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八下总复习提纲.doc_第1页
科学八下总复习提纲.doc_第2页
科学八下总复习提纲.doc_第3页
科学八下总复习提纲.doc_第4页
科学八下总复习提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下科学复习提纲第1章1.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模型:分子模型、车模、航模、房地产模型、数学公式、 物理公式。符号:风向;物理量符号;元件符号;元素符号;交通标志符号。1.2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分子是由什么构成的:分子:分子是构成物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水分子电解-结论:1、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先分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2、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不同的分子: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同。构成的分子就不计其数粒子的大小与质量:半径:10-10米数量级,质量:10-26千克数量级1.3原子结构的模型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1.道尔顿-实心球模型 发现原子2.汤姆生-西瓜(面包)模型 发现电子3.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 发现原子核大多数保持原方向(粒子穿过了原子内或原子间的空隙)少数偏转(粒子和原子核所带同种的电荷,互相排斥)极少数反弹(粒子正好撞到原子核)4.波尔-分层模型分子5.现代科学家-电子云模型揭开原子核的秘密原子核(带正电荷)质子(带正电荷)物质原子(电中性)中子(不带电荷) 核外电子(带负电荷) 离 子(带 电)原子是电中性:因为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所带的电荷数相等,电性相反。规律:1.核电核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3.原子内不一定有中子 4.原子的种类由质子数或核电核数决定原子的“孪生兄弟”同位素科学上把具有相同核电核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宏观)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或核电核数决定。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相同、质子数不相同的同类原子统称为同位素原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R2+ 质子电子 R2-质子电子1.4组成物质的元素构成分子构成原子得失电子离子(阳离子、阴离子)组成总称(微观)物质元素(宏观) 元素的种类人类已知的元素有110多种。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单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化合物。元素的分布地壳中:氧硅铝铁;人体中:氧碳氢;海水中:氧氢氯钠;有机化合物中:碳氢氧。1.5表示元素的符号元素符号元素周期表1.6表示物质的符号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称化学式。3O:3个氧原子; 3CO2:3个二氧化硫分子; SO2:1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Al3+:1个铝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 CO2: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多个原子构成分子的单质:H2、O2、N2、F2、Cl2、Br2、I2、O3 。离子的符号化合价:原子间相互化合的数目。钾钠银氢+1价;钙镁钡锌+2价;氟氯溴碘-1价;氧-2,铝+3;铁有+2和+3;铜的+2最常见;莫忘单质都为0。1.7元素符号表示的量相对原子质量1.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电子可忽略不计;2. 质子、中子的相对质量都相等;3.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分子质量一个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就是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加热元素质量分数和质量比的确定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含量:CuSO45H2O CuSO4+5H2O5H2O 9 CuSO45H2O 250 (蓝色) (白色)H2O%= = =36%偏大:水没有完全分解出来;又与空气中的水结合。偏小:加热时间过长;CuSO4也会分解。第2章一、 空气1、 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2、 空气的组成:(体积比)氮气:78% 氧气:21% 稀有气体:0.94% 二氧化碳: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0.03%(2)氧气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氧气的用途:供给呼吸、急救病人、登山、潜水等支持燃烧、气焊、气割、炼钢等3、 空气的利用。(1) 氮是构成生命体蛋白质的主要元素。灯泡、食品中作保护气氮气的用途 制化肥、炸药、染料等 液态氮可作冷冻剂(3)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通电时能发出各种有色光。制作保护气用途 制成各种电光源 用于激光技术二、 氧气和氧化1、 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 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三态变化,液态氧、固态氧呈淡蓝色。