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黄果树瀑布.doc_第1页
第17课黄果树瀑布.doc_第2页
第17课黄果树瀑布.doc_第3页
第17课黄果树瀑布.doc_第4页
第17课黄果树瀑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17、黄果树瀑布 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悬挂、杰作、聆听、气势非凡、雄伟壮观、直泻而下”等重点词语。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采用段意归纳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有感情地朗读描写黄果树瀑布形态和声响的句段,感受瀑布的壮美,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的表达方法。4熟读课文,学习作者“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仿写一个片段,用上打比方的修辞手法,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抓住描写黄果树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语句,朗读、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体会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难点:学习作者“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并仿写一个片段,用上打比方的修辞手法,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三、教学评价设计: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及指名读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识、写生字及正确、流利读书情况。2引导学生品读、感悟、想象,用各种方式激起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3教学活动中将看图、读书、训练融入质疑、梳疑、解疑的过程中去,让学生充分动起来。4在读书感悟中,采用默读、圈画、讨论、交流、感情朗读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体悟作者的表达方法。5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及时做出鼓励性评价。四、教与学的准备:学生:完成预习单 教师:教学课件 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学生的预习情况,以便以学定教。五、教学课时:2课时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整体感知,梳理归纳1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描写瀑布的诗句或词语呢?(学生根据已有经验交流回答)师相机出示李白的诗望庐山瀑布。 庐山的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指名回答)今天我们一起去游览黄果树瀑布,你们想去吗?引出课题。(此环节的设计:意在温故而知新,激发学习兴趣,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2板书课题:17黄果树瀑布,读课题。(1)课件出示:(简介黄果树瀑布) 黄果树瀑布在贵州省镇宁市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形成原因:县城西南15千米处有条白水河,这里高山重叠,河水从东北山岭中夺路而出。到了黄果树地段,突然河床中断了,滚滚水流顺流下跌,形成了九级飞瀑。过渡:这瀑布到底是怎样的一幅壮观景象?看录象欣赏。(设计意图:由一组精美的图片唤起学生的兴趣,引出黄果树瀑布,从视觉上激起学生阅读文本的欲望。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对黄果树瀑布充满了向往,迫不及待地想进入课文内容的学习。)(2)作者眼中的黄果树瀑布是什么样的呢?同学们一定很想知道吧?那就让我们放声地读读课文,一起去感受一下这迷人的仙境吧!(ppt课件出示读书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3借助预习单,检查学生预习情况。(1)ppt课件出示生字词:哗 叠 隔 轰 杰作 缝隙 悬挂 沉醉 胸膛 掩映 气势非凡 山回谷应指名检查,注意把握能否读正确。重点突出学生读错的字音,结合字形、组词引导学生析记生字。提醒注意多音字“缝”字的读音,在本文中应读fng “挟”字应读xi,不读xi或ji。(2)出示学生书写的生字,有重点的对生字进行检测。并与学生交流容易写错的字:“(隙”字,右半部分的“小”字中间是竖,不要写成竖勾;“叠”字,中间是“冖” ,不要多写一点,注意把字写匀称;“缝”字笔画较多,注意笔顺。)(3)检查初读情况。指名读课文,重点检查读得是否正确、流利。读错的地方共同纠正,师生共同评价,指导朗读。(设计意图: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自学字词,读熟课文,初步掌握课文内容的能力,而且也进行了课前预习。学生在初读课文之后对黄果树瀑布有了整体感知,所以此环节老师直接进行检查即可。)4再读课文,图文结合,初步整体感知大意。(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每一段都写了什么?你能根据每段意思,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吗?(方法指导:整体上把握文章脉络,有利于弄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对以后的习作很有帮助。)(2)默读课文,思考: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黄果树瀑布?(交流成果,相机板书:声音、形态、感受)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二)精读感悟1分组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在哪些地方观赏黄果树瀑布的?