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下一代互联网经济的源动力.doc_第1页
“.NET”--下一代互联网经济的源动力.doc_第2页
“.NET”--下一代互联网经济的源动力.doc_第3页
“.NET”--下一代互联网经济的源动力.doc_第4页
“.NET”--下一代互联网经济的源动力.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张维迎:最近我们的经济论坛好戏连台。在上一次张明正的报告中,我说过他是个杀毒的。所以是病毒越多越赚钱。今天我们请的比他还能赚钱。因为他可以套牢你。大家知道在我们学经济的时候,消费品你买的越多的话,效用越低。而且别人的消费和你是没有关系的。好比吃饭,你吃不吃和我是没有关系的,你不吃我也照样吃。可以有一种产品是不一样的,别人越吃你也越想吃,这叫做网络产品。我们今天讲的微软公司生产的就是这样一种产品。如果你已经使用了微软的产品,你说你不想再用微软的产品了,很难,上瘾,因为你要转变的话成本非常高。这样的公司是最赚钱的。那么当然创办这样的公司并不需要非常高的文化,只要读大学三年级就可以了。但是要在这样的老板下面工作,一般还得要个博士学位。既然我们今天请来的是微软中国公司的总裁,高群耀博士。他是在加州大学拿的博士学位。早年他在哈工大读书,也是我们大陆文革以后第一届大学生。他在99年12月加入微软公司,担任总裁有一年多。大家可能对他本人不大熟悉,但是对他管理的公司是非常的熟悉。我想我们都在用他的产品。今天我们非常荣幸的请到他给我们介绍一下,在下一代互联网经济的原动力究竟是什么。高群耀:谢谢维迎老师的介绍。我不知道我是否苟同他刚才讲的东西。不过刚才一进来,真的让我太吃惊了,因为原来讲是唯迎的几个同学做一个座谈,进来一看这么serious。我有个习惯,平时在任何一个场合里,特别在公司里,要开会的时候,每个会议参加的人数以及要参加的每一个人都是要经过我的考量一番的。而且有个习惯,把参加会议这些人本身他们的薪水加起来除60,变成每一分钟多少钱挂在墙上,所以每过一分钟大概是什么样的cost,每个讲话的人心里都突突的看着那个表,一分钟一万块,oh,my god,就会有一种压力。可是今天有这么多的同学。特别刚才维迎老师讲很多MBA的同事。本身就是老板,所以心里就会想,不知道我今天讨论的问题是否有这样的value,值得大家花这样的时间。不过叫我简单的试一试吧。听说大家都是管理学院的高才生,所以我对自己说千万不要碰管理方面的概念。不敢班门弄斧,还是谈谈微软有些东西吧。所以准备了两个方面的话题。一个是,也就是说微软画了一个前景,网络时代它的下一步推动的原动力是什么。以微软的一些理念以及为什么我们要这个做为一部分。另外呢,因为它所引起的软件产业本身对我们整个行业有多么重要,我主要引申这么两个话题。这张图给大家一个简单的说明,我把它叫做explosive growth。简直是爆炸性的一种发展。横坐标是时间,到现在是120年。纵坐标是事物本身对人们产生的影响。或者是多少人被冲击。最右边的那条线是从汽车,电话,电力等等。他们被发明出来到人们使用,对人们产生真正的影响,所花费的年头,有80年,100年才会发展到那个地方。可是我们这代人经历的是两场革命。最左边的那根线是PC,我们经历了PC的革命,PC从开始到迅速的被普及,花了大概20年左右的时间,和传统意义的对人们产生巨大冲击的东西有很大的shrink.紧接着之后又出现了internet,internet使得这跟线更立了起来,几乎是在几年之间被人们采用,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对生活的改变如此之快,对人们的冲击如此之迅速,从而使得业界、老板、家庭都来不及反应,所以瞬时间人们忽然感到时间、速度变的非常的重要。我想去年那时可以看到搞IT蓬头垢面的人很多,没时间洗脸,每天在run,每一分钟都是金钱。所以出现了快鱼吃慢鱼,时间就是金钱这样的说法。所以出现了我们做business plan,原来我们都是做年度计划,可是在这个时候,包括今天,一年太久了,所以出现了新的概念,一个季度就是一年。所以每个quarter要做business plan,每个quarter要做。比尔.盖茨在一起参加会议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人都问他这样一个问题,说what is going on ?为什么那时侯你头脑不热,而现在又头脑不凉。看起来又极其乐观。这里有个很深的理念在里面,internet本身对人们带来的impact已经是在那里,问题是怎么来开发下一步。internet是走了两个过程了已经。第三代互联网才是真正可以挖掘互联网的潜能的,给予人们真正的影响。而那里面一定有钱赚。而这是.net的最悲惨的部分,刚才维迎老师说没有钱赚,就什么都谈不上了。