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桑_红字_三种版本翻译技巧比较_陈娇.pdf_第1页
霍桑_红字_三种版本翻译技巧比较_陈娇.pdf_第2页
霍桑_红字_三种版本翻译技巧比较_陈娇.pdf_第3页
霍桑_红字_三种版本翻译技巧比较_陈娇.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收稿日期 2000 11 15 第 2 期松辽学刊 人文社会科学版 No 2 2001 年 4 月Songliao Journal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Apr 2001 霍桑 红字 三种版本翻译技巧比较 陈 娇 大连市第 20 高级中学 辽宁 大连 116000 摘 要 本文主要是对名著 红字 的三种译本的分析与比较 分别从整体上对译者风格的分析比较 在细节上对译本的分 析与比较以及在排版上对译本风格的重塑 关键词 整体 细节 排版 中图分类号 I2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5674 2001 01 0084 04 纳撒尼尔 霍桑 Hawthorne 1840 1864 是美国十 九世纪杰出的浪漫主义小说家 他的代表作是以主题思 想深邃 想象力丰富 写作手法独特而著称的 红字 The Scarlet Letter 由四十年代至今 红字 在我国已经有了 很多版本 译者的形象要具有时代特点 民族特点和个 人特色 不同的译者有着不同的读者 作为本时期的读 者也理所当然地适合阅读本时期的译本 所以在此我只 择出三本 1989 年以来比较有代表性的译本作为比较 1 胡允桓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在本文简称人文 1989 年 10 月北京 2 周晓贤 邓延远译 浙江文艺出版社 简称浙文 1991 年 3 姚乃强译 译林出版社 简称译林 1995 年 10 月 洛阳 翻译一部著作可谓是一项巨大的工程 也都浸着译 者的灵魂与心血 代表着译者对原著的一种理解 还应包 括对细节上翻译技巧的推敲 所以对一本译文的评价我 们可以从译者对原著的整体上的理解和在细节上的推敲 来进行 一 一个译本要涉及到作者 译者和读者这三个主要元 素 而一本好的文学作品译本 首先就要注重保持作品原 有的风味 忠实于原作者 达到翻译的最高标准 化 即既要保存原作的风味 又不能因语言习惯差异而使译 文变得牵强 还要注意服务于读者 此为译者要遵从之 二主 然而在体现原著风格的同时 我们也不能忽视了 译者本身的翻译风格 译者对作品的理解 译者的表达 方式 以及译者的对译事的态度与作风便形成每位译者 独特的风格 我们可以从六个方面来分析评价这三位译 者的风格 1 达只表意 雅却见情 红字 女主人公海丝特的丈夫是一个畸形的年老学 者 婚后两人要移居到波士顿 途经荷兰的阿姆斯特丹 时 丈夫因事留下 海丝特先行独自来到波士顿 一住近 两年 其间丈夫杳无音信传闻被印地安人俘虏 生死不 明 在独居生活中 海丝特与当地牧师丁梅斯代尔相爱 生下一女孩 名为 Pearl 她因犯下基督教 十戒 中的一 戒 通奸罪 即判定在她胸前终生佩带一个代表耻辱的 A 字 在海丝特初的心里 Pearl 是带着罪恶降生在人间的 时而就会有上帝借用 Pearl 的双眼来窥探她的心灵的幻 觉 面对这种情形 海丝特便不禁自问 whether Pearl was a human child 浙文 珀尔究竟是不是人的孩子 译林 珠儿究竟是不是一个尘世间的孩子 人文 珠儿到底是不是一个凡人的子嗣 在这里 human 是为人类的意思 但浙文只注重于 达 而忽略了另一原则 雅 译事三难信达雅 是严 复在 天演论 初刻本 刻讫寄津覆斗 乃为发例言 题 的一言论译之则 大多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都会自觉不 自觉地遵循着这一原则 在这里译林和人文就比较好的 将 达 与 雅 结合起来以至用了 84 2 延用象征 信于原著 信 是翻译原则的另一重要标准 