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合川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doc_第1页
重庆合川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doc_第2页
重庆合川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doc_第3页
重庆合川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doc_第4页
重庆合川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合川市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一、全市安全生产现状与形势(一)安全生产现状合川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地形地貌特殊,江河纵横,峰峦叠嶂,客观存在的安全隐患严重,安全生产形势严峻。主要表现在以下2个方面:1.客观的安全环境全市幅员面积2356平方公里,辖27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517个村、79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150.6万人。全市共有工矿商贸企业职工165545人,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职工24028人,中小企业职工114517人,个体工商从业人员27000人。全市共有通车里程2736.2公里,其中:国道长46.4公里,省道长64.1公里,县道长537.5公里,道路坡陡弯多,崎岖狭窄。全市共有机动车26254辆,其中:客车983辆、货车1580辆、农用车462辆。全市共有大小溪河99条,总长1990公里,流域面积77平方公里,通航里程320公里,约占重庆市航道总里程的1/10,通航河道,滩多流急,航道狭窄。全市共有29家煤矿企业,49个生产矿井,其中突出矿井2个,高瓦斯矿井13个,煤矿瓦斯、火灾、顶板、煤尘、地下水等自然灾害严重。全市共有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6家,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12家,危险化学品经营站(点)345户,液化石油气充装站6个,经营网点258个,专用库房52个,液化气钢瓶3万只,年销售量12万瓶。氧气充装站2 个,经营网点26个,专用库房10个。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1家,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12台。CNG加气站1个,日产压缩天然气1.5万立方,年产压缩天然气540万立方。全市共有地质灾害点388处,危及2513户(8820人)。(重大危险源情况见附表1)2.安全生产形势据统计,我市2002年至2005年,各类事故共死亡223人,其中:道路交通事故死亡123人,占55.1%;水上交通事故死亡11人,占4.9%;煤矿事故死亡59人,占26.5%;非煤矿山事故死亡8人,占3.6%;非矿山企业事故死亡19人,占8.5%;其他事故(农机)死亡3人,占1.4%。2005年,我市亿元GDP死亡率为0.34,工矿商贸企业职工10万人死亡率为11.48,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为14.47,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10.9。我市安全生产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安全问题已成为全市人民关注的焦点,我市安全生产事故多发的形势还没有改变。(二)存在的问题由于历史因素和我市特殊的地理条件,加上众多主客观原因,造成我市安全生产问题重重,主要表现在:1.安全意识淡薄部分镇街、部门、企业领导不能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安全生产、招商引资与安全生产的关系,重发展轻安全、重效益轻投入的现象依然存在,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尤其是少数车船主、私营业主片面追逐经济效益,忽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钱不要命,以致超载、超速,安全违章行为屡禁不止、屡查不绝。大部分的安全事故都是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引起的,事故的受害者往往又是责任人。全民安全意识差和从业人员技能低是我市安全生产的普遍问题。2.监管和执法力度不够近年来,虽然我市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已比较健全,但由于起步时间短,安全生产监管力量仍显不足,监管手段落后。安全生产监管权威性不够,惩处不力,难以形成合力。3.安全投入不足长期以来,由于我市地处西部,经济贫困,财力窘迫,安全投入不足,安全生产条件差,安全设施欠缺,生产工艺设备落后,事故隐患不能及时整治,有的企业建设项目没有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造成的遗留问题又难以整改,使我市安全生产防御体系十分脆弱。4.高危行业和高风险领域事故隐患突出我市高危行业和高风险领域事故隐患突出:一是全市2736.2公里通车里程中,国、省、县道约有险路段358处,村级公路的安全隐患更是十分普遍和严重。二是水上沉船群死事件时有发生。2001年,太和镇发生沉船事故,死亡46人;2002年,钓鱼城办事处发生沉船事故,死亡4人。2005年,盐井镇发生沉船事故,死亡2人。三是我市煤矿点多面广,灾害隐患较多,管理难度大,49个矿井中有2个属突出矿井,13个属高瓦斯矿井。