赚钱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而是一个最fundamental的部分。我们认为revented internet有两个部分很关键,一个就是internet to internet,本身里面的content会shift到service,浏览会shift到application.不管如何,我们很强调经验,是用户内在里面的一种体验。要知道这样体验,我们可以看一下我们最熟的PC机。几十年前,一个人提出设想,有个东西叫做PC,那个时候的机器都是穿着白大褂才可以进去,放在在冷气的房间,是没有几个人可以搞懂的大怪兽。他说这个东西可以变做一个PC,可以变做所有人都可以使用,会在每一家出现。那个时候可能会觉得这是一千零一夜的故事。而今天围绕整个这个部分的PC的出现,microsoft created it,操作人员告诉机器干什么,然后机器就可以作完。所以当时人们说有个很关键的突破,写了一个dos的code。以我自己在微软工作两年的体验,它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创新,这里面有制度,有商业模式。有管理的创新恐怕占的比重更大。当时没有决定将这个东西写出来,卖给硬件的公司,而是决定把它以很便宜的价钱卖给用户,这件事本身是一个创新。而且一个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怎么卖?许可证的发明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也是因为这个的发明才出现了今天的软件产业。而软件产业在96年的时候已经变成了美国经济的重头,使得经济学家最后叫他知识经济。在这个过程中,他有一个很深的理念,要做一个很好的产业,从而不停的降低门槛,是更多人进入,到所有的人都可以用,所以出现了dos,在中国有十几万人出现,到出现windows,中国有两三千万人出现,现在我们谈论.net,希望是一亿的人会出现来参与这种革命。到今天我们说微软的dos的时代,已经接近尾声。尽管如此,今天有4-5亿的人们在采用这个部分,也许正是这种巨大的影响,使这场革命不是微软自己的革命,也正是如此,微软今年第一次超过百年老店可口可乐,成为全世界最知名,最有价值的品牌。新的时代的开始,很大一部分我们强调的是经验。新经验和新标准。所以微软最近所有的产品都叫xp,就是experience .PC有光辉的昨天,也会有很好的明天,原因就是和internet exploxsive有关系。PC将会成为internet的core。它的外围很多新的应用会出现。这里我放一个短片,可以让大家知道我们所说的体验是一个什么样的内容。这里只是一个小小的例子你看在这个交流过程中,他把整个的体验都放在里面了,这里就有很大的一个变化,75年的时候他就提到着这样一个梦想,在这个梦想实现以后,微软提出新的vision,这个vision就是任何的人,任何时间,可以通过任何设备把合适的信息在合适的地点,送给合适的人。如果可以把这样的设想变成现实,互联网的真正的潜能可以被挖掘出来,在能够变成的现实的里面,软件可以改变世界。软件是如何改变世界,我可以简单说一些。一个是软件将会以服务的形式出现,另一个是有个标准叫做xml,使其成为可能。我稍微讲讲这个webs parts。我们开发软件的时候都有一种开发工具。在window上面有一种叫做complex,一块一块的开发工具,叫你开发出来程序供大家应用。每一个web的网站都有自己的web part,做了一个应用的程序叫做building block,把它准备好给其他的人用。比如说我是一个投资者,我需要自己的投资家,我知道自己的银行账户,和agent,有自己的mail,上去看自己的这些东西,今天我们是围着技术在转,而不是客户为中心,还没有做到这一点。那每一个网站都提供自己的web parts,就有人可以把这些web parts放在一起,变成web service.这些东西融合,那么对于用户来讲,不管通过什么,要对自己的股票进行了解,所有这些信息是进行个性化的,来自于各个网站,完全是被个性化的信息。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不同。所以我们加进去的东西,是web parts,而web parts的综合起来的东西变成了web service,这是非常大的一个突破。这实际就是.net的一个basics.最底下是xml,那微软提供的就是一种交流标准,我刚才说了,internet能够explode,交流的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就像我们今天坐飞机到各个国家去,每个国家讲的语言不同。最终大家说我们都讲英文吧,那英文就是标准。Microsoft提供的xml,是包括IBM很多公司支持的一个标准。