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 3000 万经理人首选培训网站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好好学习社区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控制程序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控制程序 1 1目的目的 通过对校准结果和重要测量过程中由于人员 设备 程序和环境等因素引起的测量不确定度的 评定 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可靠 2 2适用范围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测量标准装置及重要测量设备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3 3职责分配职责分配 3 1 电气试验室应对建立的测量标准装置和重要测量过程进行不确定度评定 3 2 热工试验室应对所建立的测量标准装置和重要测量过程进行不确定度评定 3 3 其他试 实 验室和测量设备的使用部门应对重要的测量过程进行不确定度评定 4 4术语术语 4 1 测量不确定度 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 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 4 2 不确定度的 A 类评定 用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 来评定标准不确定度 4 3 不确定度的 B 类评定 用不同于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 来评定标准不确定度 4 4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当测量结果是由若干个其他量的值求得时 按其他各量的方差和协方差算得 的标准不确定度 4 5 扩展不确定度 确定测量结果区间的量 合理赋予被测量之值分布的大部分可望含于此区间 5 5要求和过程实施要求和过程实施 5 1 测量不确定度控制过程识别 输入是测量过程不确定度的策划 输出是经过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测量过程 活动是测量过程 不确定度的计算与评定及其结论 资源是人员 设备 技术文件资料等 5 2 测量不确定度控制过程实施 5 2 1 测量不确定度控制要求 5 2 1 1 测量不确定度分析应在测量设备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确认有效前完成 5 2 1 2 测量管理体系覆盖的每个测量过程都应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当某些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分 量较小时 可以忽略不计 但应说明理由并进行记录 5 2 1 3 采用统计技术有利于分析以前的测量设备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 5 2 1 4 评定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时应考虑测量设备校准时的不确定度 5 2 2 需要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的设备 中国 3000 万经理人首选培训网站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好好学习社区 5 2 2 1 热电偶 热电阻标准检定装置 5 2 2 2 压力标准检定装置 5 2 2 3 三相交直流指示仪表标准检验装置 5 2 2 4 互感器标准校验装置 5 2 2 5 对经济效益 安全生产有重大影响的测量设备测量过程 5 2 3 评估间隔 评估间隔按各测量设备的复查间隔确定 不确定度测量可在复查前 6 8 个月进行 5 2 4 测量不确定度控制注意事项 5 2 4 1 被测量的定义不完善 5 2 4 2 被测量定义复现不理想 5 2 4 3 测量样本不能代表定义的被测量 5 2 4 4 没有充分了解环境条件对测量过程的影响或环境条件测量不完善 5 2 4 5 模拟式仪表读数时有人为偏移 5 2 4 6 仪器分辨率或鉴别能力有限 5 2 4 7 测量标准或标准物质的值不准确 5 2 4 8 根据外部源得出并在数据简化计算中使用常数及其它参数不正确 5 2 4 9 测量方法和测量过程中引入的近似值及假设 5 2 4 10 在同一条件下被测量重复测量值的变化 5 2 5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步骤 5 2 5 1 明确被测量 简述被测量的定义以及测量方案和测量过程 5 2 5 2 画出测量系统方框示意图 5 2 5 3 给出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的数学模型 即被测量 Y 与各输入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若 Y 的测量结 果为 y 输入量 Xi的估计值为 则 xi 5 2 5 4 根据数学模型列出各不确定度分量的来源 即输入量 尽可能做到不遗漏不重复 如测量 xi 结果是修正后的结果应考虑由修正值所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 