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 光谱学实验实验29 发射光谱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定性分析一、实验目的1.了解摄谱仪及映谱仪的一般构造及使用方法。 2.掌握光谱定性分析的一般原理和方法。3.学会查阅谱线并判别元素。二、基本原理 当物质被热能或电能激发到不稳定状态时,会辐射能量并产生发射光谱。被激发的分子产生带状光谱,被激发的原子或离子产生线状光谱,线状光谱是发射光谱分析的基础。线光谱中的各条谱线是元素的原子或离子的外层电子在两个能级间跃迁时产生的。根据辐射的量子理论 (29.1)可以决定任何一条谱线的波长l: (29.2) 由于各种元素的原子结构不同,故其发射光谱的谱线波长也各不相同,根据各元素所具有的特征谱线,即可判别相应元素存在与否。 元素光谱的复杂性及谱线出现的形式决定于它的原子结构。 一个元素可以有很多条谱线,其中最容易激发的谱线称为该元素的“灵敏线”或“最后线”。决定试祥中某元素存在与否,不必去检查该元素所有的谱线,只需根据几条灵敏线的出现与否即可作出判断。因为灵敏线在该元素含量很低的时候就能出现:例如,含镉 0.001 时,仅出现其中的一条灵敏线。 为了能在复杂的光谱中,确定谱线的波长,光谱定性分析中经常采用试样光谱和铁光谱并列摄谱。这是由于铁光谱的谱线较多,且分布均匀,人们对于铁谱研究得比较充分,已精确地测定了每条谱线的波长,制备了标准铁谱图,将摄有试样光谱和铁光谱的谱片,经过显影、定影和晾干后,放在映谱仪上,使拍摄的铁光谱恰与“标准铁谱图”上的铁光谱重合,这时可检查元素的灵敏线而决定元素是否存在。当然,每一种分析方法都有不同的检出限量,有时不出现某元素的灵敏线,只能指出该元素含量低于某一个下限。三、仪器及试剂仪器:3 WI 摄谱仪;8 W 型光谱投影仪;WPT-2 型交流电弧火花发生器;天津紫外 型 924 cm感光板;光谱纯石墨电极;铁电极。试剂:显影液;定影液;液体试样若干。四、操作步骤1.熟悉仪器,了解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在暗室内将感光板乳剂面向下装入暗盒 (乳剂面的判断方法是:将感光板取出后,用手指摸一下板角,有光滑感的即为玻璃面,反之为乳剂面)。装好感光板后,注意插上档板,将暗盒装入摄谱仪。3.摄谱 取试液一滴,置于已经聚苯乙稀处理过的平头碳电极上,在红外灯下烘干 (注意按顺序放好,并做记录),打弧前取该电极作为下电极,另取一尖状碳电极为上电极,将两电极置于电极架上,利用照明灯使电极清晰成像于遮光板两侧,调好光源后,检查实验条件。 实验条件:照明系统为三透镜;中间光栏 2 mm;狭缝宽度 5 mm;狭缝光栏为限高栏 2 mm;光源:直流电弧,电流 5 A;室温: ;焦距: 。 实验条件符合后,即可取下透镜盖,抽出暗盒档板,启动光源摄谱,摄谱时间:铁 10 s,样品 30 s;板移:3 mm;摄谱完毕,插上档板,取下暗盒。 4.暗室处理 将配制好的显影液、定影液分别倒在两只托盘内,调节显影液温度为 1820 。在红灯下,将乳剂面向上放入显影液中,同时计时,不断摇动盘子,使显影均匀,显影 45 min,在红灯下观察光谱干板两端是否都出现黑色线条,出现后即可停止显影。将显影过的谱片,用自来水淋洗后,放在定影液中定影,定影 2 min后,即可开灯观察,继续定影到乳剂面颜色褪去,干板成透明状即可停止定影,一般定影10 min 左右。定影完毕后,将谱片再在自来水中淋洗 30 min,然后将谱片晾干。5.查谱将谱片乳剂面向上,放在映谱仪上,调焦,使谱线清晰,对照标准图谱,查看未知样中的元素。五、结果与讨论1.根据查谱结果,列出未知样中的元素。2.发射光谱查谱时,假如某一元素的一条最后线受到其它元素的干扰如何判断它的存在与否?六、注意事项1.更换样品时,必须先更换上电极,以避免沾污。2.使用摄谱仪时,必须细心,动作要轻,切勿使仪器移动位置,狭缝、焦距、光栏及透镜位置己事先调好,切勿乱动!3.使用电弧火花发生器时注意(1) 按顺序启动按钮。(2) 打弧时不能碰电极架,高压危险!(3) 通电后,身体要尽量远离电弧发生器。(4) 一次摄谱完毕要关掉高压开关 (不是电源开关),再调换电极。(5) 刚刚打弧的电极温度很高,取下两电极时注意要使用镊子。4.为了避免紫外线对眼睛的危害,工作时应戴上眼镜或放下仪器的挡板。5.打开通风装置,排除有害气体。七、思考题1.光谱定性分析的原理是什么?2.试样光谱旁为什么要摄一条铁光谱?八、参考文献1.张剑荣,戚苓,方惠群编,仪器分析实验,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2.