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自由精神2.doc_第1页
英国的自由精神2.doc_第2页
英国的自由精神2.doc_第3页
英国的自由精神2.doc_第4页
英国的自由精神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英国的自由精神、理性思维形成及其对创新精神产生的影响指导老师:摘 要英国人特有的价值标准的形成于英国独特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英国人最为自豪的是他们的自由精神与理性思维。英国的自由精神由来已久,在贵族与王权的斗争中得到了发展;理性思维的形成得益于科学的不断进步,这两种民族特质最终造就了英国文化中的创新精神。创新源自于对生活中现有条件的不满,而出现这种不满心理的根源则在于对自由的追求,解决这种不满的存在的方法则在于用理性来思考,从而开辟新的途径实现自我的追求。在贯穿于整个英国历史的民族精神中,能够经受历史考验而沉积下来的除了那近乎顽固的绅士风度外,就是英国人的自由精神和理性思维了。可以说,英国独特的民族精神成就了称霸世界三百多年的“日不落帝国”。关键词:自由精神 理性思维 创新精神 影响一、 英国人自由精神的发展与形成在英国,自由被看做是民族的一个传统。对大多数英国人来说,自由的含义是权利,它是建立在权力与义务的相互关系的概念上的。在诺曼征服之后,权利与义务成为调节封建关系的主要杠杆,国王为明确他所拥有的封建权利,就需要以律令的形式公布以获得贵族们的一致认同。在确认国王本身权利的同时,也确立了贵族的权利和国王的义务。在这种权利与义务相互作用下,贵族与王权的斗争变得不可避免,在这种以权利为中心的争夺战争中,英国人的“自由”出现了。英国贵族在“权利”的旗帜下来“抵抗暴君”,这在中世纪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英国人在这个过程中取得了两次重大的进展:1215年签署的自由大宪章与1689年的权利法案。签署自由大宪章的国王是约翰,此人权力欲望极大,同时贪婪无厌。他视贵族的财产为己有,随时以各种理由对贵族的财产加以征收处分这恰恰与封建规范背道而驰,违背了权利与义务的准则,因此很容易激起贵族的反抗情绪。到了1215年初,贵族们联合起来将国王打败,在泰晤士河畔伦尼米德的一片草地上签署了赫赫有名的大宪章。尽管大宪章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封建文件,但它对后世的影响却远远超出了本来的意义。可以说,大宪章将国王置于法律的约束之下,对英国的“自由”发展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英国历史上“自由”的第二次重大发展是权利法案的签订,它真正确立了英国人的“自由”。权利法案的确立有着一个曲折的过程:在斯图亚特王朝的查理一世王权受到严重削弱后,国王与贵族的斗争开始诉诸武力。在克伦威尔等将领的带领下,议会军打败了王党主力,将查理一世送上了断头台。处决国王后,议会又通过决议,宣布废除上院,实行一院制。后来又废除君主制,正式宣布英国为共和国。然而,共和国的建立毕竟是以克伦威尔为首的独立派与王权及其他政治派别斗争的产物。共和国建立后,克伦威尔自封为护国公实行军事独裁,开始扼杀革命的发展。克伦威尔死后,英国各种势力处于对抗状态。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渴望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权,遏制人民的斗争和保护他们既得的利益。在这种情形下,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国王达成了妥协斯图亚特王朝复辟。议会邀请了荷兰的执政威廉亲王来英国接管王位,逼走了詹姆士。根据议会条件,威廉接受了权利法案,因此,复辟不仅仅意味着王权的复辟,还标志着议会的回归。此后,英国“自由”的传统再也没有受过威胁,“自由”成为了英国宪法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二、 传统与变革中形成的理性思维方式英国人的理性思维出自于中世纪对宗教的思考。总所周知,教会的势力在中世纪达到了顶峰,在意识形态乃至整个精神文化方面占据了垄断地位。然而,就在这种信仰高居的时代,理性却悄悄地生存了下来。这种情况的产生是有许多原因造成,除却基督教本身就蕴含着一种理性的精神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只要对神学的哲学进行“研究”,就不可避免地涉足于理性的领域。只要人们进行研究,哪怕研究的对象是神学这种玄之又玄的学科,他们也不得不使用逻辑思维的方法。这样,为了达到自己信仰的目的,神学就不得不以理性来作为手段。这种理性与非理性精神共存的现象,是人类历史上奇妙的一种现象,它使得理性在中世纪得以存活下来,最终为新时代保留了理性的种子。在新航路开辟后,人们重新认识了世界,也重新认识了“人”自己。这一改变极大地转变了人的观念,使人们开始以动态地看待事物,一场伟大的观念革命就这样开始了。在这场观念的革命中,起着最积极推动作用的就是科学技术。提起科学技术,就不得不提起英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位科学家牛顿。牛顿在科学上的研究与发现将英吉利民族的理性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使人们在思维方式与认识论上彻底告别了中世纪。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创立了科学的光学和经典力学体系,促进了自然科学的蓬勃发展。他的工作结束了一个旧时代,开创了一个新时代。至此,英国的理性思想已经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的良机。