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镗检验标准.xls_第1页
落地镗检验标准.xls_第2页
落地镗检验标准.xls_第3页
落地镗检验标准.xls_第4页
落地镗检验标准.xls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落落地地镗镗铣铣床床验验收收表表 按国家标准GBT5289 3 2006 GBT5289 1 2008 1 1 几几何何精精度度检检验验 1 11 1 坐坐标标轴轴线线的的直直线线度度和和角角度度偏偏差差 序序号号简简图图检检验验项项目目国国家家要要求求标标准准实实际际测测量量值值备备注注 G01 立柱滑座移动 X轴线 的直线度 a 在XY垂直平面内 b 在zx水平平面内 a及b 测量长度在1000以 内为0 02 测量长度超过1000 时 长度每增加 1000 公差增加 0 01 最大公差为0 12 局部公差 任意 300测量长度上为 0 006 检验方法 参照 GB T 17421 1 998 中的 5 2 3 2 1 2 和 5 2 3 2 1 3 a 由于钢丝下垂 所以不推荐使用钢 丝 准直望远镜可垂直固定在工件夹持工 作台上 使光束 平行a 于立柱滑座的 X 轴 线 如果主轴能锁紧 则 标靶镜可装在主轴上 否则应装在主轴箱上 沿 X 轴线方向移动立柱滑座 并记录下 读数 b 当使用钢丝时 显微镜应安装在主铀 或主轴箱上 当使用光学方法时 望远镜 应水平放置 注 a 平行指指示器在平尺的两端读数 相等 在此情况下检测 指示器读数的最 大差值为直线度偏差 G02 立柱滑座移动 X 轴线 的角度偏差 a 在 XY 平面内 俯 仰 b 在 YZ 平面内 倾 斜 c 在 ZX 平面内 偏 摆 a b及c X 4000 0 04 1000 X 4000 0 06 1000 局部公差 任意 300测量长度上为 0 02 1000 检检验验方方法法 参照 GB T 17421 1 1998 中的 5 2 3 1 3 和 5 2 3 2 2 水平仪或光学测量装置应置于主轴箱上 a 俯仰 沿 X 轴线方向 垂直放置 b 倾斜 沿 Z 轴线方向 垂直放置 c 偏摆 沿 X 轴线方向 水平放置 基准水平仪固定在工件夹持工作台上 主轴箱位于行程的中间位置 当 X 轴线移动引起主轴箱和工件夹持工 作台同时产生角度偏差时 这两种角度偏 差应分别测量 并给予标明 沿行程至少在五个等距离的位置进行测 量 在每个位置的两个运动方向测取读数 最大和最小读数的差值不应超过公差 G03 立轴箱移动 Y轴线 的 直线度 a 在 YZ 垂直平面内 包含主轴轴线的垂直 平面 b 在 XY 垂直平面内 与主轴轴线垂直的垂 直平面 a及 b 1 000 测量长度内为 0 02 4000 测量长度内 每增加 1000 公差 增加 0 01 测量长度超过 4000 时 每增加 1 000 公差增加 0 02 检检验验方方法法 参照 GB T 17421 1 1998 中的 5 2 3 2 1 2 和 5 2 3 2 1 3 立柱滑座应锁紧 且立柱在其行程的中 间位置锁紧 钢丝应在工件夹持工作台和机床的另一 个固定部件之间张紧 并尽可能靠近立柱 的垂直滑动导轨 如果主轴能锁紧 显微镜或准直望远镜 可固定在主轴上 否则应装在机床的主轴 箱上 测量时 主轴箱应锁紧 G04 主轴箱移动 Y轴 的 角度偏差 a 在YZ垂直平面内 c 在ZX水平平面内 a b及c Y 4000 0 04 100 0 Y 4000 0 06 1000 检检验验方方法法 按GB T17421 