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气运动是有规律的,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就是大气环流。大气环流使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得到交换,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对全球的热量平衡和水量平衡有重要作用。在大气的运动过程中会形成风带和气压带,而风带和气压带是对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因此风带和气压带是地理教学的重点,也是进行地理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在地理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地理图像和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教学,边设疑启发,边板画读图,引领思路,循序渐进,步步深入,层层破解知识难点,从而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规律和联系,使学生能够很好地把握知识,形成能力。一、单圈环流的形成过程在不考虑地球自转、公转、海陆差异、地形高低起伏等因素的情况下,赤道与极地之间的单圈环流是怎样形成的?赤道与极地处的对流层厚度是否一样?为什么?假设地球不自转,地表性质均一,太阳直射赤道。此时,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度之间的受热不均。因而在终年炎热的赤道地区,大气受热膨胀上升;在终年严寒的两极地区,大气冷却收缩下沉。这样,在高空,赤道形成高气压,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指向极地,大气由赤道上空流向两极上空。在近地面,赤道形成低气压,两极形成高气压,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指向赤道,大气由两极流回赤道。因此,在北半球,赤道和极地之间形成了单圈闭合环流如图1和图2。二、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由于地球的自转,假设地表性质均一,太阳直射赤道,则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从北半球来看,赤道地区上升的暖空气,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由赤道上空向北流向北极上空(南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由南风逐渐右偏成西南风,到30N附近上空时偏转成了西风,来自赤道上空的气流,不能再继续北流,而是变成自西向东运动。由于赤道上空的空气源源不断地流过来,在30N附近上空堆积,产生下沉气流,致使近地面气压升高,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近地面,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大气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向南北流出。向南的一支流向赤道低压,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由北风逐渐右偏成东北风,称为东北信风,东北信风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在赤道附近辐合上升,在赤道与副热带地区之间便形成了低纬环流圈。在近地面,从副热带高气压向北流的一支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逐渐右偏成西南风即盛行西风。从极地高气压带向南流的气流(北风),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逐渐向右偏形成东北风,即极地东风。较暖的盛行西风与寒冷的极地东风在60N附近相遇,形成锋面(极锋)。暖而轻的气流爬升到冷而重的气流之上,形成了副极地上升气流。上升气流到高空,又分别流向南北,向南的一支气流在副热带地区下沉,于是在副热带地区与副极地地区之间构成中纬度环流圈;向北的一支气流在北极地区下沉,于是在副极地地区与极地之间构成了高纬度环流圈。由于副极地上升气流到高空便向南北流出,致使近地面的气压降低,形成了副极地低气压带。同理,在南半球同样存在着低纬、中纬、高纬三个环流圈(见图3)。因此,在近地面,全球共形成了7个气压带,6个风带(展示图4)。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对气压带进行特性、成因等的对比(见图5),从而可促进学生对风带、气压带的理解。三、风带气压带的季节移动在实际中太阳是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导致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由于气压带、风带在一年内有规律地南北移动,从而使同一地区在不同季节出现完全不同的天气和气候(见图6)。四、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由于海陆分布等影响即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7月份,大陆增温快,形成低气压,同纬度的海洋增温慢,水温低于陆温相对形成高气压;1月份,大陆降温快,形成高气压,同纬度海洋降温慢,水温高于陆温相对形成低气压。由于北半球的陆地面积比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而且海陆相间分布,对气压的影响尤为显著,使纬向的气压带被分裂为一个个的高、低气压中心。其中7月份,副热带高压带被亚洲低压切断,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压和亚速尔高压;1月份,副极地低压带被亚洲高压切断,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和冰岛低压。南半球的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纬向的气压带比北半球明显,特别是30S以南的地区,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见图7)。五、季风环流在亚洲,由于冬夏海陆上的高低气压中心势力强,范围广,它们随季节而南北移动,因而在亚洲东部、南部形成了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规律地显著改变方向的风,即季风(见图8、图9)。季风环流也是大气环流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南北半球海陆分布及其面积的不平衡性,致使全球大气运动复杂化,大部分地区存在着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而在亚洲东部、南部则存在着季风环流现象。亚洲东部的季风环流最为显著,主要是它地处世界最大陆亚欧大陆与世界最大洋太平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极大,冬季,由于赤道低压移到赤道以南,南亚受冬季形成于亚欧大陆的亚洲高压影响,吹东北季风,因冬季风远离源地,故势力较弱;夏季,由于太阳直射点北移,气压带、风带随之北移,赤道低压与形成于亚欧大陆的印度低压连成一体,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右偏形成西南季风,由海洋吹向陆地,会带来大量水汽并形成丰沛降水。可见南亚季风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共同影响下形成的(见图10)。六、知识的逻辑联系在学习有关知识以后,针对学生存在的知识缺漏进行知识的网络化和系统化(见图11),从而可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并能够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七、课堂强化训练1.下图为北半球冬季中纬度等压线分布图(1)在地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中,A、B两地所处的气压带名称是、 ;此时该气压带断裂成。(2)图中气压中心名称:A ,B 。(3)此时,东亚吹 风,南亚吹 风。2.读亚洲某月季风示意图,回答:(1)该图表示的月份是 月。图中A处是 (高、低)气压,名称是 。(2)图中B处盛行 季风,C处盛行 季风。(3)简析形成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主要原因。(4)简析亚洲东部季风环流最为典型的原因。3.读右下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村务工作者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年生态园林树木种植与养护服务合同
- 2025范文企业数字化转型咨询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版电商品牌独家销售授权合作协议
- 贵州省正安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年度数字文化遗产数字化加工保密合同
- 贵州省金沙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城市协管员试题含答案分析
- 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年互联网金融质押担保合同范本
- 2025不锈钢管材批量采购及加工服务合同
- 环保与物业公司合作协议
- 燃气轮机离心式压缩机组运行操作手册教学教材
- FZ/T 01057.2-2007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第2部分:燃烧法
- 面条制品-课件
- 2023年重庆市社区工作者考试试题
- 四上科学第一单元《多样的动物》知识梳理
-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教学课件
- 微观经济学-范里安varian中级
- 《印章移交登记表》
- 电缆护套感应电压计算
- 第5章金属在自然环境中的腐蚀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