孕育在德国 萌芽于英国 产生于法国 发展在美国 心理测验孕育在德国 萌芽于英国 产生于法国 发展在美国 三 心理测量的蓬勃发展与应用三 心理测量的蓬勃发展与应用 心理测量运动自心理测量运动自20世纪初兴起后 世纪初兴起后 20年代进入狂 热 年代进入狂 热 40年代达到顶峰 年代达到顶峰 50年代转为稳步发展 年代转为稳步发展 智力测验的发展智力测验的发展 Terman 1916 斯坦福斯坦福 比内量表比内量表 提出 提出 智商智商 团体智力测验 陆军甲团体智力测验 陆军甲 乙乙 种测验种测验 1917 Spearman的的 二因素理论二因素理论 与智力结构的研究与智力结构的研究 瑞文推理测验瑞文推理测验 标准 彩色 高级标准 彩色 高级 Wechsler 1949 1955 1967 韦氏智力量表韦氏智力量表 能力倾向测验的发展能力倾向测验的发展 智力的结构 智力的结构 G因素因素 S因素因素 巨大的商机 各种能力倾向性测验相继出现 巨大的商机 各种能力倾向性测验相继出现 成就测验的发展成就测验的发展 桑代克编制了第一个标准化的教育成就测验桑代克编制了第一个标准化的教育成就测验 CEEB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Board ETS 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 人格测验的发展人格测验的发展 自由联想技术 自陈人格问卷 投射测验自由联想技术 自陈人格问卷 投射测验 四 心理测量的当代趋势四 心理测量的当代趋势 更好地反映心理实质更好地反映心理实质 重视心理学理论对测验编制的指导重视心理学理论对测验编制的指导 重结果也重过程重结果也重过程 多纬度 多指标的综合评估多纬度 多指标的综合评估 新的测量理论和统计方法的运用新的测量理论和统计方法的运用 概化理论 项目反应理论概化理论 项目反应理论 理论模型理论模型 实证模型实证模型 积极采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积极采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 计算机化的测验计算机化的测验 第二节 中国古代的心理测量第二节 中国古代的心理测量 一 能力测量一 能力测量 孔子孔子 公元前公元前551 前前479 将人的智力分成三个等级 中上 中等 中下将人的智力分成三个等级 中上 中等 中下 法国比内法国比内 1904 试图鉴别出智力落后儿童试图鉴别出智力落后儿童 刘邵刘邵 三国时期三国时期 人物志 将人的才能划分为 人物志 将人的才能划分为12种类型 种类型 美国学者美国学者Shryock 1937 人类能力的研究 人类能力的研究 智力测量智力测量 汉代董仲舒汉代董仲舒 一手画方 一手画圆 莫能成 一手画方 一手画圆 莫能成 6世纪中叶 江南民间世纪中叶 江南民间 周岁试儿周岁试儿 的风俗的风俗 古代益智游戏古代益智游戏 七巧板七巧板 九连环九连环 华容道华容道 4 二 人格测量二 人格测量 孔子孔子 狂者 积极进取 敢作敢为狂者 积极进取 敢作敢为 外倾型外倾型 狷者 拘谨胆怯 唯唯诺诺狷者 拘谨胆怯 唯唯诺诺 内倾型内倾型 中行 鉴于狂者和狷者之间中行 鉴于狂者和狷者之间 中间型中间型 刘邵刘邵 根据阴阳 五行和形体的关系 以及行为表现 将人的性格划分成 根据阴阳 五行和形体的关系 以及行为表现 将人的性格划分成12种类型种类型 p36 三 教育测量三 教育测量 西周已建立具有相当系统性的教育测量制度西周已建立具有相当系统性的教育测量制度 礼记 礼记 学记 中有详细的记载学记 中有详细的记载 汉武帝时期的考试制度汉武帝时期的考试制度 岁试制 口试 策试 射策岁试制 口试 策试 射策 隋唐时期发展成熟为隋唐时期发展成熟为 科举制度科举制度 对西方现代公务员制度建立的影响对西方现代公务员制度建立的影响 对教育测量方面的影响对教育测量方面的影响 第三节 现代心理测量在中国的发展第三节 现代心理测量在中国的发展 建国前的发展建国前的发展 1914年 年 Creighton比较中美儿童智力差异比较中美儿童智力差异 广州广州 1917年 樊炳清介绍年 樊炳清介绍 比内比内 西蒙智力量表西蒙智力量表 1918年 年 Walcott用推孟修正量表施测用推孟修正量表施测 清华清华 1918年 俞子夷编制年 俞子夷编制 