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健康养殖技术.ppt_第1页
南美白对虾健康养殖技术.ppt_第2页
南美白对虾健康养殖技术.ppt_第3页
南美白对虾健康养殖技术.ppt_第4页
南美白对虾健康养殖技术.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美白对虾健康养殖技术 广东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水产室李军勇 主要内容 第一节前言第二节健康养殖技术要点第三节常见问题及解决 第一节前言 前言 养殖模式当前养殖现状技术管理水平树立正确的养殖观念 健康养殖 稳产高效 前言 苗种退化风险市场价格风险目前存在的风险养殖病害高发风险养殖成本风险 第二节健康养殖技术要点 健康养殖技术要点 水 种 饵 密 混 轮 防 管 关键 保证 基础 池塘 水条件 苗种 养殖管理 水 良好的池塘与水质等条件是养好虾的基础 水 新塘选址 水源水质 底质 交通 电力 社会治安等因素 池塘条件 面积 形状 池深 进排水系统 蓄水池 增氧机等配套设备 水 池塘的清理与消毒培水 清理 晒塘 清淤 消毒 冲洗 进水 施肥 水 水温 25 32 氨氮 0 2mg l盐度 10 30 水质最适指标亚硝酸盐 0 1mg lPH 7 8 8 3H2S 0 1mg lDO 4mg l透明度 30 50cm 种 健康优质的苗种是养好虾的关键 种 苗种的选择 外观 活力 肠胃 对外界刺激的灵敏度 附壁量 有条件应进行病毒检测 原则 尽量就近购苗 不可贪便宜 贪大 贪多 种 苗种的淡化虾塘盐度调节苗种的投放 苗种投放前尽量先试水 严格控制放苗时间 水温 盐度 放苗量 根据池塘条件 水源水质 设备配置 技术管理水平等灵活掌握 饵 养虾生产的目标是获取最大的利润 而不总是为获取最大的产量去饲喂 饲料成本往往占饲养总成本的50 以上 应特别讲究科学使用 合理投喂 饵 饵料的选择 南美白对虾专用配合饲料 饲料 能最大限度的满足养殖对象的营养生长需求良好的质量稳定性 颗粒 耐水性 诱食性 饵 前期2 3次 天投饵率 中后期4 6次 天标粗期10 12 前期7 10 投饵量 占体重 中期5 7 后期3 5 根据天气 吃料 生长 等状况等作适当调整 饵 观察网的设定以1 5亩一个为宜 每个观察网面积约1m3 每个观察网放料量 一般前期占当餐投喂量的1 2 以2个小时吃完为宜 中期占2 3 以1 5小时吃完为宜 后期占3 5 以1个小时吃完为宜 饵 投饵位置及投饵方法养殖初期最好全池均匀投 然后逐渐回到池四周距堤坝2米左右清洁区处投饵 随着对虾的生长 日间逐渐向深水清洁区投饵 夜间在浅水清洁区投饵 同时投饵应力求均匀 以利于以对虾摄食 饵 饵料使用注意事项 1 一个养虾池应避免同时渗杂二三个品牌饲料投饵 2 水质不好 对虾缺氧浮头时少投或不投 3 环境不良 水温过高 34 以上 或过低 17 以下 少投或不投 4 对虾蜕壳时少投 5 变质饲料绝对不能用 6 每周可绝食1 2餐 密 混 轮 密 按照池塘实际条件 合理投放苗种 做至密度适宜 充分利用水体和饲料 混 对不同生活习性的种类实行混养 同池混养多个品种 形成对水域的立方体开发格局 轮 轮捕轮放 捕大补小 或一次放足 捕大留小 管 细致科学的管理是养好虾的保证 管 水质检测 检测时间 早上 6 7点 下午 3 4点 检测地点 饲喂区接近池底部 检测尽量在池边进行透明度应在下午3 4点钟进行 管 水质控制指标添水与换水PH值日波动幅度较大水过于透明或过于浑浊水的颜色显著变暗悬浮物的数量增加池塘水面出现稳定的泡沫池水氨氮 硫化氢等超标 养殖前期应逐渐向池内加水 中 后期视水质情况适当换水 需要换水的情况 管 正确使用药物 严禁使用违禁药物 不乱用药 凡抗生素类药物 可用可不用就坚决不用 管 努力做到全封闭养殖 尤其是本区域爆发疾病时 应努力做到不进换水 应尽量配备蓄水池 管 水质改良剂的使用石灰沸石粉微生态制剂增氧机其他 活菌含量用量要足尽早使用定期使用交替使用活化 防 立足于全面预防疾病 以防为主 防重于治 防 南美白对虾病害流行的主要特点1 病害流行的态势趋猛 发病率 死亡率提高 危害加大 2 病害流行时间发生显著变化 3 某些病害的病原体对宿主易感性增强 病程进展加快 4 病害的流行由海水向淡水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 5 病原体发生变异的可能性增大 6 内陆淡水养殖的南美白对虾可能存在其它的病原体 防 南美白对虾病害控制的趋势 加强饲养管理 特别是虾池的放养模式管理 水质管理和投饲管理 