(学生作初步回答)(设计意图:学生在读课文之后对黄果树瀑布有了整体的感知,分组对观赏位置做初步讨论回答,为下文学习写作方法做铺垫。)2小组内学习,读课文第二部分,将课文中描写黄果树瀑布的句子在小组内读给其他同学听。(三)课堂小练笔1摘录文中打比方的句子,并仿照着写一写。2书写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四)复习回顾 1上节课,我们初步见识了黄果树瀑布,谁能用文中的一句话评价一下?(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何为杰作?(优秀的、美好的、非一般的作品) 2作者为什么称赞黄果树瀑布是一座大自然的杰作呢?今天,我们就继续借助作者的语言文字美美地欣赏吧!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五)精读课文,积累内化感悟声响 1(ppt课件出示:“绿树掩映间,有一座徐霞客的塑像。他遥对瀑布,仿佛在凝神谛听远处的瀑布声。”)(1)“凝神谛听”是什么意思?(注意力集中仔细地听)(2)他在凝神谛听什么呢?(远处的瀑布声)(3)请同学们读课文,用“”划出文中描写瀑布声音的语句。(4)文中描写瀑布声音的句子有哪些呢?谁来读一读。2刚进入风景区,我们听到了(学生齐读)(1)出示片段: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上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这段话中连用两个比喻,把瀑布的声音比作( ) 和( ) ,从中让我们体会到这瀑布声越来越响,这响声由远及近 。从“哗哗”“渐近渐响”“人喧马嘶”“喧嚣”,你感觉到了什么?(声音越来越大了,说明瀑布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作者为了逼真地表现出自己听到的瀑布声响的感觉,连用四个传神的动词,找出来体会。(飘、拂、涌、盖)你最喜欢哪一个词?为什么?(设计理念:体会远、近听到不同的声音,抓住关键词联系上下文感受瀑布渐近渐响的美妙声音。“飘”写出了瀑布声音的悦耳,听着舒服,表现了声音的连绵不断;“拂”将瀑布写得有情了,让人感觉到瀑布伸出了柔美的手,欢迎游客的到来;“涌”显示出了力量足、速度快、来势凶,表现了声音之响;“盖”写出了瀑布的声音压过、超出任何一种声响。)指导朗读。师引导:远听瀑布声似微风飘来,近听瀑布声像潮水涌过,黄果树瀑布的声响太美妙了!师:我们不禁要说-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你能把这种渐近渐响的美妙声音读出来吗?(2)(ppt课件出示:那“哗哗”。)声音大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你感受到了什么?可以用一个词形容一下你“听”到的声音吗?又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齐读这句话,读出气势。 (3)(ppt课件出示:瀑布从岩壁上直泻而下,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从一个“泻”字中,你看到了这黄果树瀑布是怎样的?(瀑布很高,水从上往下流得很急。)看到这飞流直下的瀑布,我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李白的“”瀑布从很高的地方落下来,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如果此时,你在瀑布底下,大声的说话,旁边的人还能听到吗?(听不到)这声响够响亮的,(板书: 响)这声响可真够让人难忘的,齐读这句话。感悟形态 过渡:声音虽美,但如果我们来到黄果树瀑布风景区只听其声,未免太遗憾了!下面,请大家睁开慧眼,去真正欣赏黄果树瀑布的庐山真面目。找一找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瀑布的形态并划出。3谁来读一读你划的句子。4根据学生回答师叙述:(ppt课件出示图片及相关句子: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1)瀑布宽80米,我们的教室前后长十几米,现在有5个教室那么长。这么宽的白色缎子从织布机上泻下来,你感受到瀑布的什么?(预设:壮美、气势非凡、不同凡响、雄伟壮观、奔泻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飞流直下、气势磅礴、流连忘返)(方法指导:可多预设几个词,引导学生通过区别美丽、美观、壮美等词的不同,真正感受黄果树瀑布的气势雄伟、美丽壮观,让人赞叹!)你觉得这句话中哪个字最传神?(“泻”表现出瀑布的气势。)引导看图,何为“白练”?(白色丝织品)多么巧妙的比喻,多么壮观的形态!黄果树瀑布-(生接)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此时再读这句话,强调中心句的作用。)(2)把你的感受融入到朗读中吧!先自己试读。(3)指名读,师配乐朗读。课件出示: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洒金街”的奇景。“银雨”、“金街”各指什么?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怎么又变成金街了呢?指名读课文:谁能通过朗读把大家带入“银雨撒金街”的境界。 (4)引导:瀑布跌落悬崖,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真是如烟、如雾、如尘现在谁能把大家带入那种境界?指导有感情地诵读,读中感悟。(设计意图:教给学生感悟课文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品读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以及打比方在句中的表达作用。同时,根据学生的理解反复指导学生读课文,在读中走进黄果树瀑布。) (六)感悟作者感受 过渡:到了这著名的瀑布前,不让这银雨淋一番实在是有些遗憾,让我们赶紧顺着石阶往下走,来到黄果树瀑布泻落的谷边,好好享受一番吧!黄果树瀑布泻落在一片群山环抱的谷地里,作者自西面顺着石阶往下走,一直来到了谷底。生接坐在洗洗脸。5.你们有什么样的感觉啊?(1)(预设:生:凉快,舒服极了)(2)作者也和你们一样。瀑布泻入谷底溅起的水珠直洒到他的脸上,凉丝丝的,舒服极了。他与黄果树瀑布亲密的接触了。(3)能把作者的感受读好吗?