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北宋熙宁年间的宗室改革.doc_第1页
论北宋熙宁年间的宗室改革.doc_第2页
论北宋熙宁年间的宗室改革.doc_第3页
论北宋熙宁年间的宗室改革.doc_第4页
论北宋熙宁年间的宗室改革.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北宋熙宁年间的宗室改革论北宋熙宁年问的宗室改革一李国强北宋王安石变法的序幕是从改革宗室制度拉开的.这是一次全面的宗室改革,遵行的原则是属有亲疏,则恩有隆杀;才有贤否,则禄有重轻,尽可能做到或以九族辨尊卑,或以五宗纪远近,或听推恩而分子弟,或许自试而效才能,或宗子之贤得从科举,或诸王之女自主婚姻,尽前世之所行,顾当今之未备.要点是限制宗室的特权,关键是鼓励宗室成员出宫为官,参与政务,领取官俸;对宗室远亲不再赐名授官,鼓励他们参加科举考试,进入仕途.同时,对不愿出宫为官者加以种种限制,力求减少财政支出.这是一次成功的改革,至少缓解了当时的财政危机.【关键词】北宋;熙宁年间;宗室改革;宋神宗【中图分类号】K2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18X(2010)10014404李国强(1953一),男,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宋代政治制度史.(上海200234)北宋熙宁五年(1072)闰七月丙辰,王安石对宋神宗说:陛下初欲更法度,先措置宗室条贯,非但宗室所不便,前后两省内臣以至大宗正司管勾所公人并官媒之类皆失职.王安石还强调:若均天下之利,立朝廷政事,即凡因新法失职者皆不足恤._.二十,眦月月,这就是说,北宋王安石变法的序幕是从改革宗室制度拉开的.而这场改革是很成功的.原来那些因旧法而获不义之财的人皆失去原有的特权,当时朝野好像没有人反对,连宋神宗也发出疑问:宗室事何以不纷纷?2(卷七,熙宁三年三月丙申条,P338)一,宗室改革的起因宋朝对全国宗室实行由国家供给其衣食住的制度.(一这只是一般的概况.事实上两宋都有变动,特别是在宋神宗时期,即有许多方面的厘革.在生活方面,宋初规定,宗室之子除长子外年满3岁,即官为廪给,由政府供给衣食.仁宗时期一度改为5岁始给食.大宗正司请宜仍旧以三岁,最后诏定宗室子生四岁者为给食.【】(1帝Fqz八至在赐名授官和领取俸禄方面,宋初规定,宗室子孙除长子外年满7岁,即赐名授官,领取俸禄.事实上,不久在襁褓者已有恩泽.真宗时不得不规定:自今过乾元节,南郊听官其一子,余五岁方得陈乞.(口2此后又不断有违例者,仁宗时不得不再次重申:宗室养子须五岁然后赐名授官,毋得依长子不限年.(帝z同时,授官以后不得升迁,须及十五乃许计年转官I4l泵四-,.皇侄的俸给,初次授官给从30贯增加到70贯,真宗大中祥符年间更是高达80贯.l帝系四之三仁宗时定公主俸料,其初仅得五贯耳.但到神宗熙宁初年,宫中一私身之奉,有及八十贯者.十日,男性宗室成员论北宋熙宁年间的宗室改革的俸给骤增就可想而知了.对宗室也并不完全是采取不教,不试,不用的措施.通常亲王置翊善,侍讲,记室,余则逐宫院置都讲教授.,仁宗嘉j;占八年(1063)六月五日下诏:凡皇族年三十已上者百十三人,置讲书四员;年十五以上者三百九人,增置教授伍员;年十四已上者,别置小学教授十二员,并旧六员为二十七员,以分教之.(之.一到英宗时,又增宗室教授蜞,.对这些宗室成员也有考核.