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一章导论 一 单选题 1 一定时期内 若一国一定量商品出口所能换得的进口商品量增加 该国贸易条件便 A 恶化B 不变C 改善D 不确定 2 净进口是一国 地区 A 商品的进口量大于出口量B 某一商品的进口量大于出口量 C 某一商品在一定时期内出口量小于进口量 D 某一商品在一年内进口量小于出口量 3 贸易条件是指 A 投资环境B 初级产品与制成品的比价C 进出口商品比价D 市场价格水平 4 上海经香港从美国进口电脑 A 因货物从美国直运上海 不属转口贸易B 因属转口贸易 货物必须经香港转运 C 货物虽不转运 仍属转口贸易D 因属转口贸易 必须在香港过境 5 世界贸易统计中 A 世界出口总额等于世界进口总额B 世界出口总额大于世界进口总额 C 世界进口总额大于世界贸易额D 世界出口总额小于世界贸易额 6 从自由贸易区进口的货物应计入 A 总贸易进口额B 总贸易出口额C 专门进口额D 专门出口额 7 贸易量指标是用 表示的 A 数量B 金额C 指数D 比值 8 日本某公司向西欧出口货物 在运输过程中由香港转船 这种贸易可称之为 A 直接贸易B 间接贸易C 转口贸易D 第三国贸易 9 一定时期内 一国进口同类商品多于出口同类商品称为 A 净出口B 复出口C 净进口D 复进口 10 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 A 社会生产力B 自然条件C 国际生产关系D 国际贸易 11 当前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是 间的分工 A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B 发展中国家C 新兴工业化国家与发达国家D 发达国家 12 二战后 世界市场上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的主要变化有 A 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重超过初级产品贸易B 机械产品比重迅速增长 C 成套设备贸易迅速增长 但中间性机械产品贸易增长缓慢 D 工业制成品生产增长带动农产品贸易迅速增长 机械产品贸易增长缓慢 13 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先天性因素是 A 自然条件B 社会生产力C 上层建筑D 生产关系 14 一国有形商品进出口额和无形商品进出口额 A 同时显示在该国海关的对外贸易统计上B 同时显示在该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上 C 前者仅显示在该国海关的对外贸易统计上 D 后者同时显示在该国的国际收支表和海关的对外贸易统计上 15 转口贸易的商品从生产国运到消费国 A 只能采取间接运输B 只能采取直接运输C 既可直接运输 也可间接运输D 只能过境运输 16 在人类历史上 对外贸易产生于 A 社会早期B 原始社会末期C 奴隶社会末期D 封建社会早期 17 反映国际贸易地理方向的指标有 A 各国的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B 各国的进口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 C 各国的制成品出口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D 各国的制成品进口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 2 18 战后发达国家实行贸易自由化主要表现为 A 工业品贸易自由化超过农产品的贸易自由化B 机械设备的贸易自由化超过农产品贸易自由化 c 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超过机械设备的贸易自由化 D 实现经济一体化国家间的贸易自由化超过它们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自由 19 国际分工的形成始于 A 第一次科技革命以后 B 机器大工业建立以后C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D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 20 二战后 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地区 之间分工上看 在逐步发展 A 工业国与矿业国的分工B 工业国与农业国的分工 C 同层次的工业部门分工D 一层次的工业部门分工 21 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进出口总额占 比重 A 进口额B 国内生产总值C 国民收入D 出口额 22 在封建社会 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是 A 奢侈品B 农产品与原材料C 农产品与工业品D 矿产品 23 以国境和关境作为标准 国际贸易可分为 A 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B 有形商品贸易和无形商品贸易 C 总贸易和专门贸易D 过境贸易和转口贸易 24 按照是否有第三国参加作为标准 国际贸易可分为 A 双边贸易和多边贸易 B 直接贸易和间接贸易C 总贸易和专门贸易D 过境贸易和转口贸易 25 按是否进入国境作为标准划分国际贸易 称为 A 总贸易B 专门贸易C 过境贸易D 转口贸易 26 世界市场的形成是在 A 世界地理大发现以后B 机器大工业建立以后 C 始于 19 世纪 80 年代 止于 20 世纪初D 第二次产业革命后 27 以关境作为划分进出口标准的贸易叫 A 总贸易B 进出口贸易C 专门贸易D 贸易量 28 总贸易体系说明 A 一国作为生产者在国际货物贸易中具有的意义 B 一国作为消费者在国际货物贸易中具有的意义 C 一国在国际货物流通中所处的地位和所具有的作用 D 一国在国际服务贸易中所处的地位和所具有的作用 29 某年世界出口货物贸易额为 1 6 万亿美元 进口货物贸易额为 1 7 万亿美元 该年国际货物贸易额 为 A 0 1 万亿美元B 1 6 万亿美元C 1 7 万亿美元D 3 3 万亿美元 30 1998 年某国的出口贸易额为 1 840 亿美元 进口贸易额为 1 400 亿美元 该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为 20 000 亿美元 则该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为 A 12 8 B 14 7 C 16 2 D 18 5 31 世界 自由市场 价格形成的客观基础是 A 国际供求关系B 买卖双方的约定C 各国政府间的协商D 各国资源的禀赋 32 下列说法中 错误的是 A 对外贸易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B 对外贸易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的决定因素 C 对外贸易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D 