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_6岁儿童食物喜好及其原因分析.pdf_第1页
3_6岁儿童食物喜好及其原因分析.pdf_第2页
3_6岁儿童食物喜好及其原因分析.pdf_第3页
3_6岁儿童食物喜好及其原因分析.pdf_第4页
3_6岁儿童食物喜好及其原因分析.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问题提出 3 6 岁是儿童行为习惯培养的最佳时期 1 而且最早养成的习惯如同本能一样 在后来的生活 中具有牢固的支配权 2 食物喜好属于饮食行为习惯 它形成于儿童早期 并主要受遗传 文化 社会 和机构及状态等因素的影响 一旦形成会影响着个体成年期的食物选择 3 个体在少年时期如果食物 喜好率高 4 5 会直接导致儿童营养摄入的不均 造成营养不良或过剩 从而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 智力发展 有证据表明 有早期营养不良经历的儿童有可能在认知功能 心理发展 精细动作技能 活 动水平和注意广度的评估测试中得分较低 6 7 已有研究多关注儿童饮食行为的外在表现 如挑食或 偏食 进餐地点 进餐时间 进餐速度 进餐内容等 或讨论家庭对儿童饮食行为的影响 可以说几乎 都是从营养学或医学的角度来探讨儿童的饮食行为的 而很少从了解儿童自身出发寻找其食物喜好 的原因 并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 本研究即试图弥补这一空白 以为家庭和幼儿 园实施饮食营养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二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目的性抽样方法 选取温州市鹿城区 5 所省级示范园为研究样本 每所幼儿园随机 抽取大 中 小班各 1 个 共 15 个班级 涉及幼儿和家长各 400 人 然后采用配对编码的方式进行访 谈和问卷调查 其中有效研究对象涉及 235 名幼儿 其中男童 119 人 女童 116 人 平均月龄 58 59 6 24 个月 其中 36 48 个月 64 人 48 60 个月 102 人 60 72 个月 69 人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 问卷由课题组成员拟定 讨论 前期预测和修改 包括家长部分和 摘要 本研究试图通过分析 3 6 岁儿童食物喜好的影响因素 寻找培养儿童健康饮食行为的 对策 从而为幼儿园和家庭实施饮食营养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采用目的性取样方法 选取 5 所省级 示范幼儿园的 235 位儿童及其家长作为被试 利用问卷调查了解儿童饮食和家长的基本状况 通过访谈 了解儿童的食物喜好及其原因 结果表明 儿童对食物的喜好受遗传 饮食文化 成人和儿童的食物认知 成人的教养方式以及儿童自身心理因素影响 提高烹调技术 加强幼儿园和家庭的饮食营养教育是培养 儿童健康饮食行为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食物喜好 饮食文化 教养方式 营养教育 收稿日期 2011 9 14 作者修改返回日期 2011 11 7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 十一五 规划 2010 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 基于儿童发展视角的幼儿健康饮食行为研究 批准号 DHA100249 江 苏省 2011 年度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 多学科视角下幼儿健康饮食行为形成的机制与教育对策研究 编号 CXLX11 0831 的 阶段性研究成果 通讯作者 陈旭微 E mail chenxuwei 3 6 岁儿童食物喜好及其原因分析 陈旭微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南京210009 Studies in Preschool Education 学前教育研究 2012 年第 5 期 总第 209 期 No 5 2012 Serial No 209 17 儿童部分 其中家长部分的内容包括家长的身高 体重 学历 家长买菜状况等 儿童部分涉及儿童的 出生年月 身高 体重 胃口 吃零食状况 户外活动量 睡眠时间 生病频率以及总体健康状况等 其 次 采用了访谈法 自制访谈提纲一份 由经过统一培训的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生对儿童进行一对一的 访谈并记录 访谈提纲由两道题目组成 第一道题目涉及儿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 20 类 41 种 访 谈员配合食物图片询问儿童 你喜欢吃 吗 第二道题目为开放性提问 询问儿童喜欢或者不喜欢 吃某种食物的理由 第三 采用发育年龄评价法 即以儿童的身高 体重 年龄 身高 年龄 体重三项体 格生长指标为主 8 参照世界卫生组织 2000 年编制的儿童生长标准进行综合评价 其结果采取标准 差法 又称 Z 评分法 呈现 其中 