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同销售会计与税法区别.docx_第1页
视同销售会计与税法区别.docx_第2页
视同销售会计与税法区别.docx_第3页
视同销售会计与税法区别.docx_第4页
视同销售会计与税法区别.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易混淆总结1存货视同销售就要确认收入?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12-15 15:39:33 / 个人分类:中级职称备考 查看( 197 ) / 评论( 0 ) / 评分( 0 / 0 ) 关键字:存货 视销 在建工程领用库存商品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换出存货 债务重组以存货抵债确认收入1.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换出存货,债务重组债务人会换出存货用以抵债,自行建造在建工程会领用存货,这些都是视同销售,税务上都交税,所以会计处理都要“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但在建工程领用库存商品最终是不离开企业所以不确认“主营业务收入”,直接“贷:库存商品”. 这个是东奥答疑给的说法。 2.又查了查,有个总结如下:同理总结视同销售不一定确认销售收入:一、视同销售,确认收入:1,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2,非货币性资产(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可靠计量)3,债务重组4,非货币性福利二、视同销售,不确认收入:1,同一控制企业合并2,非货币性资产(不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3,在建工程领用粉色转自:育路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网3.又查了查对“有的视同销售确认收入有的不确认收入”的背景原因解释:以下转自:/hndxm/blog/item/0b84b11f72e00b00314e1552.html“视同销售”的会计处理分析 吴腾烽2009-11-08 18:54【摘要】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修订后的新企业会计准则,2008年1月开始执行新的企业所得税法,2009年1月修订执行增值税暂行条例等,并相应地颁布实施了实施细则,这些规定中,都有涉及到“视同销售”的有关规定,但如何对“视同销售”进行会计处理,本文在此结合税法、准则的相关规定进行分析。【关键词】税法;视同销售;会计处理1.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对视同销的相关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增值税法),规定的视同销售行为主要包括:将货物交付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代销;销售代销货物;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将自产或者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者投资者;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无偿赠送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此外,企业所得税法对视同销售行为也进行了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所得税法),规定的视同销售行为:“企业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及将货物、财产、劳务用于捐赠、偿债、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或者利润分配等用途的,应当视同销售货物、转让财产或者提供劳务,但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2.视同销售会计处理的相关分析“视同销售”的会计处理,主要涉及到新会计准则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等原视同商品销售业务,改作正常商品销售处理,会计处理上按公允价值确认销售收入,并据以计算缴纳各种税费。除此之外,新准则还规定,企业在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时,“换出资产为存货的,应当作销售处理,按公允价值确认销售收入”;企业以非现金资产抵债,“非现金资产为存货的,应作销售处理”。这些调整与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三条、二十五条的精神相符。在关于是否确认非货币形式收入的问题上,新会计准则与新企业所得税法趋于一致。下文就以增值税条例上的有关“视同销售”规定,结合企业所得税法与会计准则,在视同销售事项上的不同规定进行比较,以此,讨论视同销售的相应的会计处理。2.1自产、委托加工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将自产、委托加工货物应用于正常销售以外的其他方面的,几乎都认定为“视同销售”,在会计处理上确认“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并根据货物公允价值(通常为一般销售价格)计算销项税额;在企业所得税法上是否视同销售而计算交纳企业所得税,则视具体情况而定,比如将自产、委托加工货物用于不动产在建工程,在所得税法中,没有规定视同销售,因此,会计上对此并没有作为销售处理,而是直接按成本转账,即借记“在建工程”,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库存商品”等。但是,如果自产、委托加工货物用于其他项目,则应作销售处理,即借记“在建工程”,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主营业务收入”,并结转成本。