北京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教学组编,基础分析化学实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3.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分析教研室编,基础仪器分析实验,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九、e网连接1./jiaoxue/xueke/txk/yqfx/3-1.ppt2./lf/bingshui1/fxhx/kej/fengx.ppt半定量分析一、实验目的 掌握谱线强度比较法进行发射光谱半定量分析的方法。二、基本原理 试样中元素的含量不同,谱线的强度也不同,把试样中某元素的谱线强度与已知的参考强度进行比较,就可以确定该元素的含量,因此光谱半定量分析采用谱线强度比较法。根据所采用的参考强度不同,有标样光谱比较法、标准黑度纸比较法和内标光谱比较法。其中常用的是标样光谱比较法。 在同一块感光板上,摄取标样光谱和试样光谱,将试样光谱与标样光谱的某元素同一分析线的黑度进行比较,然后估计试样中该元素的大致含量。例如,分析试样中 Zn,可用分析线 334.57 nm或 307.21 nm 进行比较,若试样中的分析线与标样中 Zn 含量为 l 的同一波长谱线的黑度相近,则试样中 Zn 含量约为 1。若试样的分析线的黑度介于标样 0.5 和 1 同一波长谱线的黑度之间,则试样中 Zn 含量约为 0.7%。 标样光谱比较法的特点是简单易行,但若所用谱线黑度超过乳剂特性曲线正常黑度范围时,必须更换分析线,而且每块谱板都要拍摄标样光谱,所用的标样组成与试样的组成必须相似。三、仪器及试剂仪器:3WI摄谱仪;WPT-2 型交流电弧火花发生器;8W光谱投影仪;紫外型感光板;秒表;光谱纯石墨电极;铁电极。试剂:一套含杂质Cu分别为0.002、0.003、0.01、0.03的铝棒标样和试样;显影液;定影液。四、操作步骤1.准备好上、下电极,其中金属棒需在砂纸上打磨。2.安装感光板于暗盒内 (详见发射光谱定性分析实验)。3.摄谱 将暗盒装在摄谱仪上,调好板移位置,将光阑 l mm 孔放在狭缝前,选择实验条件 (参照发射光谱定性分析实验及下表),将装好样品的电极置于电极架上,拉开暗盒挡板,先摄标准样品,再摄未知样品并记录。板移试样号狭缝(m)遮光板工作状态电流 (A) 曝光时间(s)404142434445标样1标样2标样3标样4试样Fe10103.23.2电弧电弧543010摄谱完毕,推进暗盒挡板,关好电源。4.冲洗感光板 5.查谱 将感光板放在投影仪的工作台上,找出 Cu 的分析线,将试样光谱与标样光谱进行比较。 分析线 (可选择其中黑度适中的任一条线):Cu,282.4 nm、324.7 nm、327.4 nm。五、结果与讨论1.根据查谱结果,估计试样中 Cu 的含量。六、注意事项1.参照光谱定性分析各注意事项。2.铁电极需磨光无锈。七、思考题1. 常用的光源有哪几种?试比较它们的特点及应用范围。2试述光谱半定量分析法有几种?各有何优缺点?3如何确定未知样的大致含量?八、参考文献1.张剑荣,戚苓,方惠群编,仪器分析实验,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2.北京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教学组编,基础分析化学实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3.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分析教研室编,基础仪器分析实验,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九、e网连接1./xibu/huashengxi/yiqifenxi/artical/articals/Kejiang/chapter%20five/1.ppt实验30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镁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加深理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2.了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性能及操作条件的选择方法。