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徐汇区基本单位分布、变动情况总体评价与分析 基本单位的分布状况和结构特征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特点。根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2004年本区开展了首次大规模的经济普查工作,通过普查,基本摸清了本区第二、第三产业的基本单位数量、经济类型、产业结构、行业和地区分布等经济情况。一、徐汇区基本单位的总体概况普查资料显示,2004年末,除个体工商户外,全区共有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全部单位数28048个。其中,法人单位21790个,产业活动单位6258个。与2001年末本区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以下简称“二基普”)同口径比较,全部单位数增加2002个,增长7.7%。其中,法人单位增加3742个,增长20.7%;产业活动单位减少1740个,下降21.8%。普查资料还显示,在本区行政区域内共有非正规就业组织1082个,外省市驻本区工作办事机构1140个。共有个体经营户14047个,其中,有证经营户11705个,无证经营户2342个。二、徐汇区基本单位的变动情况和特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结构的进一步战略性调整,本区基本单位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单位性质看,企业仍是各类单位的主体。普查资料显示,全区拥有各类法人单位21790个,其中,企业法人20086个,是全区法人单位的主体,在全部法人单位中占最大份额,达92.2%;与“二基普”相比,单位数增加3685个,增长22.5%。机关、事业法人780个,占3.6%,比“二基普”减少143个,下降15.5%。社会团体法人230个,增加36个,增长18.6%。其他法人694个,增加164个,增长30.9%。 2、从隶属关系看,无主管单位增速明显。随着所有制结构的变化,非公有制企业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区内各类单位的隶属关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无主管单位继续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全区无主管企业有17439个,比“二基普”增加8233个,增幅达89.4%,占全部法人单位的比重由“二基普”时期的51.0%上升到80.0%,提高了29个百分点。中央属、市(局)属、区(县)属及街道(乡、镇)属单位继续呈下降趋势,与“二基普”相比分别下降45.3%、40.3%、53.2%、55.4%。 表1 法人单位隶属关系构成及变动情况2004年2001年2004年比2001年单位数(个)比重(%)单位数(个)比重(%)增加单位数(个)增长(%)总 计2179010018048100374220.7中央属4972.39095.0-412-45.3 市(局)属17778.2297816.5-1201-40.3区(县)属12715.8271515.1-1444-53.2街道(乡、镇)属6953.215588.6-863-55.4居(村)委会属270.12411.3-214-88.8外省市属840.44412.4-357-81.0 无主管1743980.0920651.0823389.43、从经济类型看,私营企业增幅最快,国有和集体单位继续呈下降趋势。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改革的不断深化,单位的所有制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区经济已逐渐演变为多种经济成份共存的市场经济格局。特别是私营经济发展迅猛,至2004年末,本区私营企业单位数达到14709个,占全部法人单位总数的67.5%,比2001年“二基普”增加6934个,所占比重上升24.4个百分点。而国有和集体单位因产业结构调整、所有制改革等因素,单位数分别下降30.0%和55.8%。4、从产业结构看,以商业、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比重继续加大。“十五”期间,本区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第二、第三产业比例由“二基普”时期的16.4:83.6变化为11.4:88.6。普查资料显示,本区从事第三产业的法人单位数19306个,与2001年“二基普”相比,单位数增加4225个,增长28.0%。其中,商业、服务业单位数达到17891个,占整个第三产业的比重由“二基普”时期的90.6 %上升到92.7%,提高2.1个百分点。从事第二产业的法人单位数2484个,比2001年“二基普”减少483个,下降16.3%。5、从行业分布看,主要集中在批发零售业、服务业和制造业三大行业。从国民经济行业的分布看,本区单位的行业集聚度较高,主要集中于批发零售业、服务业和制造业,这三个行业集中了全区87.6%的法人单位。其中,从事批发和零售业的单位9088个,占41.7%,比“二基普”增加2713个,增长42.6%。从事服务业的单位8284个,占38.0%,比“二基普”增加1511个,增长22.3%。在8284个服务业单位中,从事现代服务业的单位4830个,占22.2%,比“二基普”增加1407个,增长41.1%。从事制造业的单位1713个,占7.9%,比“二基普”减少575个,下降25.1%。 表2法人单位行业分布变动情况2004年2001年2004年比2001年单位数(个)比重(%)单位数(个)比重(%)增加单位数(个)增长(%)总 计2179010018048100374220.7中央属4972.39095.0-412-45.3 市(局)属17778.2297816.5-1201-40.3区(县)属12715.8271515.1-1444-53.2街道(乡、镇)属6953.215588.6-863-55.4居(村)委会属270.12411.3-214-88.8外省市属840.44412.4-357-81.0 无主管1743980.0920651.0823389.46、从地域来看,基本单位分布不均匀。