1 1998中5 2 3 1 3和5 2 3 2 2 主轴箱沿上 下两个方向往复运动 沿 行程至少在5个等距离的位置进行测量 a 在主轴箱上沿Z轴线方向放置水平仪 基准水平仪放在工作台上 当Y轴线运动引起主轴箱和工件夹持工 作台同时产生角度偏差时 这两种角度偏 差应分别测量并给予说明 最大和最小读数的差值应不超过公差 b 在工件夹持工作台上放置一平板 并进行调整使之水平 将一圆柱形角尺置 于平板上 指 示器固定在主轴上 使其 测头触及圆柱形角尺 在平板上沿Z轴线 方向放置一水平仪 主轴箱沿Y轴移动 在各测量位置记录 读数 平板及圆柱形角尺移动距离d 调整平 板使水平仪读数与第一个位置相同 并重 新调整指示器使 其测头触及圆柱形角尺 然后 记录下主轴箱行程的各相同测量 位置的读数 对每一个测量位置计算两个读数间的差 值 角度偏差为最大与最小读数间的差值 除以d 1 2 坐标轴线间的垂直度 G05 主轴箱移动 Y轴线 对立柱滑座移动 X轴 线 的垂直度 任意1000测量长度 上为0 03 检检验验方方法法 按GB T17421 1 1998中5 5 2 2 4 在工件夹持工作台上尽可能靠近机床放 置一平板 调整平板使其表面与立柱滑座 X轴线 和立柱 W轴线 平行 圆柱形 角尺放置平板上 立柱滑座和立柱在其行程的中间位置并 锁紧 如果主轴能锁紧 指示器可固定在主轴 上 否则 指示器安装在主轴箱上 指示器的测头沿X轴线方向触及圆柱形 直角尺 主轴箱沿Y轴方向在测量长度上 移动 记录读数的最大差值 1 3 机床分离式工件夹持固定工作台 注1 在用户厂检验 注2 制造厂一般按B级生产 用户需要A级必须在订货时明确提出 G06工作台面的平面度 A级 1000测量长度内为 0 05 测量长度超过1000 时 每增加1000 公差值增加0 02 最大公差值为0 15 B级 1000测量长度内为 0 08 测量长度超过1000 时 每增加1000 公差值增加0 03 最大公差值为0 40 检检验验方方法法 按GB T17421 1 1998中5 3 2 2 5 3 2 3 5 3 2 4 G07 工件夹持固定工作台 的中间或基准T形槽或 任意其他基准面对立 柱滑座移动 X轴线 的 平行度 A级 1000测量长度内为 0 090 测量长度超过1000 时 每增加1000 公差值增加0 025 最大公差值为 0 250 B级 1000测量长度内为 0 10 测量长度超过1000 时 每增加1000 公差值增加0 04 最大公差值为0 45 检验方法 参照 GB T 17421 1 1998 中的 5 4 2 2 2 2 如果主轴能锁定 指示器可固定在主轴 上 否则应固定在主轴箱上 指示器的测头可直接触及 T 形槽的基准 面或触及与基准面接触的专用角尺 读数 的最大差值 为平行度偏差 G08 工件夹持固定工作台 台面对立柱滑座移动 X 轴线 的平行度 A级 1000测量长度内为 0 100 测量长度超过1000 时 每增加1000 公差值增加0 025 最大公差值为 0 300 B级 1000测量长度内为 0 15 测量长度超过1000 时 每增加1000 公差值增加0 04 最大公差值为0 60 检检验验方方法法 参照 GB T 17421 1 1998 中的 5 4 2 2 2 2 立柱在其行程的中间位置并锁紧 主轴 箱处于立柱的下端位置 平尺沿 X 轴线方向平行于工作台面放置 在工作台上 移动立柱滑座并记录读数 如果不用平尺 可使用指示器和量块直 接测量 G09 工件夹持固定工作台 台面对主轴箱移动 Y 轴线 的垂直度 A级 任意1000测量长度 内为 0 10 B级 任意1000测量长度 