(指导读书感悟)过渡:听其声,观其形,黄果树瀑布真是气势磅礴,撼天动地啊!我们就根据学习瀑布声音形态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课文6-7自然段。找出关键词句,随时写下自己的感受来。(课件出示)想想作者来到了群山环抱的谷地里,如此近距离地接触瀑布,又产生了怎样的感受呢?分别找出相应的词句,在旁边也把你的感受记录下来,小组互相交流。6汇报交流,谈感受。(1)ppt出示:“坐在水边一块岩石上,离那道瀑布近得很,中间只隔着一口小小的绿潭,仿佛一伸手便可以撩过来洗洗脸。瀑布泻入谷底溅起的水珠直洒到我们的脸上,凉丝丝的,舒服极了。”交流:“撩”一下试试,什么感受?换词比较,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师:如果将瀑布落入谷底跳起的水珠直洒到我们脸上换成直打到我们的脸上,还会舒服吗?(用词准确是多么重要啊!) 谁能读出这种凉丝丝的感觉?指名朗读。(意在这个环节的学习中,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表示作者感受的句子,通过换词体会作者用词的巧妙和用词的准确性。)(2)ppt出示:“瀑布从岩壁上直泻下来,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坐在下面,仿佛置身于一个圆形的乐池里。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 播放瀑布的声音,说说你听见了什么?心情怎样?句中的“灌”是什么意思呢?(先说说“灌”字在字典中的解释,在结合上下文理解“灌”在句中的意思。)结合插图想一想,这个圆形乐池的四周是由什么围成的?乐声奏鸣,让人的“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你有过这种感觉吗?指导把充满活力了感觉读出来。(3)ppt出示:“聆听着轰然作响的瀑布声,只觉得胸膛在扩展,就像张开的山谷,让瀑布飞流直下,挟来大自然无限的生机。”理解“挟”字在文中的意思并抓住“只觉得胸膛在扩展”这一关键词句,体会黄果树瀑布生机勃勃。看图配乐诵读。7同学们交流得真好!看来大家都很善于联想,能抓住课文中一些关键的词句,能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去感受瀑布的美。听完大家的述说,我敢肯定,此时此刻,无论是作者还是在座的各位,见到如此雄伟壮观的景象,都会情不自禁地赞叹道(生读)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过渡:任凉丝丝的飞珠扑上火热的脸庞,打湿薄薄的衣衫。聆听着訇然作响的瀑布声,只觉得胸膛就像生机。此时的瀑布已经到了作者的心中。瀑布的壮美、生机的无限,对每一个人都是一种陶冶,所以人们向往自然,都愿意去山水间走一走,看一看,汲取大自然的力量。(板书:和谐)此时此刻,无论是作者还是我们看到这雄壮观的声面,都会情不自禁地赞叹道-(生读)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小组合作,通过读、悟、体会、谈感受等方法,抓住重点语句,重点体会黄果树瀑布带给我们的感受,明白作者的感受是分三点来写的:一是舒服极了,二是灌满活力,三是挟来生机。学习中抓住“撩、灌、挟”等词的理解,先了解在字典里的解释,再结合句子理解这几个字在文中的意思,说说作者的感受,再谈自己的感受也就水到渠成了。这不仅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学习过程更能体现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规律,符合课标要求。)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七)总结全文,学习写法。1学习作者写作方法。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现在,我们再来快速浏览一遍课文,看看我们找出的作者观赏黄果树瀑布的位置找全了吗?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呢?2小组讨论、交流、汇报。3小结:(ppt课件出示:刚进入风景区透过树的缝隙来到谷底登上平台)作者就是这样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感受着,每走到不同的地方,会看到不同的风景,这样的写作方法就叫做“移步换景”。(八)小练笔: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有很多的风景名胜,仿照课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写一写你曾经游玩过的一个地方,写时要注意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注意还要用上打比方的修辞手法,写出自己的感受。(设计意图:作业的设计是对课文的一个整体回归与认识。设计练习意在让学生运用课堂学到的写作方法写一个小片段,这样让学生自己去亲身体验,会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同时,指导写作方法,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板书设计:17、黄果树瀑布 声音响亮 黄果树瀑布 形态壮美 大自然的杰作 感受和谐附: 黄果树瀑布预习单认真完成预习任务,并自我评价。完成后,可以在相应的评价栏里打“”一、识字写字练习。1、认读生字并描红仿写。在教材上描红,然后在下面的田字格里仿写一个,看谁能做到正确、规范。对照课本自查,并把写错的字纠正过来。纠正写错的字: 把不满意的字再写一个: 2、读一读,再抄写。杰作 缝隙 悬挂 气势非凡 沉醉 胸膛 掩映 山回谷应(不理解的词语可借助工具书理解) 3、读课文,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气势( ) 远近( ) 雄伟( ) ( )喧( )嘶漫天( ) ( )而上 雷声( ) 山( )谷( )二、诵读练习。自由朗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查字典,并把拼音标注在课文中,争取读正确,读流利。读不好的地方可要多读几遍哟。可以读给同学听,也可以读给家长听,请他们评价。我读了 遍;能够做到:正确流利 还要练习 三、读书思考。1、边读边理解词句,在不明白意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