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鲁人徙越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与道理 篇一: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及翻译(1) 一、楚人学舟 【原文】楚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遂遮谢舟师,椎鼓径进,亟犯大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 【注释】楚:古国名。折:调头。旋:转弯。椎:用椎敲。古代作战,前进时以击鼓为号。亟:突然。犯:碰到。柁:同“舵”。 【译文】楚国有个学习驾船的人,他(在)开始(的时候)折返、旋转、快、慢,完全听从船师傅的话。于是在江中岛屿之间小试(身手),所做的没有不得心应手的,便以为学全了驾船的技术。马上谢别了船师,击鼓(古人大概是靠击鼓来发布号令的吧)快进,立即就遇上大的危险,就四处张望吓破了胆,桨坠(江)舵失去操控。然而这今天的危急,不就是前面的得意(所造成的)吗?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其始折旋疾徐(慢)(2)乃四顾胆落(看)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句子:(1)遂以为尽操舟之术。船方法(技术)。(2)椎鼓径进?译文:用椎敲着鼓,径直向前驶去。 3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答:学习、工作不能浅尝辄止(或学习、工作不能自满,或学习、工作应该不断进取)。 二、鲁人徙越 【原文】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注释】屦:麻鞋。缟:白绢,周人用缟做帽子。履:鞋,这里用作动词,指穿鞋。跣:赤脚。 【译文】鲁国有个人(他)自己善于用麻、葛编织鞋子,(他的)老婆善于织缟(生绢),(他)想移民到越国去。有人对他说:“您(去越国)必然会穷的。”(那)鲁国人说:“为什么?”(回答)说:“屦是用来穿的,但是越人赤脚走路;缟是用来做帽子的,但是越人披发。以您的所长,去到不使用(你的产品)的国家,想让(自己)不穷,这可能吗?”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或谓之曰(有人)(2)以子之长(凭)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句子: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你们编了麻鞋是给人穿的,可是越国人是光脚走路的。你们织了白绢是给人做帽子戴的,可是越国人是披散头发不戴帽子的。 3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答:要根据需要来确定行动,否则只能碰钉子。 三、打捞铁牛 【原文】宋河中府浮梁,用铁牛八维之,一牛且数万斤。治平中,水暴涨绝梁,牵牛,没于河,募能出之者。真定僧怀丙以二大舟实土,夹牛维之,用大木为权衡状钩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转运使张焘以闻,赐之紫衣。 【注释】浮梁:浮桥。维:系,连结。治平:北宋英宗赵曙的年号。真定:却今天河北正定。权衡:秤锤秤杆。 【翻译】宋时曾建浮桥,并铸八头铁牛镇桥。治平年间河水暴涨,冲毁浮桥,铁牛沉入河底。官员悬赏能使铁牛浮出水面的人。有个叫怀丙的和尚建议,将铁牛固定在两艘装满泥土的大船中间,用勾状的巨木勾住牛身,这时慢慢减去两船的泥土,船身重量减轻,自然浮起,连带也将铁牛勾出水面。转运使(官名,掌军需粮饷、水陆转运)张焘(字景元)赐给和尚一件紫色袈裟,以示嘉奖。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一牛且数万斤(将近)(2)募能出之者(使?出)(3)徐去其土(慢慢地)(4)真定僧怀丙以二大舟实土(填满,充实)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句子:用大木为权衡状钩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秤杆秤锤称东西的样子钩住铁牛慢慢地去掉船上的泥土,于是船浮起来,铁牛也被钩出。 3试说明怀丙和尚是怎样把铁牛从河中打捞出来的?于两船之间的横木上,然后去掉船上的土,铁牛就浮出来了。 四、勉谕儿辈 【原文】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酒肉一餐,可办粗饭几日;纱绢一匹,可办粗衣几件。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则子子孙孙常享温饱矣。 【注释】费用:花费钱财。纱绢:一种细薄的丝织品。馋:这里是饥饿的意思。 【翻译】由节俭进入奢侈(是)容易(的),由奢侈进入节俭(却)困难(了)。我今天的(高)俸禄哪能长期享有(呢)?(我)自己(的健康)哪能长期保持(呢)?(如果)有一天(我罢官或病死了等情况)与现在不一样,家里的人习惯于奢侈生活已经很久,不能立刻节俭,(那时候)一定会(因为挥霍净尽而)弄到饥寒无依,何如(不论)我作(大)官或不作(大)官,活着或死亡,(家中的生活标准都)固定像(同)一天(一样)呢?唉,大的有道德才能的人的深谋远虑,哪里(是)凡庸的人所(能)比得上的呢!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可办粗饭几日(用来做成)(2)何必图好吃好着(衣着,衣 服)(3)莫待无时思有时(不要)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句子: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足了,何必贪图吃得好穿得好呢? 3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就节俭问题,向我们提出什么要求?答:要求我们要节俭,千万不能浪费。节俭是长期养成的良好生活习惯,一旦丢弃,返回困难。所以要培养要坚持。 4在市场经济繁荣的今天,商品供应充足,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还有必要提倡节俭吗?答:有必要。因为一有利于美德的培养。二节约物质资源,利国利已。过多的奢侈和浪费会使我们有限的资源越来越少,而最终导致整个社会走向灭亡。 五、景公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原文】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注释】雨(y)雪:下雪。雨,落,降,用如动词。陛:宫殿的台阶。闻命:听到辞命。闻,听;命,辞命。 【翻译】景公在位当政时,曾连续下雪三天而不放晴。景公穿着白色的狐裘大衣,坐在大堂一边的台阶上。