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 (7).doc_第1页
辅导 (7).doc_第2页
辅导 (7).doc_第3页
辅导 (7).doc_第4页
辅导 (7).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 散剂、颗粒剂与胶囊剂1粒子大小和粒度分布 1)粒子大小(粒度)是粉体最基本的性质,它对粉体的溶解性、可压性、密度、流动性等均有显著的影响。 (1)表示粒子大小的方法:【熟】定方向径、等价径、体积等价径、有效径、筛分径等。 (2)粉体粒径的测定方法:【熟】显微镜法、库尔特记数法、沉降法、筛分法等。 A显微镜法:光镜可测定0.5100um级粒径,一般需测200至500个粒子。 B库尔特记数法:应用库尔特记数器,将电信号换算成粒径完成测定。 C沉降法:应用Stock。方程求出粒子的粒径,适于100um以下的粒径测定。 D筛分法:最早的方法,应用范围在45um以上。我国工业用标准筛用“目”表示筛号,目数越大孔径越小。 2)粒度分布通过粒度分布可了解粒子的均匀性。 2粉体的比表面积是指单位重量或体积的粉体所具有的表面积。比表面积大,粒径小,粉体的吸附性强。 3粉体的空隙率 1)概念粉体层中空隙所占的比例。 2)分类粉体内空隙率、粉体间空隙率、总空隙率 4粉体的密度 1)概念单位体积粉体的重量(质量/体积)。 2)粉体体积的表示: (1)粉体的真体积(Vt) (2)粉体内部空隙的体积(V内) (3)粉体间空隙的体积(V间) (4)粉体的充填体积(V=Vt+V内+V间) 3)密度的表示方法 (1)真密度M/Vt (2)粒子密度M/(Vt+V内) (3)松密度(堆密度)M/V(V=Vt+V内+V建) 同一种粉体的真密度是相同的,但松密度会有所不同,如MgO有重质与轻质之分,前者的松密度大,后者的小。 4)粉体的密度定义的区别【熟】 真密度是粉体质量除以不包颗粒内外空隙的体积(真体积Vt)求得的密度,即pt=WVt。 颗粒密度是粉体质量除以包括封闭细孔在内的颗粒体积Vg所求得密度,也叫表观颗粒密度,可用公式表示为pt=WVg 松密度是粉体质量除以该粉体所占容器的体积V求得的密度,亦称堆密度,即pt=Wv,填充粉体时,经一定规律振动或轻敲后测得的堆密度称振实密度Pbt。 若颗粒致密、无细孔和空洞,则Pt=pg;一般情况下ptpgPbtPb 5粉体的流动性【熟】 1)休止角:评价粉体流动性的指标。休止角()小,流动性好。休止角400时,可以满足生产流动性的需要。 2)影响流动性的因素:粒子大小、粒度分布、粒子形状、粒子间的粘着力、摩擦力、范的华力、静电力等。 3)增加粉体流动性的方法: (1)制成颗粒 (2)加入一定量的粗粉()适当干燥 (4)加入助流剂、润滑剂 (5)改善粒子的形态6粉体的吸湿性【熟】指粉体置于相对湿度较大的空气中,吸附水分,出现流动性降低或团块的现象。吸湿性是在固体表面吸附水分的现象。 1)临界相对湿度(CRH)的概念:当相对湿度提高到某一定值时,粉体的吸湿量急剧增加,此时的相对湿度即为CRH。CRH是水溶性药物的固有特征,药物吸湿性大小的衡量指标。 2)临界相对湿度(CRH)的特性: ()CRH越小,越易吸潮;反之亦然。 ()Elder假说几种水溶性药物混合(无相互作用),混合物的CRH约等于各药物CRH的乘积,即CRHABCRHACRHB。 ()水不溶性药物的吸湿性没有临界点,其混合物的吸湿性具有加和性。 7粉体的润湿性【熟】用接触角衡量粉体润湿性。接触角小,粉体润湿性好。8.测定CRH有如下意义【熟】 CRH值可作为药物吸湿性指标,一般CRH愈大,愈不易吸湿; 控制生产、贮藏的的相对湿度控制在药物CRH值以下以防止吸湿; 为选择防湿性辅料提供参考,一般应选择CRH值大的物料作辅料。 