瓦斯、火灾、顶板、煤尘、地下水等事故隐患都存在。2005年,煤矿事故死亡12人,占全市事故死亡总数的25%,位居工矿企业死亡人数之首。四是全市危险物品从业单位的生产、经营和使用均存在严重危险性,重大危险源监控防范手段极差,时刻危及人民群众的安全。五是全市公共聚集场所消防通道不畅通的现象较为普遍,消防设施配备差,群死群伤的危险性很大。六是病险水库、建筑、地质灾害、中小学危房、食品药品,这些行业和领域的安全隐患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和不同程度的存在,是一批监控面广的安全事故隐患。由于面广量大,引发重特大安全事故的概率也高。5.“双基”工作薄弱我市安全生产“基层薄弱、基础脆弱”的“双基”问题较为突出,基层社区和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的安全监管难以落实,安全投入严重不足,安全基础条件差,事故隐患普遍,致使事故频发。近年来,我市做了大量安全生产工作,但普遍存在的各类安全生产问题,使我市的安全生产防御体系十分脆弱,难以把握防范安全事故的主动权,安全事故发生的随意性很大,往往使人措手不及。今天的安全并不意味着明天的平安,保安全千日不足,出事故一日有余,这是我市安全生产状况的真实写照,也是安全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所在。为此,我市安全生产工作亟待加强,应认真做好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从根本上解决我市安全生产问题,为建设安居乐业的小康社会保驾护航。二、指导思想和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围绕全市“31212”工作思路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坚定不移地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出发点,以治理事故隐患和建立长效机制为核心,以加强安全基础工作和实施治本措施为重点,以科技进步、加大投入、监管创新和倡导安全文化为动力,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监督参与、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全面提升安全生产保障能力,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实现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二)总体目标到2010年,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全市安全生产法制保障体系、目标考核体系、监管执法体系、技术支撑体系、信息网络体系、监控预警体系、中介服务体系、宣传教育体系、应急救援体系和投资融资体系;事故总量下降,经济损失下降,亿元GDP死亡率下降到0.3以下,工矿商贸企业职工10万人死亡率下降到10以下,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下降到12以下,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下降到8以下,全市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三)到2010年重点行业和领域目标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下降到12以下;一次死亡3人以上重特大事故起数比“十五”期间年平均数下降20%。水上交通:死亡或失踪人数比“十五”期间年平均数下降10;一次死亡3人以上重特大事故起数比“十五”期间平均数下降30%。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下降到8以下;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重特大事故起数比“十五”期间年平均数下降30%。非煤矿山:死亡人数比“十五”期间年平均数下降10。火灾:死亡人数比“十五”期间年平均数下降3.5。其它行业:死亡人数比“十五”期间年平均数下降10%。三、主要任务(一)深化重点行业安全专项整治,提高企业安全保障能力道路交通:建立健全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长效机制建设。建立乡镇交通安全办公室,与乡镇安监办合署办公,加强乡村道路安全监管。强化路面交通管控能力,严管严查交通违法行为。提高城区路面监控的科技含量,强化城区路面自动化监控力度,扩大监控覆盖面。严格道路设计、新建和改扩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严格驾驶员考试、登记、注册等制度。继续推进道路“生命工程”,切实整治危险路段。将主要在国省道实施的道路“生命工程”向村级道路和市政公交道延伸,到2010年基本完成村级道路和市政公交道重点危险路段安装防护栏、防撞墩、警示桩、安全标志、减速带等安全设施。新建乡村公路的宽度、纵坡和转弯半径等要达到四级公路以上工程技术标准。加快实施道路营运“经营公司化,调度科学化,车辆标准化,监控全程化”,提高客运行业本质安全水平。优化运力结构,探索采取区域经营、循环运行、开设学生班车等方式,妥善解决客运高低峰时段和学生放假期间运力与运量之间的矛盾,努力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提高车辆安全性能,严禁达不到技术标准的客运车辆进入客运市场。2006年底前完成“两客一危”车辆(超长客运、高速客运、高危货运车辆)安装GPS监控终端设备。水上交通:强化航运安全监管,严格水运企业客运资质和船员安全资质审查,加强乡镇自用船、渔业船和农用船安全管理。推广安全系数高的新船型,限制经营挂桨机船,淘汰水泥船,逐步实现涪江、嘉陵江、渠江等重点水域的船型标准化。对全市客渡船按标准化船型更新改造,提高渡船的安全稳定系数。2010年前完成“渡改桥”8座。加大航道整治力度,在交通繁忙的重点水域建立船舶定线制。