晏子入宫觐见,站了一会儿,景公说,“奇怪啊,下了三天雪可却不那么冷。”晏子说:“天真的不冷吗?”景公笑了笑。晏子说:“晏婴我听说古代贤明的君王自己饱了却知道别人饿着,自己暖了却知道别人冻着,自己安逸了,却能知道别人正在辛劳。可惜现在您却不知啊!”景公说:“好!寡人我受教了。”于是拿出裘衣与粮食,发放给那些受饥寒煎熬的人们。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雨后或雪后转晴)(2)立有 间(一会儿)(3)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通“披”)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句子: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译文:晏婴我听说古代贤明的君王自己饱了却知道别人饿着,自己暖了却知道别人冻着,自己安逸了,却能知道别人正在辛劳。可惜现在您却不知啊。 3景公为什么听了晏子的一番话,“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更为重要是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作为一名仁君,要勤政爱民,时刻不忘那些受饥挨饿的穷苦百姓。 六、农夫殴宦 【原文】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称“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仍邀以驴送至内。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肯受,日:“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与汝,不取直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 【注释】宦者:太监。门户:指“门户”税。邀:强要。 【翻译】曾经有一个农夫,用驴驮着木柴来卖,太监自称宫市,拿走他的木柴,给了他几尺绢,又就地索取进奉门户钱,还要求用驴将木柴送到内廷去。农夫哭了,把得到的绢又给了太监,太监不肯接受,说:“必须得到你的这匹驴才行。”农夫说:“我家有父母、妻子、儿女,要靠它嫌钱糊口。现在我把木柴给了你,不向你要价钱就往回走了,而你还是不肯放我,我也只有和你拼了!”于是农夫殴打了太监。 【阅读训练】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含义不相同的一项是:(D) A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尝与人佣耕B今以柴与汝;甚矣,汝之不惠 C不取直而归;系向牛头充炭直D我有死而已;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仍邀以驴送至内”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A以刀劈狼首B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D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才与绢数尺(给)(2)农夫涕泣(眼泪)(3)不取直而归(通“值”价值)(4)遂殴宦官(就) 4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句子: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等我卖柴得钱后,才能有饭吃。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仍邀以驴送至内”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A以刀劈狼首B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D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6文中卖柴农夫与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的遭遇,揭露了怎样的社会现实?卖柴农夫与卖炭翁这两个人物形象有什么不同?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答:揭露了“宫市”对劳动人民的剥削与迫害。卖柴农夫性情刚烈,敢于奋起反抗。 七、敝帚自珍 【原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话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 【注释】傅毅、班固均为东汉文学家,史学家。超:班超。班固之弟,东汉名将。自休:(冗长松散)自己也止不住。自见:即见自,表现自己的长处。体:体裁。里话:俗语,民间谚语。 【翻译】文人互相轻视,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傅毅和班固两人文才相当,不分高下,然而班固轻视傅毅,他在写给弟弟班超的信中说:“傅武仲因为能写文章当了兰台令史的官职,(但是却)下笔千言,不知所止。”大凡人总是善于看到自己的优点,然而文章不是只有一种体裁,很少有人各种体裁都擅长的,因此各人总是以自己所擅长的轻视别人所不擅长的,俗话说:“家中有一把破扫帚,也会看它价值千金。”这是看不清自己的毛病啊。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自古而然(这样)(2)而固小之(轻视)(3)鲜能备善(少) (4)斯不自见之患也(害处) 2选出与“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中加点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B) A武仲以能属文B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C盖亦以精力自致者D策之不以其道 3文中分析“文人相轻”的原因是什么?答: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语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 4“家有敝帚,享之千金”在文中是什么意思?现代汉语常用“敝帚千金”、“敝帚自珍”的表达形式,那么在现代汉语中是什么意思?答:比喻人无自知之明。比喻东西虽不好,但由于自家之物,也看得非常宝贵。 八、樊重树木 【原文】樊重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来求假焉。引种植之不可已出。谚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此之谓也。 