内为 0 20 检检验验方方法法 参照 GB T 17421 1 1998 的有 关条文 检验应在立柱滑座沿床身的三个位置 中间和靠近两端的位置 进行 5 5 2 2 2 在工件夹持固定工作台上放置一圆柱形 角尺 将一指示器固定在主轴上 使其测 头沿主轴轴线的 方向触及圆柱形角尺 测量时立柱锁紧 在测量长度上移动主 轴箱 并记录读数 1 4 分度或回转工作台 G10 回转工作台的端面跳 动 任意1000测量长度 上为0 02 检检验验方方法法 按GB T17421 1 1998中5 6 3 2 将指示器放在位置1处 量块放在工作 台角A附近并进行测量 移去量块并使工 作台回转至B角 通过放人同一量块进行 测量 旋转工作台 在C角和D角处进行与 上述相同的操作 将指示器依次放在位置2 3 4 或至 少位置2处按上述方法进行同样的检验 在每个位置上 记录最大读数与最小读数 的差值 这些差值中的最大值即端面跳动 值 每次测量前应锁紧工作台 G11 工作台中心孔对其回 转轴线的径向跳动 0 015 检检验验方方法法 按 GB T17421 1 1998 中 5 6 1 2 3 如果主轴能锁紧 指示器可固定在主 轴上 F 否则 指示器应安装在机床的 固定部件上 指示器与中心孔同轴 测头尽可能靠 近工作台的表面 回转工作台检验 误差以指示器读数 的最大差值计 也可用一个检验棒插入中心孔进行检 验 G12 工作台处于0 90 180 270 角度 位置精度 a 只有4个相差90 固定位置的回转分度 工作台 b 具有任意固定位置 的回转分度工作台 c 能进行任意角度的 回转工作台 a 任意500测量长 度上为0 03 b 任意500测量长 度上为0 05 c 任意500测量长 度上为0 075 检检验验方方法法 按 GB T 1742l 1 1998 中 6 4 1 6 4 2 和 6 4 3 将正方规置于工作台上并使其一条边与 工作台的移动方向 X 轴 平行 在一个方向上 90 180 270 和 360 使工作台分度 4次进行检验 在 每一个位置上 检验工作台移动与正方规 对应边的平行度 在相反的方向上 270 180 90 和0 使工作台分度 4次 并在每一位置 上检验其平行度 误差以指示器 8 次读 数差值中的最大值计 注 P6 检验方式是测试数控回转工作台 的 1 5 镗轴 G13 镗轴的检验 a 镗轴锥孔的径向 跳动 主轴缩回 1 在靠近镗轴端 部处 2 距镗轴端部300mm 处 b 镗轴的径向跳动 1 镗轴缩回时 2 镗轴伸出300mm时 c 周期性的轴向窜 动 主轴缩回 a及b 1 D 125 0 01 D 125 0 015 2 D 125 0 02 D 125 0 03 c D 125 0 01 D 125 0 015 注 其中D为镗轴 直径 检检验验方方法法 按 GB T17421 1 1998 中 a 5 6 1 2 3 b 5 6 1 2 2 c 5 6 2 2 1 和5 6 2 2 2 施加力F的数值和方向应由生产厂家给 予说明 当采用预紧的轴承时 不需要施 加作用力 G14 镗轴轴线对立柱滑座 移动 X轴 的垂直度 0 03 1000 其中1000为两个测 量点间的距离 检检验验方方法法 参照 GB T 17421 1 1998 中的5 5 1 2 1和5 5 1 2 3 2 将平尺水平放置在工件夹持固定工作台 上 并与立柱滑座的运动方向平行 a 立柱和立柱滑座应在其行程的中间位置 并锁紧 主轴箱位于立柱靠近下端的位置 并锁紧 镗轴和滑枕应缩回 将指示器固定在镗轴上 使其测头垂直 触及平尺检验面并记录读数 镗轴转动 1800 使指示器测头重新触及 