粉体学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1粒子大小对药剂质量的影响 1)含量均匀度2)生物利用度3)释药速度4)稳定性5)刺激性6)混悬型药剂中药物粒子的沉降、结块、凝聚、刺激性、微血管栓塞、通针性等 2流动性对药剂质量的影响片重差异、装量差异、含量均匀度 3吸湿性对药剂质量的影响稳定性、流动性 4润湿性对药剂质量的影响崩解性、溶解性 散剂 3.2.1散剂的概念和分类【掌】一种或多种药物均匀混合而制成的粉末状制剂。 分类:按组成药味多少来分类,可分为单散剂与复散剂; 按剂量情况来分类,可分为分剂量散与不分剂量散; 按用途来分类,可分为溶液散、煮散、吹散、内服散、外用散等。 散剂的特点【掌】 1比表面积大、易分散、起效快; 2外用有保护和收敛等作用; 3工艺简单,剂量易控,便于婴幼儿服。 4贮运、携带比较方便; 散剂的制备【熟】工艺流程:粉碎与筛分混合分剂量质检包装储存 1粉碎 2筛分 1)药筛的种类 ()工业用标准筛以“目”数表示筛号,即以每英寸(25.4mm)长度上的筛孔数目表示。 ()药典标准筛以筛孔的平均内径表示筛号。 3混合的原则【了】 1)组分比例相差悬殊,用等量递加法(又称配研法)混合。 2)组分密度差异大时,应先小后大。 3)组分的吸附性先将量大且不易吸附的药粉或辅料垫底。 4)组分的带电性可加入抗静电剂克服。 5)含液体组分用固体组分或吸收剂吸收该液体,至不显湿润为止。 6)含低共熔组分先共熔再其它组分混匀。 7)倍散:在小剂量的毒剧药物中添加一定的填充剂,制成的稀释散。剂量0.10.01g制成10倍散,0.0l一0.001g制成100倍散,0.001g以下制成1000倍散。注意正确选用天平、用配研法、加着色剂(均匀性和区别浓度)。4分剂量 分剂量的方法:目测法、重量法、容量法。 5质量检查【熟】 1)均匀度2)水分3)装量差异(单剂量、一日剂量包装)4)卫生学检查 6包装贮存 散剂应密闭贮藏,含挥发性或易吸湿性组分的散剂,尤应密封包装。 颗粒剂 颗粒剂的概念【掌】药物与适宜的辅料配合而制成的颗粒状制剂。 颗粒剂的分类可溶性、混悬型、泡腾性三类。 颗粒剂的特点使用方便,可以直接吞服,也可冲水饮用,药效较快。 颗粒剂的制备【熟】同片剂相似,但不需压片,将颗粒经整粒、分级,装袋即可。 颗粒剂的质量检查【熟】 1外观颗粒应干燥、均匀、色泽一致,无吸潮、软化、结块、潮解等现象。 2粒度不能通过一号筛和能通过四号筛的总和不得超过8%。 3干燥失重除另有规定外,不得超过2%。 4溶化性可溶性颗粒剂应完全融化或允许有轻微混浊,但不得有焦屑等异物;混悬型颗粒剂应能混悬均匀;泡腾性颗粒剂应立即产生CO2气体,并呈泡腾状。重点内容 胶囊剂的概念、特点和分类次重点内容 1胶囊剂的制备方法(软、硬胶囊)、质量检查与包装储存 2滴丸和微丸的概念、特点与制备方法 考点摘要 硬胶囊、软胶囊和肠溶胶囊的区别【掌】 硬胶囊剂是将一定量的药物(或药材提取物)及适当的辅料(也可不加辅料)制成均匀的粉末或颗粒,填装于空心硬胶囊中而制成。 软胶囊剂是将一定量的药物(或药材提取物)溶于适当辅料中,再用压制法(或滴制法)使之密封于球形或橄榄形的软质胶囊中。 肠溶胶囊是硬胶囊剂或软胶囊剂中的一种,只是在囊壳中加入了特殊的药用高分子材料或经特殊处理,所以它在胃液中不溶解,仅在肠液中崩解溶化而释放出活性成份,达到一种肠溶的效果,故而称为肠溶胶囊剂。肠溶胶囊制备方法有两个:一是与甲醛作用生成只在肠液中溶解的甲醛明胶,二是在明胶壳表面包被肠溶衣。 4.1胶囊剂 4.1.1胶囊剂的概念和特点 1概念【掌】药物填装于空心硬质胶囊中或密封于弹性软质胶囊中而制成的固体制剂。 2特点 1)掩盖药物不良嗅味或提高药物稳定性 2)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较高 3)可弥补其他剂型的不足 )可延缓药物的释放 )可定位释放(口服肠溶、口服结肠靶向、直肠、阴道等胶囊) 4.1.2不宜制成胶囊剂的药物【掌】 1药物的水溶液或稀乙醇溶液 2风化性药物 3吸湿性很强的药物 4易溶性的刺激性药物 4.1.3胶囊剂的分类【掌】(按囊壳性状的不同分) 1硬胶囊剂 2软胶囊剂(胶丸) 根据用途的特殊性,将其分为硬胶囊、软胶囊和肠溶胶囊剂三类。 