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习题.pdf_第1页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习题.pdf_第2页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习题.pdf_第3页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习题.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正态曲线下 横轴上 从均数到 的面积为 A 95 B 50 C 97 5 D 不能确定 与标准差的大小有关 2 若 X 服从以 为均数和标准差的正态分布 则 X 的第 95 百分位数等于 A 64 1 B 64 1 C 96 1 D 58 2 3 标准正态分布的均数与标准差分别为 A 0 与 1 B 1 与 0 C 0 与 0 D 1 与 1 4 正态分布有两个参数 与 相应的正态曲线的形状越扁平 A 越大 B 越小 C 越大 D 越小 5 当样本含量增大时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差会变小 B 均数标准误会变小 C 均数标准误会变大 D 标准差会变大 6 通常可采用以下那种方法来减小抽样误差 A 减小样本标准差 B 减小样本含量 C 扩大样本含量 D 以上都不对 7 两样本比较时 分别取以下检验水准 下列何者所取第二类错误最小 A 0 05 B 0 01 C 0 10 D 0 20 8 单因素方差分析中 当P 0 05 时 可认为 A 各样本均数都不相等 B 各总体均数不等或不全相等 C 各总体均数都不相等 D 各总体均数相等 9 若一个试验中不考虑交互作用 那么应该按 选择最好条件 A 取所有因子最好水平的组合 B 对显著因子找出最好水平组合 C 不显著因子可以任意选择水平 D 从所做的试验结果直接找最好的结果对应的条件 10 当组数等于 2 时 对于同一资料 方差分析结果与t检验结果 A 完全等价且F t B 方差分析结果更准确 C t检验结果更准确 D 完全等价且 Ft 11 两样本均数的比较 可用 A 方差分析 B t 检验 C 两者均可 D 方差齐性检验 12 2 值的取值范围为 A 2 0 b0 b 0 C r0 D r 与 b 的符号毫无关系 15 用最小二乘法确定直线回归方程的原则是各观察点 A 距直线的纵向距离相等 B 距直线的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C 与直线的垂直距离相等 D 与直线的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16 采用包装机包装食盐 要求 500 克装一袋 已知标准差 3 克 要使食盐每包平均重量的 95 置信 区间长度不超过 4 2 克 样本量 n 最少为 A 9 B 10 C 11 D 12 17 已知新方法的疗效不低于常规方法 为确定新疗法可否取代常规方法 将两法进行平行对比观察后 应选择 A 单侧检验 B 双侧检验 C 2检验 D t 检验 18 当 H0 1 2 H1 1 2 0 05 时 求得检验统计量 t 0 05 在 0 05 水 准上不拒绝 H0 此时可能犯 A 第 类错误 B 第 类错误 C 一般错误 D 严重错误 19 有一个分组样本如下 区间 组中值 频数 145 155 150 4 155 165 160 8 165 175 170 6 175 185 180 2 该分组样本的均值为 A 165 B 164 C 163 D 162 20 从正态总体N 10 2 2 中随机抽出样本量为 4 的样本 则样本均值的标准差为 A 2 B 4 C 0 5 D 1 1 某地抽样调查了 10000 名正常成人男性的血压值 近似正态分布 结果如下 收缩压的均数 110 标准差 11 舒张压的均数 73 标准差 11 单位 mmHg 问 1 从中随机抽取一人 测得其舒张压在 73 1 96 11 这一范围内的可能性为多少 2 若以舒 张压 95 为高血压 试按正态分布原理估计这 10000 人的高血压患病率约为多少 3 试以 95 的概率估计当地全体成年人收缩压均数的范围 4 试比较样本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变异程度是否相同 为什么 2 某器材厂生产一种产品 其厚度在正常生产下服从N 0 13 0 015 2 某日在生产的产品中抽查了 10 次 发现平均厚度为 0 136 如果标准差不变 试问生产是否正常 取 0 05 3 线性回归方程 计算计算 SPxy SSx SSy 等值 计算回归方程 BBACB CDBBD CB AC BB CABCD 1 用正交表 L16 215 安排试验时 需要做 个不同条件的试验 A 16 B 2 C 15 D 多于 16 2 为提高某产品的产量 考虑三个三水平因素 反应温度 A 反应压力 B 和溶液浓 度 C 当用正交表 L9 34 安排试验 因素 A B C 依次放在 1 2 3 列上 并且通过 试验得到各列的极差如下 列号 1 2 3 极差 0 67 0 62 5 87 则各因素对指标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为 A B A C B C A B C C B A D A B C 3 为提高某产品的产量 考虑三个三水平因素 反应温度 A 反应压力 B 和溶液浓 度 C 当用正交表 L9 34 安排试验 因素 A B C 依次放在 1 2 3 列上 并且通过 试验得到各列各水平的平均值如下 列号 1 2 3 一水平 4 08 3 72 2 70 二水平 3 41 3 47 3 91 三水平 3 69 3 99 4 57 利用直观分析应取条件 A A1B3C3 B A2B2C1 C A1B1C3 D A3B3C3 4 下列不属于试验设计必须严格遵循的基本原则的有 A 重复性 B 随机化 C 局部控制 D 均匀性 5 试验效应与因素水平呈直线相关的实验中 水平间隔的排列方法应采用 A 等差法 B 等比法 C 0 618 法 D 随机法 答案 A BADA 1 图表的规范 2 两个样本平均数的显著性检验 3 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 4 简单正交试验设计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中的直观分析法 1 观察单位为研究中的 A 样本 B 全部对象 C 影响因素 D 个体 2 总体是由 A 个体组成 B 研究对象组成 C 同质个体组成 D 研究指标组成 3 抽样的目的是 A 研究样本统计量 B 由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 C 研究典型案例研究误差 D 研究总体统计量 4 参数是指 A 参与个体数 B 总体的统计指标 C 样本的统计指标 D 样本的总和 5 统计学中所说的样本是指 A 随意抽取的总体中任意部分 B 有意识的选择总体中的典型部分 C 依照研究者要求选取总体中有意义的一部分 D 依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 6 关于随机抽样 下列那一项说法是正确的 A 抽样时应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 B 研究者在抽样时应精心挑选个体 以使样本更能代表总体 C 随机抽样即随意抽取个体 D 为确保样本具有更好的代表性 样本量应越大越好 DCBBDA 1 各观察值均加 或减 同一数后 A 均数不变 标准差改变 B 均数改变 标准差不变 C 两者均不变 D 两者均改变 2 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A 变异系数 B 差 C 极差 D 标准差 3 以下指标中 可用来描述计量资料的离散程度 A 算术均数 B 几何均数 C 中位数 D 标准差 5 分布的资料 均数等于中位数 A 对称 B 左偏态 C 右偏态 D 偏态 6 变异系数CV的数值 A 一定大于 1 B 一定小于 1 C 可大于 1 也可小于 1 D 一定比标准差小 7 关于标准差 那项是错误的 A 反映全部观察值的离散程度 B 度量了一组数据偏离平均数的大小 C 反映了均数代表性的好坏 D 不会小于算术均数 1 B 2 A 3 D 5 A 6 C 7 D 各位同学注意 考试的目的只是为了让大家更好的掌握应当掌握的最基础的本课程知识 这些题可以帮 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相关的教学内容 考试可能会有相近的 即相同考点 需真正理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