Z 值 测量数据 参考值中位数 参考值标准差 Z 值 2 和 3 为 中 重度营养不良 2 和 3 为中 重度超重或肥胖 三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 儿童生长发育状况 经卡方检验发现 温州鹿城区儿童生长发育总体良好 其中男童略优于女童 但两者不存在显著 差异 X2 10 86 P 0 21 绝大多数儿童营养正常或营养好 86 0 肥胖率低 0 9 但超重 22 1 和营养不良情况 11 1 应引起重视 见表 1 表 1 儿童生长发育综合评价 N 肥胖或超重营养正常营养不良 肥胖 目前营养 好 目前营养 好 既往营 养不良 高个子体 型均匀 营 养正常 营养正常 目前营养 正常 既往 营养不良 瘦高体型 目前轻度 营养不良 目前轻度 营养不良 目前重度 营养不良 男童2 1 723 19 31 0 829 24 450 42 01 0 84 3 47 5 92 1 7 女童0 024 20 74 3 419 16 450 43 16 5 26 5 24 3 43 2 6 合计2 0 947 20 05 2 148 20 4100 42 67 3 010 4 311 4 75 2 1 经 Spearman 相关分析发现 儿童生长发育与儿童的食物喜好 r 0 155 P 0 017 胃口 r 0 236 P 0 001 睡眠时间 r 0 134 P 0 04 以及挑食程度 r 0 153 P 0 019 显著相关 其中营养不良的儿 童在腌制类 粗粮 薯类等食物的选择上与其他类型儿童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二 儿童食物喜好状况 对儿童喜欢的食物进行描述性统计 结果发现儿童最喜爱的食物有奶类 87 2 谷类 86 8 和 水果类 85 9 偏爱的食物有海产品类 79 3 蔬菜类 76 9 蛋类 75 6 饼干类 73 1 和西式 快餐类 70 3 等 不太喜欢的食物有豆类 57 9 粗粮 56 4 烧烤类 53 4 薯类 40 3 罐头 类 38 5 动物内脏类 31 2 等 最不喜欢的食物是腌制类 16 9 见表 2 一般情况下 男童较喜爱动物性食物 如肉类和蛋类等 和垃圾食品 如西式快餐类等 而女童则 较喜欢海产品类 奶类 植物性食物 如水果类和蔬菜类等 以及饼干类零食 此外 从不吃零食的儿 童只偏爱腌制品类食物 家长学历越高的儿童越喜欢奶类和豆类食物 户外活动量较大的儿童则对 食物无特别喜好 三 儿童食物喜好的原因 1 儿童喜爱某食物的原因 运用质化研究中的扎根理论对儿童的原始访谈记录进行编码分析 结果发现影响儿童食物喜好 的主要原因是食物的味道 51 7 其次是成人的正面引导 32 0 儿童自身因素影响不大 5 6 见 表 3 儿童喜爱的味道是甜味 但太甜的食物会引起他们的反感 最能引起儿童对某食物喜爱的有效 方法是成人告诉儿童某食物有营养 17 7 或让儿童明白该食物对他的身体有好处 13 4 如告知 18 儿童某一食物能使他长高和长大 见表 3 表 2 儿童食物喜好的频率 N 235 食物名称 响应个案百分比 食物名称 响应个案百分比 人数百分比 人数百分比 谷类2037 186 8奶类2047 187 2 粗粮1294 656 4蛋类1776 175 6 薯类933 340 3豆类1354 757 9 肉类1485 163 2坚果类1465 162 3 海产品类1866 579 7蔬菜类1806 376 9 动物内脏类732 531 2水果类2017 085 9 西式快餐类1655 770 3腌制类401 416 9 加工肉类1405 061 9烧烤类1254 353 4 方便面类1435 061 1罐头类903 138 5 饼干类1716 073 1碳酸饮料类1455 062 0 表 3 儿童喜爱某食物的原因 三级编码 二级编码 一级编码 响应个案百分比 成人作用 94 4 食物的烹调 57 2 色 1 8 好看的61 82 8 香 3 1 香的103 14 6 味 51 7 甜的123 75 5 爽口的20 60 9 脆脆的61 82 8 20 60 9 10 30 5 教养方式 5 2 92 84 1 10 30 5 30 91 4 41 21 8 82 43 7 92 84 1 30 91 4 10 30 5 51 52 3 10 30 5 好吃13340 761 味道好164 97 3 形 0 6 硬的10 30 5 软的10 30 5 教育和引导作 用 37 2 正面引导 32 0 5115 623 4 72 13 2 175 27 8 均衡膳食 0 9 不挑食 什么都吃 专制型 3 1 要我吃 逼我吃 权威型 2 1 经常吃 经常买 对身体好 长大 变聪明 大便好拉 吃饱 变白 有营养 17 7 有营养 蛋白质维生素等 长高 19 2 儿童不喜爱某食物的原因 儿童不喜爱某食物的主要原因仍是食物的味道 57 2 其次为成人的正面引导 13 5 和儿童 自身的生理和心理作用 12 7 同时家长的教养方式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见表 4 此外 食物加 儿童作用 5 6 心理作用 5 6 喜欢吃103 14 6 爱吃72 13 2 想吃10 30 5 表 4 儿童不喜爱某食物的原因 三级编码 二级编码 一级编码 响应个案百分比 成人作用 87 3 食物的烹调 61 2 香 1 0 臭的20 70 9 难闻的10 30 5 味 57 2 辣的82 73 7 太甜51 72 3 酸的10 