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口如瓶30年.doc_第1页
守口如瓶30年.doc_第2页
守口如瓶30年.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守口如瓶30年法国人窃取氢弹秘密内幕1967年冬,当时的法国领导人戴高乐希望能拥有法国人自己的氢弹,但是,法国科学家却长期拿不出可行的研究成果,直到一位名叫罗贝尔多特雷的“天才”人物出现。在他出现之后几个月,法国的氢弹就爆炸成功。法国官方把这种神话般的变化归功于多特雷的“天赋”,而真实情况却有如一部间谍小说一样曲折和神秘,知情者把这个法国最高机密守了30年法国第一颗氢弹的英文密码名字是VLBL,重3吨,外形像当时(60年代)流行的西姆卡1000型汽车。这颗氢弹里装有数百公斤炸药,浓缩铀和钚,还特别装有锂的氢化物。这颗氢弹如果在埃菲尔铁塔上空爆炸,整个巴黎及其郊区就会被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完全摧毁,它的威力相当于广岛原子弹威力的200倍。它可说是法国今日核打击力量的祖先。法国第一颗氢弹于1968年8月24日在波利尼亚的方加陶法岛上空爆炸。这是法国进行的威力最大的一次核爆炸实验,爆炸当量为270万吨。它也是法国在戴高乐将军执政时期进行的“最后几次实验之一”。然而,戴高乐将军真的知道这次试验的秘密吗?法国的科学家们经过若干年摸索之后仅用几个月时间就使法国跻身于氢弹国家之列,这些科学家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研制出法国第一颗氢弹是借助于谁之力?30年来,法国原子能委员会一直对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的真正历史守口如瓶。其原因很简单:事关法国最奇特的间谍事件。法国之所以能在1968年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是由于一位英国核武器专家提供了有关情报。时至今日,曾参与1967年和1968年氢弹试爆行动的法国原子能委员会的人们仍拒绝谈论有关情况。他们至今只是说,官方的说法不够准确。法国官方怎样说的呢?直至1967年4月一直兼管法国原子能委员会的部长阿兰佩雷菲特在法国病一书中谈到了此事。事情于1966年1月开始,在戴高乐将军视察了法国原子能委员会利梅伊军事科研中心以后,大发脾气地对佩雷菲特说:“如果不能研究出氢弹,那你们就研究一下原子能委员会未能研制出氢弹的原因,不能老是这么拖下去!你们听清楚,我要在离开爱丽舍宫以前看到第一次试验!这一点最重要。”几个月中,戴高乐将军一直坚持这样一点:法国必须尽快拥有热核武器。他认为,这是确保法国威慑力量永久存在的唯一办法。常规的原子弹(即用浓缩铀和钚制造的炸弹,法国已从1960年起逐渐拥有了这种武器)不久即会变得不再可靠,因为这种原子武器太大,容易受到压制而失去作用,而且威力也还不够强大。此外,美国、苏联和英国已经在50年代初爆炸了第一颗氢弹。阿兰佩雷菲特部长开始寻找可使原子能委员会摆脱困境的学者。他的顾问向他推荐了一个叫罗贝尔多特雷的“具有非凡天赋”的人物。于是“奇迹”出现了。佩雷菲特在书中写到:“形势很快改观了,只用了几周时间,综合方案就提出来了。“1968年8月,法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这应归功于多特雷的“天才头脑”。事情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当然挺好。但可惜这是假的。情况并非如此,甚至佩雷菲特也很可能不知道这一点。事情并不像是一个神话故事,而是像一部间谍小说。在这部小说中,多特雷并不是主要角色1966年1月,戴高乐大发雷霆的时候,法国的科学家们也在为没有头绪而头痛。他们早已掌握了氢弹的一般原理。为了爆炸氢弹就必须:1、将一枚常规原子弹置入装有两种燃料成分的装置里,这两种燃料成分就是浓缩锂和氘(即重氢);2、引爆常规原子弹;3、使氘和锂的原子产生聚合反应,从而产生百万吨级的巨大威力。但是,应当怎样使装置运转?装置应是什么样子?常规原子弹和热核燃料究竟应放在什么位置?对这些问题,法国的研究人员都找不出答案。他们最多只会制造出比常规原子弹威力大一些的“剂量增加的”原子弹,即研制出假氢弹。要取得进一步的成绩,他们还需要掌握一种基本的原则,一种程序,一个“窍门”!为了这个“窍门”,法国情报人员寻找了7年之久,但仍一无所获!在法国原子能委员会内,人们甚至设了一个特别部门:情报和科技信息局。这个局负责综合、分析和分发秘密收集来的科技资料。这些科技文件材料很少是来源于法国官方的情报机构国外情报和反间谍局。职业间谍们没有受过很好的训练,而且行动笨拙。所以,原子能委员会情报和信息局宁愿自己组织情报网,不愿通过国外情报局和反间谍局搜集情报。谁给情报和科技信息局提供情报呢?通常是驻德法国军队的军官。法国是北约成员国,驻德法国部队因而配备有美国的核弹头。尽管一天24小时都有美国军官监视那些核弹头,但一些法国军官仍收集到了一些材料,特别是关于为战斗轰炸机配备的热核弹头的材料。