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书法史.doc_第1页
绍兴书法史.doc_第2页
绍兴书法史.doc_第3页
绍兴书法史.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文任务书2011届所选题目 书法名家-徐渭 赏析所选课程 绍兴书法史 学生姓名 叶博 学 号 11111124 院 系 化学化工学院 专 业 化学师范 填写日期 2013/5/21 这个学期我学习了绍兴书法史我对绍兴的书法名家产生很大的兴趣特别是其中一位名家-徐渭。他是一个十分潇洒的人。或者说一个几近疯癫人!要了解一个人的书法,首先要了解他的一生。所以,我先来简单介绍一下他的生平。徐渭,明朝人,于正德十六年出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城大云坊的官僚世家,少年时天才超逸,性格豪放,入徐氏私塾读书,“六岁受大学,日诵千余言”“书一授数百字,不再目,立诵师听。”。 十岁仿扬雄解嘲作了一篇释毁,二十岁时成为生员,嘉靖二十年娶同县潘克敬女为妻,接下来八次应试不中。嘉靖二十六年在山阴城东赁房设馆授徒,40岁才中举人。与诸大绶、吕光升等号“越中十子”。后来为浙闽总督作幕僚,曾入胡宗宪幕府,一切疏计,皆出其手,又出奇计大破徐海等倭寇。一日胡宗宪于舟山捕获白鹿,徐渭撰进白鹿表等并献于朝中,视为祥物,学士姚汾等对徐渭文章大为赏识。又代作贺严公生日启,吹捧奸相严嵩。嘉靖四十三年胡宗宪以“党严嵩及奸欺贪淫十大罪”被捕,狱中自杀,徐渭作十白赋哀之。李春芳严查胡宗宪案,徐渭一度因此发狂,作自为墓志铭,以至三次自杀,。精神几近失常,几近癫狂。嘉靖四十五年在发病时杀死继妻张氏,下狱七年。狱中完成周易参同契注释,揣摩书画艺术。万历元年大赦天下,为状元张元忭等所救出狱,出狱后已53岁。 从此潦倒,痛恨达官贵人,浪游金陵、宣辽、北京,又过居庸关赴塞外宣化府等地,教授李如松兵法,结识蒙古首领俺答夫人三娘子。万历五年回绍兴,注释郭璞葬书。徐渭晚年以卖画为生,但从不为当政官僚作画,“有书数千卷,后斥卖殆尽。畴莞破弊,不能再易,至借稿寝”,常“忍饥月下独徘徊”,杜门谢客,其中只在张元汴去世时,去张家吊唁以外,几乎闭门不出, 最后在“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 的境遇中以73岁高龄结束了一生。死前身边唯有一狗与之相伴,床上连一铺席子都没有,凄凄惨惨。徐渭的书法和明代早期书坛沉闷的气氛对比显得格外突出,他最擅长气势磅礴的狂草,但一般人很难看懂,用笔狼藉,他对自己的书法极为喜欢,自己认为书法第一,诗第二,文第三,画第四。徐渭死后二十年,“公安派”领袖人物袁宏道偶于友人陶望龄家翻到一本徐渭的诗文稿,“恶楮毛书,烟煤败黑,微有字形”。但在灯下读了几篇,不禁拍案叫绝,惊问此人是今人?还是古人?竟拉起陶望龄一起彻夜阅之,“读复叫,叫复读”,以致把童仆惊醒。而后袁宏道不遗余力地搜罗徐渭的文稿,研究徐渭,大力宣扬徐渭,认为徐渭诗文“一扫近代芜秽之气”,认为徐渭书法“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在王雅宜、文征明之上”;又云“不论书法论书神,诚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也” 徐渭书法和书法观的产生,与明中、晚期整个思想、文化、审美观念巨大变迁相吻合的。俆渭书法也是对吴门书派主张唐法的反叛中出发,继而吸取北宋苏、黄、米追求艺术个性化的积极因素中走来。徐渭在书季子微所藏摹本兰亭中所说的“时时露己笔意”的审美精神。他的原话是:“非特字也,世间诸有为事,凡临摹直寄兴耳,铢而较,寸而合,岂真我面目哉?临摹兰亭本者多矣,然时时露已笔意者,始称高手。予阅兹本,虽不能必知其为何人,然窥其露已笔意,必高手也。优孟之似孙叔敖,岂并其须眉躯干而似之耶?亦取诸其意气而已矣。“如果说徐渭的行书已用“己意”实现了对传统笔法的改变,那么,最大的改变是那些高头大轴的中堂行草书。以前说“董其昌破坏了墨法”,在这则要说“徐渭破坏了笔法”。徐渭在书法从卷册翰札的文房把玩转向厅堂展示审美的变革中,实现了作品创作中笔法的改造。徐渭这种借鉴于绘画的点画表现方法,是对晋唐笔法的创造性破坏。对于书法艺术这种美术化倾向的改变。 举他的行草应制咏墨轴为例行草“应制咏墨”轴现藏苏州博物馆,纵352、横102.6厘米,该博物馆还藏有同一尺寸、同一书写风格的“应制咏剑”诗轴,两幅作品皆写的很“满”,行距、字距都写的密实,笔墨纵横,龙飞凤舞,不可一世,真可谓满纸烟云。如果我们仔细再看一下作品,会发现并不像我们一开始观看的随意挥洒感觉,而是提按顿挫,转折皆很到位,这就是作者功力与才情的最佳表现了。 应制咏墨调寄凤凰台上忆吹箫,词曰:“侯拜松滋,守兼楮郡,绛入品秩多般。龙剂犀胶,收来共伴灯烟因。炼修依法,印证随人,才成老氏之玄。是何年,逃却杨家,归向儒边。红丝玉版霜毫畔,苦分分寸寸,着意磨研。呵来滴水,幻成紫雾蛟蟠。有时化作苍蝇大,便改妆道士衣冠。向吾皇,山呼万岁,寿永同天。” 奇思伟构,情见性。这个作品写的就十分潇洒,气势磅礴,棱角毕露,布局散乱,不避败锋,点画支离,结构破碎,而强心铁骨,其中一种磊落不平之气,宛然可见。可讥为 “野狐禅”之类,以“书如其人”、“书为心声”,书法之所以解“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