【注释】樊重:人名。梓漆:梓树和漆树。 【翻译】樊重曾经想制作器物,他就先种植梓树和漆树。当时的人们都对他的做法嗤之以鼻。但是在几年之后,梓树和漆树都派上了用场。过去那些耻笑他的人,现在反过来都向他借这些东西。这说明种植树木是不可以停止的啊。俗话说:“一年的计划,不如种谷子;十年的计划,不如种树木。”说的就是这件事呀!(做事应从长远考虑)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向之笑者(从前)(2)咸来求假焉(都)(借)(3)然积以岁月(但是) 2下列句中的“之”与“时人嗤之”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 A怅恨久之B何陋之有C亲戚畔之D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3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句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算,不如种谷;作十年的打算,不如种树。 4“此之谓也”说的是什么道理?对你有何启示?答: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早作准备,有长远打算。启示:学习也是如此。 九、齐人有好猎者 【原文】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其所以不得之故,乃狗劣也。欲得良狗,人曰:“君宜致力于耕作。”猎者曰:“何为?”人不对。猎者自思,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于是退而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市得良犬,于是猎兽之获,常过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翻译】齐国有个人,喜欢打猎,但空费时日,持续很久,什么野兽也没打到。一到家里,就感到对不起妻室儿女。走出家门,就感到对不起朋友乡邻,仔细想来,那打不到野兽的原因,就是喂的猎狗太不中用。想买一只好狗,友人说:“你应该致力于种田。”猎人说:“为什么?”友人没有回答。猎人心想:莫非是让我集中精力耕地然后有所收获,再去买条好狗吧?于是他开始拼命种田。不久家里就富裕起来,他去集市买了一条好狗,这条猎狗的本领高强,于是每次都能捕获到野兽。从此,他那打猎的收获,经常超过了别人。认准目标,就努力去做,这目标就准能实现,不只打猎是这样,其他事情也都是这样啊。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入则羞对其家室(在家中)(2)其所以不得之故(原因)(3) 君宜致力于耕作(应该)(4)于是退而疾耕(勤奋地耕地) 2和“旷日持久而不得兽”中的“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 A于是退而疾耕B环而攻之而不胜 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D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 3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句子: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精力耕地然后有所收获,再去买条好狗吧? 4读了这则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地进。(做任何事情不能一味蛮干,当失败时,应该注重考虑成功的策略。) 十、张良受书 【原文】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穀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读诵之。 【翻译】五天之后天亮时,张良到那里去。老人已经先在那里了,(他)非常生气地说:“(你)跟老年人约会,(比老人还)慢来,为什么(这样)呢?”(说完就)走了,说:“五天之后早点来相会。”五天之后鸡叫的时候,张良就到那里去。老人又已经先在那里了,(他)又非常生气地说:“(你又比老人还)慢来,为什么(这样)呢?”(说完就)走了,说:“五天之后再早点来相会。”五天之后,张良不到半夜就到了那里。过了一会,老人也到了,(他)很高兴地说:“应该像这样(才对)。”(老人)拿出一卷书,说:“(你)读了这个就可以成为帝王的老师了。今后十年(你)将建立(一番事业),十三年后你将在济北见到我,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了。”(说完)就走了,再没有说别的话,也不再出现。第二天(张良)看那卷书,原来是太公兵法。张良就感到很惊奇,常常反复地诵读它。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遂去,无他言(离开)(2)与老人期(约会)(3)喜曰:“当 如是”(这样)(4)良因异之(对?感到奇怪)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常习诵读之”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 A孤之有孔明B寡助之至C公将鼓之D公将驰之 3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句子: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译文:张良对这件事感到奇怪,(从此),经常诵读研究这卷兵书。 4本段文字表现了张良 十一、赵人患鼠 【原文】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扑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于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坏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注释】中山:地名。盍:何不。垣墉:墙壁。若之何:为什么? 【翻译】有一个赵国人家里发生了鼠患,到中山去找猫。中山人给了他猫。这猫既善于捉老鼠,也善于捉鸡。过了一个多月,老鼠少了,鸡也没有了。他的儿子很担心,对他父亲说:“为什么不把猫赶走呢?”他父亲说:“这就是你不知道的了。我怕的是老鼠,不是没有鸡。有了老鼠,就会吃我的粮食,毁我的衣服,穿我的墙壁,啃我的用具,我就会饥寒交迫,害处不是比没有鸡更大吗?没有鸡,只不过不吃鸡罢了,离开饥寒交迫还很远,为什么要把那猫赶走呢?”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吾之患在鼠(忧虑)(2)告其父曰:“盍去诸?”