二、基本原理 碱土金属原子吸收法的灵敏度按镁、钙、钡顺序下降,而干扰按此顺序增加,镁的共振吸收线在紫外区,其他元素在可见区。镁不受火焰吸收的影响,因此在空气乙炔火焰中离解较完全,灵敏度特别高,较好的仪器可达 0.003 ppm。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镁,样品一般用氢氟酸高氯酸混酸分解。当某些金属离子浓度较高时有干扰,但加入释放剂 (如氯化锶或氯化镧) 可以消除干扰,酸浓度增加时,吸收略有降低。 对于天然水中镁的测定,如果水中存在悬浮物,则首先必须分离并用硝酸消解。清洁而澄清的水用 1 硝酸酸化,如果镁的浓度太大,可用 1 硝酸稀释,天然水中镁的测定不存在干扰。三、仪器及试剂仪器:GBC 932 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486 计算机;空气压缩机;乙炔钢瓶。试剂:除特别注明,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氧化镁,800 灼烧至恒重;浓盐酸;硝酸,1;氯化锶,25。四、操作步骤1.镁标准溶液的制备 准确称取 0.1660 g 氧化镁,溶于 2.5 mL 盐酸及少量水中,移入 l00 mL 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得到含镁1.0 mgmL-1 贮备液。使用时用水稀释 20 倍,变成含镁 50 mgmL-1 的标准溶液。 2.测量溶液的配制 取水样 5 mL 5份,置于 50 毫升容量瓶中,加盐酸 1毫升,25 氯化锶 2 毫升。分别加入 0.00;1.00;2.00;3.00;4.00 mL含镁 50 mgmL-1 的标准溶液,都稀释至刻度,摇匀。3.测量吸光度 (1) 在灯架表上选择相应的空心阴极灯并将空心阴极灯装入灯架。(2) 按顺序打开主机、计算机。(3) 开空气压缩机及乙炔气 (乙炔气钢瓶表头分压力不大于 0.05 MPa ),点火。(4) 调节仪器运行参数。(5) 用所配测量溶液喷雾,记录各自的吸光度。(6) 测定完毕,用蒸馏水喷雾几分钟,然后依次关闭乙炔、空气,切断电源,关闭计算机。五、结果与讨论1.以测得的吸光度为纵坐标,以加入的镁标准溶液在各测量液中镁浓度 (本实验分别为:0;1;2;3;4 mgmL-1 ) 为横坐标作图,将直线外延使与横坐标相交,则交点至原点的距离即为试样中镁在每份测量液中的浓度 cx。水样中镁的含量按下式计算: (30.1)2.上述方法属于哪种定量分析方法?它有哪些优点?在哪些情况下宜采用此法?六、注意事项1.操作时,嗅到乙炔 (或石油气) 气味,可能有管道或接头漏气,应立即关闭燃气,室内通风,避免明火,进行检查。2.防止废液排出管漏气,出口处应水封。3.作图应使用方格坐标纸或作图软件。七、思考题1.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组成部件是哪些?八、参考文献1.张剑荣,戚苓,方惠群编,仪器分析实验,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2.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分析教研室编,基础仪器分析实验,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3.蔡炳新,陈贻文主编,基础化学实验,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九、e网连接1./biology/Class422/200405/32459.html2.2/ppt/yqfx/3.ppt3./ac/res/down/Equip_AC/yzxsgp.ppt实验31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清中的铬一、实验目的1.了解石墨炉原子化器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2.学习生化样品的分析方法。二、基本原理虽然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在分析中被广泛应用,但由于雾化效率低等因素使其灵敏度受到限制。且火焰法至少要 0.51.0 mL试液,对于数量较少的样品将无法分析。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利用高温石墨管,使试样完全蒸发,充分原子化,试样利用率几乎达 100%。灵敏度比火焰法高 1001000 倍。