平尺检验面并记录读数 两读数间的差值除以两个测量点间的距 离为垂直度偏差 a平行指指示器在平尺的两端读数相等 G15 镗轴轴线对主轴箱移 动 Y轴线 的垂直度 0 03 1000 90 其中1000为两个测 量点间的距离 检检验验方方法法 参照 GB T 17421 1 1998 中的 5 5 1 2 1 和 5 5 1 2 3 2 圆柱形角尺应平行a 于主轴箱的 Y 轴线 运动方向放置在工件夹持固定工作台上 主轴箱位于行程的中间位置并锁紧 镗 轴和滑枕应缩回 指示器固定在镗轴上 使其测头垂直触 及圆柱形角尺并记录读数 旋转镗轴 180 重复上述检验 两读数间的差值除以两个测量点间的距 离为垂直度偏差 a平行指指示器在平尺的两端读数相等 G16 镗轴移动 Z轴 的直 线度 a 在 YZ垂直平面 内 b 在ZX水平平面内 a及b 任意300长的测量 长度上为0 02 检检验验方方法法 参照 GB T 17421 1 1998 中的 5 2 1 1 和 5 2 3 2 1 主轴箱 滑枕和滑座应锁紧 在工件夹持固定工作台上平行于镗轴移 动 Z 轴线 方向按 a 和 b 放置平尺 调整平尺使指示器读数在平尺两端相等 移动镗轴检验 a b 偏差分别计算 指示器读数的 最大差值为直线度偏差 1 6 铣轴 G17 铣轴端部的 a 径向跳动 b 周期性轴向窜动 c 端面跳动 包括周 期性的轴向窜动 a及b D 125 0 01 D 125 0 015 c D 125 0 02 D 125 0 03 注 其中D为铣轴 直径 检检验验方方法法 按GB T17421 1 1998 中 a 5 6 1 2 2 b 5 6 2 2 1和5 6 2 2 2 施加力 F 的数值和方向由机床供应商 制造商确定 当使用轴向预紧轴承时 不需要施加作用力 F c 5 6 3 2 指示器测点 c 到镜轴轴线的距离 A 值应尽可能大 1 7 滑枕 G18 滑枕移动 Z轴线 的 直线度 a 在 YZ垂直平面 内 b 在ZX水平平面内 a及b 任意300长的测量 长度上为0 02 检检验验方方法法 参照 GB T 17421 1 1998 中的 5 2 1 1 和 5 2 3 2 1 主轴箱和滑座应锁紧 在工件夹持固定工作台上平行于滑枕移 动 Z 轴线 方向按 a 和 b 放置平尺 调整平尺使指示器读数在平尺两端相等 移动滑枕检验 a b 偏差分别计算 指示器读数的 最大差值为直线度偏差 G19 滑枕移动 Z轴 对立 柱滑座移动 X轴 的 垂直度 500长度的测量长 度上为0 03 检检验验方方法法 参照 GB T 1742 1 1一1998 中的 5 5 2 2 4 立柱在行程的中间位置并锁紧 在工件夹持固定工作台上平行于立柱滑 座移动方向放置平尺 然后将一角尺紧靠 平尺放置 用固定在滑枕上的指示器检验滑枕相对 角尺的移动 G20 滑枕移动 Z轴 对主 轴箱移动 Y轴 的垂 直度 500长度的测量长 度上为0 03 检检验验方方法法 按 GB T17421 1 1998中5 5 2 2 立柱在行程的中间位置并锁紧 在工件夹持固定工作台上平行于滑枕的 移动 包含滑枕轴线的垂直平面 放置平尺 并在其上放一角尺 用固定在滑枕上的指示器检验主轴箱相 对角尺的移动 G21 a 铣轴对滑枕上刀具 或附件定心轴线的同 轴度 b 滑枕上刀具或附件 支撑表面对铣轴回转 轴线的垂直度 注 仅适用于在滑枕 上有圆形定位面的机 床 a 0 02 b 0 02 500 500指两个测量 接触点之间多少距 离 检检验验方方法法 按 GB T 17421 1 1998 中 a 5 4 4 2 同轴度误差以指示器读数的最大差 