对外贸易为资本主义生产提供了劳动力 资本与市场 33 国际分工的商品交换要受到 A 国内生产价格的制约 B 国内供求规律的制约C 国内价值规律的制约 D 国际价值规律的制约 34 国际分工体系形成于 A 16 世纪到 18 世纪中叶B 18 世纪 60 年代到 19 世纪 60 年代 C 19 世纪中叶至第二次世界大战D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3 35 第二次产业革命开始了 A 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 B 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C 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 D 国际分工深化发展阶段 36 国际分工的深化发展是在 A 19 世纪中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B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C 18 世纪 60 年代到 19 世纪 60 年代D 16 18 世纪中叶 37 可以对国际分工起到推进或延缓双重作用的是 A 上层建筑B 资本流动C 社会生产力D 社会制度 38 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 国际分工主要是在 之间进行的 A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B 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 C 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D 宗主国与殖民地 39 通常所说的国际货物贸易额是单指世界 A 出口货物总额B 进口货物总额C 对外贸易额D 贸易量 40 单位商品的国际价值量的高低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与 劳动强度 A 成反比 B 相同C 成正比D 不相关 41 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分工最初出现于国际分工的 A 萌芽阶段B 形成阶段C 发展阶段D 深化阶段 42 为国际分工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的是 A 国际资本的流动B 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C 大机器工业的建立D 黄金 43 各国在编制进出口统计时采取不同的方法 我国采取的是 体系 A 总贸易B 专门贸易C 对外贸易D 国际贸易 44 一国的进出口贸易收支状况用 来表明 A 对外贸易B 贸易顺差C 有形贸易D 贸易差额 45 能够比较确切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实际规模 便于各个时期进行比较的是 指标 A 贸易顺差 对外贸易额C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D 对外贸易量 46 我国纺织品出口经香港商人之手转卖到非洲 这种国际贸易形式称为 A 直接贸易B 过境贸易C 转口贸易D 服务贸易 47 一国的 收支是其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A 国民收入B 进口贸易C 出口贸易D 对外贸易 48 对外贸易按商品形式和内容不同分为 A 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 B 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C 过境贸易和转口贸易 D 直接贸易和间接贸易 49 国际贸易是研究国际商品交换特点 并揭示 运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A 贸易往来B 贸易冲突C 贸易利益D 国际商品 50 一国对外贸易额在该国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叫 A 对外贸易依存度B 贸易差额C 国际商品地理分布D 国际商品流向 51 1999 年 某国出口贸易额为 220 亿美元 进口额为 170 亿美元 则该年贸易差额数为 A 净出口 50 亿美元B 贸易黑字 50 亿美元C 贸易逆差 50 亿美元D 贸易顺差 390 亿美元 52 以 1990 年为基期 2000 年某国的进口价格指数为 120 出口价格指数 144 则该国的净贸易条件是 A 1 2B 0 83C 1 1D 1 3 53 关境和国境的关系是 A 大于B 等于C 小于D 大于 等于和小于 54 对外贸易量是指 A 按市场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B 按协议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 C 按浮动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D 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 4 55 对外贸易对 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它为资本主义生产提供了劳动力 资本和市场 A 资本主义发展B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C 资本主义经济体系D 资本原始积累 56 中国某高校聘请外教到本校进行讲学属于 A 过境交付B 跨境消费C 自然人流动D 商业存在 二 多选题 1 贸易条件恶化是指 A 出口价格指数不变 进口价格指数上升B 进口价格指数不变 出口价格指数上升 C 出口价格指数下降 进口价格指数上升D 进口价格指数不变 出口价格指数下降 E 进口价格指数上升 出口价格指数上升 2 根据货物或服务的流向 可以将国际贸易划分为 A 出口贸易B 进口贸易C 过境贸易D 转口贸易E 对外贸易 3 根据有无第三方参加可以将国际贸易划分为 A 直接贸易B 进口贸易C 过境贸易D 转口贸易E 间接贸易 4 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因素包括 A 社会生产力B 自然条件C 国内市场大小D 国际生产关系 E 上层建筑 5 当进口总额超过出口总额时 可称之为 A 贸易顺差B 贸易逆差C 贸易赤字D 出超E 人超 6 关于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B 贸易发展严重不平衡C 进出口商品结构恶化 D 贸易条件持续改善E 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主要是发达国家 7 国际贸易 课程的研究对象 具体包括以下的几个方面 A 国际生产关系B 各国上层建筑C 国际商品流通的一般规律 D 国际贸易理论与学说E 国际贸易政策 8 对外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 