提倡混养 轮养和休养 药物防治 免疫防治和生态防治 加强虾池改造的力度 有效地改善对虾的生存环境 逐步建立和扩大南美白对虾重大传染性疫病的无疫区 防 常见虾病及防治病毒病 桃拉 综合症 是危害南美白对虾的严重性虾病之一 发病时间一般出现在虾苗放养后的10 40天期间 该病一旦出现可迅速造成40 90 的幼虾死亡 其症状主要表现为体色变红 尤其是尾扇顶端呈红色 软壳 空肠胃 病虾通常于池边成群巡游 严重者于水面漫游 反应迟钝 不进食 通常持续10 15天 在此期间对虾大量死亡 此后症状有所缓解 转入慢性阶段 但仍有少数病虾陆续死亡 部分病虾的甲壳角质层会出现全身性黑斑化现象 防 防 防治措施A 捞出所有的在水面上漫游的病虾 以防虾病迅速扩散 B 尽量减少换水量 以防环境变化引起对虾大量蜕壳 C 对养殖水体进行必要的消毒灭菌 如二氧化氯 碘制剂等 防止细菌的二次感染 D 投施水环境保护剂 如沸石粉 活菌及光合细菌等 E 饵料中添加鱼肝油或鱼油 Vc 抗病毒药 以增加对虾食欲及抗病力 此外 白斑综合病病毒也是危害比较严重的 其防治措施同上 防 细菌性疾病主要病原为弧菌或其它运动性细菌 如气单胞杆菌 在通常情况下 致病菌量少一般无妨 但环境条件恶化时 致病菌大量繁殖 对虾抵抗力下降而发病 其一般症状为附肢变红 甲壳有溃汤性斑点 鳃部肿胀 断裂 脱落 变白变黑 形成烂鳃 眼球干瘪 断落 身体弯曲 腹部变白 游泳力明显减弱 摄食减少或停止 蜕壳困难等 生产上常根据其病症特征而定名 如红腿病 烂眼病 烂鳃病 甲壳溃疡病等 防 防 防 防 防 防 防 防治措施 A 保护良好水质 B 定期 10天左右 拨洒石灰5 10公斤 亩 C 发病虾池全池泼洒含氯消毒剂同时投喂土霉素 0 2 或氟呱酸 0 05 等药饵 5 7天一个疗程 防 固着类纤毛虫病主要为固着类纤毛虫 常见有聚缩虫 单缩虫 钟形虫等 在对虾养成中 后期由于池水含有大量有机碎屑 水质过肥 或因虾体感染细菌病毒等原发性病原生物 而促使它们大量繁殖并附于虾体 常见于鳃区 附技 腿及体表全身各处呈灰黑色的绒毛状 虾浮游于水面 离群独游 反应迟钝 食欲不振至停止吃食 不能蜕壳 如池水溶解氧低于3mg 1时 常因呼吸困难而死 防 防 防治措施 A 养殖中 后期要适量换水 合理投饵 降低虾池有机物含量 B 采取增氧措施 保持池水溶解氧不低5mg 1 C 检查诊断虾体是否有细菌或病毒感染 如有应对症防治 D 纤虫净全池泼洒 防 非病原性疾病1 肌肉白浊病2 痉挛病3 浮头4 软壳病 又称钙缺乏症5 维生素C缺乏症 又称黑死病6 脱壳不遂 收获 科学收虾 对虾个体的大小 养殖环境 市场 天气 第三节常见问题及解决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池水pH值的调节1 池水pH值过高 1 可施用降碱菌 醋酸菌及乳酸菌制剂 或工业醋酸调节 2 滑石粉1 5 2 5ppm全池泼洒 可使PH降低0 5 1 3 每亩用明矾0 5 1公斤全池泼洒 2 pH值过低 1 可以将池中老水排掉 注入新水 反复2 3次 以调节水体PH 2 培育稳定良好的藻相 3 充分增氧 控制还原物质的生成 4 可施用石灰调节 3 若pH值不稳定 上午和下午变化差值太大 可施白云石粉 碳酸钙 和小苏打 以提高水体的缓冲能力 即增加水体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暴雨天如何提高对虾的抗应激性能力台风 暴雨容易造成温度 盐度 溶解氧水体严重分层现象 pH值急剧下降 并可能产生底部缺氧 出现 倒藻 给对虾会造成应激反应 解决方案 下暴雨时要增开增氧机 用熟石灰调节pH值至正常 投饲量适当减少 可以停餐 通常采取的措施为 全池泼洒沸石粉5ppm 以及全池泼洒泼洒型维生素C 10 0 3ppm 同时在饲料内添加生物酶活性添加剂及维生素C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对虾 游塘 游塘的原因有 1 饥饿性游塘 判断方法 有部分对虾沿池塘壁来回游动 寻找食物 2 底质严重恶化 底部缺氧造成游塘 表现症状 对虾快速狂游 此时应检查池底 化验水质 溶解氧 亚硝酸盐 氨氮含量是否超标 3 习性性游塘 解决方案 在游塘时排水30公分以上 快速加水复位 同时停止投料 可促进对虾同步脱壳 促进生长 4 应激性游塘 5 因水源污染而引起的游塘 6 病理性游塘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对虾的 死底 也称偷死 现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