5 2 5 5 评定各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 并通过由数学模型得到的灵敏系数 xiu ci x c i i y 进而给出与各输入量对应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如扩展不确定度用 如 表示 则应 y uiUpU 95 0 中国 3000 万经理人首选培训网站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好好学习社区 估算对应于各输入量标准不确定度的自由度 根据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 A 类或 B 类评定得到其 ixi xiu 1 A 类评定 对 Xi 作次独立重复测量 得到的测量结果 则其最佳估计值 平均值 nixikni k 2 1 为 n x x i k ik i ni 1 单次测量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1 1 2 n xx xx i k ik ikik n su i 估计值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xi n x xx i ik ii s su 如测量系统稳定 实时测量的标准不确定度均可以由预先评估时所作的 次测量结果得到 xiku ni 如实时提供给客户的是单次测量的测得值 其标准不确定度可以用上述的值 如实时提 xx ikik su 供给客户的是 m 例如 m 3 次测得值的平均值 其相应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一般 m n m S xik 2 B 类评定 若资料 如检测证书 给出 的扩展不确定度和包含因子 K 则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xi xiU xi k U u x x i i 若资料只给出了 U 没有指明 K 则可以认为 K 2 对应约 95 的置信概率 若资料只给出 其中 P 为置信概率 则包含因子与的分布有关 此时除非另有 x U iPkpxi 说明一般按照正态分布考虑 对应 p 0 95 k 可以查表得到 即 1 960 kp 中国 3000 万经理人首选培训网站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好好学习社区 若资料给出了及 则可查 t 分布表得到 即 x U iPveffkp v tk effpp 若由资料查得或判断的可能值分布区间半宽度 通常为允许误差限的绝对值 则的标 xi a xi 准不确定度为 k a u xi 此时 k 与的分布有关 参见 JJF1059 1999 附录 B 概率分布情况的估计 xi 对应几种非正态分布其包含因子为 分布两点反正弦矩形梯形三角 k123 2 1 6 其中为上下底边之比值 6 5 2 5 6 合成不确定度的计算 y uc 2 1 111 2 2 xxxx xx xu x f u jiji N i N ij ji i N i c uur ff i y 式中 为输入量 xixj ji 为输入量和之间的相关系数估计值 xx ji r xixj 实际工作中 若各输入量之间均不相关 或虽有部分输入量相关 但其相关系数较小而近似为 0 于是可简化为 xx ji r y uc 22 1 2 2 xucxu x f u iii N i c i y 5 2 5 7 不确定度分量汇总 输入量X i 估计值xi 标准不确定 度 xiu 概率分布 灵敏系数 x c i i f 不确定度分量 x x u i i i u f y 中国 3000 万经理人首选培训网站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好好学习社区 输出量 Y合成不确定度 y uc 5 2 5 8 扩展不确定度的确定 可用下列两种方法之一给出扩展不确定度 U 1 一般取 k 2 对应约 95 的置信概率 uc kU 2 由查 t 分布表获得 一般取对应 95 的置信概 Upuvtukceffpcp effpt 95 0 efft 率 5 2 6 测量不确定度合理性验证 验证方法可采用下述方法之一 通过实验室之间的比对进行 5 2 6 1 送校法 将被验证的计量标准送校 给标准给出的 y 值与上级计量机构检测该值的结果 y0 比 较应满足 其中 U 为被验证计量标准的扩展不确定度 则评定合理性满意 Uy y 0 5 2 6 2 传递比较法 用高一级测量标准 测量不确定度为 U0 和被验证的计量标准测量同一台稳定的传 递标准或核查标准 应满足 UUy y 2 0 2 0 如 成立 则评定合理性满意 3 0 U U Uyy 0 5 2 6 3 比对法 用两台不确定度同为 U 的计量标准测量同一稳定的被测对象进行比对 比对结果 差为 应满足 yy ba 则评定合理性满意 U UUyy ba 2 22 5 2 6 4 多台比对法 用三台或三台以上同等水平的计量标准测量同一稳定的被测对象进行比对 多台 中国 3000 万经理人首选培训网站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好好学习社区 n 台 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为 其中某一台计量标准的测量结果为 应满足 y yi 则该台标准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合理性满意 U n n y yi 1 注 1 以上四种方法适用于检测试验室 如能得到高一级计量标准的测量值时尽可能采用前两种方 