A 国家的产生B 阶级的出现C 剩余产品D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E 社会分工的扩大 9 对外贸易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生和发展 是指对外贸易提供了 A 劳动力B 货币资本C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D 海外市场E 剩余价值 lo 以下可列入总进口的项目有 A 供国内消费和使用而直接进入的进口货物B 进入海关保税工厂的货物 C 进入海关保税仓库和自由区的进口货物D 本国化货物出口 E 从海关保税仓库和自由区转出出口的货物 11 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 加 占 的比重 A 出口总额B 进口总额C 贸易差额D 国民生产总值 E 国内生产总值 12 对国际价值量不起影响作用的因素有 A 劳动生产率B 国际分工的广度和深度C 劳动强度 D 自然条件E 消费者的消费习惯 13 下列几种情况 不属于净贸易条件的是 A 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之比B 把贸易量加进来进行计算的贸易条件的变化 C 考虑劳动生产率提高或降低后贸易条件的变化 D 同时考虑到进出品商品劳动生产率提高或降低后贸易条件的变化 E 把科技发展水平加进来进行计算的贸易条件的变化 三 填空题 1 贸易双方所进行的交易商品是有形的 看得见的称 2 如果一国出口量大于进口量叫做 出口量小于进口量叫做 3 世界贸易泛指国家或地区间的的交换 4 世界贸易是按各国的计算出口额 5 专门贸易体系是以为标准统计进出口货物 5 6 货物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 对第三国来说是 7 对外贸易系数也叫 是指一国 地区 在一定时期内 通常为一年 在该国 地区 或 GDP 中所占的比重 8 是剔除了价格变动因素以后 用不变价格来表示的国际贸易规模 联合国及欧美国家等发达 国家都用计算的办法来计算对外贸易变动的情况的 9 指各种类别的商品在国际贸易额中所占的比重 通常用它们在世界出口总额或进口总额中的 比重表示 10 在国际贸易统计分类中 以货物通过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 称为总贸易体系 以货物经过 作为标准 称为专门贸易体系 11 国际贸易按照关境和国境标准的不同 可分为和 12 国际贸易按照商品形式的不同 可分为和 13 国际贸易按照有无第三国参加可分为 和 14 国际贸易按照参加国家多少的不同可分为和 15 国际贸易按照运输工具的不同 可分为 和贸易 16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指同期内各类与的比值 四 名词解释 1 国际贸易2 对外贸易值3 国际贸易额4 对外 国际 贸易量5 货物贸易 6 服务贸易7 贸易差额8 贸易顺差9 贸易逆差10 贸易平衡 11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12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13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14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15 直接贸易16 间接贸易17 转口贸易18 过境贸易19 对外贸易依存度 20 贸易条件21 总贸易22 专门贸易23 有形贸易24 无形贸易25 复出口26 复进口27 净出口28 净进口 五 简答题 1 国际贸易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哪些内容 学习国际贸易学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2 什么是国际贸易 它的主要分类有哪些 3 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有无区别 什么时期正式形成了国际贸易 4 简述战后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 5 工业革命对世界贸易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工业革命后的世界贸易与以前有什么主要的区别 6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贸易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7 中国的对外贸易早于西欧国家 但为什么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速度和规模都不及西欧 8 各国间为什么会发生贸易 国际贸易理论又是从哪些方面加以解释的 9 说明贸易条件变化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利益在两国间的分配 10 为什么说对外贸易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的产物 11 试论述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2 为什么说妙地理大发现后才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 世界贸易 13 一般均衡与局部均衡的分析方法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要用一般均衡的方法来分析国际贸易 六 判断分析题 1 输入本国的货物未经加工制造再输出时 称为复出口 2 世界贸易额即世界各国进出口总额加总 3 总贸易体系和专门贸易体系都是以国境为标准统计进出口货物 4 当出 LI 总值大于进 LI 总值时 出现贸易盈余 称贸易顺差或者贸易黑字 5 货物的生产国与货物的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货物买卖的行为 称为转口贸易 6 国际贸易值是以货币表示的 而国际贸易量是以数量表示的 7 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 对第三国来说是转口贸易 8 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之间的比率为对外贸易系数 9 转口贸易可以直接运送 直接贸易可以间接运送 6 10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是指各类商品的出口额在整个世界出口贸易额中占的比重 11 收入贸易条件是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之比 12 直接贸易是货物必须从出口国直接运往进口国 13 国际贸易课的任务是提示各国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其发展规律 14 以国境作为统计方法和标准 