在牛顿之后,宗教并没有轻易放弃自己在社会上的统治地位,许多宗教人士开始对牛顿的学说展开质疑与攻击,试图将神学牢牢巩固在理性之上。在这种情况下,从洛克、贝克莱到休谟,英国的哲学家们进行了一系列激烈的理论论争,使英国的理性主义在思维领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从这时起,一直到生命科学的兴起,理性真正战胜了信仰。在这个艰难的过程中,达尔文的进化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理性主义提供了让人信服的证据。接下来,理性主义的着眼点在于如何引导英国社会科学的发展和全民族理性思维的形成。在把社会的思想和自然科学的成就结合的过程中,斯宾塞、赫胥黎、罗素等人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斯宾塞运用科学实证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社会。他认为进步是必然的而非偶然的,人类不是听凭上帝的意志任意摆弄的生物,而是凭着自己的智慧和理性在生存斗争中获胜的种群。赫胥黎在斯宾塞得基础上进行了完善与补充,他强调了人类进化的意义与内容,在斯宾塞的基础上向前跨出了一大步。最后,为此提出了一个完整体系的是著名的大哲学家罗素,他的结论是:本能、思想和精神对于完整的生活都是重要的,缺一不可;各有各的优点,也各有不足的一面。罗素思想的出现表明了理性力量的强大,表明它在于宗教的斗争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但它也标志着一个英国式的奇妙结局宗教和理性在冲突中找到了一个契合点,标志着英国理性思维模式的成型。三、 英国文化的创新精神及其与自由、理性之关系英国的创新精神是十分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它在英国崛起过程中起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英国之所以能在世界上傲视群雄的资本。为了充分了解英国人的创新精神所带来的巨大成就,我们先来看这么一些事实:文化领域:英国在物理、数学、生物学、生理医学等领域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牛顿的力学三大定律是近代物理学的基石,为自然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弗朗西斯培根积极倡导的“实证、理性”的思想开创了近代实验科学的先河。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对人类及生物的起源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诠释,他的理论对近代生物学、医学及哲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托马斯莫尔、大卫李嘉图、亚当斯密、约翰洛克、凯恩斯、罗素等西方文化之集大成者对政治学、社会学、哲学, 以及经济学的贡献有目共睹,他们的思想、观念和理论对近代社会的发展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政治领域:政治制度的改革与创新主要体现在:第一,议会制度的建立。1689年“权力法案”的通过确立了英国社会君主立宪制的基本特征。从此,议会(上、下院) 便取代国王,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第二,法律体系的逐步健全。同政治制度的革新一样,英国法律体系的健全也经历了数百年的曲折道路。以公民的选举权为例,最早下层社会人士及妇女是没有选举权的。1918 年通过的“人民代表法案”规定,男子21岁以上、妇女30岁以上享有选举权,1928年法律规定男女享有同等的选举权,1969年又把选举权的年龄从21岁降到18岁。第三, 第一次创建了真正意义上的两党制。英国历史上托利党和辉格党两党轮流执政最早始于18世纪初,后来经过长期的演变分别成为今天我们所熟悉的保守党和自由党。毋庸质疑,英国最早创立的两党制也为后来的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所效仿,对整个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指导意义。对上面的事例进行分析,不难发现英国的自由、理性与创新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自由既是社会发展的一个根本目的,又为人的思维提供了活力;而创新则使得人类能不断地、最大程度地追求新的自由。自由为创新提供了动力,这个动力不仅仅是为达到自由而进行的卓有成效的创新改革,还包括了在创新过程中所必要的自由思想和对这种自由思想的鼓励与认同。我们有理由再回过头来看看约翰洛克的观点:“社会和人生的目的无他, 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答案:保护个人的财产和自由。”在这种自由思想浓厚的氛围下,英国人能够保持良好的创新精神也就不足为奇了。另一方面,绝对意义的自由几乎是不存在的。相比较之下,英国人的理性就更显难能可贵。众所周知,追求自由是每一个国家和民族所共有的目标。以新大陆的开发为例,许多欧洲人当时也是抱着追求自由的念头前往那里的。英国人讲究“绅士风度”,除了英国人固有的一点傲慢外,更多的恐怕还是英国文化中理性成分的体现。理性始终是英国文化中一种必不可少的要素。理性为创新提供了思考的方式和必要的条件。任何新事物的产生必定要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和逻辑推理才能得以成功,缺乏理性思维的创新必定会导致失败,但过于依靠理性思维却又有可能使创新夭折。英国人却不需要为此而担忧,因为这种英国式的理性思维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