试样仅用 5100 mL ,而且可以分析悬浮体和固体样品。它的缺点是干扰大,必须进行背景扣除,且操作比火焰法复杂。用石墨炉法测定血清中痕量元素,灵敏度高,用样少,为了消除基体干扰,采用标准加入法或配制于葡聚糖溶液中的系列标准溶液。三、仪器及试剂仪器:瑞利 WFX210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铬空心阴极灯;Ar 气钢瓶;微量注射器;容量瓶,1000mL 1 只,50 mL 10只;移液管,10mL 1 支,5 mL 1 支。试剂:0.1000 mgmL-1 铬贮备液:称取 0.3735 g 在 150 干燥的 K2Cr2O7 溶于去离子水中,定容 1000 mL;20% (W /V ) 葡聚糖溶液。四、操作步骤1系列标准溶液的配制(1) 由 0.1000 mgmL-1 Cr 的贮备液逐级稀释成 0.100 mgmL-1 Cr 的标准溶液。(2) 标准系列法 在 5 个 50 mL 容量瓶中分别加入 0.100 mgmL-1 Cr的标准溶液 0.0 mL、0.50 mL、1.00 mL、1.50 mL、2.00 mL 和葡聚糖溶液 15 mL,用去离子水定容。(3) 标准加入法 在 5 个 50 mL 容量瓶中分别加入 1.5 mL 血清试样,再加入0.100 mgmL-1 Cr的标准溶液0.0 mL、0.50 mL、1.00 mL、1.50 mL、2.00 mL,用去离子水定容。2仪器操作:打开石墨炉冷却水和保护气,调节保护气压力到0.24 MPa,打开石墨炉电源开关,启动计算机和原子吸收光度计,调节相应实验参数 (参数调节如下),预热仪器 20 min。实验参数调节:(1) 启动软件后点击“操作”下拉菜单的“编辑分析方法”,选择“火焰原子吸收”,继续后选择元素为铬,点击“确定”,在弹出的界面中,注意选择元素灯位和铬灯在仪器上位置相同的数字,按以下实验条件设置好对应的实验参数,并按需要设置好其余的实验条件。(2) 点击“新建”菜单,选择刚刚创建的文件,联机。在弹出的仪器控制界面中,点击自动增益后尝试点击短、长、上、下,看主光束值,调节主光束值,如果超出 140,则点击一下自动增益然后继续调节,直至最大后点击完成。调节石墨管位置 (按上、下、前、后,调节吸光度值至最大)。(3) 调节完毕即可进行实验,先调零,然后测试。 实验条件:干燥温度:100130 ;干燥时间:100 s;灰化温度:1100 ;灰化时间:240 s;斜坡升温灰化时间:120 s;原子化温度2700 ;原子化时间:10 s。进行背景校正,进样量 50 mL。3.测量测量前先空烧石墨管调零,然后从稀至浓逐个测量溶液,每次进样量 50 mL,每个溶液测定 3 次,取平均值。 4.结束实验结束,退出主程序,关闭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和石墨炉电源开关,关好气源和电源,关闭计算机。五、结果与讨论1.绘制标准曲线 (分别采用标准系列法和标准加入法)。2.由标准曲线求得样品中铬的含量 (mgmL-1)。3.配制标准溶液时,加入葡聚糖溶液的作用是什么?若不加葡聚糖,还可采用什么方法?六、注意事项1.实验前应仔细了解仪器的构造及操作,以便实验能顺利进行。2.使用微量注射器时,要严格按照教师指导进行,防止损坏。七、思考题1.在实验中通Ar气的作用是什么?八、参考文献1.蔡炳新,陈贻文主编,基础化学实验,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分析教研室编,基础仪器分析实验,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3.张剑荣,戚苓,方惠群编,仪器分析实验,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九、e网连接1./qikan/periodical.Articles/wlysyjkyj/wlys2002/0203/020325.htm2./journal/magazine/passage_1940.htm实验32 矿泉水中微量元素的ICP-AES法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 (ICP-AES) 法的基本原理。2了解 ICP-AES 光谱仪的基本结构。3学习用 ICP-AES 法测定矿泉水中的微量元素的方法。二、基本原理 在 ICP-AES 定量分析中,谱线强度 I 与待测元素浓度 c 存在下列关系:I = K cb (32.1)常数K与光源参数、进样系统、试样的蒸发激发过程以及试样的组成等有关。b 为自吸系数,低浓度时b1,而在高浓度时 b1,曲线发生弯曲。