朱光潜就将 信 作为翻译的唯一标准 而译者译文时的 信 与否 则也 表现出译者的风格 海丝特丈夫更名为齐灵渥斯 乔装成大夫给海丝特 和 Pearl 在狱中治病时海丝特说 I know that Lether nor Nepenthe Remarked he 浙文 忘河之水 尼泮什之药 我均一无所知 人文 我不懂得什么迷魂汤或忘忧草之类的东西 译林 我不懂什么迷魂汤 什么忘忧草这类药 在这里 Nepenthe 是一种古代药物 也许是鸦片 服 之一切痛苦浑然而忘 人文和译林在这里均直接译成忘 忧草 而浙文则音译成尼泮什之药 并在下面加了注解近 而进行解释 在原著 Chapter 中 也有 信 的体现 Her Pearl For so had Hester called her 浙文 她的明珠 赫丝黛叫她 Pearl 珀尔 意为明珠 译林 她的珠儿 海丝特这么叫她 人文 这是她的珠儿 海丝特这么叫她 在整本译文中 译林和人文对人名均采用音译 但对 Pearl 的名字却用了意译 其一 这影响了译本的整体感 其二 也违背了原著的意愿 霍桑著名的写作手法即象 征主义手法 Pearl 含义为明珠 霍桑的本意 Pearl 是纯洁 的代表 与 简 爱 人名的象征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所 以浙文在解释中对其意义作以标明 而不把 Pearl 直译为 珠儿就更妙了 朱光潜先生反对将 信达雅 并列为翻译的标准 提 出将 信 作为翻译的标准 虽有其一定的道理 但我还是 认为 信 固然重要 但也不应否定 达 与 雅 的标准 信若不达 则就是缺少互译的灵活性 而过于忠实作者忽 视了通顺度 信若不雅 则就是缺少了译文的优美性 而 过于忠实作者 忽视了读者 所以 单信 信 也就违背了 译作的三无关系 所以译者翻译时对信 达 雅三元关系 的遵从也就无可厚非了 3 词义欠酌 不符人性 一个人的性格可以从他的举止 言谈等外部特征体 现出来 就如在海丝特在刑台上受辱时 群众的议论一 样 Goodwives said a hard featured dame of fifty gossips If the hussy stood up for judgment before us five Marry I trow not 译林 娘儿们 一个凶相毕露 半百老娘说 娘儿们 要是把那个破鞋交给我们眼下在这儿的五个娘 儿们来审判 哼 我才不信呢 浙文 好婆娘 一个五十上下年纪 脸相凶狠的女 人说 妹子 这个荡妇要是让咱们这会儿在一起的 五个人来审判 嘿 我想不会 人文 婆娘们 一个满脸横肉的五十岁的老婆子说 婆娘们 要是那个破鞋站在眼下咱们这五个姐妹 们眼前听候判决 老天爷 我才不信呢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三 个译本明显的差别 Good wives 按字面理解是 好妻子 也就是消失文中的 好婆 娘 但是从整段可以看出 这是一个五十岁的中年妇 女 作为早期的移民 她并未接受到过良好的文化教育 故话话中应透漏出未开化的特点 这一点浙文选用的词 语稍欠斟酌 但译林版的 娘儿们 用的却过于粗俗 虽有 人物个性之体现 却稍嫌过火 比较恰当的就属人文的 版本 即恰当的体现出人物个性又不至于过于粗俗 可谓 较完美的译文 4 注释巧用 读者受用 在阅读一本外来书的时候 注释的作用可谓是占着 举足轻重的地位 尤其一本文化 背景均不熟悉的著作 没有注释的细解 读者就会搞不清其中的玄机 如下面 的一句话 But she named the infant Pearl as being of great price 浙文 她给孩子取名珀尔 是取它所代表的重价 译林 她给婴孩取名 珠儿 是因为其价值贵重 人文 她给她的婴儿取名 珠儿 是因为这孩子极其 昂贵 初见此句 我们就会泛泛地将 它所代表的重价 理 解为 Pearl 对海丝特的重要性 只有在浙江版中看到注释 时 我们才能体会其包含在内的深刻含义 注释 新约 全书 马太福音 第十三章 天国又好象买卖人 寻找好 珠子 遇见一颗重价的珠子 就去变卖他一切所有的 买 了这颗珠子 还有一例 enjoined by