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 论一、货物贸易又称有形贸易。这种贸易的标的物是物质产品。它们具有可触摸、可看见的、外在的物理特性。服务贸易又称无形贸易。是指服务这类产品的交易。这种贸易标的不是物质产品,而是服务,根据WTO的分类,包括商业、通讯、建筑、销售、教育、环境、金融、卫生、旅游、娱乐、运输以及其他。二、总贸易与专门贸易总贸易General Trade:以国境为标准统计进出口,如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独联体国家、东欧及中国等采用这一标准。专门贸易Special Trade : 以关境为标准统计进出口,如德国、意大利、瑞士等少数国家。保税仓库和自由贸易区在关境以外但在国境内,这时国境比关境大;三、贸易差额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出口贸易总额与进口贸易总额相比的差额。出口额大于进口额叫做“顺差”,或“盈余”或“出超”;反之,则叫“逆差”或“赤字”或“入超”。四、转口贸易就是货物从出口国运至中转国卸货,货物在保税区存仓,再装船,运至进口国。过境贸易(toansit trade)是指贸易国之间的商品交易需通过第三国国境的情况。比如内陆国与不相邻的国家之间的商品交易,就必须通过第三国国境,对第三国海关来说,就会把这类贸易归入过境贸易。不过如果这类贸易是通过航空运输飞越第三国领空的话,第三国海关不会把它列入过境贸易。五、对外贸易依存度也称外贸系数,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对外贸易总额(进口额与出口额之和)在该国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用公式表示为: 式中Z为对外贸易依存度,X为出口总值,M为进口总值。第一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上)一、 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生产上具有比别国高的劳动生产率,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反之,则不具有绝对优势,而是具有绝对劣势。各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其结果自己什么都生产更有利。在贸易理论上,这一学说被称为“绝对优势理论”。二、 绝对优势贸易理论的先进性与局限性绝对优势贸易理论的意义在于:(1)它揭示了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生产能使资源得到更有效地利用,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规律;(2)它首次论证了贸易双方都能从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中获利的思想,即国际贸易可以是一个“双赢游戏”,而不是一个“零和游戏”,从而部分地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3)斯密的研究把国际贸易理论纳入了市场经济的理论体系,开创了对国际贸易的经济分析。局限性:绝对优势理论只是部分地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或者说,它解释的是国际贸易中的一种特例,其理论不具有普遍意义;它是一种静态模型,没有分析经济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三、 比较优势:李嘉图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劳动生产率上的绝对差别。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劳动生产率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所以,每个国家应该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 (Comparative advantage)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四、 比较优势贸易理论评介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是一个简单的贸易模型,但它却可能是经济学中最精彩的部分。它提出了相对成本的概念,丰富和发展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为后来的贸易理论发展和深化指明了方向,为实行自由贸易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比较优势贸易理论还表明,在国际贸易中互利的程度是在一定范围内的,这成为探讨不等价交换和贸易条件的理论源泉。存在缺陷:1、假设太多,尤其是“机会成本不变”使此模型与现实脱节。2、是一种静态分析,忽视了动态分析。