普查资料显示,有三分之二的单位集中在内环线及周边区域,地区优势明显,地域分布不均匀。全区平均每平方公里约有398个法人单位,与“二基普”相比,单位密度增长了20.6%。徐家汇街道仍是全区单位最为密集的区域,每平方公里拥有1306个法人单位,拥有各类法人单位5262个,占全区法人单位总数的24.1%,居全区各街镇之首。华泾镇是本区拥有单位数最少的地区,每平方公里约有52个法人单位。法人单位数居前五位的街道依次是徐家汇、天平、漕河泾、田林和枫林,约占全区法人单位总量的三分之二。法人单位密度居前五位的街道依次是徐家汇、天平、枫林、湖南和田林。 表3 法人单位地域分布情况街道、镇土地面积(平方公里)单位数(个)位次单位密度(个/平方公里)位次总 计54.7621790398天平路街道2.69259429642湖南路街道1.72104386064斜土路街道2.79128374608枫林路街道2.66182356853长桥街道5.87571129712田林街道4.19234345595虹梅路街道3.33171365146康健新村街道4.07803101979徐家汇街道4.035262113061凌云路街道3.585721116010龙华街道6.53845912911漕河泾街道5.26251734797华泾镇8.044211352137、基本单位规模结构分析年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企业单位数净增1247个。普查资料显示,全区年营业收入达到500万元以上的企业由“二基普”期间的2811个增至4058个,净增1247个,增长44.4%。其中,500999万元的企业由1092个增至1523个,净增431个;10004999万元的企业由1229个增至1779个,净增550个;50009999万元的企业由224个增至327个,净增103个;1亿元及以上的企业由266个增至429个,净增163个。企业单位资本金规模增幅达四成。普查资料显示,全区20086个企业法人单位的实收资本总额为1387.5亿元,比“二基普”时期的992亿元净增395.5亿元,增幅达40.0%。在全部企业法人单位的实收资本总额中,国家资本占20.9%,比“二基普”时期下降12个百分点;集体资本占6.6%,提高1.4个百分点;法人资本占39.9%,提高12.5个百分点;个人资本占14.1%,提高3.7个百分点;港澳台商资本占9.6%,下降2.9个百分点;外商资本占8.9%,下降2.7个百分点。企业单位经营规模增长明显。全区20086家企业法人年营业收入达到2691.1亿元,比“二基普”时期的1598.4亿元净增1092.7亿元,增幅达68.4%。 从企业数量上看,年营业收入在500万元以下的企业16028个,占企业总数的79.8%,比“二基普”增加2431个,所占比重下降3.1个百分点;500999万元的企业1523个,占7.6%,比“二基普”提高0.9个百分点;10004999万元的企业1779个,占8.9%,比“二基普”提高1.4个百分点;50009999万元的企业327个,占1.6%,比“二基普”提高0.2个百分点;1亿元及以上的企业429个,占2.1%,比“二基普”提高0.5个百分点。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本区小规模企业在数量上虽然仍保持增长,但所占比重已有下降的趋势。相反,年营业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无论在单位数量上还是从整体规模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三、徐汇区两大重点地区单位基本情况1、徐家汇地区商务商贸功能明显。徐家汇地区拥有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全部单位数8148个,其中,法人单位5994个,产业活动单位2154个。从行业分布看,法人单位数列前三位的行业分别是批发和零售业2780个,服务业2366个,房地产业270个。徐家汇地区批发和零售业单位数占该行业总数的30.6%;全年完成销售额425.6亿元,占该行业销售总额的31.7%;实现利润总额16.8亿元,占54.2%;年末资产196.7亿元,占31.9%。服务业企业单位数2028个,占该行业总数的30.1%;完成全年营业收入87.3亿元,占该行业全年营业收入总数的35.5%;实现利润总额17.8亿元,占74.8%;年末资产286.5亿元,占22.5%。2、漕河泾开发区工业企业经济总量占据半壁江山。漕河泾开发区拥有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全部单位数1834个,其中,法人单位1579个,产业活动单位255个。从行业分布看,法人单位数列前三位的行业分别是工业483个,批发和零售业517个,服务业477个。全区工业企业1713个,其中漕河泾开发区483个,占28.2%。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35.9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64.0%;完成销售产值434.3亿元,占63.5%;完成出口交货值312.7亿元,占89.3%;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42.9亿元,占61.8%。四、徐汇区基本单位在九个中心城区排名情况1、法人单位数列九个中心城区第一。本区法人单位数21790个,占九个中心城区法人单位总数的18.5%,在九个中心城区中列首位,也是九个中心城区中唯一单位数超过2万的区。2、建筑业等七个行业法人单位数均列九个中心城区首位。建筑业、信息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卫生事业、文化服务业、中介服务业、行政事业七大行业法人单位数在九个中心城区名列第一。