加强专业水上搜救力量和搜救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规划搜救站点布局。构建溢油监视和应急反应体系,提高水上溢油和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处置能力。2010年前,对全市“四客一危”船舶(客船、高速船、车客渡船、客滚船、危险品船)安装GPS监控终端装备。煤矿:落实“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体系。以遏制重特大事故为目标,市和各产煤镇(街)要从体制、机制、投入等方面强化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把煤矿安全生产作为当地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任务。严格煤炭行业准入标准,2007年前,关闭淘汰年生产能力1万吨以下小煤矿,新办煤矿年生产能力必须在6万吨以上。建立煤炭资源转让市场,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措施,实施煤炭资源和煤矿产权整合,做大做强煤矿企业,增强煤矿经济实力和抗风险能力。督促煤矿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自我约束机制,将安全绩效与小煤矿业主切身利益挂钩,惩戒见利忘义行为,对发生重特大事故,没有责任能力的小煤矿,依法由政府收回采矿权。全面实施煤矿生产权和资产经营权分离,组织煤矿专业职业队伍,委托代理煤矿生产权,用懂行的专家治理煤矿安全生产。在政策和资金的引导下,加大瓦斯、顶板、水害等主要灾害的防治力度,对生产、通风系统及主要设备、设施进行安全技术改造,实施瓦斯数字化监测监控系统联网,提高矿井通风能力和通风系统可靠性。高瓦斯突出矿井要加强瓦斯抽放,提高矿井瓦斯抽放率。受水害威胁的矿井要加强导水构造的探测,防止突水事故的发生。重点推进壁式开采和金属支护,有效控制顶板事故。坚持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矿井水灾、水害预测预报,有效防止重大灾害的发生。改善煤矿职工生产生活环境,加强劳动防护,减少职业病发生。全面提高煤矿安全监管、管理和从业人员队伍素质。重点产煤乡镇政府配备分管煤矿安全领导,煤矿企业按规定配备懂行的技术负责人,瓦检员、放炮员、防突员、电工等“三员一工”要按工作需要足额配备并持证上岗。非煤矿山:强化非煤矿山安全监管,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实施安全生产许可制度。组建集团公司,提高机械化、规模化水平,重点落实防滑坡、垮塌技术措施。通过技术改造,重点对地压、水害、热害、高硫矿火灾和井喷等灾害事故进行有效的防治,推进安全标准化管理。加强非煤矿山企业对重大危险源的管理,以及采空区、露天矿山边坡失稳等重大事故隐患的监控管理。对设计主坝高60米以上的尾矿库,要建立完善安全监控系统。逐步建立尾矿库的安全监控体系。消防:构建以法律责任为核心的社会化消防安全责任体系。制定、完善城市和小城镇消防规划,加强公共消防设施和消防装备建设,推动建筑消防设施及城市火灾自动报警远程监控系统建设。建立火灾隐患举报、公告公示、挂牌督办、整改责任和重大火灾隐患立、销案制度。建立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消防安全评价体系,构建建设工程消防质量责任主体多元化体系。实施消防安全属地管理,形成社区消防网络。推行行业自律,建立企业消防诚信档案,打造消防诚信机制。化工及危险化学品:完善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协调机制,严格执行各项监督监察制度,落实监管责任,强化危险化学品各个环节的安全监管。严格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相关许可制度,确保化工及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条件。化工及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和所在地政府要制定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逐步完善和落实化学品危险性鉴别与分类、登记、一书一签等制度。在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推广使用安全监控装置,建立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及运输过程实时监控系统。对随着城市规模的发展而导致安全距离不足,或对公共安全构成威胁的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采取“关停、治理、搬迁、转产、限产”等措施进行整治。“十一五”期末完成合川市化肥有限公司的搬迁工作。烟花爆竹:落实烟花爆竹安全生产、经营许可制度。加大对超量储存行为的监督检查力度,完善储存仓库安全设施,整顿规范烟花爆竹生产经营秩序,打击烟花爆竹家庭作坊和非法生产场点,依法查处伪劣产品和非法运输、储存、销售、燃放烟花爆竹行为。建筑:建立建筑施工企业安全信用体系和失信惩罚机制,约束和规范企业安全生产行为。完善建筑业安全生产信息系统,提高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水平。建立建设系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快报系统,完善事故处理机制。强化高处坠落、施工坍塌和塔吊倒塌等多发事故的预防工作,督促和检查重点地区和重点企业事故预防措施的制定与落实。农业机械:以基层管理网络建设为重点,完善农业机械安全监管体系。规范农用机动车及驾驶员的管理,提高年检率。加强农业机械登记、注册、牌证核发的规范化管理,严把安全检验、驾驶员考试关。建立农业机械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农机监理装备建设,开展农机安全使用的宣传教育活动。病险水库:加大病险水库整治力度,强化库区船舶安全管理,落实安全监管职责。