因此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谱线强度与待测元素浓度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可以用校准曲线法、标准加入法以及内标法进行光谱定量测定。我国目前对饮用水中有害元素镉的限量标准为 5 ngmL-1。三、仪器及试剂仪器:SPECTRO-ICP-AES 光谱仪;射频发生器:最大输出功率为 2.5 kW,频率为 27.12 MHz;工作线圈:3 匝中空紫铜管;等离子炬管:三层同心石英管,可拆卸式,外管内径 17 mm,中管外径 16 mm,内管喷口直径 1.5 mm;等离子气 (冷却气):氩气,流速 1214 L / min;辅助气:氩气,流速 0.51 L / min;载气 (雾化气):氩气,流速约 1 L / min;观测高度:工作线圈以上 1020 mm处;雾化器:玻璃同心雾化器;雾化室:双管式可加热雾室。试剂:空白溶液为 1 HNO3 溶液;15 号标准样品:含等浓度 Ca、Si、Mg、Sr、Li、Zn,分别为 1.0、3.0、5.0、7.0、10.0 mgmL-1;样品溶液:市售矿泉水,加 1 HNO3 (分析纯) 酸化。实验用水均为重蒸水。四、操作步骤本实验选用固定通道进行 Ca、Si、Mg、Sr、Li、Zn 元素的同时测定。1.测试前的准备工作(必要时由教师完成)(1) 最佳操作条件:包括射频功率、观测位置、雾化气流速和等离子气流速等参数。(2)光学系统校准:在等离子体点着的前提下,将进样管插入含 Cr、Ca、S 、Na 四种元素的多道校准溶液,进行多色仪扫描系统的校准。2.元素峰形扫描:将进样管插入含有所测六种元素的 10 mgmL-1 的混合标准溶液,在多色仪中进行元素峰形扫描并进行峰形存贮。3.标准样品的测量:将进样管依次分别插入空白溶液及五个混合标准溶液并测量。4.试样分析:将进样管插入酸化的矿泉水溶液并测量。五、结果与讨论1.作出标准样品的校准曲线。2.分别求出矿泉水中 Ca、Si、Mg、Sr、Li 、Zn 浓度 (mgmL-1)。3.什么是等离子气与雾化气?作用是什么?六、注意事项1.应按高压钢瓶安全操作规定使用高压氩气钢瓶。2.仪器室排风良好,等离子炬焰中产生的废气或有毒蒸气应及时排除。3.点燃等离子体后,应尽量少开屏蔽门,以防高频辐射伤害身体。4.定期清洗炬管及雾室。七、思考题仪器的最佳化过程有哪些重要参数?作用如何?2.ICP-AES 法定量的依据是什么?怎样实现这一测定?八、参考文献1.北京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教学组编,基础分析化学实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四川大学化工学院、浙江大学化学系编,分析化学实验,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九、e网连接1./bbs/images/upfile/200552518405.pdf2./qikan/periodical.Articles/sysfxyxb-zr/sysf2003/0302/030213.htm 3./tsource/huagong_new/Aced.htm 实验33 紫外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的总酚一、实验目的1.学会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2.掌握紫外吸收光谱曲线的测定、波长选择以及标准曲线的绘制。二、基本原理具有不饱和结构的有机化合物,特别是芳香族化合物,在近紫外区 (200400) nm有特征吸收。以同一个水样酸化后作参比液,碱化后作测定液,用 1cm 石英比色皿在 287.00 nm 处可测定含酚量较高的水样。三、仪器及试剂仪器:Spectrum 756 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附 1cm 石英比色皿 1 套);移液管,2 mL,1 支;容量瓶,10 mL,若干只。试剂:0.05 moldm-3 NaOH 水溶液;0.0025 moldm-3 HCl 水溶液;0.250 mgmL-1 苯酚标准溶液:准确称量 25.0 mg 分析纯苯酚,用少量不含酚蒸馏水溶解,移入 100mL 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混匀。四、操作步骤1.开机,仪器完成自检后,按“MODE”,选择吸光度“A”。