在这个标准后面,的building blocks,这个blocks有微软的,也有很多其他人的blocks,然后微软和其他合作伙伴提供developing tools,以及service backend,才能使得前沿的这些diveces和uses experience成为可能。所以简单说是一个平台。我很难给你特别形象的例子解释.net,解释我们到底在说什么。好比很多年以前刚发明了电的时候,人们只是预测可能会对以后产生很大的冲击,后来灯泡出现了,很多卖蜡烛的店铺都关掉,后来别的电器的出现,给多少商人带来商机,.net或者说互联网的第三代,会带来一系列这样的部分出来。把coutent变成service,把浏览变成了applications,money is coming。我再举一个例子,看看这个building block是个什么东西。比如说ID,每个人都有一个密码,才可以证明你的ID。在windows的isp里面,你只要打进一个,就可以登陆,不需要再打进密码。这是一个building block,而它拿在外面,是给很多人用的。我再举一个例子,比如notification,是一种通知的building block,通知就是通过各个环节被送到你要通知的人,而被通知的人是可以决定我被通知还是不被通知的。有这种选择的权利。拍卖东西的时候,有时找不到想要买的合适的人,而有了这个以后,就可以把通知送到这个人那里,无论是他在钓鱼或者是做别的什么。而提供building block,也许是几分钱,也许是一毛钱,这时软件不是以产品的形式出现,而是以软件服务的形式出现。人们说今天的世界有四件大事在发生。宽带网在取代各种各样的有线电视电话,越来越多的内容会被数字化。数字化以后,信息会以speed的速度传到你要传到的各个角落,时空的概念被打破了。各种电器会以不同的方式成为互联网的终端。如果你到微软的电子家庭里面去看,你走到门那里,有个灯出来扫一下你的左眼,如果你是主人就会开,不然会蹦出来一个荧光屏,说你找谁,是留话、录像还是打手机。当你进来,所有的东西都被personlize,你按着一个东西,屋里就会窗帘打开,音乐响来,空气应该如何如何。微软和海尔所做的家庭产品信息化和信息产品家庭话就是指的这个部分。最后一个内容就是无线的技术在迅速的膨胀,我们所说的不止是我们的手提电话,而是数字的东西更为重要。我记得当时张chamber 有个预言,在很短的时间内,讲话是不应该要钱的,占的宽带实在是太小了,如果光是讲话,中国用不着花这么多钱做宽带网。这些东西的急剧变化可以说IC或者集成电路是基础,电信和计算机在急剧的融合,是载体,软件和服务是灵魂。如果把互联网看作一个海洋的话,那么一个个的.com就是孤立的群岛,如何把这些融合在一起,让信息和可以充分的交流,和各种device可以交流,是以用户为中心达到的 web service成为可能,就是.net。那这对人们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呢?这里所说的.net的服务,和各种devices,,和最后提供的我索要的功能。这里我们再看一段小片子,描述了一个先生从美国东部道洛杉矶出差,落下的时候才发现什么都没带。他用smart card在手机上晃一下,他的所有个人信息都从因特网上进入到电话,他的日程,联系地点等都显示了。而他生病的时候他如何和他的医生家人如何交流这样的场景。 在这里面有这么几个典型的特征。一个就是主人公忘了自己的电话号码,我们在开始的时候说了我们有这么一个vision,就是把信息可以从任何地方,在合适的地点和时间送给合适的人。微软可以说是全世界最富裕的公司,可是从来没做过卡拉ok等东西,非常focus软件。另外一个部分是web service,他的医生把一切都已经on,当他打开荧屏的时候,那个上面有日历,有周围的医院,过去买保险的过程等等,这些信息是通过无数个网站通过building block,放到这里面,个性化专门给这个人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它已经超越了浏览器的概念。所有的信息都存储在医生那里。所以不需要再有别的麻烦了。提供的是一种服务,就像你回家把灯打开,从来没有人注意那个电到底是怎么回事。软件产业是非常重要的在下一个十年,那么我们中国软件的出路和方向是哪里呢?中国软件业发展的速度也是非常快的,包括了包装软件和包装软件服务两个部分。中国手机占了全球手机的12%。作为全球来说占第三位,我想很快就会升到第一位。PC market本身,占全球市场的3。4%。软件排队占全球的0.7%,第17位,如果是软件服务来说,我们是第27位,占整个市场的0.2%。对于国内本身来讲,我们最保守的估计在国内做软件的人有75万。我们随便找一个欧洲的公司,尤其是做软件的专业公司,专业人员有2-3个million的人们在做这个。中等的国家里,软件硬件的比例大约是1比1,我们的比例大概是一块钱硬件比一毛钱软件。软件产业如此弱小相当程度上抑制着IT业的发展。这使得我们业界的人人很急。