称为专门贸易体系 15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与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在概念上没有区别 16 国际技术贸易属于无形贸易 17 国际贸易出现于原始社会末期 18 原始社会后期已经出现了国际分工 19 国际分工的发展是同机器大工业直接相联系的 20 国际分工的发展是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的因素之一 21 商品国别价值和国际价值都是商品的价值 价值实质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 22 过境贸易时 部分商品允许进入第三国市场 23 一国的国际收支恶化并非仅由该国的贸易收支逆差所致 24 国际上的复出口在我国称为加工复出口 25 一国出现净出口现象并不表示贸易出超 26 贸易量指数是指以基期的不变价格为标准计算的各期贸易值 27 依照专门贸易体系 以国境为标准统计进口 凡进入国境的商品 不论其是否办理通关手续 一律 列入进口 作为总进口的一部分 七 计算题 1 已知 某年世界贸易额为 45 000 亿美元 该年 A 国的出口额为 5 500 亿美元 进口额为 5 800 亿 美元 国民生产总值为 85 000 亿美元 问 1 该国在世界贸易额中所占比重为多少 2 该国对外贸易的依存度为多少 2 设某国以 1985 年为基期 1994 年的出口价格指数上升 10 进口价格指数上升 18 同期出口数 量指数增加 20 试通过计算说明该国贸易条件的变化 3 如果以 1995 年为基期 即 1995 年出 LI 单位价格为 100 1996 年和 1997 年美国的出口价格指数分 别为 100 05 和 99 02 同期出 LI 额分别为 6 250 74 亿美元和 6 886 97 亿美元 请通过计算贸易量 判断出美国 1997 年相对 1996 年 出口的实际规模是扩大了还是缩小了 4 以 2000 年为基期 中国 2002 年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为 103 进 LI 商品价格指数为 105 出口商 品的劳动生产率指数为 125 试计算 2002 年中国的单因素贸易条件 并说明该贸易条件是改善了还是恶 化了 5 请计算当以 2000 年为基期 中国 2004 年的出口价格指数为 105 进口价格指数为 120 计算 2004 年净贸易条件 并说明该净贸易条件是改善了还是恶化了 八 案例分析 1 案情介绍 据中国商务部政策研究室统计资料 1995 2004 年中国对外贸易条件出现某些值得注 意的发展趋势 具体情况见表 1 1 所示 表 1 11995 2004 年中国外贸条件走势分析 年份1995 19961997 1998 1999 20002001 2002 20032004 净贸易 条件 100103107104989491888685 收入贸 易条件 100 101 7 130 9 133 140 7 156 4 161 3 189 9 217 6 225 5 资料来源 中国商务部政策研究室 http zys mofcom gov cn 试运用国际贸易相关知识对此进行分析 7 2 案情介绍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 1997 2006 年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动态势见表 1 2 表 1 2 1997 2006 年中国出口商品结构 亿美元 年份 出口 总额 资源密 集产品 比重 劳动密 集产品 比重 资本 技术密 集型产品 比重 1980181 1991 1450 3068 3537 7219 6310 83 1985273 5138 2850 5679 7929 1721 37 79 1990620 91158 8625 59252 6241 6993 1815 01 19951 487 8214 8514 44867 8858 33405 0127 22 19961510 48219 2514 52849 2256 22441 8929 25 19971827 92239 5313 101 048 9957 39539 3629 51 19981837 09204 8911 151 026 7755 89605 3832 95 19991949 31199 4110 231 057 7254 26692 0935 50 20002492 03254 6lO 221 288 2451 69946 9838 00 20012 660 98263 389 901 309 2349 201 082 5340 68 20023 255 96285 48 771 541 0847 331 423 0143 70 20034 382 28348 127 941 951 0644 522 073 5447 32 20045933 26405 496 832 570 4443 322 946 249 66 20057619 53490 376 443 233 0442 433 880 0650 92 20069690 7529 35 464 128 742 605 008 951 69 资料来源 中国国家统计局 2006 年 中国统计年鉴 和 2006 年 中国统计公报 请运用国际贸易相关知识对此进行分析 8 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 单选题 1 C2 C3 C 4 C5 C6 A7 D8 A9 C10 A11 D12 A13 A14 B15 C16 B17 A18 A19 B20 C21 B22 B23 C24 B25 A26 D27 C28 C29 B30 C31 A32 B33 D34 A35 C36 B37 A38 D39 A40 D41 A42 C43 A44 D45 D46 C47 D48 A49 D50 A51 B52 A53 D54 D55 A56 C 二 多选题 1 ACD2 ABC3 ADE4 ABCDE5 BCE6 ABCE7 CDE8 DE9 ABD10 ABC11 ABE12 CDE13 BCDE 三 填空题 1 有形贸易2 贸易顺差 贸易逆差3 商品和服务4 FOB 价5 关境6 转口贸易 7 对外贸易依存度 进出口贸易总额 GNP8 国际贸易量 国际贸易量9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10 国境 关境11 专门贸易 总贸易12 货物贸易 服务贸易13 直接贸易 间接贸易 转口 贸易14 双边贸易 多边贸易15 海运贸易 铁路贸易 公路贸易 航空运输 16 商品进出口贸易额 整个进出口贸易额 四 名词解释 1 国际贸易 一国 地区 同别国 地区 进行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 它是世界各国或地区对外贸易 的总和 反映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2 对外贸易值 以金额表示的一国的对外贸易 又称对外贸易值 一定时期内一国从国外进口货物 的全部价值 称为进口贸易总额或进口总额 一定时期内一国向国外出口货物的全部价值称为出口贸易总 额或出口总额 3 国际贸易额 又称国际贸易值 是指以货币表示现行世界市场价格计算的各国 地区 的进口总额 或出口总额之和 