2、 氧气的化学性质:供呼吸、支持燃烧、化学性质较活泼、具有氧化性。(1) 硫在氧气中燃烧:S + O2 =SO2 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的火焰)(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 = Fe 3O4 燃烧时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注意:铁丝燃烧时要绑一根火柴来引燃,瓶底要放点水或细砂防止炸裂瓶底)3、 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燃烧: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可引起爆炸缓慢氧化:速率缓慢的氧化反应,可引起自燃4、 氧气的制取(1) 实验室制取 实验室常用分解过氧化氢或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的方法来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MnO22H2O2 =2H2O +O2 2KMnO4=K2MnO4 + MnO2 +O2MnO22KClO3 =2KCl +3O2 实验室装置图课本45和46页 排水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2) 工业制法:分离空气法(属于物理变化的过程)5、 催化剂。一变:改变其他物质化学反应的速度二不变: 本身质量 化学反应前后不变本身化学性质6、 灭火和火灾自救 (1) 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可燃物燃烧条件 跟氧气充分接触(2) 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下灭火方法 跟氧气隔绝 (3)火灾自救及措施(看课本)三、 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 1、 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1)化合反应:A+B C (2)分解反应:AB+C2、 质量守恒定律(1) 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定律叫质量守恒定律。(2) 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 原子种类没有变化反应前后 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3)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量: 原子种类 元素种类 原子数目物质总质量3、 化学方程式。(1) 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2)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一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3)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和步骤。(4) 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 表示反应的条件表示反应物、生成物间原子、分子个数比表示反应物、生成物间的质量比4、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化学方程式能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比。四、 生物的呼吸1、 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1) 呼吸系统的组成。(主要由呼吸道和肺两大部分组成)鼻腔 鼻毛:阻挡空气中的灰尘和细菌 黏膜:分泌黏液,有丰富的血管,有嗅细胞 咽:通道 呼吸道 喉:气管、支气管部分支气管肺 肺泡管(有很多肺泡)肺泡: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外有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2)、呼吸运动 吸气:肋间外肌、膈肌收缩 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机顶部下降) 胸腔容积扩大 肺扩张,导致肺内气压减小 外界气体进入肺泡 呼气:肋间外肌、膈肌舒张 肋骨下降,膈机顶部回升 胸腔容积缩小 肺 借弹性缩回,导致肺内气压增大 肺内气体排出肺泡(2) 肺泡内气压变化吸气时,肺泡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呼气时,肺泡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2、 动物的呼吸: 动物和人一样,也要呼吸,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3、 植物的呼吸: 植物和空气之间也有气体交换,也会呼吸,也是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五、 光合作用1、 光合作用的过程(1)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阳光的作用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制造有机物,并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叶绿体 (2) 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可表示为: 二氧化碳 + 水 有机物(主要为淀粉)+氧气(3) 光合作用的实质: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4) 光合作用的意义:光合作用为一切生物提供食物 光合作用为一切生物 提供能量 光合作用为一切生物提供氧气 2、 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盐酸反应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因为密度比空气大。