小学生毛笔书法量表小学生毛笔书法量表 1920年 廖世承 陈鹤琴在南京开设测验课年 廖世承 陈鹤琴在南京开设测验课 1921年 廖世承 陈鹤琴合作出版 心理测验法 年 廖世承 陈鹤琴合作出版 心理测验法 1921年 费培杰将比内智力测验翻成中文年 费培杰将比内智力测验翻成中文 1922年 张耀翔在北京将心理测验列为入学考试科目年 张耀翔在北京将心理测验列为入学考试科目 1923 25 中华教育改进社 对全国 中华教育改进社 对全国22个城市和个城市和11个乡镇 的 个乡镇 的92000小学生进行了教育心理测验 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小学生进行了教育心理测验 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1924年 陆志伟发表 订正比内年 陆志伟发表 订正比内 西蒙智力测验说明书 西蒙智力测验说明书 1931年年6月 在南京成立中国测验学会月 在南京成立中国测验学会 1932年 测验 杂志创刊年 测验 杂志创刊 1935年 沈有乾用年 沈有乾用 朋洛德人格问卷朋洛德人格问卷 测量中国学生测量中国学生 1936年 陆志伟和吴天敏第二次修订比内年 陆志伟和吴天敏第二次修订比内 西蒙智力测验西蒙智力测验 1937年 周先庚使用年 周先庚使用 塞斯顿情绪稳定性测验塞斯顿情绪稳定性测验 1943年 林传鼎试用年 林传鼎试用 普莱西普莱西X O测验测验 1948年 刘范试用年 刘范试用 罗夏克墨迹测验罗夏克墨迹测验 建国后的发展建国后的发展 1978年 朱月妹等修订年 朱月妹等修订 丹佛发展筛选测验丹佛发展筛选测验 1979年 林传鼎年 林传鼎 吴天敏 张厚粲在武汉举办全国测验培训班吴天敏 张厚粲在武汉举办全国测验培训班 1979年 吴天敏第三次修订中国比内测验年 吴天敏第三次修订中国比内测验 1979年 龚耀先主持修订年 龚耀先主持修订 韦氏成人智力量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 1979年 林传鼎 张厚粲编制年 林传鼎 张厚粲编制 少年儿童学习能力测验少年儿童学习能力测验 1980年 林传鼎 张厚粲主持修订年 林传鼎 张厚粲主持修订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 1980年 北师大开设心理测验课年 北师大开设心理测验课 1980年 张厚粲开始对高考试卷做系统分析年 张厚粲开始对高考试卷做系统分析 5 1981年 龚耀先主持修订年 龚耀先主持修订 韦氏记忆测验韦氏记忆测验 1981年 刘绍衣修订年 刘绍衣修订 卡特尔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种人格因素问卷 1982年 宋维真修订年 宋维真修订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 1983年 陈仲庚 龚耀先修订年 陈仲庚 龚耀先修订 艾森克人格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 1984年 中国心理学会成立心理测量专业委员会年 中国心理学会成立心理测量专业委员会 1984年 我国正式加入年 我国正式加入 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 1985年 张厚粲主持修订年 张厚粲主持修订 瑞文标准推理测验瑞文标准推理测验 1986年 龚耀先主持修订年 龚耀先主持修订 韦氏幼儿智力量表韦氏幼儿智力量表 1987年 张明园修订年 张明园修订 生活事件量表生活事件量表 1989年 李丹修订年 李丹修订 瑞文测验 联合型 瑞文测验 联合型 1990年 中国加入国际测验委员会 年 中国加入国际测验委员会 ITC 1990年 吴文源修订年 吴文源修订 症状自评量表 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1992年 戴忠恒修订年 戴忠恒修订 一般能力倾向测验一般能力倾向测验 1992年 宋维真编制年 宋维真编制 心理健康调查表心理健康调查表 1992年 沙毓英等编制年 沙毓英等编制 学生性格量表学生性格量表 1993年 宋维真等编制年 宋维真等编制 中国人个性测量表中国人个性测量表 