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香港中学及高等教育于 2009 年开始实行 334 新学制 新学制对高中课程架构与设置 进行了调整 对高中考试评价及大学招生条件进行了相应的改革 并将以中学文凭考试取代现行的 香港中学会考和高级程度会考 关键词 香港 高中 学制 课程设置 考试评价 香港中小学已于 2 0 0 9 年秋开始实行初中 3 年 高中 3 年和大学本科 4 年的 3 3 4 新学制 新学制 将课程分为学习领域 共通能力 价值观与态度三个 互相联系的部分 并把现有课程归类为八个学习领 域 将国语 英语 数学和通识教育列为四大核心科 目 新学制实施后 将以中学文凭考试取代现行的 香港中学会考和高级程度会考 并增加或强化校本 评核等教学评价方式 一 香港中小学新旧学制的比较 2 0 0 9 年 8 月前 香港中小学 幼 采用的是英式 学制 即幼儿教育 2 至 3 年 小学 6 年 中学 5 年 大 学预科 2 年 本科 3 年 其中 中四 中五课程设置 的重点主要是为学生参加香港中学会考 俗称会考 做准备 中六 中七的课程设置则主要是为了部分学 生参加香港高级程度会考 俗称高考 做准备 这种 2 2 的学制 把学生中三以后的高中学习生活 分 成了具有不同重点的两个部分 由于学生一般需要 在半年的时间内完成一个完整的课程及为公开考试 即会考或高考 做准备 所以参与其它学习活动的 时间和空间则相对有限 此外 中六 中七的课程实 质上是大学预科教育 主要是按大学的要求设置的 其课程科目少 内容专而深 每个学生所修读的学习 范畴都较为狭窄 而且部分课程内容也与大学本科 课程有所重复 香港教育局 前身为香港教育统筹委员会 香港 教育统筹局 于 2 0 0 0 年在 终身学习 全人发展 香港教育制度改革建议 中向政府建议采用连续三 年的高中学制 2 0 0 4 年 1 1 月 香港特区政府公布 3 3 4 学制改革咨询文件 2 0 0 5 年 5 月 香港教育局 正式发布 高中及高等教育新学制 投资香港未 来的行动方案 报告书 决定从 2 0 0 9 年开始实行初 中 3 年 高中 3 年 高等教育本科 4 年的 3 3 4 新学 制 与旧学制相比 香港中小学新学制的幼儿教育 小学和初中学制保持不变 基础教育总年限也不变 但取消了 2 年的大学预科教育 高中和大学本科教 育各增加 1 年 这种连续三年的高中学制 有助于中 三以后的高中课程更连贯 更宽广和更灵活多样 学 生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经历多元化的学习 生活 以及修读横跨不同学习范畴的单元或专题 也 有利于所有学生都有机会接受三年的高中教育 全 香港高中新学制及课程设置与考试评价 吴金财 作者简介 吴金财 男 深圳市龙岗区教育局教学研究室主任 中学教师 深圳市人民政府督学 研究方向是基础教育教学质 量监测与评价 地理教学方法与策略 深圳 518172 2010 年第 1期 教育考试 EDUCATION AND EXAMINATIONS 80 面提高中学毕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此外 四年制的 大学课程 也更有助于大学生得到更为均衡而全面 的发展 能更好地与国际主流社会的教育学制 包括 美国与中国内地等 接轨 二 香港新学制改革的方向和重点 学制改革是香港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 和重要内容 新学制改革的方向和重点主要是调整 课程架构与课程设置 改革考试评价方式及大学招 生要求 一 调整课程架构与课程设置 1 课程架构 2 0 0 1 年 6 月 香港课改报告 学会学 习 课程发展路向 以下简称 报告 要求 学校 课程应为所有学生提供终身学习 全人发展所需的基 础且重要的学习经历 使他们能在德 智 体 群 美五 育均有全面的发展 成为积极主动 富责任感的公民 为社会 国家以至世界作出贡献 为此 香港课程发展 处创建了一个新的课程架构 由学习领域 共通能力 价值观与态度三个互相联系的部分组成 1 学习领域 学习领域是新学制课程架构的 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领域把主要知识领域中基本的 以及相关的概念联系在一起 为学生发展及应用共 通能力 形成价值观和态度 以及发展深层认知和建 构新知识提供学习情境 报告 把现有的科目编入 八个学习领域 包括中国语文教育 英语语文教育 数学教育 个人 社会及人文教育 科学教育 科技教 育 艺术教育和体育等 2 共通能力 共通能力主要是帮助学生学会 掌握知识 建构知识以及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 问题 是新学制高中课程架构中的关键部分 报告 提出了学生应该掌握的九种共通能力是协作能力 沟通能力 创造力 批判性思考能力 运用资讯科技 能力 运算能力 解决问题能力 自我管理能力 研习 技能 3 价值观和态度 价值观和态度是新学制课 程架构的核心部分 报告 要求 价值观与态度的 培养必须成为学校课程的主要元素 让学生能够在 道德 感情 精神各方面都能够有充分的经历和系统 的学习 新课程价值观和态度的主要内容包括国民 身份认同 责任感 坚毅 尊重他人 承担精神 信任 谦逊 等 2 课程设置 为了照顾不同学生的兴趣 能力和 职业规划 香港高中新学制构建了一个富有弹性和 灵活连贯的高中课程体系 设置了 4 个核心科目和 2 0 个选修科目及应用学习课程 让学生有多元化的 选择和全面地发展自己的兴趣 使学习达到专与广 的平衡 新学制高中课程除了能为学生继续升学提 供准备外 也考虑了学生不同的出路 并提供了不同 类别的应用学习课程 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专长及喜 好 并为将来升学或投身社会工作作好准备 1 核心科目 新学制的四大核心科目包括中国 