五、比较优势与绝对优势的判别比较优势的计算:棉布小麦中国10050美国120100一般有三种方式:通过计算相对劳动生产率、相对生产成本或机会成本来确定。1、 用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来衡量。相对劳动生产率是不同产品劳动生产率的比率,两种不同产品的人均产量之比, 用公式表示为:产品A的相对劳动生产率(相对于产品B) = 产品A的劳动生产率/产品B的劳动生产率 以下为中国和美国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棉布 /小麦小麦/棉布中国2= (100/100)/(50/120)0.5美国1.2 0.832、用产品的相对成本来衡量。所谓“相对成本”,指的是一种产品的单位要素投入与另一种产品的单位要素投入的比率。即:产品A的相对成本(相对于产品B) = 单位产品A的要素投入量/单位产品B 的要素投入量中国和美国的相对生产成本:棉布小麦中国0.5=1/2 2美国0.831.2 3、用机会成本来衡量。所谓“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多生产某种产品(如小麦)而必须放弃的其他产品(如棉布)的数量。 中国和美国的机会成本:棉布小麦中国0.52美国0.831.2国际贸易理论(下)一、要素密集度与要素丰裕度的定义要素密集度(factor intensities)是指生产一个单位某种产品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组合比例。在资本与劳动两种生产要素的情形下,要素的密集度就是指生产一单位该产品所使用的资本-劳动比率。要素密集度是一个相对概念,即使生产两种产品时各投入的要素数量不同,但只要所投入的各种要素的相对比率相同,那么这两种产品的要素密集度就是相同的。要素丰裕度衡量的是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经济资源的相对丰富程度,或者说是一个国家资源的相对供给量。要素充裕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该国绝对要素量无关。中国相对美国来说,是一个资本稀缺而劳动充裕的国家;但若相对朝鲜来说,可能是一个资本充裕而劳动稀缺的国家。二、H-O理论贸易思想生产要素禀赋的不平等和产品市场使用的要素组合不同,造成商品的比较成本的差异,而商品的比较成本的差异促使了国际贸易的产生。H-O定律的延伸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萨米尔森定理)假定:两个国家,两种要素,两种商品(2X2X2模型),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各国生产技术水平一致,生产要素不能国际间流动,但是商品可以自由流动。结论:国际贸易不仅会导致商品价格均等,而且会使生产要素价格均等。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的含义即使生产要素不具备国际流动的条件,只要商品自由贸易得到充分发展,那么各国同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将会趋于相等,同时,绝对价格也会趋于相等;也即是说,国际贸易会使各国工资相等,也会使各国利率相等。由于这一命题是H-O模型的引申,因此又被称为H-O-S模型。三、产业内贸易理论(Intra-Industry Trade):指的是同一部门内部的产品交换;分为同质产品贸易和异质产品贸易。四、产业内贸易的解释:A、产品的差异性;垂直差异:即产品质量的不同,以满足不同收入的消费者的需求 水平差异:即产品质量相同但特征不同,以满足同等收入消费者的多样性需求 国际竞争迫使工业化国家的企业只生产某类产品的一种或几种款式,而不是生产所有的品种;这样企业可以使用更专业化和快捷的机器设备,以取得规模经济利益。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使各国对同种产品产生相互需求,从而产生国际贸易。与产业内贸易有关的是产品零部件贸易的增长,为了降低成本,一种产品的不同部分往往通过国际合作形式在不同国家生产,追求多国籍化的比较优势。B、规模经济;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是最普遍用来解释产业内贸易的理论。厂商选择一种或几种款式而不是全部品种时,才有可能达到规模经济水平;国家间的要素禀赋越相似,越可能生产更多相同类型的产品,产业内贸易量越大.C、偏好相似。这是林德理论的应用。发达国家分工产业结构相似,他们之间 的分工大多是部门内的分工;它们的收入水平相近,消费结构大致相同,对对方产品形成广泛的相互需求。因重合需求大,所以发达国家间的产业内贸易量大。第二章国际贸易的利益一、动态利益与静态利益静态的贸易利益:国际贸易的直接经济利益。表现为资源总量不增加,生产技术条件没有改进的前提下,通过贸易分工而实现的实际福利的增长。动态的贸易利益:国际贸易的间接经济利益, 是指国际贸易发生后,所产生的一系列经济效应作用于国内国民经济的有关部门,推动经济增长的益处。二、计算题设中国是汽车进口的小国,对汽车的需求和供给分别是:DC=2000-0.02P,SC=1200+0.02P并设国际市场上汽车的价格为10000美元/辆,请用数字和图形说明下列问题:(1)贸易前,中国汽车的产量和价格;(2)自由贸易下,中国汽车的产量及进口或出口量;(3)自由贸易对国内消费者、厂商和整个社会福利的影响。