法 否则可采用后二种方法 2 对检测试验室可采用后两种方法 测试系统或装置应视为方法中的计量标准 5 2 7 测量不确定度的有关说明 5 2 7 1 为了便于客户比较和选择实验室的能力 在表述实验室能力有关不确定度的指标时应填写典 型值 即 最小测量不确定度 和 最佳测量不确定度 同时注明为获得最小测量不确定度的测量条 件 它应综合考虑下列两个不确定度来源后加以评估 1 与实验室的测量系统 包括环境影响 相联系的不确定度 2 与被测对象相联系的不确定度 鉴于被测对象的状况差异可能很大 如被测对象和测量系统端面的失配随被测对象变化很大 为获得 最小测量不确定度可选择最佳匹配作为评定条件 实验室应建立一个评审不确定度评定有效性的机制 以便当测量仪器 设备重新校准或发生严重影响相关不确定度分量的其他变化时能及时修改对外公布的 不确定度指标 这种评审既要考虑设备的最新校准结果 也要考虑最新校准结果与先前校准结果相比较 而判定的稳定性 例如在校准不确定度评定的数学模型中 除了要考虑标准值校准的不确定度 也要 把该标准值自它上次校准以来的漂移作为输入量写进数学模型 5 2 7 2 也是为了便于客户比较和选择实验室的能力 扩展不确定度对应的置信概率应统一规定为 95 或近似为 95 5 2 7 3 对于国家基准 标准 在给出扩展不确定度时应同时指明其有效自由度 对于一般的校准实 验室在评定测量不确定度时可以不给出自由度 5 2 7 4 JJF1059 1999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中指出 在实际工作中 如对 Y Y 可能值的分 布作正态分布的估计 虽未计算 但可估计其值并不太小时 则 U 2大约是置信概率近似 eff y uc 为 95 的区间的半宽 意即 U 2对应近似为 95 的置信概率的前提是输出量 Y Y 可能值的分布应 y uc 服从正态分布 且估计不会太小 另外 如果可以确定 Y Y 可能值的分布不是正态分布 而是接近 eff 于其他某种分布 则绝不应按 k 2 3 或 kp tp 计算 U U 或 U UP P 例如 Y Y 可能值近似为矩形分布 eff 则对于 U0 95 k 1 65 中国 3000 万经理人首选培训网站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好好学习社区 5 2 7 5 如 A A 类评定标准不确定度在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中所占的比例比较大 如 则对应 95 的置信概率的包含因子应查 t t 分布表确定 特别当作 A A 3 x u u u i c A c S yy 类评定重复测量次数较少时 应按及 95 置信概率 查 t t 分布表得 t0 95 并用 t0 95 1 n A A 2 作安全因子乘后再和 B B 类标准不确定度合成 这时仍用 U 2或得置信概率为 95 AuA y uc 的扩展不确定度 5 2 8 测量不确定度影响因数 5 2 8 1 仪器本身所带来的误差 5 2 8 2 测量标准带来的误差 5 2 8 3 被测对象本身造成的误差 5 2 8 4 由环境造成的误差 5 2 8 5 由测量方法带来的误差 5 2 8 6 由操作者的操作带来的误差 上述六项引起的不确定度均按仪表 器 基本误差的 1 10 进行计算 否则应注明 5 2 9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结果 5 2 9 1 对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过程及结果应填写 测量设备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报告 报告中应给出 下列信息 1 不确定度计算公式 2 列出全部不确定度分量并充分说明各分量是如何评定的 3 提供数据分析方法 4 给出用于分析的全部修正因子和数据及其来源 5 2 9 2 对每套测量设备都应根据测量的需要作出合理计算测量允许误差极限值 该工作与测量设备 不确定度的评定工作同步进行 测量允许误差极限 UO按下式计算 UO T 2 MCP 式中 T 测量允许误差范围 如公差 参数允许变化范围等 MCP 检测指数 中国 3000 万经理人首选培训网站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好好学习社区 5 2 9 3 测量设备的测量不确定度应满足 U UO 5 2 10 记录 对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应作好记录 记录见相关表格 5 2 11 有效性评价及改进 5 2 11 1 各相关部门应对计算出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分析计算 当测量不确定度超过规定所允许的范 围时 应对该测量标准装置或测量过程进行重新评定 5 2 11 2 项目总工办应监督管理本项目开展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工作 协助处理存在的问题 5 2 11 3 相关试 实 验室应评定开展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工作 及时调整解决存在的问题 使测量 不确定度评定工作得到持续改进和发展 6 6 相关文件相关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 计量法 测量管理手册 GDE CGSC 2004 测量管理体系监视程序 8 2 4 17 2004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JJF1059 