按“”或“”将波长设定在待测范围内,预热 20 min。2.测定吸收光谱,选择测量波长(1) 用移液管移取 0.8 mL 0.250 mgmL-1 苯酚标准溶液两份,分别放入 10 mL 容量瓶中,并分别用 0.05 molL-1 NaOH 和 0.0025 molL-1 HCl 溶液稀释至 10 mL,摇匀。(2) 以酸性标样作参比,按“100%T”,自动调至 A=0.000。以碱性标样作测定样,用 1 cm石英比色皿,在波长 280320 nm 范围内测定各点的吸光度,并记录。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波长为横坐标绘制吸收光谱,并选择最大吸收波长为以下测定的测量波长。3.绘制标准曲线用移液管分别吸取 0.00,0.40,0.80,1.20,1.60 和 2.00 mL 0.250 mgmL-1 苯酚标准溶液各两份,分别放入 10mL 容量瓶中 (请编上序号) 并用0.05 moldm-3 NaOH和0.0025 moldm-3 HCl 溶液稀释至 10 mL,摇匀。此苯酚标准溶液系列对应的浓度为 0.00,10.0,20.0,30.0,40.0 和 50.0 gL-1。同样以酸性标样作参比,碱性标样作测定样,在选定的测量波长处测定各自的吸光度,作记录。以苯酚标准溶液的含量 (gmL-1) 为横坐标,对应的吸光度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4.水样的测定含酚水样两份,一份酸化水样为参比,另一份碱化水样作测定样,在选定波长处测定吸光度,然后在标准曲线上查出对应水样中的总酚含量 (gL-1)。五、结果与讨论1.记录各步测量数据;2.绘制吸收光谱曲线,并选择测量波长;3.绘制标准曲线,并由曲线上查得的数据求算水样中总酚含量 (gL-1)。六、注意事项1.测定吸收光谱时,在 280290 nm 范围内间隔 2 nm 或 1nm,在 290 nm 后可间隔 5nm;每改变一次波长,都应该用参比溶液调 “100% T ”为 100,A 为 0.00。2.试样和标准溶液的测定条件应保持一致。3.小心不要打破石英比色皿;比色皿光学玻璃面要用镜头纸擦拭。4.绘制吸收曲线或标准曲线应使用方格坐标纸或作图软件。七、思考题本实验中为什么使用石英比色皿而不能使用玻璃比色皿?八、参考文献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分析教研室编,基础仪器分析实验,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九、e网连接1./drug/advance/drugtech/200408/66037.html2./2004/chem/ja/015.pdf 3./department/jyx/fxhx/ppt/kj-yqfx/2.ppt实验34 有机化合物红外光谱的测绘及结构分析一、实验目的1.练习液膜法制备液体样品和溴化钾压片法制备固体样品的方法。2.学习红外光谱仪的使用方法及压片技术3.学会简单有机物红外光谱图的解析。二、基本原理物质分子中的各种不同基团,在有选择地吸收不同频率的红外辐射后,发生振动能级之间的跃迁,形成具有鲜明特征性的红外吸收光谱。由于其谱带的数目、位置、形状和强度均随化合物及其聚集状态的不同而不同,因此根据化合物的光谱,就可以像辨别人的指纹一样,确定该化合物中可能存在的某些官能团,进而推断未知物的结构。当然,如果分子比较复杂,还需要结合其他实验资料 (如紫外光谱、核磁共振谱以及质谱等) 来推断有关化合物的化学结构。最后可通过与未知样品相同测定条件下得到的标准样品的谱图或查阅标准谱图集 (如“萨特勒”红外光谱图集) 进行比较分析,作进一步证实。对于乙酰乙酸乙酯,有酮式及烯醇式互变异构:在红外光谱图上能够看出酮式异构体中羰基因振动偶合而裂分成两个谱峰。三、仪器及试剂仪器:Tensor 27 型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德国布鲁克公司);可拆式液体池;压片机;玛瑙研钵;红外灯。试剂:除特别注明,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溴化钾盐片;苯甲酸于 80 下干燥 24 h,存于干燥器中;溴化钾于 130 下干燥 24 h,存于干燥器中;无水乙醇;苯胺;乙酰乙酸乙酯;四氯化碳;擦镜纸。四、操作步骤1.测绘无水乙醇、苯胺、乙酰乙酸乙酯的红外吸收光谱液膜法(1) 扫描空气本底 红外光谱仪中不放任何物品,从4000400cm-1进行波数扫描。 (2) 扫描液体样品 在可拆式液池的金属板上垫上垫圈,在垫圈上放置两片溴化钾盐片 (无孔的盐片在下,有孔的盐片在上),然后将金属盖旋紧 (注意:盐片上的孔要与金属盖上的孔对准),将盐片夹紧在其中。