通过刺探情报和翻阅各种专门期刊杂志,情报和科技信息局逐渐发现了美国氢弹的总的特点,但还是始终弄不清楚美国氢弹的运转程序,即弄不清楚其“窍门”。终于,1967年初,发生了一个重大事件:一位英国高级“人士”提出愿意为法国人提供情况。这位英国“人士”姓甚名谁?是何许人?至今没有任何人愿意透露。种种迹象表明,这位英国“人士”是在奥尔德马斯顿英国原子武器研究中心工作的一位学者。此人已不能说话了,因为他已在数年前去世。他为什么会同法国原子能委员会秘密合作?是为了钱吗?法国领导人戴高乐将军向来反对进行这种交易。那位英国“人士”当然也知道这一点。那么,这位英国“人士”此举究竟是出于什么动机?实际上,他是一位亲法的英国人,特别是一位坚定的欧洲人。他的国家当时仍在欧洲共同市场大门之外,他对此十分不满。戴高乐将军投否决票阻止英国加入共同市场,其原因恰恰是由于核武器问题。在那几年前,伦敦和巴黎曾试着谈判一项核合作协议。但是,肯尼迪坚决反对法英合作,英国首相哈罗德麦克米伦只好屈服于美国的压力。于是,戴高乐反对英国加入共同市场。那位英国“人士”认为,应当做点事情使英国能加入共同市场。做点什么呢?向法国提供法国公开不能得到的东西核武器秘密甚至“窍门”,以使戴高乐不再反对英国加入共同市场。起初,法国人怕上当,所以没有作出响应。法国人不理解那位英国人的诚心。但是,那位英国“人士”一再作出姿态。每次参加正式招待会时,他都主动同法国驻英大使馆的一位参赞交谈(并始终只同这位参赞交谈)。他对这位法国参赞说:“你们的氢弹研制尚无进展,是不是?”他了解法国氢弹研制的情况,以及法国科研人员进行的探索。每当法国在太平洋地区进行的原子实验一结束,美国情报人员人员便立即收集放射性尘埃并进行仔细分析。他们把分析结果通报给美国最可靠的盟国英国。随着交谈的深入,法国使馆的那位参赞终于明白了:那位英国人的确准备冒险向法国透露绝密情报。于是这位法国参赞立即将此情况通知法国原子弹委员会领导人雅克罗贝尔和原子能委员会研究部主任让维亚尔,并问该怎么办?罗贝尔和维亚尔当即回答:“进一步接近他,尽可能多地了解情况,但不能冒险。此事不得以任何借口外传。”于是间谍活动开始。那位法国参赞充任临时核军事军官。但他对核技术一无所知,不得不找来一些原子专家向他传授核技术的一般原理。这样,他就懂得了关于核武器的基本知识,从而能在同那位英国人的交谈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双方在交谈中不能记笔记,记笔记太危险,是绝对禁止的。再说,那位英国人士从不提供文件资料,他只口述,所以那位临时充当间谍的法国外交官只能把一切(甚至最专业的数据)记在脑子里。然后,他便避开众人,独自追忆整理谈话记录。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避免那位英国人士暴露,当时,虽向苏联人提供原子弹计划的学者克苏斯富克斯已在美国被捕并被判处14年监禁,但人们对此案仍记忆犹新。起初,那位英国“人士”讲话不多,但他却说了很重要的一句话。他悄声说:“不要想得太复杂,拟一个简单的方案就行。”一名重要证人解释说:“对于科学工作者来说,这是一个宝贵的暗示。但不幸的是,在当时,法国的原子能委员会内没有任何人员明白这种暗示。”与此同时,法国一位年仅33岁的综合工科技术员进行的探索也在接近目标,这名年轻人叫米歇尔卡拉约尔,在利梅伊研究中心工作。自1960年以来,他一直想揭示氢弹的秘密。他判断出“成功的办法必然是简单的。”卡拉约尔的方案分发给几位负责人审议。但那几位负责人不愿对此方案表态!年轻而腼腆的卡拉约尔人微言轻,况且他本人似乎也并不确信这一方案。于是他的方案被打入冷宫。5个月后,原子能委员会军事研究部主任让维亚尔受到了压力,氢弹问题已成了法国总统的一个心病。为了平息戴高乐将军的焦虑情绪,让维亚尔必须拿出新办法。9月5日和6日,他在秘密研究中心召集原子能主要研究人员会议,确定了第二年在太平洋地区进行试验的计划。9月27日,正当人们作好试验准备之时,那位英国“人士”最终披露了关于氢弹运转的详细细节。原子能委员会负责人之一雅克罗贝尔马上召集了绝密会议,出席会议的约有15人。罗贝尔向他们披露了间谍行动情况和英国氢弹设计方案。然后,他强调指出,其他任何人都不应知道曾有英国“人士”提供情报一事,这是国家机密。他当即拟定了知情人名单,并指示,:好好保护名单,每次会议前都要核实名单以避免机密泄露给非知情人。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法国原子能专家们很兴奋,他们终于明白了自己的工作已进展到了何种程度。根据罗贝尔拟定的试验计划,所有的人力、财力和信息手段都准备好了。那位英国“人士”有提供了一些关于实验的实施细则、。法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了!那位英国“人士”在伦敦表示祝贺。他希望看到英国参加共同市场。他的愿望于1972年实现了,他以自己的方式为英国进入共同市场作出了贡献。在巴黎,人们欣喜若狂。佩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