语文教育 英语语文教育 数学教育和通识教育 设 置核心科目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运算 能力 并通过通识教育帮助学生从个人 社会 国家 和世界的层面 了解时事及当代问题 让他们能应用 各科知识 从多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 在语文能力方 面 期望学生能善于运用两文三语 两文 指中文 英文书面语 三语 指粤语 普通话和英语口语 通 识教育是新学制新增的课程和科目 主要包括 自我 与个人成长 社会与文化 和 科学 科技与环境 三大学习范畴六大单元 1 5 个主题 另外还设有六个 独立探究专题 包括传媒 教育 宗教 运动 艺术 资 讯及通讯科技等 2 选修科目和应用学习课程 香港高中新学制 设置了 2 0 个选修科目及应用学习课程 包括中国文 学 英语文学 中国历史 经济 伦理与宗教 地理 历 史 生物 化学 物理 科学 综合科学和组合科学 旅游与款待 企业 会计与财务概论 设计与应用科 技 健康管理与社会关怀 科技与生活 资讯及通讯 科技 音乐 视觉艺术 体育等 学生在高中阶段可以 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方向选修其中的两至三个科目 3 其他学习经历 除上述学术课程和应用课程 外 新学制学校课程必须包括德育及公民教育 体艺 活动 社会服务及与工作有关的经验等方面的学习 经历 报告 要求每个高中学生都应该有前述几种 基础且重要的学习经历 二 改革考试评价方式及大学招生要求 香港实行教考分离制度 全港性风险考试 也称 吴金财 香港高中新学制及课程设置与考试评价 81 公开考试 主要由香港考试及评核局 简称考评局 负责 中学课程设计主要由香港教育局的课程发展 处负责 大学招生条件和要求主要由香港大学校长 会制定 1 旧学制主要的高风险性考试 新学制前 香港高中学生参加的全港性高风险 考试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中五学生 即完成五年中学 教育后的高中学生 参加的香港中学会考 另一种是 修毕两年制的中六 即大学预科 课程的学生参加的 香港高级程度会考 1 香港中学会考每年 4 5 月份举行 成绩在 8 月第二个星期公布 大部份全日制学校考生报考 7 至 8 科 会考科目的考试成绩共分 6 级 A F A级 为最高 F级为最低 成绩在 F级以下者不予评级 以 U N C L 表示 E级是香港中学毕业生求职时必须 拥有的最低资格 2 香港高级程度会考每年 3 至 5 月举行 成绩 在 6 月底公布 共设 1 7 个高级程度及 1 8 个高级补 充程度考试科目 大部分全日制学校考生报考 5 科 高考成绩等级及应用与会考一样 共分 6 级 A F 2 新学制主要的考试形式与教学评估 1 中学文凭考试 1 新学制后 将由香港中学 文凭考试取代现行的香港中学会考和香港高级程度 会考 新学制首届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将于 2 0 1 2 年 举行 考试科目包括四个核心科目和 2 0 个选修科目 及应用学习课程 考试命题及评核的主要依据是高 中各学科课程及评估指引 2 中学文凭考试采用水 平参照模式汇报评核结果 共分五个等级 1 5 第 5 级为最高等级 在考获第 5 级的考生中 表现最优 异的 其成绩将以 标示 随后表现较佳的则以 标示 表现低于第一等级的标示为 未能评级 通过香港考试及评核局与相关国际机构的紧密合 作 即将开始的香港中学文凭考试资历已经得到了 包括英国国家学术及专业资历认可资讯机构 N A R I C 和英国大学及院校招生事务处 U C A S 剑 桥大学国际考试组 C I E 澳州国际教育处 A E I 等 国际组织的广泛认可 2 校本评核 3 校本评核是香港中学文凭考试 的主要特色和重要组成部分 部分科目会将校本评 核成绩计入中学文凭考试学科成绩 所占比重约为 1 5 5 0 校本评核的主要内容 除诸如实验技能 专题研习 习作报告 作品集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难 以书面测试的内容外 还包括学生的校内测验或考 试结果或表现等 评估的主要方式是由学校的任课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 通过多元化的课业来评 核学生各方面的表现和能力 为了让各校校本评核 的评分趋于一致 在进行校本评核前 香港考评局会 开办培训班 并提供详尽的评估指引和详细的评分 准则 并有严格的评分纪律和诚信要求 此外 为确 保学校之间评核分数的可比性 考评局会在收集全 体考生的校本评核成绩后 进行电脑统计与分析 并 对个别偏差较大的学校或教师的评分进行调整或修 正 3 新学制后大学招生要求 香港大学校长会已于 2 0 0 4 年发表声明 表示支 持政府提出的 3 3 4 学制改革 支持将通识教育列为 新学制高中核心课程 并将通识教育科的考试成绩 及表现列为高等院校的招生入学条件之一 新学制 后 香港高校招生将以中学文凭考试成绩为主 再加 上校本评核成绩作为主要依据 根据最新公布的 3 3 4 学制大学招生要求 4 香港各高校学士学位的 一般入学要求是有四个核心科目和 1 2个选修科 目的中学文凭考试成绩 除中学文凭考试成绩外 各 大学在甄选学生时 还会参考其他更广泛的资料 包 括校本评核的成绩 以及学生在其他不同学习领域 和经历中所取得的成绩及表现 三 香港高中新学制改革的特点 香港教育局希望通过学制改革 让不同志向 兴 趣及能力的学生都能尽展所长 为学生提供更广阔 的学习空间 拓宽学生知识基础 促进学生全面发 展 1 构建多维宽广 均衡全面的课程结构 新学制 打破了旧学制传统的文理工商分流的中学课程结 构 形成了学习领域 共通能力和价值观与态度的有 机融合的三维课程架构 并将现有的课程分成了八 大学习领域 设置了四个核心科目和 2 0 个选修科目 