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doc_第1页
24(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doc_第2页
24(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doc_第3页
24(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doc_第4页
24(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务院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若干意见解读之二十四 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提出,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实施以优势资源开发转化为重点的产业发展战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具有甘肃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指出了解决我省经济发展中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根本途径,非常符合我省当前和今后工业发展的实际与必然要求,为我们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我省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产业改造升级取得了较快进展,通过开展大规模、高起点技术改造,推动省属企业同中央企业联合重组,实施节能减排重点改造项目,淘汰钢铁、铁合金、水泥、造纸等落后产能,关停小火电机组等措施,传统支柱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高。通过加快培养和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中藏药、生物制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结构正在朝着优化升级的方向转变。但是与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与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部署,与我省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相比,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依然存在,而且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 历史形成的产业结构改造提升缓慢。我省以石油化工、有色冶金、机械电子、电力能源等为主的工业体系,是在“一五”、“二五”期间和“三线”建设时期,因国家支持布点的16个重大项目和国防需要搬迁前沿产业后形成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投融资体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加之区位条件等因素制约,传统支柱产业改造提升滞后,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目前,传统产业仍然占全省工业的90%,而新兴产业仅占10%。大型企业的产值占68%,中小企业发展缓慢。 工业总量小,整体实力不强。工业总量占全国的比重由1978年的2.2%下降为0.83%;工业占全省GDP的比重也由55%下降为3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1个百分点。一部分过去的支柱产业,如轻纺、机械、电子等已经萎缩或正在萎缩;一部分现有支柱产业,如冶金、有色金属、建材等也面临巨大的挑战。 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条短,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我省工业主要依赖资源开发和初级加工,高耗能高污染、低科技含量和低附加值特征明显,总体上没有摆脱产业和产品结构单一、发展方式粗放的基本格局。全国加工工业的比重是58.94%,高出我省19.97%;全省深加工产品中高附加值产品仅占10.1%,而全国占25.4%。产业布局严重失衡,全省14个市州中,只有兰州、白银、天水、嘉峪关、金昌、玉门等6个市工业比重在30%以上,其他8个市州都在30%以下;全省86个县市区,只有27%的县市区进入了工业化和半工业化,近73%的县还基本上是农业经济。 老工业基地改造任务十分艰巨。我省的工业是立足于资源发展起来的。经过多年的大规模开发和历史欠账,许多依赖于当地资源发展起来的工业,不仅技术装备落后,而且由于可利用资源趋于枯竭,这些老工业基地的后续改造与发展成了最棘手的问题。白银、玉门、嘉峪关、金昌等靠开发资源发展起来的城市,产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 由此可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已成为我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把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作为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抓紧抓好抓实。 一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实施“一个振兴、六个做大做强”的工业强省战略。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突出科技创新,延长产业链条,实现传统产业高新化、产业化和产品品牌化。支持企业拓展石油化工精细加工,提高钢铁有色金属深加工比例。积极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围绕新能源和新材料的开发过渡,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加大资源勘探开发力度,优化矿区资源配置,在能源资源优势地区建设大型现代高载能产业基地。利用中药材特色资源和生物技术优势,推动特色中成药、藏药和生物制药快速发展。加快发展畜产品、马铃薯、果品蔬菜等农产品精深加工和葡萄酒产业。 二是依托科技创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继续支持企业建立技术中心,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研发能力和知识产权创造能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从加工制造向研发和服务两端延伸,真正使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加强引进吸收再创新,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和核心技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机制,推进产学研用联合开发。加大公共财政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完善企业科技投入机制,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和研发队伍建设,以高强度的投入推进科技创新。 三是积极培育接续产业,加快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根据老工业基地的特点和优势,大力培育和发展新兴接续产业,把延伸资源产业链条、产品深度加工增值和资源综合利用作为发展接续产业、推进产业多元化发展的重要方向。以市场为导向、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特色产业为重点,以改善投资环境、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加快接续型新兴产业的发展。白银市应大力推进有色金属新材料、精细化工、电力与新能源、新兴建材、高新技术等现代工业、特色农业和食品加工业以及商贸、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四是引进战略投资者,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引导本地企业与国内外知名强势企业进行战略合作,强化产业内部的资源聚集,打造特色优势产业的资源、人才、市场和技术规模优势。积极推动国有资产证券化,解决好现有上市公司通过整体上市、定向增发等方面的问题,发挥再融资功能;积极推动条件成熟的企业实现首发上市、借壳上市,全面提升资本证券化水平。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不断提高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是全面推进循环经济,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在推进循环经济中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发展循环经济。抓紧实施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在全省范围内构建循环型农业、循环型工业、循环型社会三大体系,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在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