它能够反映某一时期内的贸易总额 4 对外 国际 贸易量 是指以一定时期不变价格为标准计算的各个时期的对外 国际 贸易额 即用 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计算的进口或出口价格指数去除以当时的进口额或出口额的办法 得出按不变价格计算 的进口额或出口额 计算公式为 对外 国际 贸易量一对外 国际 贸易额 价格指数 5 货物贸易 又称有形贸易 商品贸易 是指国家 地区 之间的商品交换或流动 6 服务贸易 是指不同国家之间所进行的服务交易活动 7 贸易差额 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 8 贸易顺差 当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时 其差额称为贸易顺差 或称贸易黑字 我国也称之为出 超 9 贸易逆差 当出口总额小于进口总额时 其差额称为贸易逆差 或称贸易赤字 我国也称之为入超 10 贸易平衡 如果一国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相等 称为贸易平衡 11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 即某大类或某种商品进出 口贸易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 以份额表示 可以反映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产业结构状况和科技发展 水平 通常采用出口或进口商品结构来表示 12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 即某大类商品进出口贸 易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 通常用出口或进口商品结构来表示 它可以反映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产业 结构状况和科技发展水平 13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又称国际贸易地区分布 用以表明世界各国或各个国家集团在国际贸易中所 占的地位 通常用它们的对外贸易额占世界出口总额或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来表示 14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又称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或国别构成 是指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国 地区 对外贸易中所占的地位 通常以它们在该国 地区 进 出口总额所占的比重来表示 表明一国出口 货物和服务的去向与进口货物和服务的来源 反映出一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经济贸易联系的程度 9 15 直接贸易 是指贸易商品由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之间不通过第三方直接进行的贸易活动 16 间接贸易 是直接贸易的对称 是指通过第三方或其他中间环节 把商品从生产国运销到消费国 的贸易活动 17 转口贸易 也称中转贸易 是指通过第三国 地区 转口商分别同生产国与消费国签订进口合同与 出口合同所进行的贸易 以营利为目的 通常有一个正常的商业加价 对生产国和消费国而言是间接贸易 对第三国 地区 而言 是转口贸易 18 过境贸易 是指贸易货物通过一国国境 不经加工地运往另一国的贸易活动 19 对外贸易依存度 又称对外贸易系数 对外贸易密度 是一国在一定时期 通常为一年 内对外贸 易总额在该国国民生产总值 GNP 或国内生产总值 GDP 中所占的比重 它反映了一国国民经济对外的依赖 程度 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开放程度的基本指标 20 贸易条件 又称交换比价或贸易比价 指一国的出口商品价格对其进口商品价格的比率 21 总贸易 以国境为标准划分进出口的贸易活动 凡进入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进口 即总进口 凡 离开国境的商品一律列入出口 即总出口 总出口额与总进口额之和即为总贸易额 22 专门贸易 以进出关境为标准划分进出口的贸易活动 从外国进入关境和从保税仓库提出进入关 境的商品 称专门进口 离开关境的商品称专门出口 但从关境外国境内出口到其他国家的商品 则不被 统计为出口 专门出口额与专门进口额之和 即为专门贸易额 23 有形贸易 是指实物商品 有形商品 的贸易 24 无形贸易 是指非实物商品 无形商品 的贸易 包括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 25 复出口 是指一国对从外国进口的商品不经任何实质性加工 再行向外出口 26 复进口 是指一国的产品销往别国后未经加工又被该国重新购回 27 净出口 是指一国同类商品上有出口也有进口 出口额大于进口额的部分 28 净进口 是指一国同类商品上有出口也有进口 进口额大于出口额的部分 五 简答题 1 答案提示 国际贸易的研究对象是国际商品交换的运行机制 国际贸易形成的原因和基础 影响 国际贸易的各种因素 包括各种政策因素 以及国际贸易对一国国内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的影响等 应遵 循的基本原则 1 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相结合 2 微观分析和宏观分析相结合 3 静态分析 和动态分析相结合 4 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 5 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相结合 2 答案提示 国际贸易是指一国 地区 同别国 地区 进行的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 分类 1 国际贸易按商品形式与内容的不同 分为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 2 以国境和关境为标准划 分为总贸易和专门贸易 3 按照有无第三国参加可分为直接贸易 间接贸易和转口贸易 4 按照参加国 家多少的不同可分为直接贸易和间接贸易 3 答案提示 对外贸易亦称进出口贸易 是指一国 地区 同别国 地区 进行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 是世界各国或地区对外贸易的总和 反映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从一个国家来看 这种交换活动 称为对外贸易 从国际范围来看 这种交换活动称为国际贸易 地理大发现以后 形成真正意义的国际贸 易 4 答案提示 特点 1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日趋优化 2 服务贸易迅速发展 成为国际贸易中的重 要组成部分 3 