值之半计 b 5 5 1 2 4 2 1 8 固定式平旋盘 G22 镗轴回转轴线和平旋 盘轴线的同轴度 a 靠近平旋盘端面处 b 距平旋盘端面 300mm处 注 仅适用于当平旋 盘安装在镗轴轴承之 外的轴承上的机床 a D 125 0 02 D 125 0 03 b D 125 0 03 D 125 0 04 注 其中D为镗轴 的直径 检检验验方方法法 按GB T17421 1一1998 中 5 4 4 2 指示器固定在平旋盘上 测头分别触及 靠近平旋盘端面和距端300mm处的镗轴上 a b 偏差分别计算 指示器读数的 最大差值之半为同轴度偏差 G23 平旋盘回转轴线对工 作台移动 X轴 的垂 直度 注 仅适用于当平旋 盘安装在镗轴轴承之 外的轴承的机床 0 03 1000 1000指两个测量 接触点之间的距离 检检验验方方法法 参照 GB T 17421 1 1998 中的 5 5 1 2 1 和 5 5 1 2 3 2 立柱在行程的中间位置并锁紧 主轴箱 位于立柱下端位置并锁紧 平尺置于工件夹持固定工作台上 并使 其在水平面内平行a 于立柱滑座移动方向 指示器固定在平旋盘上 使其测头触及 平尺检验面 记录读数 转动平旋盘 180 直至指示器测头重 新触及平尺 记录读数 两读数间的差值除以两个测量点间的距 离为垂直度偏差回 a 平行指指示器在平尺的两端读数相等 G24 平旋盘回转轴线对主 轴箱移动 Y轴 的垂 直度 注 仅适用于当平旋 盘安装在镗轴轴承之 外的轴承的机床 0 03 1000 1000指两个测量 接触点之间的距离 检验方法 参照 GB T 17421 1 1998 中的 5 5 1 2 1 和 5 5 1 2 3 2 立柱在行程的中间位置并锁紧 圆柱形角尺平行a 于 Y 轴线移动方向置 于工件夹持固定工作台上 主轴箱在立柱 上的行程中间 位置并锁紧 指示器固定在平旋盘上 测头触及圆柱 形角尺 记录读数 旋转平旋盘 180 使指示器测头重新触 及圆柱形角尺 记录读数 两读数间的差值除以两个测量点间的距 离为垂直度偏差 a 平行指指示器在平尺的两端读数相等 1 9 径向滑块运动 U轴线 G25 平旋盘滑块在水平平 面内移动 U轴线 对 立柱滑座移动 X轴线 的平行度 a及b 300测量长度上为 0 025 检检验验方方法法 参照 GB T 17421 1 1998 中的 5 4 2 2 5 和 5 4 2 2 2 将平尺平行a 于立柱滑座移动方向 X 轴 线 水平放置在工件夹持固定工作台上 指 示器固定在 平旋盘径向滑块上 移动径向滑块检验 并记录读数差值 将平旋盘旋转 180 后 重复上述检验 指示器读数的最大差值为平行度偏差 a 平行指指示器在平尺的两端读数相等 G26 平旋盘滑块在垂直平 面内移动对主轴箱移 动 Y轴线 的平行度 300测量长度上为 0 025 检检验验方方法法 参照 GB T 17421 1 1998 的有 关条文 5 4 2 2 2 将角尺平行a 于主轴箱移动方向 Y 轴 线 垂直放置在工件夹持固定工作台上 指示器固定在平 旋盘径向滑块上 移动径向滑块检验 并记录读数差值 将平旋盘旋转180 重复上述检验 注 a平行指指示器在平尺的两端读数 相等 2 2 工工作作精精度度检检验验 序序号号简简图图和和试试件件尺尺寸寸切切削削性性质质切切削削条条件件检检验验项项目目国国家家要要求求标标准准实实际际测测量量值值备备注注 M01 a 镗内孔a1 和a2 加加工工说说明明 1 镗和精镗两内孔 a1 和 a2 工作台 锁紧 镗轴作轴向 移动 2 车外圆表面b1 用装在平旋盘上的 短刀杆加工 工作 台滑座 Z 轴 移动 3 工作台滑座移动 