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第二课时jiaoan.doc_第1页
大自然的语言第二课时jiaoan.doc_第2页
大自然的语言第二课时jiaoan.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目标明确,行动才更有效!)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重点)2、品味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难点) 学习过程:一、字词落实(听写第一课时的生字词)二人小组互批,师了解听写情况二、课堂探究:(困难是存在的,信心是永恒的,挑战你的思维,相信自己行!)(一)自主学习。(先独立完成以下各题,在自己有困难或疑惑的题目上做标记。)1、本文按“物候物候学物候观测对农业的意义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研究物候学的意义”来说明事理。想一想,本文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明确:逻辑顺序 原因:由浅入深2、为了更好地说明事理,还要注意说明方法,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常用的说明方法?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具体语段分析。明确:这道题学生要求学生每个说明方法举一个例子,结合所积累的说明方法的作用根据课文内容具体分析。3、为了清楚简洁地介绍事物、说明事理,说明文的语言必须做到准确。但有时为了增强说服力,激发同学们的阅读兴趣,还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理,本文就是一个极好的范例。a、朗读课文1、2自然段,分别与下面句作比较,说说改文与原文不同的表达效果。、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明确:在这道题时,答案较为简单,基本出现在了题目中,因此老师在小组讲解完后拓展一道语言赏析题,强化训练。(或者说换一种问法,让本题稍有难度)¥赏读文章第1、2两段,体会说明的生动性。(1)学生齐读1、2段。(2)教师用简洁的语言重新拟一个开头,要求学生与原文比较,说说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多媒体显示: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学生比较改文与原文不同的表达效果。改文简洁,直白,缺乏吸引力;原文用语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3)精读1、2段,具体说说这一段文字写得好,好在哪里?学生各抒己见,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阅读感受,言之有理即可,教师应以鼓励为主。生1:课文开头一句“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采用拟人的修辞格写春天到了,很形象,为下文的描写定了基调。不过我觉得有一点突兀,来得太匆促。生2:其实,只要细细推敲“苏醒”一词,就会心中有底。下文“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燕子翩然归来布谷鸟也来了”这些自然现象展现了“苏醒”的内涵,给人带来一片扑面而来的春色。生3:这两段文字写得好,好在用词形象生动。如“冰雪融化,草木萌发”,“萌”字准确地反映了草木开始生长的状况;如“繁花次第开放”,“次第”贴切地表现了花开的次序,渲染了春天的气息;如“叶子渐渐变黄”,“渐渐”确切地表达了叶子枯黄的过程;如“簌簌地落下”,“簌簌”摹拟风吹落叶的声音,使人感到秋天的肃杀;如“风雪载途”,“载”恰当地描写了风雪飘落的程度。生4:这两段文字好,好在修辞格的运用。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自然写活了。如“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大自然似乎有人的思想感情,似乎都在为农民操心,惟恐他们误了农事,这种手法大大加强了说明的生动性和文章的可读性。生5:这两段文字好,好在对说明对象的烘托。它既生动形象地说明花草鸟虫的变化规律和气候的密切关系,也以生花妙笔给人以强烈的悬念,从而为下文说明大自然的语言做了充分的渲染和有力的铺垫。(4)教师提示学生看注释,问:“如把文章的标题改为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好不好?”学生明确:不好。失去了说明的生动性。“大自然的语言”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说法,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5)学生齐读1、2段,争取背诵。 b、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字能否删掉,为什么?课文中还有这样的句子吗?(1)、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2)、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明确:这道题要求对说明文的语言做一个总体概括。如:准确、周密、生动4、通过学习,你还有什么疑惑,写在下边,我们一起解决。(二)合作研讨(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课堂因你们思维碰撞火花的闪现而精彩!)(三)展示讲解 (抓机会,显风采,课堂因你们的展示而活力四射!)(四)课堂小结:请将你探究过程中的感悟或收获总结一下,简明扼要地写在下面。三、巩固提升(比一比,赛一赛,看谁做得好又快!) 必做题:(基础篇,挑战你的阅读能力!)经度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经度之所以发生影响,是离海洋远近的关系。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一度,但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1)这段文字说明的内容是_。(2)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第_句,这段文字是按_顺序解说事理的。(3)用大连和北京、济南和烟台相比有什么作用?答:_ (4)文中运用了_、_、_等说明方法。(5)“凡是”“都”在文中有什么表达作用? 明确:这五道题都比较简单,关键是看学生对说明文的了解程度,因此小组合作展示时,老师在实践上做出特别要求,对于简单题点到即止,重点放在3、5题上。 选做题:(能力篇,挑战你的课外积累!)1、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说说白居易这首诗中所包含的物候知识。 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你能举出来几则农谚,并说说它们所包含的物候知识吗?明确:这道题学生一看就知道课文中的高下差异,简单举个例子过。(单个学生回答)2、你能举出几则农谚来吗?(比一比,看哪个小组举的又多又好特别指出加分环节)学生抢答;(展示课前收集)生1:“清明前,开秧田”是根据节气确定“开秧田”的时间。生2:“柳毛开花,点豆种瓜”是根据物候现象安排“点豆种瓜”的时间。生3:“馒头云,天气晴”根据云彩的形状预测天气状况。生4:“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根据物候现象“雨中蝉叫”预测天气情况。生5:“麻雀囤食要落雪”“猪衔草,寒潮到”。生6:“蚂蚁垒窝要落雨”“鱼跳水,有雨来”“燕子低飞要落雨”“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龟背潮,下雨兆”“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这些农谚都是根据物候现象预测天气情况。四、拓展延伸(任选一道)1、如果班级要以“爱护自然,保护环境”为主题制作广告牌,你能帮忙想一则广告语吗?明确:要求3、4号学生可以适当收集,1、2号学生必须自己动笔师举例:地球母亲的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地球破坏后会很的泪。在学生中选择5个予以奖励性加分。2、无论是春花的娇艳、夏荷的婀娜、秋风的悲伤还是冬梅的傲岸,都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美丽的恩赐,那么你能用笔描绘出春夏秋冬四季的美景吗?(任选一个季节)明确:要求如第一小题在学生展示完毕,老师展示自己写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