30 5 苦的20 70 9 凉的10 30 5 太咸227 510 1 难吃155 47 2 不好吃9833 245 2 味道不好134 46 0 太油10 30 5 太干20 70 9 形 3 0 硬的41 41 8 粘的10 30 5 有骨头20 70 9 有刺10 30 5 有皮10 30 5 教育和引导 作用 26 1 正面引导 13 5 没营养113 75 1 对身体 不好 9 8 对身体不好62 02 8 会发胖51 72 3 会拉肚子20 70 9 会上火72 43 2 会咳嗽31 01 4 垃圾食品51 72 3 含防腐剂10 30 5 教养方式 12 6 专制型 7 1 不能吃82 73 7 不让我吃134 46 0 权威型 5 5 不常吃 很少吃20 70 9 没吃过93 14 1 没有买31 01 4 很少接触20 70 9 20 儿童作用 12 7 生理作用 3 4 恶心31 01 4 想吐51 72 3 反胃20 70 9 心理作用 9 3 不敢吃31 01 4 不想吃41 41 8 不喜欢吃175 87 8 讨厌吃31 01 4 工后的形态也是引起儿童拒绝某食物的重要原因 3 0 如太硬 太粘 有刺 有皮等 四 讨论 一 遗传因素对儿童食物喜好的影响 从生物学的角度看 人类在长期与环境相互适应的过程中养成了偏爱高糖高脂等高能量食物的 习性 该习性以基因的形式遗传下来 影响着儿童对食物的选择 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 低糖低脂低 能量的粗粮 56 4 和薯类 40 3 以及高膳食纤维的豆类 57 9 难以受到儿童的青睐 然而 随着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个体的胃一般不需要为储备能量而过度进食 这种因遗传引起的 过度饱食和对高能量食物的偏爱所诱发的疾病已经对人类个体的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危害 所以营养 学家一直在呼吁通过控制饮食缓解因过度进食而引起的肥胖 高血脂等富贵病 这也是当前儿童健 康饮食教育需要加强的方面 二 食物认知与饮食文化对儿童食物喜好的影响 本研究对被试儿童的访谈结果表明 儿童对食物的喜好不是完全盲目的 有 32 0 的儿童会在 成人引导下因为认识到某种食物有营养或对身体有好处而选择该食物 同时也会因为认识到某一食 物没有营养 3 7 或对身体不好 7 8 而拒绝该食物 不过 显然饮食文化的影响更为显著 9 如食 物烹制技法中的色 香 味和形会让人产生各种体验和联想 并最终决定人们对食物的选择 因此 60 左右的儿童会因某食物的色香味形而选择或者拒绝该食物 此外 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儿童 其食物喜好也不同 温州地处沿海 海产品丰富 饮食讲究鲜美 因此被试儿童对海鲜十分偏爱 79 9 且喜清淡饮食 三 教养方式与心理因素对儿童食物喜好的影响 儿童食物习性的形成受一系列环境系统的影响 其中由父母 教师 同伴 大众媒体等构成的微 观系统对其影响最为深远 如有研究指出 婴儿对于甜味 酸味和苦味的感觉是通过父母喜欢或者厌 恶的面部表情形成的 10 儿童对食物的偏好往往受父母和家中其他成年人的影响 11 专制型的教养 方式会直接决定儿童的食物选择 权威型家长则在敏锐观察儿童需要的基础上通过买或不买某种食 物的形式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的食物喜好 从个体自身的角度来看 饮食心理对儿童的食物喜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 儿童具有 新 奇恐惧症 他们仅喜欢经常接触到的食物 对于某些新品种食物则采取拒绝的态度 12 本研究也表 明 有 5 5 儿童会因 没有吃过 或 很少吃 很少接触 而选择拒绝某种食物 不过这种拒绝可以通 过不断尝试而降低 尤其是当摄入和消化后的感觉较为愉悦时 13 可见 成人在给儿童添加新食物时 要考虑儿童的心理因素 注意色香味形俱全 以提高儿童对该食物的接受率 五 建议 一 提高烹调技术 在食物烹调中 食物制作的色 香 味 形不仅是饮食文化的体现 也是引起儿童生理和心理反应 21 的直接原因 因此 提高烹调技术一方面可缓解因食物偏爱引起的超重或营养不良现象 另一方面也 是促使儿童养成健康饮食行为的前提条件 为此 成人在烹调时要在食物的色 形以及营养搭配上下 足功夫 不但要考虑食物的五色搭配 干稀搭配 荤素搭配 粗细搭配 米面搭配 谷类和豆类搭配等 还要讲究食物的色泽鲜艳 形状完美 以此激发儿童的食欲 另外 由于太硬太粘有刺有皮等特性也 是引起儿童拒绝某食物的原因 因此在烹调时还要注意去刺 去骨 去壳 去皮和去核 做到细 软 烂 不过 随着儿童年龄增长 还要注意培养儿童的饮食自理能力 并逐步增加需要咀嚼的食物 以促 进儿童下颌骨的正常发育 乳牙的脱落和恒牙的萌发等 在口味上应以自然清淡为主 讲究食物原有的自然味道 14 以 尽量让孩子保持他原始的口味 使他吃最普通和最简单的东西 使他的嘴经常接触的是一些清淡的味道 15 而不要用一些怪味来刺 激他 从而改变其原始的口味 自然清淡的饮食是我们远离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等富贵病的最佳方 法 此外 当儿童无食欲时 可试着用饥饿法去诱发他们的食欲 而绝不能通过提供零食来解决 