去年那么多的部委联合起来发布了一个国务院第十八号文件,把软件产业定为stragetic的产业,呼吁所有的企业所有的政府要给足够的重视和优惠条件来做。所以很多人着急的问,为什么我们的一流的program,有一流的人员,可是为什么我们没有一流的软件产业?十个优秀的软件程序员,做了一个很好的软件产品,可是明天变成同一个产品,十个公司,无法深入,无法做出规模,所以这个问题是我们面临的很大的一个挑战,如果不把这个解决掉,后面有 一大堆的问题会发生。我们总不能找两个韩国人给我们写一个检察院系统吧。我记得我刚到微软的时候曾经提了一个问题:微软在中国的发展或者成功一定是立足于中国的软件产业。另外,微软在中国的发展是和中国的软件产业息息相关的。中国要有世界水平的软件产业,才可能在整个世界的技术中起一个带头作用。我们也提出了很具体的vision,截止到2005年,我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强大的软件阵营。我这里讲,至少有5个中国的软件公司做到500 million美元以上。至少有十个软件公司把他们的研究成果全球化。在中国则建立起一个良好的环境。这里包括创造200万个工作机会。以及可以300billion的美元出口。30亿美元,是今天印度的数字。可是软件产业个性化的服务极其复杂,软件开发的技术层次非常之多。我把它归为三类,一类是标准软件,这里包括系统基础软件,安全软件,应用开发工具和办公自动软件。另外一类是半定制软件,中间有消费者应用软件以及消费产品。以及有纵向软件,包括电信方面的。最后一部分是软件开发,或者说软件服务这一类,一共三类。而这三类都有它极其不同的特点。我把它分类主要是想知道它的成功的因素到底是什么。想做这些不同的部分要有什么样的背景才可以做好做成功。做标准软件的特点是规模大,通用,做这样的软件一定是大型的跨国公司有资产。Windows2000从一个主意出现,到最后变成一个产品,中间有5500万人用了三年半的时间。丢进了十亿的现金做这样一个产品。这个过程中要解决每个人的任务是什么,如何把这个做好等等这些一堆的问题.在中国发展软件企业,有三个步骤。第一步就是现在我们focus的这一个部分,软件服务,也包括安全软件等等这些部分,随着发展会到stage two,进入软件develop的这个部分,考虑到出口,来做一些特别的部分。而最后一个部分是第三个stage。这个时候创造和生产package software.不管是domestic还是international,都把它做起来。不管如何,做软件离不开这几个因素。人才,这是最基本的来源,技术,没有这个就根本没有资源也转不起来。demand,没有这个,就没有生意,capital,没有这个就没有保障。我们曾经做过一个调查,说中国软件企业做不起来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人们的第一个反应大概是知识产权。一定程度是对的。但是除此以外,还有其它的原因在里面,在今天软件产业面临的一个很大的挑战就是管理创新的挑战。可是做那个东西看不到摸不着,performance怎么看,系统工程怎么看等等。所以我们往里面一戳的话,有相当的一部分。我们今天在座的有很多老板,MBA的学生,那么三年以后你要做什么呢?所以这些都是属于info stragetic.我列了几个部分,微软针对这些理念,在中国在做些什么,要担任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怎么可以达到我刚才讲的,要立足于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在不同的相限里面,我们都有一些很特别的举措。比如在人才方面,比尔.盖茨代表微软中国,发布了architect2000,北京的报纸把它称为要培养2000个小盖茨等等。这里指的是要培养2000名软件设计师这样的事情,我们投入很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把我们管理软件的一些经验滤出来,和大家进行交流。所以我们制作一个programme,专门针对软件产业的CEO,这样一个活动。这个活动包括软件产业的主要一些产业,包括金山,包括所有这些CEO都在做,做的目的就是要把中国软件产业这块饼要做大。我们对于软件发展的前景非常乐观,相信它会创造出一个完全崭新的环境。硬件在突破的发展,电信在突破的发展。在这一系列的变化中,就孕育着机遇。PC,家用电器,broadband,无线,这些总体的融合,提供了下一代互联网的一个最基本的背景和基础。基于这样的基础,微软提出了,而提供了一个平台,这个平台和大家一起努力才可以实现,最终达到以用户为中心的这样一种体验。过去的二十五年,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而未来的十年是更让人兴奋的十年。数字化的时代将在今后的十年发生,会改变我们的生活,提供很多就业机会,中国需要这个产业。