(赶走) (3)是非若所知也(这件事)(4)不病于无鸡乎?(担忧)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句子: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译文:(如果)没有鸡,不吃鸡罢了,离饥寒还远着呢。 篇二:初中课外文言文练习六篇附答案及翻译 楚人学舟 楚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遂遮谢舟师,椎鼓径进,亟犯大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 【注释】楚:古国名。折:调头。旋:转弯。椎:用椎敲。古代作战,前进时以击鼓为号。亟:突然。犯:碰到。柁:同“舵”。 1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1)其始折旋疾徐() (2)乃四顾胆落() 1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1)遂以为尽操舟之术。 (2)椎鼓径进_ 13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鲁人徙越 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 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注释】屦:麻鞋。缟:白绢,周人用缟做帽子。履:鞋,这里用作动词,指穿鞋。跣:赤脚。 14解释句中加黑字的含义。(1) (2) 15翻译划线句。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 16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农夫殴宦 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太监)称“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指“门户”税),仍邀(强要)以驴送至内。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肯受,曰:“须汝驴送柴至内。”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与汝,不取直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1.解释文中加下划线的词语:(1)才与绢数尺() (2)) (3)) (4)遂殴宦官()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仍邀以驴送至内”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刀劈狼首 B、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3. 4.文中卖柴农夫的遭遇,揭露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敝帚自珍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 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 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话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 注释:傅毅、班固均为东汉文学家,史学家。超班超。班固之弟,东汉名将。 自休(冗长松散)自己也止不住。自见即见自,表现自己的长处。体体裁里语 俗语,民间谚语。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下划线的字:(1)自古而然() (2)() (3) (4)() 2.选出与“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中加点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A、武仲以能属文 B、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C、盖亦以精力自致者 D、策之不以其道 樊重树木 樊重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来求假焉。 引种植之不可已出。谚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此之谓也。 注解:樊重:人名。梓漆:梓树和漆树。 1.解释句中的加下划线词:(1)) (2)咸来求假焉()() (3)然积以岁月() 2.下列句中的“之”与“时人嗤之”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怅恨久之 B、何陋之有 C、亲戚畔之 D、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 4.“此之谓也”说的是什么道理?对你有何启示? 道理: 启示: 齐人有好猎者 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其所以不得之 故,乃狗劣也。欲得良狗,人曰:“君宜致力于耕作。”猎者曰:“何为?”人不对。猎者 自思,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于是退而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市 得良犬,于是猎兽之获,常过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1.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带下划线的词。 (1)) (2)其所以不得之故() (3)) (4)() 2.和“旷日持久而不得兽”的“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于是退而疾耕 B、环而攻之而不胜 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D、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 4.读了这则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课外文言文翻译及参考答案 一、楚人学舟 译文:楚地有个学习驾船的人,他(在)开始(的时候)折返、旋转、快、慢,完全听从船师傅的话。于是在江中岛屿之间小试(身手),所做的没有不得心应手的,便以为学全了驾船的技术。