例,乙企业将自产A产品10台,用于本企业不动产在建工程,该产品单位生产成本是2 000元/台,售价为3 000元/台。根据以上资料,企业的会计核算为:借:在建工程 25 100贷:库存商品A产品 2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 0001017) 5 100如果上述A产品用于集体福利设施,则会计处理为:借:在建工程 35 100贷:主营业务收入 3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 0001017) 5 100结转成本时:借:主营业务成本 20 000贷:库存商品A产品 20 0002.2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由于这类事项多属于“货物在企业内部之间的转移”,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释义及适用指南针对“特殊事项的确认”的有关解释中指出,“凡是货物在企业内部之间的转移,则不作为销售处理”,可见在所得税法中,也没有被视同销售,但税收是有地域性的,在哪里实现的收入就应在哪里交税,为了平衡地区间的利益分配,税法作出了这条规定。因此,对于此项业务,会计处理为:货物移送要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调出方作为销项税额,调入方作为进项税额。借记“库存商品甲仓库”、“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记“库存商品乙仓库”、“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3自产、委托加工货物用于集体福利和个人消费。该项行为,增值税法视同销售,企业会计准则也将其作为销售处理,所得税法上也因为相关货物转移到企业之外的其他主体,也同样被视同销售,需要按税法认定的公允价值计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计缴企业所得税。因此,会计处理为: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等;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按应纳增值税额,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结转实际成本时,借记“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贷记“库存商品”、“原材料”等。例,乙公司将本企业生产的空调器400台,产品成本2 000元/台,售价3000元/台发给职工,作为职工福利。会计核算如下:应纳的增值税额=4003 00017=204 000 (元)借:应付职工薪酬 1 404 000贷:主营业务收入 1 20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04 000结转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 800 000贷:库存商品空调器 800 0002.4自产、委托加工或购进的货物用于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2.4.1自产、委托加工货物用于用于投资。按增值税法规定为视同销售,所得税法也将其视同销售。而在会计上此类事项是否作为销售处理则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如果自产、委托加工货物用于投资属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或者该项投资活动属于“企业合并以外的其他方式”,则会计处理为:借记“长期股权投资”,贷记“主营业务收入”、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结转实际成本时,借记“主营业务成本”,贷记“库存商品”、“原材料”等。但是,如果相关货物用于投资而形成“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时,会计上则根据实质重于形式要求,采用“权益结合法”进行确认计量,即按照货物的原账面价值转账。这其实意味着会计上并没有将此类事项作为销售,既不确认销售收入,也无所谓结转销售成本。例,甲企业为一般规模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该公司于2009年1月1日以自制的原材料对乙企业投资,占乙企业注册资本的5,甲企业对该项投资计划长期持有。投出原材料的账面金额为9 500 000元,该项原材料已计提减值准备30 000元,该原材料的公允价值为9 500 000元。甲企业对该项投资应作如下会计处理:初始投资成本=9 500 000+1 615 000=11 115 000(元)借:长期股权投资乙企业 11 115 000贷:其他业务收入 9 50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 615 000结转成本:借:其他业务成本 9 470 000存货跌价准备 30 000贷:原材料 9 500 0002.4.2将购进货物用于投资,增值税法和所得税法都把该类货物的投资视同销售。但会计上则需要考虑该项投资活动的结果,如果投资没有达到合并标准,或者形成“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会计上就视同销售处理;如果投资形成了“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则不被视同销售,而只能按成本予以转账。2.4.3自产、委托加工货物用于非货币资产交换和抵债。用于非货币资产交换和抵债的货物基本属于变相的销售行为,无论是增值税条例还是企业所得税法,都将其视同销售而计算销项税额。2.4.4对用于非货币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上需要考虑计量属性标准的选择要求: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如果货物用于非货币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其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则在会计上就把用于非货币资产交换的自产或委托加工货物作为销售,即确认销售收入,并结转销售成本。