4.1.4硬胶囊剂的制备 1工艺流程【熟】制备空胶囊制备填充物料填充封口 2空胶囊溶胶蘸胶(制坯)干燥拔壳切割整理 1)组成囊材(明胶)、增塑(甘油等)、增稠(琼脂)、遮光(二氧化钛)、着色防腐剂 2)空胶囊剂的规格常用的为05号,号大容积小。 3)空胶囊的选择据规定药量所占容积选。根据经验或测定物料的堆密度来确定。 3填充物料的制备方法 1)直接将药物和辅料粉碎、过筛、混匀。 2)物料的流动性差,可将其制成颗粒。 3)为便于药物的配伍或控制药物释放,可将药物制成微丸或包衣微丸。4胶囊剂的封口 1)卡合使用锁口式胶囊,直接套合。 2)胶封使用非锁口式胶囊,用明胶液封口。4.1.5软胶囊剂 1软胶囊剂的组成 1)软质胶囊由明胶-甘油-水组成 2)囊心物(药料) ()固体药粉 ()药物的油溶液或混悬液 ()药物的非油性(PEG200、PEG400)溶液或混悬液 2软胶囊剂的制备【熟】 1)滴制法:软质囊材(胶液)置于双层喷头的内层,药料置于双层喷头的外层,两层内的物料以不同的速度喷出,胶液包裹定量的药料,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却剂中,经冷凝而制成无缝的球形软胶囊。 2)压制法:胶液经干燥制成胶片(软质胶囊),将药液置于两胶片之间,通过加压模具使胶片紧密结合形成多种形状的软胶囊。 4.1.6胶囊剂的质量检查【熟】 1)外观2)水分硬胶囊剂内容物的水分不得超过9.0%。3)装量差异 4)崩解时限5)溶出度凡检查溶出度的胶囊不再检查崩解度。 4.1.7胶囊剂的包装与贮存【熟】 影响胶囊剂的质量包装贮存温湿度和时间。一般应选用密封性能良好的玻璃容器、透湿系数小的塑料容器和泡罩式包装,在25、相对湿度60%的干燥阴凉处,密闭贮存。 4.2滴丸剂 4.2.1滴丸剂的概念【熟】固体或液体药物与适当的基质加热融化混匀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经收缩冷凝而制成的小丸状制剂。散剂和颗粒剂执业药师历年考题 A型题 1下列哪一条不符合散剂制备方法的一般规律 A组分数量差异大者,采用等量递加混合法 B组分堆密度差异大时,堆密度小者先放人混合器中,再放入堆密度大者 C含低共熔组分时,应避免共熔 D剂量小的毒剧药,应制成倍散 E含液体组分,可用处方中其他组分或吸收剂吸收 (答案C) 2比重不同的药物在制备散剂时,采用何种混合方法最佳 A等量递加法B多次过筛C将轻者加在重者之上D将重者加在轻者之上 E搅拌(答案D) 3颗粒剂质量检查不包括 A干燥失重B粒度C溶化性D热原检查E装量差异(答案D) 4对散剂特点的错误表述是 A比表面积大、易分散、奏效快B便于小儿服用 c制备简单、剂量易控制 D外用覆盖面大,但不具保护、收敛作用 E贮存、运输、携带方便(答案D) 5粉体学中,用包括粉粒自身孔隙和粒子间孔隙在内的体积计算的密度称为 A堆密度B粒密度 c真密度D高压密度 E空密度(答案A) 6最宜制成胶囊剂的药物为 A风化性的药物B具苦味及臭味药物c吸湿性药物D易溶性药物E药物的水溶液(答案B) 提示:什么性质的药物不适宜制成胶囊剂是历次考试中一个常常考到的知识点 7不影响滴制法制备胶丸质量的因素是 A胶液的处方组分比B胶液的粘度C胶丸的重量D药液、胶液及冷却液的密度E温度(答案C) 8胶囊剂不检查的项目是 A装量差异B崩解时限C硬度D水分E外观(答案C) 9制备肠溶胶囊剂时,用甲醛处理的目的是 A增加弹性B增加稳定性c增加渗透性D改变其溶解性能E杀灭微生物(答案D) B型题 1-5J 现有乙酰水杨酸粉末欲装胶囊,如何按其装量,恰当选用胶囊大小号码 A0号B1号D.3号C2号E4号(答案AECBD) 1055g 2015g 3025g 4033g 5020g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