马上谢别了船师,击鼓(古人大概是靠击鼓来发布号令的吧)快进,立即就遇上大的危险,就四处张望吓破了胆,桨坠(江)舵失去操控。然而这今天的危急,不就是前面的得意(所造成的)吗? 参考答案:11(1)慢;(2)看。12(1)于是就认为已经完全掌握了驾船方法(技术)。 (2)用椎敲着鼓,径直向前驶去。13学习、工作不能浅尝辄止(或学习、工作不能自满,或学习、工作应该不断进取) 二、鲁人徙越 译文:鲁国有个人(他)自己善于用麻、葛编织鞋子,(他的)老婆善于织缟(生绢),(他)想移民到越国去。有人对他说:“您(去越国)必然会穷的。”(那)鲁国人说:“为什么?”(回答)说:“屦是用来穿的,但是越人赤脚走路;缟是用来做帽子的,但是越人披发。以您的所长,去到不使用(你的产品)的国家,想让(自己)不穷,这可能吗?” 参考答案:14、(1)有人(2)凭15、你们编了麻鞋是给人穿的,可是越国人是光脚走路的。你们织了白绢是给人做帽子戴的,可是越国人是被散头发不戴帽子的。16、要根据需要来确定行动,否则只能碰钉子。 三、农夫殴宦 翻译:曾经有一个农夫,用驴驮着木柴来卖,宦官自称宫市,拿走他的木柴,给了他几尺绢,又就地索取进奉门户钱,还要求用驴将木柴送到内廷去。农夫哭了,把得到的绢又给了宦官,宦官不肯接受,说:“必须得到你的这匹驴才行。”农夫说:“我家有父母、妻子、儿女,要靠它嫌钱糊口。现在我把木柴给了你,不向你要价钱就往回走了,而你还是不肯放我,我也只有和你拼了!”于是农夫殴打了宦官。(街使的属吏捉住他上报,德宗颁诏将宦官废免,赐给农夫十匹绢。然而,宫市并不因此而改变,谏官与御史们屡次规谏,德宗都不肯听从。)参考答案:1.(1)给(2)眼泪(3)通“值”价值(4)就2.A3.我有父母亲、妻子儿女,等着卖柴得钱后,才能有饭吃。4.揭露了“宫市”对劳动人民的剥削、迫害。 四、敝帚自珍 翻译:文人互相轻视,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傅毅和班固两人文才相当,不分高下,然而班固轻视傅毅,他在写给弟弟班超的信中说:傅武仲因为能写文章当了兰台令史的官职,(但是却)下笔千言,不知所止。大凡人总是善于看到自己的优点,然而文章不是只有一种体裁,很少有人各种体裁都擅长的,因此各人总是以自己所擅长的轻视别人所不擅长的,乡里俗话说:家中有一把破扫帚,也会看它价值千金。这是看不清自己的毛病啊。 参考答案:1.(1)这样(2)轻视(3)少(4)害处2.B 五、樊重树木 篇三: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实战篇)阅读题参考答案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阅读及翻译 一、楚人学舟 楚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遂遮谢舟师,椎鼓径进,亟犯大险,乃四顾 胆落,坠桨失柁。 【注释】楚:古国名。折:调头。旋:转弯。椎:用椎敲。古代作战, 前进时以击鼓为号。亟:突然。犯:碰到。柁:同“舵”。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其始折旋疾徐()(2)乃四顾胆落()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遂以为尽操舟之术。(2)椎鼓径进?3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二、鲁人徙越 读下列这则文言文,回答1416题(6分) 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以子之 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注释】屦:麻鞋。缟:白绢,周人用缟做帽子。履:鞋,这里用作动词,指穿鞋。跣:赤脚。 1解释句中加点字的含义。(2分) (1谓之曰()(2)以子之长()2翻译划线句(2分) 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 译文: 3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三、芒山盗 宣和间,芒山有盗临刑,母亲与之诀(ju)。盗对母云:“愿如儿时一吮母乳,死且无憾。”母与之乳,盗啮断乳头,流血满地,母死。盗因告刑者曰:“吾少也,盗一菜 一薪,吾母见而喜之,以至不检,遂有今日。故恨杀之。”呜呼!异矣,夫语“教子婴孩”,不虚也! 1.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 (1)母乳()(2)盗因告刑者曰()(3)()(4)语“教子婴孩”()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1)吾少也,盗一菜一薪,吾母见而喜之,以至不检,遂有今日 (2)夫语“教子婴孩”不虚也! 译文: 3.对下列句中的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芒山有盗临刑(3)愿如儿时一吮母乳(2)盗一菜一薪(4)母与之乳 A、(1)与(2)相同,(3)与(4)不同B、(1)与(2)不同,(3)与(4)也不同 C、(1)与(2)相同,(3)与(4)也相同D、(1)与(2)不同,(3)与(4)相同 4.这个故事留给我们的启示是: 四、月攘一鸡 今有人日攘(rng)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 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选自孟子) 注释:攘:窃取,偷。君子:这里指行为端正的人。道:此处指行为道德。 1.解释下列加点字。 (1)是非君子之道()(2)请损之() (3)以待来年然后已()(4)或告之曰() 2.选出与“以待来年然后已”中“已”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A、欺速已矣B、惧其不已 C、可以已大风D、此印者才华,则第二板已具 3.翻译:(2) 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4.这个故事启示我们: 五、陈万年教子 万年尝病,召其子咸教戒于床下。语至夜半,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 杖之,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 大要教咸谄(chn)也。” 注释:咸:陈咸,陈成年之子。戒:同“诫”,教训。 1.解释下列句子的加点字 (1)欲杖之()(2)具晓所言() (3)咸叩头谢曰()(4)大要教咸谄之()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例句中加点的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召其子咸教戒于床下 A、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B、一狼洞其中 C、肉食者鄙,未能远谋D、孰知赋剑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3.