其中,建筑业771个,占九个中心城区法人单位总数的18.7%;信息服务业1098个,占27.3%;批发和零售业9088个,占17.9%;卫生事业111个,占21.4%;文化服务业1782个,占20.6%;中介服务业2312个,占17.4%;行政事业1505个,占18.4%。 表4:法人单位占九个中心城区比重及位次九区单位数(个)本区单位数(个)占九区比重(%)位次第二产业12527248419.81工业8400171320.42建筑业412777118.71第三产业1055001930618.31# 信息服务业4026109827.31批发和零售业50700908817.91住宿和餐饮业442165414.82金融业2212712.24卫生事业51811121.41文化服务业8665178220.61会展业60212220.32旅游业164222413.63中介服务41行政事业8174150518.41注:文化服务业、会展业、旅游业、中介服务业与部分行业有重复交叉因素。3、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列九个中心城区前三位。普查资料显示,2004年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681.1亿元,占九个中心城区工业总产值总数的28.9%,列九个中心城区第一;实现利润总额27.4亿元,占16.7%,列第二。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45.4亿元,占17.0%,列第一。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53.2亿元,占11.1%,列第三。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9.8亿元,占17.1%,列第二;商品销售总额988.7亿元,占14.5%,列第二。房地产开发全年实际销售面积231.5万平方米,占17.8%,列第二;实际销售额180.0亿元,占16.7%,列第二。会展业完成营业收入2.3亿元,占17.0%,列第三。旅游业完成营业收入30.2亿元,占15.1%,列第三。行政事业全年支出185.5亿元,占23.6%,列第一。五、存在问题1、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缺乏规模效应。在20086个企业法人中,营业收入在500万元以下的企业单位有16028个,比“二基普”增长17.9%,所占比重达79.8%。说明在现有企业中,规模较小的仍占多数,有一定规模的企业,特别是特大型企业、拳头企业所占比重还不高,缺乏规模效应。2、法人单位占用区域资源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不匹配。普查资料显示,经营在本区的法人单位有21790个,其中,注册在本区的单位8275个,占38.0%。有40.4%的单位集中注册在5个区,分别是金山区2483个,占11.4%;奉贤区2296个,占10.5%;青浦区1453个,占6.7%;浦东新区1318个,占6.0%;嘉定区1254个,占5.8%。一般情况下,注册地也是税收的缴纳地,注册率低会影响税收的属地率,影响对区域经济的贡献。3、地区成本等因素制约着本区工业的扩张性发展。本区工业企业数由2001年“二基普”时期的2288个锐减到1713个,减少575个,减幅达25.1%。究其原因,一是随着徐汇区作为城市副中心的区域外延,一些存在环境污染隐患的工厂被迁往郊区或城市边缘地带;二是地区成本的不断上升,使企业承受不了高额经营成本的负担,纷纷外迁;三是一些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滔滔大势中因经营不善或其他原因关停并转。由此可见,土地成本的增加,原材料的上涨,产品结构的不合理等,将会使本区工业经济发展的空间相对缩小,制约本区工业的扩张性发展。六、建议发展经济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劳动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徐汇区今后的工作重点和着力点。根据徐汇区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就今后本区经济发展提出以下建议:1、做大做强重点企业,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本区的基本单位在数量上较其他中心城区有明显优势,但是企业规模总体较小,规模效益相对较低,缺乏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要坚持“择优扶强”,通过与国际跨国公司、高新技术企业的联合、嫁接等形式,做大做强一批拥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金融业商务礼仪提升
- 2026届江苏省徐州市撷秀初级中学化学高二上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启声高中化学高一上期中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
- 护士企业编制面试题库(a卷)附答案详解
- 羽毛面具课件
- 大学社团工作总结
- 羽毛球课件教学课件
- 羽毛球裁判知识培训方案课件
- 2025年秋季高二开学摸底考试模拟卷英语02(新高考适用)(参考答案)
- 新八年级上册数学开学第一课
- 安全挂梯施工方案
- 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规则
- 《项目管理飞行检查管理办法》宣贯交底
- 易制爆化学品危险物品单位治安防范情况检查评估表
- 干熄焦余热发电安全预评价送审
- 中国传统艺术-篆刻、书法、水墨画体验与欣赏-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宾馆承包合同协议书
- 血透室进修汇报专业知识
- 2023年天津卷英语高考真题
- 硫磺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