第三章国际贸易政策一、自由贸易政策与保护贸易政策 自由贸易政策主要是指政府取消对货物和服务贸易的限制作用和障碍,取消对本国货物和服务贸易的各种特权和优待,使货物自由进出口,服务自由经营,在国内外市场上自由竞争。保护贸易政策是指政府广泛利用各种限制进口和控制经营领域与范围的措施,保护本国货物和服务在本国市场上免受外国货物和服务的竞争,并对本国货物和服务的出口给予优待和补贴,以加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二、贸易条件:指出口商品的价格与进口商品的价格之间的比率。又称“进出口交换比价”。贸易条件指数=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100% 第四章关税一、关税Customs Duties,Tariff是进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所设置的海关向其进出口商所征收的税收。关税是一种商品间接税;税收主体和客体分别是进出口商人和货物。关税的作用:1、财政关税Revenue Tariff:募集国家财政资金,增加国家财政收入。2、保护关税Protective Tariff:调节产业结构,保护本国生产。二、关税关税的种类按征收的对象分类;按差别待遇分类关税按征收对象分类:1、进口税(Import Duty)进口税是进口国家的海关在外国商品输入时,对本国进口商所征收的关税。根据税率不同,进口税税率可分为:普通税率:针对没有签订贸易协定的国家;最惠国税率:对签有最惠国待遇条款的贸易协定国家实行(MostFavoredNationTreatment);普惠制税率:这是发达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优惠税率,不是互惠的,而是单向的。2、出口税(Export Duty)出口国家的海关在本国产品输往国外时,对出口商所征收的关税。 出口税的征收不利于扩大出口。3、过境税(Transit Duty)它是一国对于通过其关境的外国货物所征收的关税。其目的主要是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关税的种类-按差别待遇分类 :A、进口附加税Import Surtax 在征收正常进口税的基础上出于某种特定目的而额外加征的关税.进口附加税通常是临时性的,对所有商品征收进口附加税的情况较少,它是限制商品进口的重要手段。包括:反倾销税、反补贴税、紧急关税、惩罚关税和报复关税。B、差价税(Variable Levy) 又称差额税,是当本国生产的某种产品的国内价格高于同类进口商品的价格时,为削弱进口商品的竞争力,按国内市场与进口价格之间的差额征收的税收。这是一种滑动关税(sliding duty)如:欧洲共同农业政策C、特惠税(Preferential Duty) 又称优惠税,对来自特定国家的进口商品给予特别优惠的低关税或免税待遇。有的是互惠的,有的是非互惠的。最早开始于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贸易;目前仍使用的是科托努协定(前身为洛美协定)。D、普遍优惠制(Generalized System of Preferences-GSP是发达国家给予发展中国家出口制成品和半制成品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一种关税优惠制度。三、关于反倾销税征收反倾销税的三个重要条件:1、倾销存在;2、倾销对进口国国内已建立的某项工业造成实质性损害或产生重大损害威胁,或者对某一国内工业的新建产生严重阻碍;3、倾销与所称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商品倾销的种类:1、突发性倾销(Sporadic dumping),又称偶然性倾销这种倾销通常是因为销售旺季已过,或因公司改营其他业务,在国内市场不能售出的货物,以倾销方式在国外市场抛售。这种倾销的主要目的是在国外市场上推销过剩的产品。由于这种倾销时间一般较短,进口国较少采用反倾销措施。2、间歇性倾销(Intermittent dumping),又称掠夺性倾销 这种倾销的方法是以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甚至低于成本的价格在国外市场销售商品,在夺取和垄断市场后再提高价格。这种倾销的目的是占领、垄断和掠夺国外市场,以获取高额利润。因此,它会严重地损害进口国的利益,因而许多国家都采取反倾销税等措施来进行抵制。3、持续性倾销(Persistent dumping),又称长期倾销这种倾销是长期地以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在国外市场销售,其目的在于通过规模经济效益来降低生产成本。其中间歇性倾销和持续性倾销对进口国相关产业的影响较大,同时也是国家采取反倾销诉讼的重点。我国是被指控倾销最多的国家,主要特点有:1、涉案产品多 ;2、国家多;(反倾销发起国家和地区由最初的发达国家开始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延伸) 3、涉案金额大;4、反倾销税率高;5、连锁反应明显;6、行业联合力量薄弱。