及应用学习课程 香港课改 报告 建议学校从每个 2010 年第 1期 教育考试 EDUCATION AND EXAMINATIONS 82 上接 62 页 Reflec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Office Work Style in Newly established Vocational Colleges L i n Y u Abstract N e w l y e s t a b l i s h e d v o c a t i o n a l c o l l e g e s s t i l l l a c k s i n c e r i t y c o u r a g e a n d a b i l i t y i n s t r e n g t h e n i n g t h e p e o p l e a n dr e s p o n s i b i l i t y o r i e n t e d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o f f i c ew o r ks t y l eB ya n a l y z i n gt h es u b j e c t i v ea n d o b j e c t i v e r e a s o n s t h e a r t i c l e p u t s f o r w a r d t h e b a s i c t h o u g h t s o a s t o i m p r o v e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o f f i c e w o r k s t y l e i n n e w l y e s t a b l i s h e d v o c a t i o n a l c o l l e g e s Key words n e w l y e s t a b l i s h e d v o c a t i o n a l c o l l e g e s o f f i c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w o r k s t y l e 学习领域选出一些科目供学生选择修习 并确保在 整个中学阶段 所有学生均应有机会享有八个学习 领域中的学习经历及其他基础且重要的学习经历 2 鼓励开放灵活 弹性连贯的课程设计 香港 新学制鼓励学校和教师灵活地采用开放式的课程架 构和教学过程 灵活地选用切合学生需要的教学内 容及学习材料 鼓励学校和教师运用不同方式 例如 科目 单元或专题等 灵活地运用校内外的时间 空 间 环境 教学材料 教学资源库等组织校本课程 整 体而连贯地设计学校课程及学习计划 以适合学生 发展需要和实现学校课程目标 3 提供多元多样 具体详实的课程评价 香港 新学制将由中学文凭考试取代香港中学会考和香港 高级程度会考 同时 将校本评核纳入新学制课程与 教学评价体系 并作为高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丰富了 课程教学评价的内容和形式 香港课程发展与考评 局已经联合编订并发布了高中课程四个核心科目及 2 0 个选修科目的课程及评估指引 对相关评估准则 及操作程序作出了详实而具体的要求和规定 同时 也为学校课程设置 教学评估 考试命题提供了重要 依据 参考文献 1 香港考试及评核局 中学文凭考试 EB OL http www hkeaa edu hk DocLibrary Medi a Leaflets HKDSE pamphlet Chi 1410 pdf 2 香港教育局 高中课程及评估指引 EB OL http 3 香港考试及评核局 校本评核 EB OL http www hkeaa edu hk tc sba 4 香港教育局 三三四 新学制大学收生要求联合公 布 EB OL http www edb gov hk FileManager SC Content 64 40 university 20entrance 20requirements chi 090305 pdf 2009 3 5 New High School System Curricula and Its Examination Evaluation in Hong Kong Wu J i n c a i Abstract I n 2 0 0 9 H o n g K o n g b e g i n s t o i m p 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内训师课件评审表
- 化学气象沉积安全培训课件
- 创造性写作课件王
- 【含听力7英RJ月考】宿州市第一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试卷
- 先学做人再学做事课件
- 化学专业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17 爬天都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备课素材)
- 空间方案设计汇报
- 内控安全培训课件
- 财政政策复苏效应-洞察及研究
- 来华留学生管理办法
- 宁波银行2025-2026年招聘考试笔试题内容历年考试真题
- 心力衰竭健康教育
- 学堂在线 新闻摄影 期末考试答案
-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核心素养展示
- 校本研修教学课件
- 物业客服部日常工作
- 一例外周静脉炎的护理个案讲课件
- 慢性便秘病人护理
- 商铺意向金协议书
- (高清版)DB13∕T 5817-2023 河流(湖泊)健康评价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