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网络管理规划与建设刍议.doc_第1页
城市道路网络管理规划与建设刍议.doc_第2页
城市道路网络管理规划与建设刍议.doc_第3页
城市道路网络管理规划与建设刍议.doc_第4页
城市道路网络管理规划与建设刍议.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道路网络管理规划与建设刍议 陈晓亮 中工武大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湖北省 430072【摘要】本文对城市道路网络进行了概述,包括其结构形式和我国城市道路网络的现状,并且做出了有针对性的城市道路网络管理规划和建议,对实际生活中城市道路网络管理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关键词】城市道路网络;管理;规划中图分类号:TN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城市道路网络也随之越来越大,交通拥堵等现象越来越严重,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日常出行,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之一。本文就城市道路网络进行了描述,并对城市道路网络管理做出了一些规划与建议。1 城市道路网络概述城市道路网络是指城市中各个街道相互交叉而交织成的网状交通结构,是城市网络物化的主要表现之一。本文将从城市道路网络的结构形式和现状两方面对城市道路网络进行概述。1.1 城市道路网络的结构形式我国城市道路网络结构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1.1 格子状格子状是指类似井字形排列的纵向间和横向间道路基本平行的一种道路网络形式,这种道路网络形式的优点在于布局整齐,利于交通管理。缺点是十字路口较多,可能影响行车速度。1.1.2 放射状放射状是指以市中心为中心,道路组成放射状发散式的一种道路网络形式。这种道路网络形式的优点在于有利于城市中心和郊区的联系。缺点是道路不规则,存在一些路况复杂的路口。1.1.3 不规则状不规则状是指根据当地的地形特点而建造的没有一定规则形状的道路网络形式。这种道路网络形式的优点在于能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减少用地和建设费用。缺点是道路不规则,并且常常把建筑用地分割开来,不利于交通管理。1.1.4 混合状混合状是指把上述三种中的几种混合起来的道路网络形式,使每种道路网络形式都能发挥出自身的优点。1.2 城市道路网络现状1.2.1 城市道路网络结构不合理我国的城市道路建设十分重视快速路和主干道的建设,快速路和主干道的建设占有非常大的比例,导致支路建设不足,出现道路网络结构不合理的状况。表一列出了我国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的相关指标。表一 我国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相关指标(GB 50220-95)大城市规模与人口(万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道路网密度(km/km2)2000.4-0.50.8-1.21.2-1.43-42000.3-0.40.8-1.21.2-1.43-4道路宽度(m)20040-4545-5540-5015-3020035-4040-5030-4515-20道路机动车道条数(条)2006-86-84-63-42004-64-64-62国际推荐道路网络等级结构为金字塔形,而我国大多数城市结构为菱形,较为典型的有南京和温州,见图一。这种不合理的道路网络结构会导致交通拥堵的发生。图四 我国城市南京、温州道路等级结构与国际推荐道路等级结构对比1.2.2 城市道路网络密度较低城市道路网络的密度常常代表了一个城市的交通运输能力,进而可以反映一个城市的发达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道路网络的密度远远小于中等发达国家。由于道路网络密度较低,常常出现道路拥堵的状况,尤其是在行车高峰期尤为严重。1.2.3 机动车、非机动车相互干扰我国道路基本都分为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如果不能合理分流,就会导致交通重叠,进而导致交通拥堵,不利于城市道路网络的建立。2 城市道路网络管理规划与建议2.1 城市道路网络管理措施城市道路网络管理是指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包括现有道路情况和自然地形等,建立道路网络管理模型,合理划分管理区域,选定便于管理的控制点,最终实现对全区道路网络的管理。2.1.1 交通限行管制城市道路网络管理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就是交通管制,分为限路段、限时间和限车辆类型几种方式。2.1.2 适时人为监控通过摄像头等设备对城市道路网络进行视频监控,通过计算机系统将各道路通行情况实时传输到指挥中心,管理人员可以及时改变交通拥堵区域的交通信号灯,指挥拥堵路口车辆有序离开拥堵区域,也是城市道路网络管理的常用方法之一。2.2 城市道路网络规划与建议针对我国城市道路网络的现状及分析,主要对城市道路网络做出以下规划和建议。2.2.1 避免交通节点的重叠在城市中有很多人流和车流的聚集点,如停车场出入口、火车站、汽车站等公共设施处,应该尽量多增加几个出入口,并且对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以及人流进行分流,甚至可以做成循环交通框架结构,以疏导交通,避免形成交通节点,如在闹市区地铁口设计成3-4个出口,分别通往交通路口的不同大街或不同建筑内。同时,在疏导交通的同时还要兼顾出入口附近的公共交通设施情况,保证人流可以迅速顺利疏散,如在火车站、长途汽车站附近设立多条公交线路。2.2.2 加速推进旧路改造和拓宽工程鉴于我国大多数城市不断扩建导致旧路交通堵塞情况严重,而且近几年我国各城市机动车数目激增,加速推进旧路拓宽改造工程势在必行,在闹市区等人流较为集中的区域尤甚,这样可以大大缓解交通压力。2.2.3 合理调整道路密度在城市道路网络建设中,各级道路的密度是道路网络布局的中心问题。在制定道路网络密度时,要符合以下原则:第一,道路网络密度不能过疏或者过密。第二,道路网络的密度要兼顾生活便利等方面的社会问题。第三,要针对每个城市的实际情况,不能照搬照抄同一个数据。第四,特殊地区要特殊考虑,以可持续的眼光看待问题。第五,一般情况下,城市中心商业区的道路网络密度最大,市区次之,郊区更次之。3 结束语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城市道路网络将会逐步扩大,加速推进旧路改造和拓宽工程、改善道路网络结构、创新城市道路网络管理的模式、避免交通节点的重叠、合理调整道路密度、改变生活小区结构和实现城市道路网络监管的现代化等措施会使城市道路网络管理日趋完善,从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参考文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220-9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5 2 石飞. 城市路网结构分析J.城市规划, 2008( 5) : 56-57.3 龚丽俨. 城市路网交通规划及其与经济、政策的协调发展J.交通标准化, 2010( 5) : 90-91.4 杨涛. 我国城市道路网体系基本问题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