1999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报告 CCX 7 3 1 13 01 中国 3000 万经理人首选培训网站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好好学习社区 德信诚精品培训课程德信诚精品培训课程 部分部分 按住 CTRL 并点击课程名称打开课程详细介绍 内审员系列培训课程内审员系列培训课程 查看详情查看详情 A01 ISO9001 2008 内审员培训班 ISO9001 内审员 A02 ISO14001 2004 内审员培训班 A03 ISO TS16949 2009 内审员培训 A04 OHSAS18001 2007 标准理解及内审员培训 A05 IECQ HSPM QC080000 内审员培训 A06 ISO13485 2003 医疗器械质量体系内审员培训 A07 SA8000 社会责任内审员培训 SA8000 内审员 A08 ICTI 玩具商业行为守则内审员培训班 A09 ISO14064 2006 内审员培训班 A10 GB T23331 2009 能源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 A15 量规仪器校验与管理实务 仪校员培训 内校员培训 A16 ISO 管理代表及体系推行专员训练营 A17 ISO 文控员培训 文管员培训实务课程 A18 优秀管理者代表训练营 MR 管理代表训练 JITJIT 精益生产现场管理系列课程精益生产现场管理系列课程 查看详情查看详情 P01 JIT 精益生产与现场改善培训班 P02 生产合理化改善 IE 工业工程实务训练营 P03 PMC 生产计划管理实务培训班 生管员培训 P04 高效仓储管理与盘点技巧培训班 仓管员培训 P05 目视管理与 5S 运动推行实务培训班 P06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实务 采购员培训 中基层管理干部中基层管理干部 TWITWI 系列训练系列训练 查看详情查看详情 M01 优秀班组长管理实务公开课 班组长公培训 M02 优秀班组长现场管理实务培训班 M03 优秀班组长品质管理实务培训班 M04 优秀班组长生产安全管理实务培训班 M06 提升团队执行力训练课程 执行力培训 M07 如何做一名优秀的现场主管培训班 M08 中基层现场干部 TWI 管理技能提升 TWI 培训 M09 有效沟通技巧培训班 团队沟通 企业内外部沟通 M10 企业内部讲师培训班 TTT 培训 M11 MTP 中阶主管管理才能提升培训班 MTP 培训 M12 高效能时间管理培训班 TS16949TS16949 五大工具与五大工具与 QC QA QEQC QA QE 品质管理类品质管理类 查看详情查看详情 Q05 TS16949 五大工具实战训练 五大工具培训 Q06 APQP CP 先期质量策划及控制计划培训 Q07 DFMEA 设计潜在失效模式分析培训 DFMEA 培训 Q08 PFMEA 过程潜在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训练营 Q09 MSA 测量系统分析与仪器校验实务 Q10 SPC 统计过程控制培训课程 SPC 训练 Q11 CPK 制程能力分析与 SPC 统计制程管制应用训练 Q12 QC 七大手法与 SPC 实战训练班 QC7 SPC 培训 Q03 品质工程师 QE 质量工程师 实务培训班 Q02 品质主管训练营 品质经理人训练 Q01 杰出品质检验员 QC 培训班 Q13 品管常用工具 QC 七大手法培训 旧 QC7 培训 Q14 新 QC 七大手法实战培训 新 QC7 培训 Q04 QCC 品管圈活动训练课程 QCC 培训 节能环保安全节能环保安全 EHSEHS 公开课程公开课程 查看详情查看详情 E01 节约能源管理培训 节能降耗培训 E03 GBT23331 2009 能源管理体系知识 GBT23331 标准理解 A18 ISO50001 能源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 ISO50001 内审员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历史教师考试题及答案
- 理工英文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女底坡跟数据监测报告
- 客房经理考试题及答案
- 焦炉调温工5S管理考核试卷及答案
- 课件时针分针的自我介绍
- 重金属物料焙烧工三级安全教育(公司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酒店实务考试题及答案
- 景区管理考试题及答案
- 课件文案编写
- 广西贺州市八步区公道冲钾长石矿采矿权出让收益率评估报告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模拟检测试卷【共1000题含答案解析】
- 高考688个高频词汇 word版
- 农副产品购销合同完整版(2篇)
- GB/T 9115.4-2000环连接面对焊钢制管法兰
- 一年级数学上册左、右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 GB 9743-1997轿车轮胎
-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讲座PPT
- 上海建筑装饰集团发展战略报告(doc 30)
- 《基础统计》教学案例“郑州市大瓶装纯水市场调查”统计应用案例
- DB36_T 1157-2019 瓷土、瓷石矿产地质勘查规范(高清无水印-可复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