Scriptural authority 浙文 常常用杖责打 译林 以及用戒尺抽打 人文 和抬手就打 在这句话里仍是只有浙文版对 用杖责打 作了注 释 旧约全书 箴言 第十三章 不忍用杖大儿子的 是 憎恶他 疼爱儿子的 随时管教 这样就使不熟悉圣经 的中国读者 在看过注释之后 加深了对这句话的了解 所以 浙文版在注释上树立了自己独立的风格 使读者受 用很大 5 理解有别 风格体现 对同一单词不同的译法可分为选义的错误和对原文 理解的不同两种 而对原文不同的理解则是最能体现译 文的风格 在海丝特对女儿的一段心理描写中有这样的 话 She seemed rather an airy spite the mother felt like one who has evoked a spirit has failed to win the master word that should control this new 85 浙文 她似乎更像一个活泼的小妖 那母亲觉的 自己就像那个招来了妖魔的人 把控制这个新来的 令人难测的魔怪的咒语给忘了 人文 她更象是一个呼唤精灵的人 尚把握不住 制服这个还闹不清底细的新精灵的咒语 译林 她似乎更像一个飘渺的精灵 这位母亲 觉 得自己像一个召唤精灵的人 结果没有掌握可以制服 这个难以理解的新精灵的咒语 对 Pearl 的描述 三个译本中 我们可以体会出两种 含义 浙文版理解为海丝特对 Pearl 的一种怜爱之感 而 人文和译林则把此理解为海丝特对 Pearl 的一种怜爱之 感 这是对原著理解有不同的感情色彩 毕竟原著到底 要体现何种感情色彩 不会所有的译者都有正确体会 所以不同色彩的选择 反而更能体现出了译者的风格 6 英汉互译 应重灵活 原文与译文在语言文化方面存在着种种差异 这就 对译者的灵活发挥制造了困难 文化的差异涉及到政治 历史 生活习俗 思维方式及语言习惯等多种内容 而语 言习惯的差异是最为显著 but there was a quality so much more terrible in the solemn mood of the popular mind that she longed rather to behold all those rigid countenances contorted with scernful merriment and herself the object 人文 但是 人们那种庄重的情绪反倒隐含着一种可 怕得多的气氛 使她宁可看到那一张张深刻的面孔露出 轻蔑的嬉笑来嘲弄她 译林 但是 在公众那种庄重的情绪里有一种更可怕 的东西 她宁可看到一张张绷紧的面孔扭曲或轻蔑的嬉 笑而她自己成为嬉笑的对象 浙文 但是 公众这种严肃的心态具有十分可怕的性 质 致使她反而渴望看到那一片清一色的严厉面孔为拿 她嘲笑取乐的表情所打破 我们不难发现 浙文版的译文读起来极其拗口 因为 他单纯的按字面翻译 而忽略了中国人很少用被动语态 讲话的事实 而人文版及译林版则对话语进行了汉化的 处理 既遵从了愿意 有可以使读者能轻松理解含义 做 到了既忠实了原作者又服务了译文读者 所以要在这两 方面兼顾而得之 就要进行好语言文化方面各种差异的 研究与处理 这样才能达到互译的灵活性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每一位译者的迥异 风格 我们还是归到翻译的多用的原则 信达雅 上来 浙版的风格是最特别的 首先它是 信 的最忠实拥护者 却又极端的背弃了 达 也就是说它过多的采用了 直 译 而忽视了 意译 而译林版同人文版有大部分相同 之处 它们虽在 信 上稍有欠缺 但对于 信 达 雅 的结 合运用确实稍胜一筹 原作是表现 翻译是再现 2 原 作表现是作者风格 而翻译作为第二次创作表现的则是 译者的风格 其中还要注意对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各种差 异的处理 对原著的感情色彩加入自己的理解等等 我 认为一个译本的风格并无好坏对错之分 而这三个中译 本 也是春兰秋菊 各饶其美 夏荷冬梅 各呈其秀 看来 只有凭读者的口味来评定其喜好了 二 译本的比较 基本上说 只从整体与细节上进行比较 即可 