需要大家一起努力,才可以使这个成为可能。Microsoft就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提出了这样的设想。而中国继续这样的发展。在座的都是管理行的高手,我相信中国有了你们,就有了希望,谢谢。Jack问:众所周知,十月二十五日windows xp上市,但是我看到消息,没过几个小时,就有盗版软件出现了,请问您怎么评价微软的抗盗版能力,您以后在中国如何应付盗版?答:从技术的角度来说,作为决策者有很多的工作,你可以有很多技术方面的动作来防止盗版,可是在同时,如果你过分强调这方面的技术,你就会失去很多custom decide.你可以增加很多东西来保护你的软件,可是作为正版用户,会有很多的不方便。所以在这个中间,要play balance。windows xp和其他的一些微软产品,我们在这个方面有一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这两个方面的要求。至于盗版的问题,目前在中国我还没有发布。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其中一种是把测试版纳过来,特别国外的测试版,在里面做一些手脚,在外面贴一个shell,外挂,而大街上的人都不晓得。随着技术的越来越提高,随着人们要求的增高,这样的做法会越来越难。不过使用正版会逐渐成为必须,市场会逐渐帮你解决这个问题。问:享受.NET下的微软的服务是一种体验,享受微软的盗版软件也是一种体验,不同的是前者的体验主要是通过在线的形式来进行的,这样的话体验后者就会比较困难。那么微软以.NET为核心的从软件业向服务业的转型有多大程度上考虑到这个因素?答:微软在这25年当中,制定vision都是非常重要的部分。而要让所有的人都明白它,也是一个很艰巨的工程。.net本身,和外界的很多发展,电信的发展,硬件的发展紧密联系,使其成为可能。许可证本身制度的发明,从而创造了软件产业。但是今天这种形势却不一定再work了。我们知道微软在许可证方面也在做着一些相应的改动。.net是基于所有这些的环境的变化而提出的一个新的vision。软件从产品想服务的转移,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减少盗版现象。不过旧的东西和新的不是对立的,没有一条清晰的界限,而是融合在一起的,这是一个经济的特征。问:您刚才讲到中国软件的四个支撑点,人才,技术,需求和资本,关于这个资本您能不能 讲的透一点?答:做这样的事情本身是需要资金的。软件产业比较特殊,需要相当大规模的前期投入,而且这个投入不管是否成功都是要投入的。我们调查了8000家软件产业,30%的产业在产品没有出笼以前就死掉了。有70%的这样的软件产业,最终完成了产品的时候超过了预算170%。 这些部分前期的投入都是很都规模的。每个产业的模式是不一样的,就象航空,飞机飞一次的成本是不变的,不管是一个人还是挤满了人。如果十个人可以满足成本,那么坐第十一个人就是利润。软件产业比这个还特殊一些,因为使用的人数是无法估测的。如果规模到一定程度,那么利润是极高的。所以对于投资者来说,有其特有的risk.。问:微软中国的战略是什么?答:我们在中国的定位,一个是立足于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这一点都是基于对中国软件的理解和政府的部门沟通所设计出来的。另外一个,微软在中国的成功,和中国息息相关的,是在中国的开发商。数以十万的开发商,是微软在中国成功的最关键环节,在中国的发展战略,一个是互利,给合作伙伴,有钱大家赚,大家一起努力,把这个产业做起来。我相信,微软中国的战略是有可能成功的。问:您对中国宽带网应用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前景有什么样的判断和建议?以及您对中国宽带接入以及宽带接入增值的服务有什么建议?答:宽带网infostructure不管是主干,还是接入的部分,我们相信会有很大application on it 但这要有非常大的驱动力,才能驱动这些需求,没有需求,这些部分很难赖以生存。怎么才能把需求拉起来,微软在这个方面是可以发挥一些作用的,windows xp里面有一些很重要的功能,这些功能使各种交流如此之简单,众多人使用这个东西,所以希望能够拉动需求问:我想问一个另外的问题,在您到微软以前,前两任?都离开了微软,还有您的左膀右臂?都离开了,您能不能解释一下,为什么微软称为这么多IT精英的滑铁卢? 还有您对您的职业发展的展望是什么呢?答:我是从99年12月加入微软的。从历史上看,微软从86年上市,一路下来,在纪录上就没有过一次和分析家的期望不符,32个季度一直都在成长,次次打破华尔街的预期。股票从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