一般情况下,岁时有喜庆,则燕崇政殿或太清楼,命之射,课以书札,或试以歌诗,择其能者而推赐器币以旌劝之,P2O4)o也就是说仅是皇室成员内部的奖励措施.也有不少宗室成员参加宗室召试的,即所谓的旧有召试出身之令t十_燥.P1053).据宋会要辑稿有关宗室召试的记载,仁宗皇祜元年(1049)六月三t:1右清道率府率叔诏试于学士院,中格,特赐进士及第,迁右领军卫将军,后特迁领文州刺史.|_0直至熙宁年间,除愿参加锁厅试的以外,宗室成员的考试地点一般都在学士院.北宋从开国初到熙宁年间已有一百多年,宗室的人数已十分庞大.庆历四年(1044)正月二十八日,诏大宗正司日:国家之兴,八十余载,子孙蕃衍,几数百人.到了英宗治平元年(1064)六月五日,宗室自率府副率以上八百余人,其奉朝请者四百余人.日2一四到治平中,宗室四千余人,男女相半,存亡亦相半.l61【_-随之而来的支付宗室的费用也在剧增.到熙宁元年(1068),京师百官月俸四万余缗,诸军十一万缗,而宗室七万余缗,其生日,婚嫁,丧葬及岁时补洗杂赐与四季衣不在焉.宗室费用全部加起来远超过百官的俸禄,基本上与军费差不多.吕夷简在仁宗时,改宗室补环卫官,骤增廪给,其后费大而不可止.至韩琦为相,尝议更之而不果.,.一十一胛,所以,等到宋神宗即位,就想到要改法.熙宁元年,宋神宗命司马光等人看详裁减国用制度,司马光对言国用所以不足的五方面原因,其中之一就是宗室繁多,月,P104熙宁二年(1069)九月乙亥,宋神宗对陈升之,王安石说:今赋人非不多,只是用度无节,如何节用?升之,安石皆言兵及宗室之费.0,宋神宗又就变更宗室法度之事询问司马光,司马光回答:此诚当变更,但宜以渐,不可急耳.%,.-月*,P256)在征求了各方意见后,宋神宗于熙宁初年开始改革宗室制度.二,宗室改革的进程熙宁二年十一月甲戌,中书,枢密院提出宗室改革建议,具体如下:第一,臣等今议定方可行之制,宣祖,太祖,太宗之子,皆择其后一人为宗,令世世封公,补环卫之官,以奉祭祀,不以服属尽故杀其恩礼.这一步改革,只允许祖宗之后一人能承袭爵位,其余的出宫为官.第二,祖宗袒免亲(五服以外的远亲),已赐名授官者,将军以下,愿出宫为官的随意,但必须先让他们经大宗正司投状上闻,委大宗正司选择本官尊长,连同太学教授结罪保明,这些人的才行堪与不堪任使,再委大宗正司审察闻奏.愿出宫为官者,如果试武官的,试读律,写家状;试文官的,试说一中经,或论一首.由于这些赐名授官的宗室子弟原有一套专用的官阶,即从太子右内率府副率一直到节度使兼侍中共十四阶,现对他们的换官做了规定,换官后一律授予州郡监当官.一年任满,有保罪保明的,授予亲民差遣;无保明的,依照外官条例.第三,祖宗袒免亲未赐名授官者,除右班殿直(三班小使臣);等到年满十五岁,方能请求赐名授官,这比原来的五岁请求赐名授官整整推迟了十年;等年满二十岁,准许出宫为官.愿文资者,与试知县,并令监当考试;及任满有无保明,准上条以上出官,并特与支赐;愿锁厅应举者,依照外官条例.显然,这一条比上一条更优惠,给年轻的宗室成员更广阔的仕途.第四,非袒免亲以下的宗室成员,不再赐名授官,只许令应举.即只能通过科举考试获得仕途.当然他们的考试比常规科举考试简单些.应进士者,止试策论;应明经者,止习一大经,试大经大义及策.初试,考退不成文理者,其余的令复考.取合格者以五分为限,人数再多,不得超过五十人.对屡次经过复试不中且年长者当特推恩,量才录用.第五,对于以上出宫为官者,虽在外,俸钱依照在京分数.并且允许他们依照审官,三班迁法指射差遣,仍许不拘远近差注(通常官员的差遣是一任近一任远).