如果该交换不具备商业实质或者双方用于交换的货物的公允价值都不能可靠计量,则此时该非货币资产交换就不应作为销售处理了,而只是按照货物账面成本转账。2.4.5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者投资者。该项目,在增值税法上属于视同销售行为,所得税法同样被视同销售;企业会计准则同样被作为销售而需要确认销售收入和结转销售成本。由此可见,这些内容与上述“自产、委托加工货物用于集体福利和个人消费”类似。2.4.6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无偿赠送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该项目,在增值税法上属于视同销售,用于对外捐赠的货物,无论是自产的委托加工的还是外购的,均要视同销售缴纳增值税确认销项税额;按照所得税法的规定,该业务应视同销售。因此,该类型业务应借记“营业外支出”,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并结转成本。 例,乙公司将自产甲商品无偿赠送其他单位和个人试用,该产品成本10 000元,售价为15 000元。企业应计销项税额=15 00017=2 550(元)根据以上资料,企业应作如下账务处理:借:营业外支出 17 550贷:主营业务收入 15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 550借:主营业务成本 10 000贷:库存商品甲商品 10 0003.结束语 综合上述分析,“视同销售”的会计处理上,主要有二种处理方法:一是,作为销售收入处理,并结转成本;二是直接结转成本。那么什么情况下的“视同销售”,需要会计上作收入处理并结转成本,什么情况下仅结转成本呢?本文认为,应结合所得税法的规定来确定视同销售的会计处理方法。对于所得税税法有规定视同销售的,应通过“主营业务收入”账户核算,反之,所得税没有规定视同销售,仅是增值税法规定“视同销售”的,只需结转成本,这样可以减少纳税调整的工作量。参考文献1.杨雄.企业纳税会计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2.李慧思.视同销售业务的涉税会计处理的归纳分析EB/OL. ttp://shuiwu/090528/0911242-2.html(作者单位:福建省福鼎市南大路166号,一建大厦九层,闽东福宁会计师事务所;作者为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任该单位主任会计师)PS: 增值税法说的笼统但全面:所有应用于“非应税项目”的存货都视同销售。所得税法说的具体不全面,为了减少所得税纳税调整工作,所以与所得税一致,只有所得税规定的视同销售才确认收入,增值税比所得税多规定的部分不确认收入。4.回到总结上:只要大概记住非正常销售包括:存货作为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换出存货,在建工程领用库存商品企业合并以存货作为支付对价,然后记住其中的三项视销不确认收入直接“贷:库存商品”:1,同一控制企业合并2,非货币性资产(不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3,在建工程领用5.视同销售是税法的概念存货处置视同销售的税务和会计处理【查找更多】 【我要推荐】 引言:使用存货行为视同销售,在会计处理上,即使同属于执行新会计准则的企业,也因视同销售业务的起因不同而有所不同。现在对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和以物抵债已有两项专门准则予以规范,该文介绍的是除这两项准则以外的视同销售业务,在执行新准则的企业应采用的税务和会计处理方法。税法对于视同销售的一般规定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企业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及将货物、财产等用于捐赠、偿债、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或者利润分配等用途,应当视同销售贸沏、转让财产;企业以非货币形式取得的收入,应当按照公允价值确定收入额。新修订的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企业委托代销或受托代销货物,将本企业货物在县(市)与县(市)之间调拨,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用于集体福利或者啼入个人消费,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作为对外投资或者分配给股东,或者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个人,均视同销售货物。消费税暂行细则及实施细则规定:企业将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用于生产非应税消费品、在建工程、管理部门、非生产机构、提供劳务、馈赠、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奖励等,均视同销售,在移送使用时纳税。处理存货视同销售的基本原则(一)严格区分视同销售行为与非视同销售行为视同销售,主要是针对税收而言的。所谓视同销售,是指并非正常销售但应按销售征税的行为;非视同销售,在本文中专指不作为销售或视同销售、也不征税的使用存货的行为。研究区分存货使用属视同销售还是属非视同销售,至少应明确以下两点:1应明确对同一使用存货的行为属视同销售或非视同销售,因涉及的税种不同而有异。同一使用存货的行为,对这一税种而言属视同销售,而对另一税种而言则属非视同销售。比如:(1)企业将存货用于在建工程或无形资产,对企业所得税而言,属非视同销售,而对增值税而言,则属视同销售,如果该存货属自产应税消费品,对消费税而言也属视同销售。(2)企业将自产商品用于管理部门、销售部门、福利部门,除用于职工非货币性福利和用于广告、样品和个人消费外,对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而言,属非视同销售,而如果该商品为自产消费品,2应明确适用视向销辔对自产存货与购进存货有不同的标准。