用微量进样器取少量液体,从金属盖上的孔中将液体注入到两片盐片之间 (要让液体充分扩散,充满整个视野)。把此液体池插入红外光谱仪的试样安放处,从4000400cm-1进行波数扫描,得到吸收光谱。取下样品池,松开金属盖,小心取出盐片。先用擦镜纸擦净液体,再滴上四氯化碳洗去样品 (千万不能用水洗),并晾干盐片表面。重复步骤 (2),得到苯胺、乙酰乙酸乙酯的红外吸收光谱。最后,用四氯化碳将盐片表面洗净、擦干、烘干,收入干燥器中保存。2.测绘苯甲酸的红外吸收光谱溴化钾压片法(1) 扫描空气本底 红外光谱仪中不放任何物品,从4000400cm-1进行波数扫描。(2) 扫描固体样品 取 12 mg 苯甲酸 (已干燥),在玛瑙研钵中充分磨细后,再加入 400 mg干燥的溴化钾粉末,继续研磨至完全混合均匀,并将其在红外灯下烘 10 min 左右。取出 100 mg 装于干净的压模内 (均匀铺洒并使中心凸起) 于压片机上在 20 MPa 压力下制成透明薄片。将此片装于样品架上,插入红外光谱仪的试样安放处,从4000400cm-1进行波数扫描,得到吸收光谱。最后,取下样品架,取出薄片,将模具、样品架擦净收好。五、结果与讨论1.指出无水乙醇、苯胺、苯甲酸、乙酰乙酸乙酯红外吸收光谱图上主要吸收峰的归属。2.观察羟基的伸缩振动在乙醇及苯甲酸中有何不同。3.解释乙酰乙酸乙酯红外吸收光谱图上 1700 cm-1 处出现双峰的原因。 六、注意事项1.溴化钾盐片易吸水,取盐片时需戴上指套。扫描完毕,应用四氯化碳清洗盐片,并立即将盐片放回干燥器内保存。2.盐片装入可拆式液池架后,金属盖不宜拧得过紧,否则会压碎盐片。七、思考题1.在含氧有机化合物中,如在 19001600 cm-1 区域中有强吸收带出现,能否判定分子中有羰基存在?2.羟基的伸缩振动在乙醇及苯甲酸中为何不同?八、参考文献1.北京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教学组编,基础分析化学实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蔡炳新,陈贻文主编,基础化学实验,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3.张剑荣,戚苓,方惠群编,仪器分析实验,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九、e网连接1./smxy/chem./ir/ir3_asp2.http:/www.scude.cc/software/08/09/001/000013./jiaoxue/xueke/txk/yqfx/6-1.ppt实验35 荧光法测定维生素B2一、实验目的1.学习荧光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2.了解荧光光度计的构造,掌握其使用方法。二、基本原理某些物质经紫外光或波长较短的可见光照射后,会发射出波长更长的荧光。荧光光谱能反映物质的特性。建立在测量荧光强度和波长基础上的分析方法称为荧光分析法。 对同一物质而言,在稀溶液 (即 A = abc 0.05 ) 中,荧光强度 F 与该物质的浓度 c 有以下关系: (35.1)式中 f 为荧光过程的量子效率,a 为荧光分子的吸光系数,b 为试样的吸收光程,I0 为入射光的强度。当 I0 及 b 不变时,上式为 (35.2)式中 K 为常数。 荧光法具有灵敏度高 (超过分光光度法 23 个数量级),取样少,时间快等特点,现已成为医药、农业、环境保护、化工等领域中的重要分析方法之一。由于许多物质本身不会发生荧光,故在使用范围上受到一定的限制。 在 430440 nm 蓝光照射下,维生素 B2 就会发生绿色荧光,荧光峰值波长为 535 nm。在 pH = 67 的溶液中其荧光最强,在 pH = 11 时其荧光消失。三、仪器及试剂仪器:HITACHI F4500 型荧光光度计;容量瓶 50 毫升 6 个;5 毫升移液管 1支。试剂:除特别注明,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10.0 mgmL-1维生素 B2 标准溶液,由 100 mgmL-1 维生素 B2 贮备液稀释。四、操作步骤1.开启计算机和主机,联机、调节参数 (方法如下):(1) 按顺序打开荧光光度计 power on、Xe lamp start (按下后Xe指示灯亮)、Main on开关,然后启动FL solution 2.0,联机自检。