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成为主要的贸易流向 北北贸易 取代 南北贸易 成为主要的贸 易模式 4 区域性自由贸易迅速发展 5 答案提示 1 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使人们在满足了本国本地区的消费需求外 有大 量的剩余产品可以用来与别国交换 2 工业革命大大促进了交通的发展 铁路 轮船 汽车以及电报电 话的应用将整个世界连接成一体 国际贸易变得更加迅速方便 3 工业革命使世界从单一的农业社会转 向以工业生产为主的现代经济 使国际范围内的分工和交换即国际贸易逐渐成为现代经济中必不可少的一 部分 4 工业革命使得欧洲各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迅速下降 工 业的比重大大增加 5 工业革命使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和流向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6 答案提示 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美国的经济地位逐渐削弱 欧洲和日本的力量迅速崛起 亚 非 拉地区一大批殖民地 半殖民地国家相继独立 这种世界经济格局 10 影响着国际贸易的发展 2 战后出现的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浪潮 电子学 原子能 半导体 高分子 化学 高能物理学 生物工程学有了巨大的发展 出现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 世界工农业生产有了较大 的增长 3 交通运输工业的发展更为迅速 现代化交通运输和通信联络工具的广泛采用 使世界各地的 距离在时间上大大缩小了 4 此外 战后资本输出迅速地发展 跨国公司迅猛地发展 5 以布雷顿森林 协定为基础的国际货币体系相对稳定 在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框架下的一轮又一轮降低关税的谈判以及 1995 年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不仅大大降低了各国的贸易壁垒 还建立了一个多边的解决贸易纠纷的机制 这为国际贸易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 公正和自由的环境 这一切都推动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增长 其速度和 规模都远远超过 19 世纪工业革命以后的增长速度 7 答案提示 联系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历史 新中国受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和贸 易禁运 直到改革开放以来才慢慢步入正轨 8 答案提示 贸易利益 供给和需求 9 答案提示 一国出口产品价格的相对上升意味着此国可以用较少的出口换得较多的进口产品 有 利于此国贸易利益的获得 不过 出口价格上升不利于出口数量的增加 有损于出口国的贸易利益 反之 出口商品价格的下降有利于出口商品数量的增加 但是这意味着此国用较多的出口换得较少的进口产品 对于进口国来讲 贸易条件变化对国际贸易利益的影响是相反的 10 答案提示 1 对外贸易可提高利润率 2 通过对外贸易取得国外市场 3 对外贸易有助社会 产品价值的实现 4 对外贸易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5 对外贸易部门可带动相关经济部门的发展 11 答案提示 1 国际分工是当代国际贸易的基础 国际贸易发展受国际分工的影响 2 国际分工 影响国际贸易发展速度 3 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地区分布 4 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5 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6 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利益 7 国际分工影响与对外贸易依存度 12 答案提示 1 使欧洲的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出现了商业革命 商业性质 贸易范围 经商 技术以及商业组织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 2 地理大发现引发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殖民扩张和殖民贸易 推动了洲际之间的贸易 13 答案提示 1 局部均衡分析方法主要分析一种商品或一种要素市场上供求变动或政府政策对本 产品价格 产量以及直接涉及的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影响 在局部均衡分析中 我们所采用的主要分析工具 是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 2 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则要考虑到所有市场 所有商品的价格和供求关系变化 它既包括商品市场上进口与出口两个部门的总体分析 也包括商品市场与要素市场两种市场的总体分析 一般均衡分析有助于把握任何一种行为和政策对整个经济的影响 国际经济学中经常采用的最简单的一般 均衡模型是假定只有两种商品存在的市场模型 在国际贸易一般均衡分析中 我们所用的主要工具是边际 分析 机会成本 生产可能性曲线和社会无差异曲线 六 判断分析题 1 答案提示 对 2 答案提示 错 世界货物贸易额是指世界各国出口额的总和 3 答案提示 错 专门贸易体系以关境为标准统计进出口货物 4 答案提示 对 5 答案提示 对 6 答案提示 错 国际贸易量以比值表示 7 答案提示 对 8 答案提示 错 称为贸易条件 9 答案提示 对 10 答案提示 对 11 答案提示 错 净贸易条件是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之比 12 答案提示 错 也可转运 13 答案提示 错 国际贸易课的任务是研究国际贸易发生发展以及贸易利益并提示其中的特点和规律 14 答案提示 错 以国境作为统计方法和标准 称为总贸易体系 15 答案提示 错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用以表明世界各国或各个国家集团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 通 11 常用它们的对外贸易额占世界出口总额或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来表示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是指一定时期内 各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国 