注意:不能用排水法,因为二氧化碳可溶于水)验满方法: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2)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可溶于水 三态变化,其固体称干冰。(3)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不能供呼吸 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与水反应:CO2 +H2O = H2CO3(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 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CO2+Ca (OH) 2= CaCO3 +H2O (4) 二氧化碳的用途:灭火 作化工原料,制纯碱、汽水等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3、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1)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刚好相反的两个过程,区别如下: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在植物的叶绿体内进行 植物成活部分都能进行 在光照下才能进行 有无光都能进行 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贮藏能量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2)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联系: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物质(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两者互相依存和对立。三、自然界中碳和氧的循环1、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1) 自然界产生氧气的途径:植物的光合作用。(2) 自然界消耗氧气的途径:生物呼吸、物质燃烧、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2、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1) 自然界产生二氧化碳的途径:生物的呼吸作用和物质的燃烧、有机物的腐烂分解。(2) 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植物的光合作用。紫外线3、 保护臭氧层。 (3O2 = 2O3)(1) 臭氧层的作用:阻挡和削弱来自太阳光的过强的紫外线,对生物起保护作用。(2) 臭氧层的破坏和保护。 引起臭氧层破坏的原因:氯氟烃等物质对臭氧的作用。 臭氧层的保护措施:禁止生产和使用含氯氟烃的制冷剂、发泡剂、喷雾剂等化学物质。4、 温室效应。(1) 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地球的保温作用。(2) 温室效应的好处:适度的温室效应能保证地球上气温的稳定,有利于动植物的生存。(3) 温室效应的坏处:过度的温室效应会导致全球性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等。四、空气污染与保护1、 空气污染(1) 引起空气污染的因素:工业废气和烟尘的排放 土地沙漠化 车辆尾气的排放部分建筑材料释放有害气体(2) 空气污染的种类: 汽车尾气 可吸入颗粒物(烟尘) SO2 酸雨2、保护空气(1)洁净的空气才能保证地球上生物健康正常生长。(2)保护空气的措施:使用清洁能源 控制污染源 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和预防 植树造林。第三章 植物与土壤1. 土壤的组成 生物成分: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非生物成分:矿物质颗粒、空气、水、腐殖质2.土壤的形成:岩石的风化和腐殖质的累积 3土壤颗粒的分类:名称直径/mm砂粒2.0-0.02粉砂粒0.02-0.002黏粒0.0024.土壤的类型:土壤名称土壤质地砂土类土壤砂粒多,黏粒少。土壤颗粒较粗(透气但不保水)黏土类土壤黏粒、粉砂粒多。土壤颗粒较细(保水但不透气)壤土类土壤砂粒、黏粒、粉砂粒大致等量(通气透水,保水保肥,最适合植物生长)5.根系:一株植物所有的根的总和。包括直根系:有主根和侧根之分(大豆、棉花、油菜等双子叶植物)须根系:无主根侧根之分,只有不定根(水稻、玉米等单子叶植物)6.根的功能: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7.根尖:是根吸收水分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包括:根 冠:保护作用。属保护组织分生区: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多,(属分生组织)伸长区:使根伸长根毛区: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根毛可以增大根毛细胞与土壤接触的面积,有利于吸水)8.植物细胞吸、失水的原因: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反之则失水。(小吸大失或“水往高处走”)9.植物的根在土壤中的分布,与土壤的结构、肥力、通气状况和水分状况等有关。10.植物生长需要的无机盐:主要有氮、磷、钾等无机盐种类作用缺乏时症状氮促进枝叶生长矮小,瘦弱,叶色发黄磷促进花、果实生长叶片紫红色钾使茎秆粗壮,促进淀粉形成叶片褐色,并逐渐焦枯11.茎的功能:支持和输导。12.茎的形态:直立茎(杨、柳)、缠绕茎(牵牛花)、攀缘茎(爬山虎)、匍匐茎(草莓甘薯)13.木本茎的结构: 表皮:保护作用,属保护组织 树皮 韧皮纤维:支持作用,属机械组织 韧皮部: 筛管:由上而下输导有机物(树皮环割,会在伤口上方形成瘤状物)形成层:分裂增生,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使茎不断长粗。属分生组织 木纤维:支持作用,属机械组织 木质部 (木制家具的材料主要利用茎的木质部) 导管:由下而上输导水分和无机盐 髓:储存营养14.