(2) 自检完毕后,点击 method,选择 instrument,在此窗口输入适当的参数 (输入激发波长、发射波长、扫描速度、狭缝、灯,扫描模式选择波长扫描,数据方式选择荧光),点击确定,在绿色 ready 出现后即可进行测试。(3) 实验结束,先关闭 FL solution,然后依次关闭 Main on、Power on 开关。2.配制系列标准溶液取五个 50 毫升容量瓶,分别加入 1.00,2.00,3.00,4.00 及 5.00 毫升维生素 B2 标准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3.标准曲线的绘制 根据维生素 B2 激发光谱和荧光光谱,测量上述标准溶液的荧光强度。4.未知试样的测定 将未知试样溶液置于 50 毫升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用绘制标准曲线时相同的条件,测量荧光强度。五、结果与讨论 1.记录不同浓度时的荧光强度,并绘制标准曲线。2.记录未知试样的荧光强度,并从标准曲线上求得其原始浓度。六、注意事项1.荧光光度计要按操作规程使用。2.绘制吸收曲线或标准曲线应使用方格坐标纸或作图软件。七、思考题1.在荧光测量时,为什么激发光的入射与荧光的接收不在一直线上,而呈一定角度?八、参考文献蔡炳新,陈贻文主编,基础化学实验,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九、e网连接1.01/smxy/chem/ir/determineVB2.asp2.3/zskj/2015/yifen/chapt11/11-1-1.html实验36 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NO2-一、实验目的1.掌握流动注射分析法的基本原理。2.了解流动注射分析仪的基本部件及操作方法。二、基本原理流动注射分析 (flow injection analysis,FIA) 是基于把一定体积的液体样本通过阀切入到一个运动着的由适当液体组成的连续载流中,被注入的样本形成了一个带,并被载带到一个检测器中,样本流过检测器的流通池时,其吸光度、电极电位或其它物理特性连续地发生变化,并被记录。典型的 FIA 仪是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泵:用于驱动载流通过细管。采样阀:可重现地将一定体积样液注入载流。微型反应器:样本带在其中分散并与载流中的组分反应,成为流通检测器所响应的产物。检测器:检测流体的吸光度、电极电位或其它物理特性并记录。在酸性条件下,水中亚硝酸盐与碱性品红发生重氮化反应,使碱性品红消色。根据碱性品红的消色程度,用分光光度法检测波长为 540 nm处的吸光度。在 05 mgmL-1 范围内,浓度与吸光度 A 呈良好线性关系。三、仪器及试剂仪器:CMFIA1 型微机化多功能流动注射分析仪。试剂:碱性品红溶液,5.010-4 molL-1;HCl 溶液,0.25 molL-1;亚硝酸根标准溶液,用分析纯 NaNO2 配制 100 mgmL-1,用时逐级稀释至所需浓度:0,0.5,1.0,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重庆垫江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武安市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灵寿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版体育健身器材租赁服务外包合同
- 2025版葡萄园品牌推广承包合作协议
- 2025年度农民工工资支付及权益保障合同
- 2025版人才职业生涯规划服务协议:助力员工实现人生价值
- 2025年度生态草场承包经营权转让合同范本
- 2025版砂石材料行业产业链整合与优化服务合同
- 2025补充采购合同范本:能源行业设备采购协议
- 第七单元 专题突破9 聚焦变异热点题型-2025年高中生物大一轮复习
- 《高等数学教程》全套教学课件
- 2024年个人信用报告(个人简版)样本(带水印-可编辑)
- 个人替公司代付协议
- 20CS03-1一体化预制泵站选用与安装一
- 图纸保密协议范本
- 心肺复苏术英文课件
- 关于房产权属的案外人执行异议申请书
- 文化长廊、荣誉墙施工方案(技术方案)
- (新版)职业健康综合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
- 更换双电源更换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