同样是使用存货,往往对自产商品而言属视同销售,而对购进存货而言则可能属非视同销售,或者情况相反。这一区别我们只有对以上“视同销售的一般规定”的条款作仔细阅读才可看出。(二)与视同销售计量方法相联系的原则1、按销售价格计量。视同销售项目在会计上按规定采用销售价格计量的,应作销售处理。总的原则是,除特殊情况外,凡视同销售时存货退出企业的,应按销售处理,按公允价值(市价)确认收入并结转相应的成本。比如新准则下以存货换入非货币性资产,以存货抵债、对外投资,以自产商品发放非货币性薪酬等。2、按账面价值计量。视同销售项目在会计上按规定采用账面价值计量的,则不作销售处理。一般而言,存货视同销售时或流转或计入成本费用的,则应按成本结转,不确认收入和结转销售成本。比如新准则下在建工程项目领用原材料、产成品。(三)会计不影响税收的原则会计上按销售价格或是账面价值计量,均不得影响税收上确认计税销售额和资产计税基础,对于会计上按账面价值计量的视同销售项目,而按税法规定应按销售价格(公允价值)作为计税基础的,计算税收时应以税法为老准,比如企业在建工程或无形资产研发领用库存商品,会计上按商品账面价值计入资产成本,而涉及的增值税时则按商品的销售市价作为销售额计算销项税额。应作销售处理的视同销售项目税务和会计处理(一)适用项目1、以自产商品用于非货币性福利。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以下简称讲解)中规定:企业以其自产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提供给职工的,应当按照该产品公允价值和相关税费,计入成本费用,相关收入、销售成本的结转和相关税费的处理,与正常销售商品相同。2、将存货用于利润分配。财政部关于增值税会计处理的规定(93)财会字第83号要求:企业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应按对外销售进行会计处理,确认收入并结转成本。新准则中尚未见相关规定,但作者认为这一规定现时仍应适用。3、以存货换入非货币性资产或抵债,包括以存货对外投资,其账务处理有专门的准则进行规范,本文讨论的,是该两项准则规范对象以外的视同销售业务。4、企业以商品用于广告、样品等用途,应按具体情况确定是否作销售处理:(1)用于交换广告服务的,应作销售处理;(2)用于供观察、试用不再收回的,会计上应视同销售计税但不作销售处理;(3)用于供观察、陈列可以收回的,应按商品转移存放地点处理。5、企业以存货对外捐赠或赞助,或用于集资,财政部在1994年曾提出按成本结转、不作销售处理,新准则相关规范中未见有相应规定。但笔者根据新准则的思路和上述业务的实际情况,认为仍以作销售处理为宜。(二)账务处理1、以自产商品用于非货币性福利。企业以自产产品(含委托加工产品,下同)提供给职工作为非货币性福利的: (1)发放时,按所发产品公允价值加上相关税费,借记“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科目,按所发产品的公允价值(售价),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按应支付的相关税费,贷记“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等科目;同时,按所发产品的账面价值,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按所发产品已提跌价准备余额,借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按所发产品账面余额,贷记“库存商品”科目。(2)将非货币性福利支出计成本费用时,借记“生产成本一人工”、“管理费用人工”、“销售费用人工”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一非货币性福利”科目。2、以存货作利润分配。企业以自产、产品或购进存货提供给股东作现金股利或利润分配的:(1)、作销售处理:按存货的公允价值加上相关税费,借记“应付股利”科目,按分出存货的公允价值(售价),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科目,按应支付的相关税费,贷记“应交税费_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等科目。(2)、结转存货销售成本:按付出存货的账面价值,借记“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科目,按付出存货已提跌价准备余额,借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按付出存货账面余额,贷记“库存商品”、“原材料”等科目。(三)税务处理1、所得税,上述按付出存货的公允价值确认收入,与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相吻合,所以计算所得税时无须因此作纳税调整。2、消费税等,如果视同销售的存货为自产自用的应税消费品,移送使用时应计征消费税,因为视同销售时已确认销售收入且公允价值中包含消费税,因此计算的消费税也应直接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相应的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处理方法同消费税。增值税需照常计征。不作销售处理的视同销售项目的税务和会计处理(一)适用项目1在建工程或无形资产研发领用存货。新准则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规定,自营的在建工程或无形资产研发领用原材料或库存商品的,不作销售处理,应将各项存货账面价值转入工程成本或研发支出,并进行相应的增值税、消费税等处理。2企业内部职能部门领用存货。企业的非生产部门,如管理、销售、福利等部门领用的存货,除用于职工非货币性福利的自产产品和用于广告、样品的存货外,按历史沿革,均不作销售处理,正常情况下也不计算增值税。3外购存货用于非货币性福利。讲解提出:以外购商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提供给职工的,应当按照该商品的公允价值和相关税费计入成本费用,不确认损益。(二)账务处理1领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