授文官者,与进士出身,同锁厅.应进士,明经举有出身人,官至员外郎的,即与迁左曹(吏,户,礼部辖下的官员).第六,对于宗室不愿出宫为官者,也有所限制.祖宗元系子孙磨勘至观察使止,袒免亲至遥领防御使止,非袒免亲至遥领刺史止,不允许再往上升迁了.第七,袒免亲现任官合奏荐子孙者,许以外官例奏江西社会科学2010.10荐.第八,对于袒免亲以下现任官,不出宫为官又父祖俱亡者,允许在京置赁居第,仍许随处置产业.对出宫为官者,置田宅如外官之法.宫中旧居,给儿女多,居宇少的人住.第九,袒免女嫁赐钱减半,婿与三班奉职;非袒免女即量加给赐,更不与婿官;婿有官者,与免入远,许依照审官,三班院,流内铨法指射差遣,班行仍免短使(即作正式差遣).第十,袒免亲娶妻,量加给赐,以上嫁娶,官司更不勘验管勾;非袒免亲嫁娶,即依照庶姓之法,毋得与非士族之家为婚姻.上述诸条,即任子之令,通婚之仪,凡日有司之常,一用外官之法.此外,对宗室袒免亲以外两世贫无官,孤幼无依及老贫失所者都有安排.可以说,这是一次全面的宗室改革,遵行的原则是属有亲疏,则恩有隆杀;才有贤否,则禄有重轻,尽可能做到或以九族辨尊卑,或以五宗纪远近,或听推恩而分子弟,或许自试而效才能,或宗子之贤得从科举,或诸王之女自主婚姻,尽前世之所行,顾当今之未备.要点是限制宗室的特权,关键是鼓励宗室成员出宫为官,参与政务,领取官俸;对宗室远亲则不再赐名授官,鼓励他们参加科举考试,进入仕途.同时,对不愿出宫为官者,则加以种种限制,力求减少财政支出.王僻的东都事略是这样概括的:(熙宁二年)十一月甲戌,诏裁宗室授官法,惟宣宗,太祖,太宗之子,择其后一人为公,世世不绝;其余元孙之子,将军以下,听出外官;袒免之子,更不赐名授官,许令应举.这次改革,诚如宋神宗在诏书中所说的因俾群公之合议,将为一代之通规,成为后世遵行的准则.当然,这次改革也留下了一些漏洞,需要以后不断地修补完善.首先,祖宗之后,择一人为宗,很难操作.还不如熙宁元年定的择属近而行尊者一人,裂土地而王之4j2来得有操作性.事实上造成了旧制止授班行,今则皆授南班官矣.十年前止满数百,今则逾千人t采室,mss的窘境.于是,王安石为宋神宗具道措置之方,宋神宗认为:祖宗之后,择一人为宗,或者日若立嫡,则人不服.朝廷法制,苟富于礼,岂患不服!曾公亮,陈升之等人则说:立子可也.不必分嫡庶.王安石的看法是:今庶长得传封爵,则嫡母私其子,以害庶长者多矣.母害其子,法之所难加,而今之所难.及若嫡子传爵位,则庶长无祸.盖于今立嫡,非但正统,亦所以安庶长也.神宗曰:善.【2】【卷六,熙宁针月戌条,事实上,改革是沿着王安石的思路展开.熙宁三年(1070)闰十一月四日,太常礼院言:本朝近制,诸王之后,皆用本宫最长一人封公继袭.去年诏祖宗之子皆择其后一人为宗,世世封公,即与旧制有异.按礼文,诸王,公,侯,伯,子,男,皆子孙承嫡者传袭.合依礼令,传嫡承袭.诏可.同月二十八日下诏:祖宗之子并濮国公并令传嫡袭封.袭封的难题得以解决.接着,裁定后妃公主及臣僚荫补亲属条例.需二年十二月癸袭条,P271272)熙宁三年正月十七日,下诏,皇族非袒免亲以下更不赐名授官,他们所生的男女及死亡者,要报告上来,置籍纂录,岁终上玉牒所.以表示对他们的关怀.而祖宗袒免女未出嫁的,照旧给食;出嫁后,支料钱三贯.祖宗袒免新妇日给食以及夫亡无子孙实禄者,料钱衣赐依旧,但是余请给物皆罢.尽可能地节省开支.帝系四之-3L至0)熙宁五年,宋神宗又以宗室或减入官恩例,令定后族推恩条,勿令过宗室,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共同拟定了宗室至袒免女,后族至缌麻女的推恩条例.