完成东风水库、生龙水库、登云桥水库整治。特种设备:建立特种设备动态安全监管体系、安全责任体系、质量安全技术评价体系和应急救援体系。实现科学的分类分级监管模式,完善工作机制和体系。严把特种设备安全准入关。开展气瓶和罐车及充装站、压力管道、锅炉特别是电站锅炉、电梯、起重机械以及取缔“土锅炉”、简易电梯等特种设备的专项整治。学校安全:普及师生安全知识。全面排查和整治危害学生生命安全的构建筑物、压力容器、消防、交通、食品等安全隐患。加强防范洪水、滑坡等自然灾害措施及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同时,还要加强城市燃气、食品药品等行业的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十一五”期末完成天然气公司合化路天然气储罐的搬迁工作。(二)健全安全监管执法体系,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精干高效、保障有力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健全各级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和市、镇两级安全生产监察执法机构,充实工作人员,保障办公经费和工作条件。完善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能部门的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及其监管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全市各级安全生产委员会的作用,协调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问题,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监督参与、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创新安全生产监管方式和手段,提高安全生产监管执法装备水平和执法能力,实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工作的领导,将安全生产工作重心落实到基层单位。各镇街要将政务工作重心放在搞好稳定安全,构建和谐社会上。加强镇街安全监管机构建设,配备与当地安全生产工作任务相适应的专职安全监管员(3-5名)和安全协管员(2名)。镇街安全监管机构统一负责辖区范围的工矿商贸企业生产安全、水陆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等综合监督管理,并由市级安监、农业、交通、公安、质监、农机等相关部门按有关规定依法赋予相关执法职责,筑牢安全生产第一监管防线。(三)开展安全生产科技研究和应用,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开展重大事故及灾害机理、事故预防与控制等安全生产基础理论研究。以矿山、化工及危险化学品、建筑、交通运输等行业和领域为重点,开展矿山重大灾害机理及预防、危险化学品事故预防与控制、重大危险源监控与管理信息化、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安全管理、重大事故调查分析与仿真等相关技术研究与创新。加大安全生产科技成果的推广力度,重点推广成熟、先进、适用的安全生产技术;实施以矿山灾害综合防治、重大危险源监控和应急管理、安全生产信息化等为重点的安全生产科技示范工程。整合安全生产科技资源,构建安全生产科技支撑体系。完善各级安全生产技术专家库,为安全生产工作决策咨询、事故抢险及调查、重大事故隐患整治提供技术服务。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在安全生产评价、检测检验、咨询、培训、认证等方面的作用。大力培育和发展安全生产中介组织,规范从业行为,构建安全生产中介服务体系。(四)构建安全生产培训和宣传教育体系,提高全民安全素质加强对各级安全生产监管人员、各行业安全管理及执法人员的培训。进一步推进镇街安全生产干部的安全培训。强化重点行业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培训。重点抓好矿山、危险化学品和建筑等行业农民工的安全培训和公众聚集场所从业人员的消防知识培训。加强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安全培训的组织指导和监督检查。整合现有教育培训资源,完善培训基地建设。加强相关人员培训大纲、考核标准、教材和考试题库建设。逐步建立专业教育、职业教育、企业教育和社会化宣传教育全方位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体系。扶持、引导和发展安全文化,创建安全文化产业,鼓励和支持编制出版安全科普读物和音像制品。把普及安全知识教育纳入大、中、小学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安全意识,提高学生自我防护能力。建立舆论监督和公众监督机制,完善和规范安全生产信息发布制度,建立安全生产举报制度,发挥新闻媒体安全生产宣传和舆论监督作用。加大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等媒体普及安全知识的力度。广泛开展安全社区、安全单位、安全家庭建设,倡导安全文化。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等宣传活动,增强全民安全意识,在全社会形成“关爱生命、安全发展”氛围。(五)加大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力度,提升公共安全水平对矿山、化工及危险化学品、建筑、特种设备、交通运输、水利、消防及城市然气等行业和领域中,涉及公共安全的重大事故隐患进行登记建档、评估、分级、治理、跟踪监督。制定年度重大事故隐患挂牌治理计划,落实治理费用,确保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成效。