CPAI 80年代起 自行设计 编制的测验 超常儿童智力量表 弱智儿童智力量表 中国儿童发展量表 年代起 自行设计 编制的测验 超常儿童智力量表 弱智儿童智力量表 中国儿童发展量表 0 3 6 岁儿童 发育 发展量表 临床记忆量表 基本认知能力测验 岁儿童 发育 发展量表 临床记忆量表 基本认知能力测验 第二章 心理测量绪论第二章 心理测量绪论 心理测量的性质心理测量的性质 如何客观认识心理测验 如何客观认识心理测验 心理测验的分类和作用心理测验的分类和作用 展示百年来心理测量学的研究成果展示百年来心理测量学的研究成果 心理测量工作者的素质要求和道德准则心理测量工作者的素质要求和道德准则 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测量工作者 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测量工作者 第一节 心理测量的性质第一节 心理测量的性质 一 测量的基本概念一 测量的基本概念 一 定义 依据一定的法则 使用量具 对事物的特征 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 一 定义 依据一定的法则 使用量具 对事物的特征 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 法则法则 杠杆原理 杠杆原理 量具量具 天平 天平 事物的特征事物的特征 质量 质量 定量描述定量描述 克 砝码 克 砝码 测量的种类测量的种类 物理测量 长度 重量 速度物理测量 长度 重量 速度 生理测量 生化成分 生理指标生理测量 生化成分 生理指标 社会测量 人口普查 经济统计 社会调查社会测量 人口普查 经济统计 社会调查 心理测量 智力 人格 职业兴趣和态度心理测量 智力 人格 职业兴趣和态度 测量的误差和精度 测量的误差和精度 测量对象的性质 确定型 随机型 模糊型测量对象的性质 确定型 随机型 模糊型 测量工具的精度 最优型测量工具的精度 最优型 满意型满意型 二 测量的基本要素 二 测量的基本要素 测量的参照点测量的参照点 绝对参照点和相对参照点绝对参照点和相对参照点 心理测量一般只能找到相对参照点心理测量一般只能找到相对参照点 测量的单位测量的单位 理想的测量单位 确定性 等值性理想的测量单位 确定性 等值性 心理测量中的单位 模糊性 常常不等值 心理测量中的单位 模糊性 常常不等值 6 三 测量的量尺 三 测量的量尺 scale 能够使事物的特征数量化的数字连续体就是量尺 能够使事物的特征数量化的数字连续体就是量尺 命名量尺命名量尺 Nominal Scale 用数字来代表事物用数字来代表事物 名称量尺名称量尺 或对事物分类或对事物分类 类别量尺类别量尺 心理问卷调查中常用到类别量尺心理问卷调查中常用到类别量尺 统计方法统计方法 次数 百分比 可进行卡方检验 次数 百分比 可进行卡方检验 顺序量尺顺序量尺 Order Scale 不仅能够指代事物类别 而且能够表明不同类别的大 小 等级或事物具有某种特性的程度 不仅能够指代事物类别 而且能够表明不同类别的大 小 等级或事物具有某种特性的程度 统计方法统计方法 百分位数 中位数 可算等级相关系数等 百分位数 中位数 可算等级相关系数等 等距量尺等距量尺 Interval Scale 不仅能指代事物的类别 等级 而且具有相等的单位 不仅能指代事物的类别 等级 而且具有相等的单位 心理测量通常介于顺序量尺和等距量尺之间 为便于统 计运算 常视为等距量尺 心理测量通常介于顺序量尺和等距量尺之间 为便于统 计运算 常视为等距量尺 统计方法 平均数 标准差 可算积差相关系数 也可 进行 统计方法 平均数 标准差 可算积差相关系数 也可 进行t检验和检验和f检验检验 方差分析方差分析 比率量尺比率量尺 Ratio Scale 除具有类别 等级 等距的特征外 还有绝对的零点 除具有类别 等级 等距的特征外 还有绝对的零点 心理学中极少见心理学中极少见 量表量表 绝对 零点 绝对 零点 加减 运算 加减 运算 乘除 运算 乘除 运算 统计 分析 统计 分析 命名 量尺 命名 量尺 无无否否否否 次数 百分比 可进行 次数 百分比 可进行 2检验检验 顺序 量尺 顺序 量尺 无无否否否否 百分位数 中位 数 等级相关 百分位数 中位 数 等级相关 等距 量尺 等距 量尺 