翻译:大要教咸谄也。(2分) 4.你认为陈万年的做法对吗?为什么?(2分) 六、农夫殴宦 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称“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指 “门户”税),仍邀(强要)以驴送至内。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肯受,日:“我 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与汝,不取直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含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B今以柴与汝 尝与人佣耕甚矣,汝之不惠 C不取直而归D我有死而已 系向牛头充炭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仍邀以驴送至内”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刀劈狼首B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D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3将“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翻译成现代汉语。 4文中卖柴农夫与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的遭遇,揭露了怎样的社会现实?卖柴农夫与卖炭翁这两个人物形象有什么不同?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六、农夫殴宦 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太监)称“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指“门户”税),仍邀(强要)以驴送至内。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肯受,曰:“须汝驴送柴至内。”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与汝,不取直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 1.解释文中加点词: (1)才与绢数尺()(2)农夫涕泣() (3)不取直而归()(4)遂殴宦官()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仍邀以驴送至内”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刀劈狼首B、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D、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3.把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 译文: 4.文中卖柴农夫的遭遇,揭露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七、敝帚自珍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话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 注释:傅毅、班固均为东汉文学家,史学家。超班超。班固之弟,东汉名将。 自休(冗长松散)自己也止不住。自见即见自,表现自己的长处。体体裁 里语俗语,民间谚语。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4分) (1)自古而然()(2)而固小之() (3)鲜能备善()(4)斯不自见之患也() 2.选出与“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中加点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A、武仲以能属文B、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C、盖亦以精力自致者D、策之不以其道 3.文中分析“文人相轻”的原因是什么? 4.“家有敝帚,享之千金”在文中是什么意思?现代汉语常用“敝帚千金”、“敝帚自珍”的表达形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助听器验配师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基础题】
- 重难点解析四川遂宁市第二中学7年级数学下册变量之间的关系专题练习练习题(含答案详解)
- 2026届江苏省盐城市景山中学化学高一上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市场开发合作伙伴招募协议签署指南
-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高级中学2026届化学高三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采选流程实时状态监测-洞察及研究
- 国家特定社交平台整合策略
- (2025年标准)广东长协协议书
- (2025年标准)挂车交易协议书
- 鞍山市重点中学2026届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
- 电子政务网络安全风险
- 中式烹调师高级技师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急危重症护理学第四版电子版参考文献格式
- 第5章-系统模型课件
- 台湾-国民年金保险课件
- 血透室运用PDCA循环降低无肝素透析凝血发生率品管圈成果汇报
- 三叉神经痛微球囊压迫术的护理
- 主持人妆 男主持人上镜妆
- 安全伴我行-大学生安全教育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哈尔滨工程大学
- GB/T 2423.18-2021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b:盐雾,交变(氯化钠溶液)
-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清单五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