加大人口密集区域的安全防范工作,加强城市公共安全的监督检查。对构成重大事故隐患的公路危险路段、尾矿库、采空区、仓储区等进行治理。以学校、商场、宾馆、娱乐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和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为重点对象,加强重大火灾隐患治理。(六)建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应急救援能力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功能实用、科学规范,整体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建立以市安全生产委员会为核心的领导决策层;以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为中枢,整合现有资源,市级各类专业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机构)和合川市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组成的全市应急管理与协调指挥系统;以专业救援队伍为中坚力量,以企业救援队伍和社会救援力量为基础,逐步形成覆盖全市、组织有序、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七)完善职业卫生监管体制,强化职业危害监管建立健全职业卫生工作协调机制和重大事项通报机制,明确相关部门职责,落实监督管理责任。加快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监督检查队伍建设,健全机构,充实人员,落实经费,配备必要的专业监督和检查装备。开展职业危害普查登记,建立全市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系统。通过职业危害预防与控制培训,提高从业人员对职业危害的认识及防控意识。加强对矿山、建筑、化工、轻工、纺织等职业危害较严重行业的监督检查。力争到2010年,职业危害因素监督检查覆盖率达到100。及时有效查处职业卫生违法违规行为,加大职业危害事故处理力度。 四、保障措施(一)统筹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立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决策机制,正确处理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关系,把安全生产摆在与人口、资源、环境同等重要的位置。完善和强化安全生产规划和实施体系,把安全生产规划、重要指标和重点工程项目纳入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社会发展统计指标体系及投资计划,统筹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完善部门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各级安全生产委员会的作用,协调解决重大安全生产问题。(二)加大安全生产法治力度以安全生产法和重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条例为核心,加快形成能够有力推动我市安全生产工作发展的法制环境。制定完善地方性安全生产工作措施,推动安全生产工作法制化。坚持“依法治安”,利用各种形式大力普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用法律来约束规范各级政府、企业、从业人员和全社会的安全行为,提高全民安全生产法制意识。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水平,依法查处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行为。(三)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坚持安全生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和“行政谁主管谁负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政府监管主体、中介服务主体、企业责任主体的安全生产三大责任主体,明确各级政府及有关主管部门、中介机构、企业和出资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完善安全生产问责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把安全生产纳入各级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完善考核制度和奖惩措施。各级政府要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落实和完善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体系,层层落实各级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工作的领导,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组织协调、依法查处职能,督促检查地方政府和有关主管部门监管职责到位和事故防范措施的落实。煤矿、公安、交通运输、建设、质量技术监督等负有专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将安全生产纳入本行业发展规划,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对安全生产工作实施专项监督管理。