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清明节巧遇复活节之际:给家庭以纽带,赋岁月以灵魂.doc_第1页
写在清明节巧遇复活节之际:给家庭以纽带,赋岁月以灵魂.doc_第2页
写在清明节巧遇复活节之际:给家庭以纽带,赋岁月以灵魂.doc_第3页
写在清明节巧遇复活节之际:给家庭以纽带,赋岁月以灵魂.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写在清明节巧遇复活节之际:给家庭以纽带,赋岁月以灵魂高马得(1912-2007)笔下的“人面桃花”清明节的起源与现在已不太为人所知的寒食节有关,按照荆楚岁时记的说法:“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按:据历合在清明前二日,亦有去冬至一百六日者。”简单地说,清明节以前与寒食节很接近,只差两天。寒食节的主要风俗是禁火、不许生火煮食,只能吃已备好的熟食、冷食。由于两节日期接近,中古之后,索性搞出一个祭祖、扫墓、踏青、郊游合一的小长假,将寒食扫墓之俗移到清明之中。今年的清明节还有一点特别,正好与西方的复活节是同一天。至于复活节,新约马太福音说:在耶稣被钉上十字架三天后星期日的早晨,抹大拉的马利亚和“另一个马利亚”来到耶稣的墓前,听见天使宣布耶稣已复活。稍后,耶稣亲自向门徒显现。东西方的节日各有自己的宗教社会功能,两者并没有什么相似之处,两节重合,也只是凑巧,所以有鬼君不打算牵强附会(当然,对基督教的知识了解得过于肤浅,是重要原因)。只简略地把清明节与志怪小说中的复活话题连带说一说。中国古代的丧葬仪式有招魂的习俗,也有很多逝者复活的故事,但清明扫墓祭祖,却与复活没有直接关系。至少扫墓者不会对逝者的复生有什么特别的期待,只不过,逝者复活虽然不挑时辰,但如果恰巧遇到清明节,能活不活也不对。唐代诗人崔护,曾中进士。在清明节那天到城南郊游玩,在一户人家讨水喝。开门的是位妙龄女子,“妖姿媚态,绰有余妍”。崔进士一见倾心,而那女子也似乎有意,不过两人还比较矜持,只是用目光互相点赞而已。崔进士喝了水就告辞出门,此后很长时间也没再来。第二年清明节,忽然想起去年的旧事,思念之情忽然不可遏止,又来到那户人家,可是这回家里没人。崔进士怅然不已,在门上题了首诗就离开了。数天后,他偶然又经过城南,顺便去看看,没想到那位女子已经死了。原来,去年一面之后,那女子相思成病,精神恍惚。前几天正好出门,回来时见到门上的题诗,就此一病不起,绝食而死。崔进士进去一看,那女子的尸体还在床上,他感伤不已,枕着女子的大腿说:我就在这里啊!哭了一阵,那女子竟然睁开了眼睛,复活了。全家惊喜之下,将女子嫁给崔护。(本事诗)这个故事很多人熟悉,但崔护写在门上那首题都城南庄的诗更有名: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个大团圆的故事,可能过于追求传奇色彩,将死人的复活说得太轻松了,而且没有交待任何原因。诗人嘛,动不动就穿越大半个中国,当然会有更多的创作灵感。而创作于东晋的搜神记,其中有不少复活的故事,总会比较老实地交待复活的原因。卷十六的一个爱情故事,女方甚至只复活了一半,以魂魄与男方相会:吴王夫差的女儿紫玉,“才貌俱美”,爱上了小帅哥韩重,两人私下山盟海誓。韩重后来到山东去学习道术(山东多方士),临走时请父母去向吴王夫差求亲。夫差当然不肯让女儿下嫁平民,断然拒绝。紫玉因此心情抑郁而死。三年后,韩重学成归来,得知恋人已逝,只能到墓前祭拜。这时,紫玉的魂魄从墓中出来,与韩重相见,并且让他到自己的墓中住了三天。虽然死生异路,但是他们该做的都做了。临别时,紫玉取出陪葬的一颗明珠,让韩重献给她父亲夫差。夫差见到明珠,勃然大怒,认为韩重“不过发冢取物,托以鬼神”。紫玉这时现形向父亲说明一切,她母亲听说,“出而抱之。玉如烟然”,紫玉的魂魄就像烟雾一样,缥缈而去。在这个故事里,韩重学有道术、紫玉贵为公主,锦衣玉食,算是强鬼了,却也只能以魂魄见面,可见复活不是那么容易的。复活虽然不容易,但每逢清明,魂魄只要不在外地,一般还是会回来的。醉茶志怪卷四“陈差官”条说:“每清明、中元节、年终,鬼必还家取纸钱。尝见其家贫有不焚者,则鬼徘徊门左,状甚凄楚,至有零涕者。问纸钱有益乎?云:鬼所持者如真钱也。凡世所焚车马舆轿箱柜刍灵等物,至冥中俱化为真。”他们回来,看来主要是取生活费的。有些能力强的鬼魂,还会借着清明的机会处理些阳间的家务。苏州某富户去世后,其子在清明节为父亲扫墓,墓中忽然传来父亲的声音:不要再哭了,我这就跟你回家!儿子倒也不怕,与父亲交流了几句,果然家事都清清楚楚。回到家,就听到父亲在堂上的声音,只是见不到样子。连忙把老婆孩子喊出来,拜见父亲,儿媳妇很贤惠,准备了大鱼大肉,摆在供桌上。很快就被无形的鬼魂吃掉了。此后,这富户每天早晨来,晚上还回到墓地休息,帮着儿子处置家事,倒也井井有条。家中渐渐习惯了这位无形的长者的存在,甚至连买卖货物,他都能与客商讨价还价。(庚巳编卷六“鬼还家”)当然,这种情况属于特例。从阳间的角度来看,清明祭祖扫墓,如杨庆堃先生所说,重要的是“表明去世的祖先在家庭活动中仍占有一席之地,不仅在阴间继续照看家庭成员的一举一动,并且以看不见的方式保佑家庭的幸福和兴旺”(中国社会中的宗教)。而且,这种祭拜仪式,有助于保持群体对宗族传统和历史的记忆,维持道德信仰。正因为有了清明、中元、十月朔这三大鬼节,家庭、家族成员才能通过逝者互相联结,将家庭或家族的历史记忆向过去延伸,将开枝散叶的人群再聚拢来。追求死而复生或长生不老,算是人类的普世价值了。从山海经中西域的不死药,到秦皇、汉武屡次遣人向东下海探寻仙岛,帝王的梦想一直就没停过。做皇帝的,千秋功业之余,多想想延年益寿是无妨的。不过对大多数人来说,以有涯随无涯,殊无必要。况且,即使到了那个世界,也可以像崔护那样在清明节写诗啊!比如这首:“寂寞辨宫暮复朝,清明寒食倍无聊。空斋有佛垂头顾,浊酒何人常泪浇。半夜冷云埋塔顶,五更残月挂墙坳。家乡万里归难得,肠断江南廿四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