否则 会直接引起儿童正餐量的减少 从而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二 加强营养教育 1 建立均衡膳食的营养观 家庭饮食营养教育是儿童树立科学营养观的启蒙教育 从本研究调查的情况看 部分家长不科 学的营养观加剧了儿童的食物喜好 如他们买菜时只考虑家人的喜好 41 1 或随便购买 5 5 而 很少考虑营养搭配 18 1 和食物的多样化 19 3 甚至有部分成人 16 0 认为动物性食物才是最 有营养的 在日常生活中 家长是儿童饮食营养教育的直接实施者 富于家庭色彩的 食物圈 会潜移 默化地影响着儿童对食物的喜恶 因此 幼儿园 社区 儿保所或其他机构和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地 针对家长开展各种营养培训和讲座 同时家长也可通过书籍 媒体 网络等渠道积极自学 树立正确 的营养观 并最终引导儿童形成均衡膳食的营养观 此外 幼儿园饮食营养教育也是儿童树立科学营 养观的重要途径 但从本研究的访谈结果看 儿童的营养知识几乎全从父母 保姆或家中其他长辈处 获得 鲜有提及幼儿园老师或保育员的 而且儿童对饮食营养的了解也仅限于食物的部分作用 如长 高 变聪明 变漂亮等 或会发胖 拉肚子 易上火等 可见 幼儿园要积极加强饮食营养教育的指导和 研讨 整体提高幼儿园营养教育的水平和质量 引导儿童建立均衡膳食的营养观 2 通过强化消退法培养儿童的健康饮食行为 卢梭认为 教育应是行动多于口训 16 因为儿童容易忘记他们自己说的和别人说的话 但是对他 们所做的和别人替他做的事情 就不容易忘记了 因此 成人可利用斯金纳强化理论中的强化消退法 来培养儿童的健康饮食行为 对于因 新奇恐惧 而拒绝健康食物的儿童 成人可通过正强化法 消除 儿童对该食物的抵触情绪 并通过经常性购买等方式 使其最终慢慢接受该食物 有研究发现 成人 经常性提示或强制干预儿童摄入某种食物 可增加儿童吃该食物的可能性 17 在适当的情况下 妈 妈逼我吃 爸爸要我吃 或者 妈妈经常买 我们经常吃 都会成为儿童选择某食物的理由 而对于 喜爱垃圾食物的儿童 成人可通过自然消退法 减少儿童摄入该食物的行为 家长或教师首先可以通 过具体形象的营养教育 使儿童了解该食物对身体有害或不利等营养知识 其次可以通过一定的烹 调技术 使该食物色香味形俱损 让儿童从心理上厌恶该类食物 再次 成人可以从语言 表情或动作 上表示对该食物的厌恶 给儿童一定的榜样示范 最终达到促使儿童排斥垃圾食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万钫 学前卫生学 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7 2 伯特兰 罗素 教育与美好生活 M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3 3 3 Lucy J C Jane W Age and gender differences in children s food preferences M Br J Nutr 2005 93 22 An Analysis of Food Preference of 3 to 6 Years Old Children Chen Xuwei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of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09 Abstract This article discussed the food preference of 235 children who were selected from 5 provincial level kindergartens by purposive sampling methods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re are many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food preference of 3 to 6 years old children such as heredity food culture adult and children nutrition knowledge parenting style children s mind and so on In order to cultivate children s healthy eating behavior 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cooking skills and enhance kindergarten and family nutrition education Key words food preference food culture parenting style nutrition education 4 胡小琪 刘爱玲 李艳平等 我国 7 城市中小学生食物喜好的分析 J 中国健康教育 2009 25 9 5 程昊龙 莫宝庆 监护人饮食行为对学龄前儿童挑食偏食行为的影响 J 中国学校卫生 2011 32 2 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