我国被控倾销的主要原因:1、非市场经济体制地位的认定(判断标准:货币自由兑换程度;工人与企业工资谈判力量;外商投资的自由度;政府对价格制定和生产的干预程度)。2、企业自身的问题(出口市场混乱,集中出口显著;企业经济实力有限,难以承担较高的应诉费用;一些企业存在“搭便车”的思想,部分企业应诉积极性不高;行业缺乏联合;缺乏反倾销的专业人才)。我国企业应付外国反倾销诉讼的对策:1、健全社会主义经济价格体系,调整和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 2、利用WTO多边争端解决机制,反击各国对我的歧视待遇; 3、遭到反倾销投诉的企业要积极应诉;4、建立、完善行业协会组织。四、关税的征收方法A、从量税 (Specific Duty) 以货物的计量单位,如重量、数量,体积,长度等,作为征税标准而征收的关税,称为从量税。从量税税额货物计量单位从量税率B、从价税(Ad Valorem Duty) 以货物价格作为征说标准的关税称为从价税。从价税的税率表现为货物价格的百分率。从价税税率进口货物总值从价税率C、混合税(Mixed Duty)混合税又称复合税,是指对某种商品既征收从量税,又征收从价税。D、选择税(Alternative Duty) 指对同一进口商品既规定从量税又规定从价税,征税时选择其税额高的一种征收。五、小国征收关税的经济效应数量 Q价格 P国际市场价格DSdcabD0Q0S1S0D10RAHGP0PB贸易效应 BN+CM财政效应 MJHNCMNJ福利净损失=b+d六、名义保护率(Nominal Rate of Protection-NRP):指由于实行保护而引起的国内市场价格超过国际市场价格的百分比,即名义关税率。公式P106有效保护率(Effective Rate of Protection-ERP)又称实际保护率,指各种保护措施对某类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净增值所产生的影响;也就是由于整个关税制度而引起的国内增值的提高部分与自由贸易条件下增值部分相比的百分比。有效保护率考察的是关税对被保护产业生产过程净增值的影响。公式P106七、阶梯型关税结构(Cascading Tariff Structure):关税税率随产品加工程度的逐渐深化而不断提高,即制成品的关税税率高于中间产品的关税税率,中间产品的关税税率高于初级产品的关税税率。第五章贸易壁垒一、进口配额制(Import Quota):政府对进口的某些商品的数量或金额直接限制。(1)绝对配额(Absolute Quota),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规定一个最高限额,达到这个限额后,便不准进口。a.全球配额(Global Quota)b.国别配额(Country Quota)(按国别和地区分配配额)单方面配额(Autonomous Quota)(单方面规定各国配额) 协议配额(Agreement Quota)(进出口国通过协定确定配额)C.进口商配额(Importer Quota)进口国直接将某些商品的数量限额分给本国进口商,进口商按政府分配的额度组织进口。(2)关税配额(Tariff Quota):对商品进口的绝对数量不加限制,而对在一定时期内,在规定配额内的进口商品给予低税、减税或免税待遇,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则征收较高的关税或附加税,甚至罚款。二、配额的经济效应与关税的经济效应基本相同,但是两者作用的原理存在着本质的差别。1、进口配额完全代替了市场机制的作用,而关税只是改变了市场机制的作用。当国内需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生鲜牛肉市场营销策略探讨与未来销售趋势调研报告
- 2025辽宁省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技能等级考试题及答案初级工一级
- 个人车位租赁合同范本经典版本3篇
- 2025年社区消毒培训试题及答案
- 述职评议整改报告范文(2篇)
- 标准商品房购房交易协议合同5篇
- 离婚后子女抚养费用及探望权执行监督补充协议
- 宅基地使用权租赁协议范本:生态农业园合作
-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物业运营与品牌合作承包协议
- 精细净身出户离婚财产分割与子女监护合同
- 校企“双元”合作探索开发轨道交通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
- 《你的降落伞是什么颜色》读书笔记作品
- 电动机更换施工方案
- 信息系统定期安全检查检查表和安全检查报告
- 《传统文化主题班会》课件
- 体育-初中七年级田径大单元教学计划表及立定跳远教学设计、教案
- 完整版项目部组织机构图
- 重度哮喘诊断与处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解读
- 2024年中国食用变性淀粉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You Raise Me Up二部合唱简谱
- 颅脑外伤患者的麻醉管理专家共识(2021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