(四)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监管制度贯彻落实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三同时”制度,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提高建设项目的本质安全水平。矿山、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和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要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加强对危险性较大行业市场准入的管理。对安全设备及设施等实行安全标志等市场准入制度,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实行淘汰制度。严格执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制度、注册安全工程师和安全评价人员执业资格制度。严格安全事故报告制度,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对安全事故进行调查处理。严格执行我市重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和引咎辞职制度。影响重大的事故处理结果要向社会公布。(五)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制定和完善财政、金融、税收等有利于安全生产的经济政策,建立完善安全生产投入机制,拓宽安全生产投入渠道,形成以企业投入为主、政府投入引导、金融和保险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安全生产,切实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提高安全生产的保障能力。各级政府要把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纳入同级政府社会经济发展计划,每年从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资金,作为建立安全生产基金,加大对安全科技研究、技术支撑体系建设、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公共安全基础设施、重大危险源监测监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宣传教育培训、重大责任事故案件侦办和安全监管等工作的投入。建立完善风险抵押金制度,建立健全矿山、化工及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等危险性较大行业和领域的安全费用提取制度。提高对伤亡人员的赔偿标准,促进企业建立安全生产自我约束机制。(六)实施安全生产与保险业互动将安全生产与保险业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保险业保障人民群众利益、促进经济发展的社会功能。积极发展工伤事故的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在实施工伤社会保险的同时,大力推进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客运和危险货物运输承运人责任险、煤矿雇主责任险和火灾公众责任保险等责任保险,实施安全生产与保险业良性互动共同发展,有效化解事故风险,降低事故对企业和个人的打击伤害程度,切实减轻社会震荡和政府压力。建立完善工伤保险与事故预防相结合的机制,每年从工伤保险资金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事故预防和公益性、社会性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及安全文化建设,增强从业人员和社会公众的安全意识。(七)实施六大建设工程一是实施重大危险源普查及安全监控系统建设工程。对全市的贮罐区(贮罐)、库区(库)、生产场所、锅炉、压力容器、尾矿库等各类重大危险源开展普查登记,建立重大危险源数据库。计划共投入资金10万元。构建市、镇街两级重大危险源动态监管及监测预警网络系统,重点建设1个市级、30个镇街级重大危险源监控预警中心。计划共投入资金20万元。对化工及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特种设备等行业或领域可能发生火灾、爆炸、毒物泄漏扩散事故或危及公共安全的重大危险源进行监测监控;对道路交通、水上交通客运及危险化学品车船进行动态安全监控。“十一五”期间实现建立20个重大危险源现场监测监控系统、完善“两危一客”车辆、客渡船和大型船舶的GPS安全监控系统。计划共投入资金800万元。上述三项,共投入资金830万元。二是实施安全生产信息培训系统建设工程。对应国家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建设工程,建立安全生产事故统计系统、安全生产政策法规检索系统、安全生产专家库系统、气象安全信息监测、网络传输系统、安全监管监察资讯系统和道路交通事故分析系统等。建设安全生产调度信息分中心、安全生产事故调查分析分中心等2个市级专业中心。计划共投入资金100万元。在“合川市安全技术培训中心(合川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的基础上,联合其他教学机构,立足工程技术,突出安全工程,集短期培训、科研开发和中介服务为一体。创办有安全生产科技特色的现代化的安全培训基地。计划共投入资金50万元。上述两项,计划共投入资金150万元。三是实施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工程。为全市各级安全生产监管机构配置与完善安全监察专用执法车辆、现场安全条件及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监督检查仪器仪表、事故调查取证分析设备、安全监管人员个体防护装备和办公设备。计划共投入资金120万元。四是实施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工程。