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doc_第1页
怎样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doc_第2页
怎样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怎样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壮华学校 王海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管是从前还是现在,或是将来,也不管身份如何的变迁,是学生还是老师,这句话我信服依然!来到珠海,也有一年多的时间了,陡然接触到民办教育这一块,感觉有点无所适从.年代在变,学生却也变得让我无法理解,压根就与我们读书的时候对不上号。以前是自己想学,拼命的去学,现在却是自己不想学,老师逼着学。尤其我负责的是生物这类副科的教学,空余时间指不上,学生用来补主科还嫌烦呢,哪有心思理会副科啊。再加上其它的一些因素,学习对副科根本就不重视,连中段考也不考的科目,你还能指望他们在课后会花时间努力钻研么!就在我对教学束手无策的时候,近来发生的一件事,让我很是热情高涨!说来也好笑,我上八年级生物的时候跟学生提过,希望同学能安静一点配合老师,这样我就可以尽快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第十九章人体的生殖和发育,没想到大部分同学(当然除了女同学)对此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尤其是平时那些纪律较差的学生,此时也非常的配合老师,个人安静下来后,还会提醒周围的同学不要吵,这样的情况维持到了19章的学习。期间,学生对生物学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教与学都变得轻松起来!对此,我觉得学生表现出来的学习的热情主要源于他们对19章内容的兴趣,因为想早点学习19章,因为对19章的兴趣引发了他们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迸发出他们学习的热情!对于这些学生来说,个人的兴趣爱好也就成了他们学习副科的唯一动力了。针对这些情况,个人认为要搞好生物教学,只有也只能从课堂里面去抓,去要效率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让生物学成为学生的兴趣爱好,就成为我生物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而就在我努力思考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兴趣的过程中,我发现在现在的生物考试中,经常出现一些成语、谚语、歇后语等等知识与生物知识的结合:如:“伤筋动骨一百天”,在此过程中,是哪一结构起的作用?从而阐述骨膜的再生作用(与骨的伤后愈合有关). 这样的题目的出现,即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又考察了学生的生物学常识。因此我觉得在平时多积累这方面的素材,并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重视课堂的渗透,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抓住了特点,更利于知识的记忆。以下是我收集到的一些这方面的素材,旨在分享,同时也希望得到各位前辈名家的指点校正:如“冰上爷俩翻了车,要谁去看骨外科。”和“童叟躬身棋边座,长此以往谁背驼”则着重考察骨的成分中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比例,决定了骨的硬度和弹性;用“十指连心”来考察皮肤的真皮中分布着大量的感觉神经末梢,能感受外界的刺激;用“一针见血”考察出血至少要伤及皮肤的那层结构,来考察皮肤的真皮中有丰富的血管;在夏天的时候,我们经常看到一种现象“蜻蜓点水”,请问这是什么现象?考察蜻蜓产卵的方式;“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草地上的变色龙-不易暴露”考察动物的保护色;“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考察水和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作用;“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考察遗传现象;“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相。”考察生物的变异现象;“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考察生态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知识,还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要想水果长得好,还得蜜蜂花中跑。”来考察虫媒花知识;“霜打的茄子-蔫了”、“桔生淮南为桔,生淮北则为枳”考察温度对生物生长的影响;“山上多植树,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图。”考察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重要性;同时还可以借助成语与谜语知识来考察生物学的概念。如:视而不见保护色;望而生畏警戒色;以假乱真拟态;不劳而获寄生;移花接木嫁接;玉帝圣书神经;鹦鹉学舌模仿行为;孔雀开屏求偶行为;望梅止渴条件反射;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竞争;无中生有隐性;有中生无显性;三教九流都来往杂交等等。另外在以往的听课中,在和其他老师交流中了解到有些教师自编了顺口溜,这样让学生记起来不仅琅琅上口,而且效果更较明显。如在讲到维生素的功能的时候,就可借用一个广告词:A,火眼金睛看得清;B,脑筋急转我最灵;C,大力水手羡慕我;D,加钙增高我能赢;还有一个小小E,不怕病菌来入侵。这样不仅使学生一下胃口大开,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而且,许多的学生还在反复的哼唱。此外,在我国浩瀚的古诗词中,有许多与生物学有关的诗句。在生物课堂中适当穿插运用,可为学生创造出一种诗情画意般的教学情境,这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可陶冶学生情操。我想如果在生物教学中,适时适量的加入一些诸如诗词、成语、谜语、顺口溜等等妙语,对于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定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不同的妙语有着不同的运用时机。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因地制宜,抓住不同的时机、情景,适时、适地、巧妙地运用。一节课整个过程如果只有干巴巴的生物学科的专业术语贯穿始终,教学氛围肯定显得沉闷。但如果过多过滥地使用妙语,又会让学生思维散乱,注意力难以聚焦在学习内容的知识重点上。所以妙语在教学中的运用要精心设计,用量适中。这样才会受学生欢迎,才能吸引学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