草本植物茎如:水稻、小麦、竹类等植物茎中没有形成层,所以不能加粗生长。15.叶的蒸腾作用:叶将根吸收的水经气孔以气体状态向大气中散发。植物体内99%以上的水都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掉16.蒸腾作用的意义:(1)降低叶片的温度;(2)是根部吸水的主要动力;(3)利于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17.植物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旺盛),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弱)18.叶片的结构: 上表皮 表皮 无色透明,保护作用,属保护组织。表皮有保卫细胞、气孔(上少下多) 下表皮 气孔的开闭由保卫细胞控制。 栅栏组织(上):含叶绿体较多叶肉 属于营养组织,进行光合作用 海绵组织(下):含叶绿体较少 支持作用叶脉 属于输导组织 输导作用19.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运输及利用的路径:根尖吸收 根、茎木质部中导管运输叶柄中导管 叶肉细胞光合作用或叶片气孔蒸腾作用散失20.土壤资源的最大威胁来自于对它的污染(化学污染和生物污染等)和过度开发(耕地被蚕食、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和盐渍化)第4章第一节 指南针为什么能指南北1磁性: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2磁体:有磁性的物体3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两端l 任何磁体都有N、S两个极。l 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4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l 铁、钴、镍等物质都可以被磁化l 被磁化后可以长时间保持磁性的物体叫永磁体。如:钢棒l 被磁化后磁性很容易消失的物体叫软磁体5磁感线:仿照铁屑在磁场中的排列形状,画出的一些带箭头的曲线l 磁感线并不是磁场中真实存在的线条。假设出来的l 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北极出来,回到南极。l 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为该点磁感线的方向,也是小磁针在该点静止时N极指向6地磁场:地球产生的磁场l 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l 指南针南极被地磁北极吸引,所以能指南。l 地磁偏角(沈括)第二节 电生磁第三节 电磁铁的应用(一)电流的磁现象: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 奥斯特实验(二)直线电流的磁场特点:1) 磁感线在与导线垂直的平面上,2) 是以导线上各点为圆心的一系列的同心圆。3) 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4) 直线电流周围的磁场距离直线电流越近,磁性越强;反之,越弱(三)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特点:1)跟条形磁铁很相似,也有南北两个极。2)右手螺旋定则判定: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大拇指所指的一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3)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线圈匝数有关。在通电螺线管中插入铁芯后磁性大大增强。(四)电磁铁: 内部带铁芯的通电螺线管1)电磁铁的优点:(1)磁性有无可以用通、断电来控制。 (2)磁性强弱可以用电流大小和线圈匝数来控制。 (3)磁极名称可以用电流方向来控制。2)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是否带铁芯(影响磁性大小)() 电流的大小(影响磁性大小) (3)电流的方向(影响磁性方向)(4)线圈匝数(影响磁性大小)3)电磁铁的应用:电铃、电话、电磁选矿机、电磁起重机等(五)电磁继电器:由电磁铁控制的自动开关利用低电压、弱电流来控制高电压、强电流磁悬浮列车的原理: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信息的磁记录:通过磁化的方法第四节 电动机:电风扇、洗衣机、油烟机、电器。:优点:构造简单、控制方便、效率高、无污染。第五节 磁生电(一)、发现磁生电的科学家: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二)、电磁感应现象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的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产生得电流叫感应电流(三)、产生电磁感应的条件:(1)闭合 (2)部分导体 (3)切割磁感线(四)、电磁感应的能量转化: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五)、感应电流的方向影响因素: 1。磁场的方向、2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方向。(1)导线切割的速度大小 (2)导线切割的方向(六)与感应电流的大小影响因素:(3)切割导线的条数和有效长度(4)磁场的强度(5)电阻大小(七)、发电机:1、工作原理:电磁感应 2、构造:由磁铁和线圈组成(八)、交流发电机:1、工作原理:电磁感应2、构造与模型的不同:磁极(电磁铁)是转子 线圈是定子3、交流电:周期性改变方向的电流。我国交流电的周期、频率:002秒、50赫兹 第六节 家庭用电1 家庭电路中的进户线:火线、零线(1) 电压:220伏(2) 辨别火线零线的方法:拿住测电笔的绝缘部分,手触笔尾金属体,用笔尖去触碰电线,能使氖管发光的是火线,不能使氖管发光的是零线。2 电能表:(1) 连接方法:电能表共有四个接线柱。进户的火线、零线分别经过。(2) 标有电压、电流值:分别表示正常的工作电压、标定电流以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