建立市、镇(街)二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提高救援装备水平,增强抢险救灾能力。充分发挥现有矿山安全救护队、公安消防机构以及其他各类救护机构的作用,优化整合救护资源,构筑快速灵敏的预警系统、集中统一的指挥系统、资源整合的保障系统和及时高效的信息系统,形成责任明确、指挥顺畅、配合有序、反应灵敏、抢救及时、科学合理的开放式应急救援联动体系。计划共投入资金50万元。五是实施安全文化建设工程。在电视台、广播电台、网络、报刊杂志等媒体上开办安全专栏,普及安全知识,开展“安全生产月”等宣传教育及安全社区推广活动。计划共投入资金50万元。六是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工程。重点对煤矿、非煤矿山、化工及危险化学品、民爆器材、特种设备、道路交通、水上交通、消防、城市燃气、市政设施等行业和领域存在的重大事故隐患进行治理。(隐患整治项目见附表2、附表3、附表4、附表5、附表6)31附表1:合川市重大危险源统计表序 号重大危险源重点隐患单位名称地 点危险源、安全隐患简 况主管单位1重庆合川化肥有限公司合阳城街道办事处合成系统管、氨回收气水分离器、冷交换器、氨冷凝器、氨合成塔市经委2重庆华诚四棉公司南津街街道办事处蒸汽锅炉2台工业园区3合川盐化工业有限公司合川市盐井镇蒸汽锅炉市经委4合川市星明液化气充装站合川市清平镇5t液化石油气贮罐市商委5合川市太和燃气有限公司合川市太和镇30m3液化石油气卧式贮罐2个市商委6合川市钱塘液化气充装站合川市钱塘镇三元村二社液化气充装贮藏罐市商委7合川市天赐燃气有限公司合阳城街道办事处50m3液化石油气卧式储罐市商委8合川市全盛液化石油气有限公司南津街街道办事处50m3液化石油气卧式储罐2个市商委9合川市民生天燃气有限责任公司合阳城街道办事处1000m3天燃气球罐2个市经委10合川市三汇液化气充装站合川市三汇镇50m3液化石油气卧式储罐3个市商委11合川市龙市液化气充装站合川市龙市镇30m3液化石油气卧式贮罐3个市商委12合川市神威民爆公司合川市古楼镇民爆器材炸药仓库市商委13重庆中庆化工有限公司合川分公司合川市清平镇砒霜储存500公斤市商委14合川市元隆烟花爆竹有限公司合川市合办事处构树湾89号烟花爆竹仓库市安监局15合川市尹家沟煤矿合川市三汇镇高瓦斯矿井市安监局16合川市康佳煤业有限公司合川市三汇镇突出矿井市安监局17合川市三汇镇小湾煤矿小湾井合川三汇镇星寨村高瓦斯矿井市安监局18合川市三汇镇胡林煤矿合川三汇镇星寨村高瓦斯矿井市安监局19合川市伍家岩煤矿合川三汇康佳村三社突出矿井市安监局20合川市三汇镇方沟煤矿合川三汇镇星寨村十社高瓦斯矿井市安监局21合川市三汇镇郑家湾煤矿磨子岩井三汇镇榆钱村高瓦斯矿井市安监局22重庆金马煤业有限公司合川市三汇镇高瓦斯矿井市安监局23合川市三汇镇郑家湾煤矿郑家湾井合川市三汇镇康隹村高瓦斯矿井市安监局24合川市三汇新风煤矿合川市三汇镇康隹村高瓦斯矿井市安监局25合川市三汇赵家煤矿合川市三汇镇康隹村二社高瓦斯矿井市安监局26合川市三汇镇郑家湾煤矿雷兴井合川三汇雷兴村一社高瓦斯矿井市安监局27合川市太鑫煤业有限公司太来井合川市清平镇高瓦斯矿井市安监局28合川市太鑫煤业有限公司兴隆井合川市清平镇高瓦斯矿井市安监局29合川市唐家湾煤矿合川三汇镇高瓦斯矿井市安监局30重庆诺齐思化工有限公司合川市盐井镇纯苯116m3 、甲苯38 m3、二甲苯38 m3、市经委附表2:合川市“十一五”期间重点隐患整治项目表重点隐患整治项目名称责任单位资金预算(万元)合川市化肥有限公司的搬迁市经委13000天然气公司合化路天然气储罐的搬迁市经委25000经济园区隐患整治合阳城街道办事处2000涪江一桥重建市建委、市市政委、市水务局800015个煤与瓦斯突出和高瓦斯矿井市安监局150东风水库整治渝南片区水利工程管理所250生龙水库整治双河片区水利工程管理所305登云桥水库整治大石镇人民政府30胜利水库整治钱塘镇人民政府30双龙水库整治双河片区水利工程管理所30梁家沟水库整治合阳片区水利工程管理所40城区路口设置交通监控系统市交警大队500公路安保设施市交通局1902水上交通安保设施市交通局7985地质灾害防治市国土房管局5845总 合 计65067附表3:城区路口设置交通监控系统统计表序号设置监控的路口或路段监控组数单价(万元)小计(万元)1市政府进出口35152瑞山路口55253瑞山路凉小人行横道路段25104塔耳门转盘路口45205钟鼓楼路口45206柏树街苏家街口35157柏树街久长路口35158双牌坊路口45209东方大酒店路口351510交通街公园路口351511蟠龙路雕塑口351512嘉陵江大桥西桥头452013合武路丝厂路口351514212线北环路口351515212线三角花园口351516212线合化路口351517涪江二桥北桥头华宇街口351518涪江二桥南桥头高速公路出口351519上什字西路种子公司路口351520上什字转盘路口452021上什字东路渝合加油站路口452022212线梨园路口452023212线东津沱路口351524希尔安大道工业园区路口452025希尔安大道市政府红绿灯路段251026希尔安大道转盘路口452027南屏路振兴路口452028下什字路口452029铜合路口351530滨江路两端2510合计1005500附表4:2006年交通监控系统设置统计及经费概算表建立监控指挥中心约需经费50万元序设置监控点的路口或路段监控组数单价(万元)小计(万元)1市政府进出口35152瑞山路口55253瑞山路凉小人行横道路段25104苏家街信号灯控制人行横道处1555钟鼓楼路口45206嘉陵江大桥西桥头路口45207合武路丝厂路口35158212线北环路口35159212线三角花园口351510212线合化路口351511涪江二桥北桥头华宇街口351512涪江二桥南桥头高速公路出口351513铜合路口351514上什字东路渝合加油站路口452015212线东津沱路口351516希尔安大道工业园区路口452017南屏路振兴路口4520合计55275附表5: 合川市“十一五”公路安保设施汇总表年度公路等级公路里程(km)波形护栏(km)防撞墩警示桩警示标志合计(万元)数量(km)投资额(万元)数量(个)投资额(万元)数量(根)投资额(万元)数量( 套)投资额(万元)2006国道46.44省道64.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