Z轴 300 mm 车削 外圆表面 b2 利用 安装在平旋盘上的 刀座或适当长度的 刀具加工 4 用平旋盘滑块自 动进给或用铣削方 式加工端面C 圆度a 内孔a1 和 a2 及外 圆 b1 的圆度 GB T 1182 1996中 18 3 移动主轴加工 移动工作台加工 a1和a2 d 125 O 0075 d 125 0 01 b1 D 300 0 01 300 D 600 0 015 直径每增加300mm 公差增加0 005 按GB T 17421 1 1998中3 1 3 2 2 4 1 4 2 5 4 4 2 5 5 1 2 4 2和 5 6 1 1 3 支架底面应平 直 支架端面与 支架轴线应垂直 工作精度检验 项目1和2的公差 与半径有关 如 果要论及到直径 其公差应乘以 2 注 车端面 仅适用于具有滑 动镗轴和固定式 或可拆式平旋盘 或具有独立铣 轴的机床 圆度a 和圆柱 度a 公差的定义 在GB T1182中给 出 M02 圆柱度a 内孔a1和a2的圆柱度 GB T 1182 1996 中18 11 2 d 125 O 01 d 125 0 015 M03 b 车外圆b1 和b2 同心度 内孔a1和外圆b1的同 心度 GB T 1182 1996中18 11 1 0 025 M04 同轴度 外圆b1和b2与内孔a1 和a2基准轴线的同轴 度 GB T1182 1996中18 11 2 工作台滑座纵向移 动300长度时为 0 04 M05 c 车端面C 平面度 被加工表面的平面度 GB T 1182 1996中 18 2 直径D300时为 0 015 M06 垂直度 端面C对内孔a1和a2 基准轴线的垂直度 GB T 1182 1996中 18 8 直径300时为0 025 M07 a 利用立柱 滑座 X 轴 自动移动 主轴箱垂直 移动和滑枕 Z 轴线 手 动进给铣削A C 和D 平 面 b 利用立柱 滑座 X 轴 自动移动 主轴箱垂直 手动铣削 B 平面 至少 两次进刀 加工重叠约 5mm 10mm 切切屑屑条条件件和和刀刀具具 对于a 用装在主轴 端部的一根适当长 度的芯轴上的套式 端铣刀 对于b 用同一把铣 刀进行滚铣 刀具应装在刀杆上 刃磨 安装时符合 下列公差 1 圆度 见GB T 1182 0 01 2 径向跳动 0 02 3 端面跳动 0 03 每个试件 B 面的平 面度 0 02 按GB T17421 1 1998中 3 1 3 2 2 4 1 4 2 5 3 2 1和 5 3 2 5 在检验前应确 保E面平直 试件应调整成 与立柱滑座 X 轴线方向平行 使其长度 L 等 分在工件夹持固 定工作台中心线 的两边 切削时所有非 工作的移动件均 应锁紧 注 经用户与 制造厂达成协议 图中所示的试 件可以用具有完 整侧面的形状较 简单的试件代替 但此时检验应 至少和困中所示 的检验样严格 M08 A 面 C 面和 D面的 相互垂直度及对 B 面的 垂直度 0 02 100 M09两试件H的等高度0 03 M10 数控切削 切切削削条条件件 试件安装基准面 应平直 试件安装 在工件夹持固定工 作台的中间位置 根据数控切削的 精度要求编制程序 进行数控切削 检验圆度 平行度 垂直度和位置度 外圆d的圆度 GB T1182 1996中18 3 0 04 参照GB T 17421 1 1998的 有关条文 3 1 3 2 2 4 1 5 4 1 2 2 M11 A B C D面与其对 边的平行度 0 02 M12A对B C对D的垂直度0 04 300 M13 E面对F面 G面对H面 的位置度 0 02 a 利用立柱 滑座 X 轴 自动移动 主轴箱垂直 