无无可以可以否否 平均数 标准差 积差相关 平均数 标准差 积差相关 t检 验 检 验 F检验检验 比率 量尺 比率 量尺 有有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几何平均数几何平均数 二 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二 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 质疑质疑 心理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 因此不可测 心理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 因此不可测 心理这东西太复杂了 因此测不准 心理这东西太复杂了 因此测不准 心理测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心理测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Thorndike 凡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有其数量 凡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有其数量 McCall 凡有数量的东西都可以测量 凡有数量的东西都可以测量 孟子 权 然后知轻重 度 然后知长短 物皆然 心为甚 孟子 权 然后知轻重 度 然后知长短 物皆然 心为甚 心理测量心理测量 心理测量的基本假设 心理测量的基本假设 Cohen 2005 Psychological traits and states exist Psychological traits and states can be quantified and measured Test related behavior predicts non test related behavior Tests and other measurement techniques hav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Various sources of error are part of the assessment process Testing and assessment can be conducted in a fair and unbiased manner Testing and assessment benefit society 一 心理测量的定义 一 心理测量的定义 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 使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量 工具对人的心理特质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 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 使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量 工具对人的心理特质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 心理测量依据的法则 心理学理论心理测量依据的法则 心理学理论 心理测量的工具 标准化心理测量的工具 标准化 编制 施测 评分 解释编制 施测 评分 解释 心理测量的对象 心理特质心理测量的对象 心理特质 心理测量的定量描述 精确程度 心理测量的定量描述 精确程度 7 二 心理测量的性质 二 心理测量的性质 心理测量的间接性心理测量的间接性 无法直接测量人的心理活动 只能通过一个人对测验 项目的反应来推论出他的心理特质 无法直接测量人的心理活动 只能通过一个人对测验 项目的反应来推论出他的心理特质 心理测量的相对性心理测量的相对性 在对人的行为做比较时 没有绝对的标准 有的只是 一个连续的行为序列 所谓测量就是看每个人处在这 个序列的什么位置上 由此测得一个人智力的高低 兴趣的大小或性格的倾向性等 