但是对于读者 整部译本都是阅读的对象 而不只 局限于正文 而整部译本的编排给读者对译者的理解力 也会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 胡允桓的人文版除了正常的译者序对霍桑的生平及 红字 进行简要介绍外 并无其他的附言 而周晓贤 邓延远译的浙文版则是一豪华合装本 但此译本并无译者及作品的介绍 却在书后收集了一中 一外名家分别对 红字 及霍桑的分析 而姚乃强译的译林版 除了有译者序介绍霍桑生平 和 红字 之梗概外 还在书尾处附加了霍桑年表 但最 值得一提的是此译本对 红字 的前言 海关 The Custom House 的译文 海关 原文有一万五千多字 译成中文约 三万多字 相当于小说的五分之一 占的篇幅也确实不 少 很多版本的 红字 译者却认为 海关 与整部小说 联系并不大 故而都略去不译 胡允桓就在译本序中简 略地提到一下前言 海关 他只对其中一段他认为重要 的一段字译出放入前言 因为他认为 这一番声明是作者 故弄玄虚 实在不足为凭 而周晓贤和邓延远译的浙文 译本则干脆对原著前言未有所提及 但姚乃强在译者序 中阐明 他在翻译过程中深感这篇前言蕴含着极丰富的 内容 对于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思想情感 写作风格和技 巧 以及小说的背景等等都提供了大量的材料 要说译者对读者们的贡献 不应拘泥于单单译出一 部很好的作品 并将外来优秀文学引进中国 而还要看一 看是否在更多方面有所贡献 浙文的译者除了把译著正 文译出之外 并无其他观点在译本里陈述 这里就不对 其译本排版进行评论 人文版的译本囊括了文学翻译中 应有程序 并对原著有着较透彻的研究 译出一本溶 信 达雅 于完美境界的译文 此为其贡献 而译林版的最 大贡献在于 前言 海关 的收录 是 红字 在中国终于有 了一个全译本 就是附录中的霍桑年表也使读者对霍桑 有了更系统更全面的认识 虽在正文翻译中有借鉴人文 版之嫌 却也无法否认其译者严谨的译事作风 虽然人们对 信达雅 这一翻译标准的理解和看法有 所不同 但凡是说到翻译标准的理论 始终没有跳出 信 达雅 这个框框 大都也是 三一律 很少越出雷池一 步 3 所以 我们作为翻译评论自然要返回 信达雅 中 来作以比较 信 强调了忠实原文的重要性 但又多指 直译 在 信 的程度上可属浙文版最为突出了 无论从整体 86 还是从细节我们都可以追踪到浙文 信 的足迹 但是不 是达到了 100 的 信 就会有最优秀的译文呢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浙文版众多不通顺的译句中深有 体会 这种不通顺 残酷点比喻来说则更像中国的古文言 文 虽意达到了 却非常的拗口难懂 不易于大众读者的 阅读 所以 100 的信不见得就是值得称赞的好事 达 讲的就是要使译文能够准确转达原文的意思 多指 意译 在这一点 人文和译林两版均可列为上乘 之作 而如上所述浙文版就稍嫌差之 而 雅 则是使译文的词语更为优美 继而体现出此 译本的文学和艺术价值 在这一点上 浙文版作的似乎 更用心一些 但是否雅就是将所有词汇优美化呢 许多 事实证明 译者对译文 雅 的片面追求 实际上是很难保 证对原文意境的忠实了 而如此看来浙文版在译文中的 故意措辞 则反而不见得是一项优点了 综上所述 我们可对三个译本有了系统的了解 浙 文版颇有不妥之处 不易作阅读 而译林版虽然有借鉴人 文版之嫌 却也因有原著前言 海关 的译文和霍桑年事 表而不失为一本可以全面透彻了解 红字 及 Hawthorne 的好译本 而人文版在各方面来讲是无大错可挑的 可以 说是三个译本中正文翻译的佼佼者 一部文学巨作拥有多种译本是件好事 使读者均可 互相参照 采长补短 以对一部作品进行更深层的研究和 探讨 这三个译本容括了翻译各种方法与技巧 可谓是 包容了翻译各种方法与技巧 可谓是包容了翻译的千姿 百态 虽在翻译过程中也有优缺参半 却也称得上是译者 风格的体现 可谓各炳千秋 无分好坏 为读者擎出一方 多彩的天空 参考文献 1 No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