移动和滑枕 Z 轴线 手 动进给铣削A C 和D 平 面 b 利用立柱 滑座 X 轴 自动移动 主轴箱垂直 手动铣削 B 平面 至少 两次进刀 加工重叠约 5mm 10mm 切切屑屑条条件件和和刀刀具具 对于a 用装在主轴 端部的一根适当长 度的芯轴上的套式 端铣刀 对于b 用同一把铣 刀进行滚铣 刀具应装在刀杆上 刃磨 安装时符合 下列公差 1 圆度 见GB T 1182 0 01 2 径向跳动 0 02 3 端面跳动 0 03 按GB T17421 1 1998中 3 1 3 2 2 4 1 4 2 5 3 2 1和 5 3 2 5 在检验前应确 保E面平直 试件应调整成 与立柱滑座 X 轴线方向平行 使其长度 L 等 分在工件夹持固 定工作台中心线 的两边 切削时所有非 工作的移动件均 应锁紧 注 经用户与 制造厂达成协议 图中所示的试 件可以用具有完 整侧面的形状较 简单的试件代替 但此时检验应 至少和困中所示 的检验样严格 3 3 数数控控定定位位精精度度和和重重复复定定位位精精度度的的检检验验 下列检验仅适用于具有数控轴线和回转定位轴线的卧式镜锺床 进行检验时应参照 GB T 17421 2 尤其是环境条件 机床的升温 检验方法 结果的评定和表达 序序号号简简图图检检验验项项目目国国家家要要求求标标准准实实际际测测量量值值 P01 立柱滑座 X轴线 移动的定位精 度和重复定位精 度 双向定位精度a A 500 0 022 1000 0 032 2000 0 040 P02 单向重复定位精度a R 或R 500 0 006 1000 0 010 2000 0 013 P03 双向重复定位精度 R 500 0 012 1000 0 018 2000 0 020 P04 轴线的反向差值a B 500 0 010 1000 0 013 2000 0 016 P05 轴线的平均反向差值 500 0 005 1000 0 008 2000 0 008 P06 双向定位系统偏差a E 500 0 015 1000 0 018 2000 0 023 P07 轴线的双向平均位置偏差的 范围a M 500 0 010 1000 0 012 2000 0 015 P08 数控主轴箱 Y轴 运动的定位精 度和重复定位精 度 双向定位精度a A 500 0 022 1000 0 032 2000 0 040 P09 单向重复定位精度a R 或R 500 0 006 1000 0 010 2000 0 013 P10 双向重复定位精度 R 500 0 012 1000 0 018 2000 0 020 P11 轴线的反向差值 B 500 0 010 1000 0 013 2000 0 016 P12 轴线的平均反向差值 500 0 005 1000 0 008 2000 0 008 P13 双向定位系统偏差a E 500 0 015 1000 0 018 2000 0 023 P14 轴线的双向平均位置偏差的 范围a M 500 0 010 1000 0 012 2000 0 015 P15 镗轴或滑枕 Z轴 线 移动的定位 精度和重复定位 精度 双向定位精度a A 500 0 022 1000 0 032 P16 单向重复定位精度a R 或R 500 0 006 1000 0 010 P17 双向重复定位精度 R 500 0 012 1000 0 018 P18 轴线的反向差值a B 500 0 010 1000 0 013 P19 轴线的平均反向差值 500 0 005 1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