在对人的行为做比较时 没有绝对的标准 有的只是 一个连续的行为序列 所谓测量就是看每个人处在这 个序列的什么位置上 由此测得一个人智力的高低 兴趣的大小或性格的倾向性等 心理测量的客观性 科学性 心理测量的客观性 科学性 依据的心理学理论 测验的标准化 依据的心理学理论 测验的标准化 三 心理测量的工具 心理测验 三 心理测量的工具 心理测验 Anastasi 心理测验实质上是对行为样本客观的 和标准化的测量 心理测验实质上是对行为样本客观的 和标准化的测量 行为样本 要体现心理特质 要有代表性 一定的抽 象性 如数学能力 工作记忆 行为样本 要体现心理特质 要有代表性 一定的抽 象性 如数学能力 工作记忆 客观的测量 保证有一个好的行为样本 客观的测量 保证有一个好的行为样本 标准化的测量 减少无关影响 便于比较和交流 可 重复使用 标准化的测量 减少无关影响 便于比较和交流 可 重复使用 客观认识心理测量客观认识心理测量 小结小结 心理测量是否可行 心理测量是否可行 不但可行 而且还是必要的 不但可行 而且还是必要的 测得准不准 测得准不准 心理测量的相对性和客观性 心理测量的相对性和客观性 如何来测 如何来测 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 使用标准化的心理测 验 对人的心理特质 进行定量的描述 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 使用标准化的心理测 验 对人的心理特质 进行定量的描述 什么是幸福 什么是幸福 测量依据的法则 测量依据的法则 心理学家认为 主观幸福感包括三个维度 即正性情 感 负性情感和生活满意感 心理学家认为 主观幸福感包括三个维度 即正性情 感 负性情感和生活满意感 测量的对象 测量的对象 自我感觉幸福的程度自我感觉幸福的程度 测量的工具测量的工具 总体幸福感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 GWB 测量的精确度测量的精确度 比一比 相对来说谁更幸福 比一比 相对来说谁更幸福 第二节 心理测量的种类和功能第二节 心理测量的种类和功能 一 心理测验的种类一 心理测验的种类 一 按测量的功能分类 一 按测量的功能分类 学绩测验 标准化学绩测验 标准化 教师自编教师自编 能力测验能力测验 智力测验 智力测验 斯坦福斯坦福 比内量表比内量表 韦氏智力量表韦氏智力量表 能力倾向测验 一般能力倾向测验 一般 特殊特殊 能力倾向测验能力倾向测验 人格测验人格测验 兴趣 态度 动机 气质 性格兴趣 态度 动机 气质 性格 二 按测量的对象分类 二 按测量的对象分类 个体测验个体测验 优点 获得更多的信息 容易建立融洽的合作关系 适用于某些特殊被试 幼儿 病人 优点 获得更多的信息 容易建立融洽的合作关系 适用于某些特殊被试 幼儿 病人 缺点 费时 复杂 对主试要求高 缺点 费时 复杂 对主试要求高 团体测验团体测验 优点 节省时间 快速收集大量的测量数据 优点 节省时间 快速收集大量的测量数据 缺点 不易有效控制被试行为 容易产生测量误差 缺点 不易有效控制被试行为 容易产生测量误差 8 三 按测验材料分类 三 按测验材料分类 文字测验文字测验 非文字测验非文字测验 文字测验 使用最广泛 有时候易受文化因素的影响 文字测验 使用最广泛 有时候易受文化因素的影响 非文字测验 使用图形材料 体现文化公平性 非文字测验 使用图形材料 体现文化公平性 纸笔测验纸笔测验 操作测验操作测验 纸笔测验 使用方便 可用于团体测验 纸笔测验 使用方便 可用于团体测验 操作测验 考察动手能力和操作智能 但一般只适用于 个体施测 操作测验 考察动手能力和操作智能 但一般只适用于 个体施测 四 按测验的目的分类 四 按测验的目的分类 描述测验描述测验 通过测量来描述某一特定群体在某一心理特质上的一 般状况 常用于科学研究中 通过测量来描述某一特定群体在某一心理特质上的一 般状况 常用于科学研究中 诊断测验诊断测验 对个人的问题行为及其原因进行诊断 常用于教育和 临床治疗领域 对个人的问题行为及其原因进行诊断 常用于教育和 临床治疗领域 预测测验预测测验 测量已达到的成就测量已达到的成就 将达到的成就将达到的成就 五 按测验的难度和时限分类 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