地区 对外贸易中所占的地位 通常以它们在该国 地区 进 出口总额所占的比重 来表示 表明一国出口货物和服务的去向与进口货物和服务的来源 反映出一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经 济贸易联系的程度 16 答案提示 对 17 答案提示 对 18 答案提示 对 19 答案提示 对 20 答案提示 错 影响外贸依存度的相关因素很多 21 答案提示 对 22 答案提示 错 过境贸易是指贸易货物通过一国国境 不经加工地运往另一国的贸易 23 答案提示 对 24 答案提示 对 25 答案提示 错 进出口就是贸易顺差 出超 26 答案提示 对 27 答案提示 错 总贸易体系 七 计算题 1 答案提示 1 5 500 45 000 12 22 2 5 500 5 800 85 000 13 29 2 答案提示 1 1 10 1 18 1 收入贸易条件好转 3 答案提示 1 1996 6 250 74 100 05 62 48 2 1997 6 886 97 99 02 69 55 美国 1997 年相对 1996 年出口的实际规模是扩大了 4 答案提示 103 125 105 122 62 2002 年中国的单因素贸易条件改善 5 答案提示 N Px Pm 105 120 100 87 5 1 所以 我国 2004 年的净贸易条件相较于 2000 年呈现恶化趋势 八 案例分析题 1 答案提示 1 适用理论 所谓贸易条件 又称交换比价或贸易比价 是指一国的出口商品价格对其进口商品价格的比率 约翰 穆勒根据不同的研究角度和目的 将贸易条件分为 商品贸易条件或净贸易条件 是指一个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和进口商品价格指数的比值 计算公式为 N Px Pm 100 收入贸易条件 其认为一国外贸效益不仅取决于进出口商品价格 还取决于出口数量的变动 计算 公式 J Px Pm Qx 100 单因素贸易条件 其认为构成贸易环境的任何一个因素发生变动都会直接影响一国的外贸效益 因 此 还须考虑单一贸易因素的变动对外贸效益的影响 计算公式为 S Px Pm Z l00 多因素贸易条件 其认为构成贸易环境的因素是错综复杂 相互交织和影响的 要素间存在联动效 应 即单一因素的变动 往往会导致其他因素亦发生变化 从而对外贸效益产生复杂影响 因此 必须考 虑多因素对外贸效益的影响 计算公式为 D Px Pm Z1 Z2 Zn 100 2 案情分析 表 1 1 显示 1995 1997 年期间 中国的净贸易条件逐渐得到改善 但自 1997 年以来 中国净贸易 12 条件指数不断减小 表明中国净贸易条件处于恶化中 相对而言 中国收入贸易条件却趋于改善 该现象 表明目前中国外贸出口额和贸易顺差的增大 主要得益于出口商品数量的剧增 而非出口商品质量的提升 即近年来中国外贸依然属于 以量取胜 而非 以质取胜 中国目前仅是贸易大国 而非贸易强国 3 案例启示 中国的外贸发展 特别是出口贸易虽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出口已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 车之一 但中国出口额的增加主要依赖于出口数量的激增 出口商品价格却没有相应提升 可能与中国出 口商品的技术含量 价值附加值低密切相关 因此 中国在外贸发展过程中 应注重贯彻 以质取胜 科 技兴贸战略 推动出口商品结构升级和优化 提升中国外贸效益 加速由贸易大国转向贸易强国的进程 2 答案提示 1 适用理论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 地区 进出口贸易中各类商品的构成 即某大类或某种商品进 出口贸易额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 一般以比重表示 可反映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产业结构状况和科 技发展水平 根据国际贸易标准 SITC 1 位数商品编码 国际贸易商品可被划分为 10 大类 0 类食品和活动物 1 类饮料和烟草 2 类非食用原料 3 类矿物原料及润滑油 4 类动植物油脂 5 类化学制品及有关产品 6 类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 7 类机械与运输设备 8 类杂项制成品类 9 类未分类其他商品 其中 0 一 4 类 为初级产品 5 8 类为工业制成品 在此基础上 o 一 8 类产品又可细分为 3 类 第 一 4 类初级产品视 为资源密集型产品 第 6 类与第 8 类制成品视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第 5 类与第 7 类制成品产品视为资本和 技术密集型产品 2 案情分析 表 1 2 显示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人 力资本要素不断丰裕 中国出口商品结构逐渐由资源密集型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转变为以资本和 技术密集型商品为主 中国出口商品结构正不断升级和优化 3 案例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对外贸易获得迅猛发展 在贸易额不断增长的同时 出口商品结构也不断得到优 化 其根源在于对外开放所带来的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产业结构的优化 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等 因 此 中国应坚持改革开放政策 实施科教兴国 科技兴贸战略 积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以推动中国 外贸迈上新台阶 真正成为贸易强国 13 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 一 单选题 1 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一种 A 国际金融的 乘数理论 B 国际贸易的 零和理论 C 国际贸易的 杠杆原理 D 国际贸易的 绝对优势理论 2 在比较利益模型中 两种参与贸易的商品的国际市场上的相对价格 A 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上B 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下 C 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间D 贸易前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内比价相同 3 晚期重商主义的主要政策主张是 A 奖出限入 保证贸易顺差B 国家不要干预对外贸易 C 保护幼稚工业D 保护国内垄断行业 4 比较利益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驱动力是 A 劳动生产率的差异B 技术水平的差异 C 产品品质的差异D 价格的差异 5 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 