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传热习题课.pdf_第1页
2016传热习题课.pdf_第2页
2016传热习题课.pdf_第3页
2016传热习题课.pdf_第4页
2016传热习题课.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传热传热 习题课习题课 2016 年 12 月 1 用一单管程列管式换热器 将1 5kg s的有机蒸汽冷凝 蒸汽在管外的冷凝热阻可以忽略 冷凝温度60 汽化潜热为395kg kJ 管束由n根 25 2 5mm的钢管组成 管内以河水为 冷却剂 其入口温度为25 忽略管壁热阻 污垢热阻及热损失 试问 1 冷却水用量 选择冷却水出口温度 2 管数n与管长L 水在管内的流速可取为1m s左右 3 若冷却水用量增加 50 而其它条件不变 仍用上述换热器 求有机蒸汽的冷凝量 4 若将原换热器改为双管程 而其它条件不变 求有机蒸汽的冷凝量 解 1 设38 2 t 则5 31 3825 2 1 t 查水的物性数据 25 5Pr 3 995mkg sPa 5 109 77 17 4CkgkJcp 619 0CmW kWWrqQ5 59210925 5103955 1 53 1 m kg s ttc Q q p m 910 2538 10174 109255 3 3 122 2 2 取水在管内流速smu 1 且 udnqm 2 22 4 得 9 34 9950 102 0785 0 9 104 22 1 2 ud q n m 35 根 36 根 sm dn q u m 969 0 99502 0785 036 9 104 22 1 2 4 5 10472 10977 9959690020 Re du 451525 5 1047 2 02 0 619 0 023 0PrRe023 0 4 08 044 08 0 1 KmW d 若不计蒸汽热阻 管壁及污垢热阻 则有 4515 22 KmWK 由 2235 3825 6060 可得 0 28 2235ln 2235 m t 2 5 m1 1 69 4 0 284515 10925 5 m tK Q A m dn A L07 2 02 014 336 274 0 1 1 校核 6010402 0 07 2 dL 3 冷却水用量增加 50 22 5 1 mm qq 由 222 1 ln pm cq AK tT tT 可得 922 0 5 1 1 5 1 ln ln 8 0 m2 m2 2 2 m2 m2 2 2 2 1 2 1 q q q q K K tT tT tT tT 3860 2560 ln922 0 60 2560 ln 2 t 2 37 2 t 下降了 41 1 2538 252 37 5 1 12 12 m2 m2 12p2m2 12p2m2 1 1 tt tt q q ttcq ttcq Q Q q q m m skgqq mm 12 25 141 141 1 11 2 4 单管程变为双管程 传热面积不变 流通面积减半 74 12 ln ln 8 0 2 2 m2 m2 2 2 2 1 2 1 q q K K tT tT tT tT 3860 2560 ln74 1 60 2560 ln 2 t 4 44 2 t 上升了 49 1 2538 254 44 12 12 12p2m2 12p2m2 1 1 tt tt ttcq ttcq Q Q q q m m skgqq mm 24 25 149 149 1 11 2 两台完全相同的单管程列管式换热器 用水蒸汽在壳程冷凝以加热管程内的空气 若加 热蒸汽压力相同 空气进 出口温度 t1和 t2也分别相同 试问 1 将两台换热器串联操作及并联操作 见本题附图 哪种方案生产能力大 相差多 少倍 并联时空气均匀分配于两换热器中 2 由以上求出的生产能力之比 计算两方案由于流动阻力引起的总压降比为多大 注 蒸汽冷凝传热系数远大于空气的对流传热系数 不计换热器进 出口及联接 管线所引起的压降 空气在换热管内流动均按湍流考虑 直管摩擦阻力系数用柏拉 修斯方程计算 空气t1 t2 水蒸汽水蒸汽 空气t1 t2 水蒸汽 水蒸汽 a 串联方案 b 并联方案 解 1 以下标 a 表示串联 下标 b 表示并联 qm1 qm2分别指串联与并联时空气的质量流量 bm am 12pbm 12pam q q ttcq ttcq Q Q b a 在 m tKAQ 公式中 两种情况下 ba AA mbma tt b a b a b a K K Q Q 式中 ba 分别表示串联与并联时 管内空气侧的 值 8 08 0 Re Re b a b a b a b a u u Q Q 3 由 nd q u nd q u ba 2785 0 785 0 2 bm 2 am 可得 b a b a Q Q q q u u 22 bm am 代入 式 8 0 8 0 8 08 0 22 b a b a b a b a Q Q Q Q u u Q Q 解得 8 0 2 0 2 b a Q Q 1624 am am Q Q q q a 所以 从提高生产能力看 串联优于并联 2 2 2 2 2 2 b a b a b a b b b b a a a a bf af u u l l u d l u d l p p 式中 2 b a l l 0 25 Re 0 3164 25 025 0 Re Re a b a b b a u u 75 1225 0 22 b a b a a b b a u u u u u u p p 由 1 已知 321622 bm am q q u u b a 861322 75 1 bf af p p 讨论讨论 从传热的角度看 串联有利于提高生产能力 这是因为串联操作能够利用流量增加而 带来的总传热系数增加这一有利因素 但串联操作输送消耗的能量太大 所以在生产上若要 提高生产能力 常采用并联方案 3 有一单管程列管式换热器 该换热器管径为 25 2 5mm 管 子数 37 根 管长 2 米 今拟采用此换热器冷凝并冷却 CS2饱和 蒸汽 自饱和温度 46 冷却到 10 CS2在壳程冷凝 其流量为 300kg h 冷凝潜热为 