为了怕太皇太后心有不足,王安石等人说:请以后如有特旨,即不用此条.卷二二百I十六,熙宁五年;丑条即太皇太后的推恩是特事特办,可以不遵守现行条例.尽管如此,熙宁年间,太皇太后曹氏还是找个机会对宋神宗说,新法扰民,应该废除,与这次宗室改革不无关系.叶传上,P8621)最后,熙宁五年,大宗正司上编修条例六卷,宗室管理走上规范化之路.二二二=月甲至此,宗室改革告一段落.三,宗室改革的成功的原因这场改革之所以成功,首先是当从上身为亲疏(,1月,即宋神宗从自身做起,进行改革.宋神宗是濮安懿王之后.濮安懿王有子二十七人,孙一百二十六人,曾孙五百五十三人,而嗣封者只有十六人.录一之三口并规定将来更不袭封.同时,初除授,女止三人,除正县主,男并与正率.2到了徽宗大观年间,濮安懿王之后裔已经是既无论北宋熙宁年间的宗室改革赐名授官之制,又无禄廪赐予之法,陷入了贫乏匮困,或不能自存的境地.l帝,LN从这些史实来看,宋神宗确实没有徇私.这是宗室事何以不纷纷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其次,这次宗窒改革是两府大臣共议,故大臣无动摇者【z(七_if,P338).中书门下与枢密院是宋朝政军最高机构,号称二府.这两个机构号令一致,宗室成员和文武百官就很难有异议.此外,宗室成员的官职,无论是原有的一套专有官阶,还是后来出宫为官的官阶,一部分属中书门下管辖,一部分属枢密院管辖,也需要二者协调一致.这是宗室事何以不纷纷的重要原因之二.最后,是宋神宗不疑,故异论无从起tzjt,.二月条1338).熙宁年问颁布的一系列新法,因朝野反对声不断,宋神宗或多或少都有过动摇.例如,对青苗法的施行,宋神宗就一度动摇,王安石也因此居家不出,请求辞职.但对这次宗室改革,宋神宗非但不疑,还用最高权力对宗室成员进行奖惩.典型的是:诏令袒免亲将军以下听出补外官,皇侄左羽林军大将军,邵州团练使赵令晏尽管是大将军,却首先出来应诏,宋神宗特意提拔他为左骐骥使依旧团练使外任都监.由于传嫡承袭涉及无嫡子及有罪疾立嫡孙,以次立嫡子同母弟,无母弟立庶子1之.z.等一系列复杂问题,难免有人会钻空子.燕懿王赵德昭之后裔赵世清先是乞袭封转官,王安石说:袭封转官,此法无理.宋神宗因此诏令:自今袭封无转.之.赵世清既而又要求袭越王封,一会儿又要袭冀王封,前后矛盾.王安石认为陛下方欲裁制宗室,这件事一定要处理.宋神宗也觉得此则反复明矣,虽群臣有如此者,皆不可容.盖难见罪状明白若是也.于是下诏:降茂州防御使申国公世清为左武卫大将军郢州防御使.1在整个宗室制度改革过程中,始终贯穿了宋神宗示法禁,当自贵始(日zt的精神.宋神宗在宗窀改革问题上的坚定态度和果断处置,这是宗室事何以不纷纷的重要原因之三.元午元年(1078)知宗正丞赵彦若上奏:伏见本朝宗室,旧有召试出身之令.及熙宁初,始命宗子出补外官,分事任列于有职之臣.此减天下至公盛德之事,祖宗所未尝有.,这绝非是阿谀之言.当然,对这次宗室改革也不能评价太高.一方面是宗室成员出补外官是有制度限制和人数限制的,另一方面还有大批的宗室成员不愿出补外官.但多多少少给了宗室成员参政的机会,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宗室费用,缓解了朝廷财政困难,客观上激励宗室成员读书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