对外贸易政策的基调是 A 重商主义B 自由贸易C 保护贸易D 协调管理贸易 6 亚当 斯密认为两国进行贸易的基础是 A 两国商品绝对成本的差异B 两国商品相对成本的差异 C 两国商品价格的绝对差异D 两国商品价格的相对差异 7 提出按比较优势进行国际分工的西方经济学家是 A 亚当 斯密B 大卫 李嘉图C 赫克歇尔 俄林D 海尔斯 8 主张按照绝对优势进行国际分工的西方经济学家是 A 大卫 李嘉图B 亚当 斯密C 赫克歇尔 俄林D 萨缪尔森 9 晚期重商主义理论被称为 A 货币价值论B 贸易差额论C 财富价值论D 货币平衡论 10 从 15 世纪初到 18 世纪中叶 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收支理论方面占主导地位的是 A 重商主义B 重农主义C 重金主义D 自由放任主义 11 绝对成本学说是相对成本学说的 A 同一形式B 发展形式C 特殊形式D 理论形式 12 大卫 李嘉图的代表作是 A 国富论 B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C 域际与国际贸易 D 投入一产出经济学 13 亚当 斯密和大卫 李嘉图分别认为国际分工建立在 之上 A 绝对成本与比较成本 B 绝对成本与绝对成本C 比较成本与绝对成本 D 比较成本与比较成本 14 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时期采用的贸易政策是 A 重商主义B 自由贸易政策C 贸易自由化D 超保护主义政策 15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者是 A 亚当 斯密B 大卫 李嘉图C 俄林D 格鲁贝尔 二 多项选择题 1 根据表 2 1 所列数据 正确的选项是 生产每吨小麦的 成本 劳动人数 年 生产每万米布匹的 成本 劳动人数 年 中国22 美国13 A 美国小麦生产的绝对成本低于中国B 美国小麦生产的相对成本低于中国 14 C 美国布匹生产的绝对成本高于中国D 美国布匹生产的相对成本高于中国 E 美国布匹生产与小麦生产的绝对成本都高于中国 2 重商主义 A 产生于 15 17 世纪B 主张实行金本位制度C 主张货币即金银是唯一的财富 D 认为贸易逆差有利E 认为贸易顺差有利 3 中国生产手表花 8 个劳动日 生产自行车花 9 个劳动日 印度生产这两种产品分别为 12 和 lo 个劳动 日 因此 A 中国生产和出口手表有比较利益B 印度生产和出口手表有比较利益 C 中国生产和出口自行车有比较利益D 印度生产和出口自行车有比较利益 E 中国生产两种产品都有比较优势 三 填空题 1 重商主义分为早期的重商主义和晚期的重商主义 即和 两者均认为是财富的唯 一形态 除了开采金银矿藏外 只有才能够增加一国的财富数量 2 按 两优取其重 两劣取其轻 的办法进行分工是的基本观点 3 斯密反对国家干预经济 主张实行 由此 他也成为最先明确提出贸易思想的经济学家 4 绝对利益论认为国际分工的基础是产品在国与国之间的差异 而比较利益论认为国际分工的基础是产 品在国与国之间的差异 5 比较利益论认为 国与国之间的分工与各国产品的绝对成本没有直接和必然的关系 只要国与国之间 存在的相对差异 两国就可以按照 两优择其重 的原则来分工 6 如果一个国家生产一种产品的平均成本低于另外一个国家的 则表明该国拥有 7 如果一个国家生产一种产品的比较成本低于另外一个国家的 则表明该国拥有 五 简答题 1 根据重商主义观点 一国必须保持贸易顺差 在两国贸易中是否可能 为什么 2 贸易中的正和博弈是强权理论 对于弱国来说 自由贸易的结果只能是变得更穷 请评论上述观点 3 评述重商主义的积极作用和缺陷 4 斯密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及评价 5 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及评价 6 有比较优势的一定有绝对优势 但有绝对优势的不一定有比较优势 请对这句话进行分析 7 假设 A B 两国的生产技术条件如下所示 那么两国还有进行贸易的动机吗 解释原因 表 2 2 X Y 的单位产出所需的劳动投入 AB X48 y24 8 如果劳动不是同质的话 那么劳动技能的差别是否会造成特定要素的存在 试举例说明 9 甲乙两国同时生产汽车和机床 甲国比乙国生产汽车成本低 1 3 生产机床成本低 2 5 按照李嘉图 的比较优势理论 在其他条件一样时 甲国应专门生产什么 10 为什么说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 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 11 试用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来阐述比较优势理论 12 一个小国和一个大国发生贸易 哪一个国家的福利水平提高幅度更大一些 为什么 13 比尔 盖茨先生无论在编写软件还是打字速度上都强于他的秘书 比尔 盖茨先生编写软件的速度是 秘书的 N 倍 打字的速度是秘书的 2 倍 由于盖茨在编程和打字上都强于其秘书 他是否应该自己来完成 全部的工作 以节省下每天付给秘书的 20 美元的薪水 据说盖茨如果掉了 100 美元 他是不会弯腰去捡的 因为弯腰的 5 秒钟会使他丧失 1 万美元 试用学过的贸易理论来解释盖茨先生是否要自己做编写软件和 打字的全部工作 15 七 计算题 1 表 2 3 列出了加拿大和中国生产一单位计算机和一单位小麦所需的劳动时间 假定生产计算 机和小麦都只用劳动一种生产要素 加拿大的总劳动为 600 小时 中国总劳动为 800小时 表 2 3 计算机小麦 中国100小时4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氧化石与纳米亲水二氧化硅在流变性和携砂能力中的作用研究
- 安全施工方案
- 智能时代个人信息保护自律机制构建研究
- 基于PLC的机床电气控制设计原理与应用实例
- 听觉视角下的文学作品深度解读
- 构建学习型社会:教育关系重构与创新路径探索
- 公务接待相关管理办法
- 安全生产十四五
- 新媒体环境下播音主持话语表达的创新范式研究
- 储运部工作总结
- 2025至2030中国中小型风电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六大茶类培训
- 2025-2030中国油田化学品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行情监测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乌鲁木齐危险品驾驶员模拟试题
- 2025至2030中国质子束治疗系统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外事安保活动方案
- 自主招生面试题及答案
- 深基坑监测管理制度
- 2025年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校园招聘45人笔试参考题库带答案详解
- 2025年高考真题-英语(全国一卷) 含答案
-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期末复习:选择题刷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