351 6kJ kg 冷却水在管程流动 进口温度 为 5 出口温度为 32 逆流流动 已知 CS2在冷凝和冷却时 的传热系数分别为K 291W m 2 1 K及K 174W m 2 2 K 问此换热器是否适用 传热面积 A 及传热系数均以外表面 4 解 已知列管尺寸 2525 mm l 3m n 37 题中所给的两个 K 值均以外表面积为基准 现有传热面积 2 2 1 1实实 m m8 8 5 537372 2025025 0 01414 3 3 n nl ld dA A 总传热量QQQ 12 式中 Q1为冷凝段热负荷 Q2为冷却段热负荷 已知kJ kg6 351 r 查得 4610 2 28 时 CS2的比热cp10963 kJ kg K Qm rm cp s1s1 kW 1 46102932893219 其中Q129 3 kW Q2289 kW 为求 A1 A2就应求出两段交界处冷却水温度 t m cQ ps22 325 m Q cp s2 kg s 2 325 3219 418727 0285 对于冷凝段 Qm ct p12 32 s2 t Q m cp 3232 293 41870285 745 1 2s2 则 tm1 3855 14 3855 14 2424 ln tm2 38555 3855 5 1643 ln 2 33 m22 2 m11 1 21 m17 501 116 4 43 16174 1089 2 24 24291 103 29 tK Q tK Q AAA 需需需 AA 实需 可满足生产要求 传热面积富裕 2 2 1212 1717 5 5 1717 5 58 8 5 5 46 46 32 7 45 14 38 55 46 10 7 45 5 38 55 5 A t Q1 A1 Q2 A2 K1 K2 t 46 32 10 5 5 4 用套管换热器每小时冷凝甲苯蒸汽 1000kg 冷凝温度为 110 冷凝潜热为 363 kJ kg 冷凝传热系数 10000W m2 换热器的内管尺寸为 57 3 5mm 外管尺寸为 89 3 5mm 有效长度为 5m 冷却水初温为 16 以 3000kg h 的流量进入内管 比热 为 4 174kJ kg 粘度为 1 11cP 密度为 995kg m3 忽略管壁热阻 污垢热阻及热损失 求 1 冷却水出口温度 2 管内水的对流传热系数 3 若将内管改为 47 3 5mm 的钢管 长度不变 冷却水的流量及进口温度不变 问蒸汽冷凝量变为原来的多少倍 解 1 W100083 1kJ h1063 33631000 55 1 m rqQ 由热平衡方程式 rqttcqQ m112p2m2 可得 45 174 43000 3631000 16 p2m2 1 m 12 cq rq tt 2 由 4516 110110 可得 6 78 65 94 ln 6594 m t 由 m tKAQ 可得 2 5 m2 2 W m1433 6 785057 0 100083 1 tA Q K 由 1 2 122 111 d d K 可得 4 4 2 1 2211 102442 5 057 0 05 0 101 1 1433 1 11 1 d d K m2 K W 1 1907 2 W m 3 原管 44 3 101091 1 1011 105 014 3 3600 300044 Re d qdu m 湍流 现管 44 3 101039 2 1011 104 014 3 3600 300044 Re d qm 湍流 8 1 1 1 d 即 2 8 18 1 11 W m2850 04 0 05 0 1907 d d 1 4 1 1 2 12 2 04 0 047 0 2850 1 101 1 11 d d K 1952 2 W m 由 22 22 2 1 ln pm cq AK tT tT 可得 123 1 057 0 047 0 1433 1952 ln ln 2 2 2 2 2 2 2 2 2 1 2 1 d d K K A A K K tT tT tT tT 45110 16110 ln123 1 110 16110 ln 2 t 9 47 2 t 下降了 由热平衡方程 rqttcqQ m112p2m2 1 1 1645 169 47 12 12 12p2m2 12p2m2 1 1 tt tt ttcq ttcq Q Q q q m m 6 5 一单壳程双管程列管式换热器 用130 的饱和水蒸汽将36000kg h的乙醇水溶液从25 加热到80 列管换热器由90根 25 2 5mm 长3m的钢管管束组成 乙醇水溶液走管 程 饱和水蒸汽走壳程 已知钢的导热系数为45W m K 乙醇水溶液在定性温度下的密 度为880kg m3 粘度为1 2 10 3Pa s 比热为4 02kJ kg K 导热系数为0 42W m K 水蒸 汽的冷凝传热系数为10000W m2 K 忽略污垢热阻及热损失 试问 1 此换热器能否完成任务 2 若乙醇水溶液流量增加20 而溶液进口温度 饱和水蒸汽压力不变的条件下 仍 用原换热器 乙醇水溶液的出口温度变为多少 乙醇水溶液的物性可视为不变 解 1 W10211 2 2580 1002 43600 36000 63 12p2m2 ttcqQ需 需 1 74 80130 25130 ln 80130 25130 m t 2 m2 213025 014 390 A m s80 0 02 045785 08803600 36000 2 u 44 3 101017 1 102 1 88080 002 0 Re 湍流 49 11 42 0 102 11002 4 Pr 33 在0 7 160之间 50150 02 0 3 d l 所以可用下式 24 0 8 0 4 1 W m230549 111017 1 02 0 42 0 023 0 K Wm1004 7 20 25 2305 1 45 0025 0 5 22 25 10 1111 24 4 1 2 1m 2 22 d d d db K 所以 K2 1420 W m2 K W1023 213 742 211420 6 m tK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