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河乡现代农业技术研发基地.doc_第1页
孙河乡现代农业技术研发基地.doc_第2页
孙河乡现代农业技术研发基地.doc_第3页
孙河乡现代农业技术研发基地.doc_第4页
孙河乡现代农业技术研发基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孙河乡现代农业技术研发基地(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北京京诚嘉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2008 年 6月孙河乡现代农业技术研发基地(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目 录1、开发项目概况及建设方案11.1开发项目概况11.2 开发项目的建设方案21.2.1用地指标21.2.2平面布置及功能布局21.2.3 绿地规划31.2.4开发项目专项建设方案 采暖和空调 给排水 供电 燃气 交通52、环境质量现状与环境保护目标62.1 环境质量现状62.1.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62.1.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62.1.3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72.1.4声环境现状评价72.1.5电磁辐射环境现状评价72.2环境保护目标83、污染源分析93.1施工期污染源分析93.1.1、施工扬尘93.1.2、施工废水93.1.3、施工噪声93.1.4、施工固废103.2运营期污染源分析103.2.1、大气污染源103.2.2、废水113.2.3、噪声123.2.4、固废123.2.5、周边污染源周边道路交通噪声电磁辐射污染源124、污染防治措施134.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134.1.1、施工扬尘防治措施134.1.2、施工噪声防治措施134.1.3、施工废水防治措施144.1.4、施工固废防治措施144.2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144.2.1、废气治理措施144.2.2、废水治理措施154.2.3、噪声治理措施154.2.4、固废154.2.5、外环境污染防治措施155、开发项目与相关规划协调性及用地符合性分析165.1规划协调性分析165.2用地符合性分析166、公众参与176.1调查范围176.2调查方法176.3调查内容176.4公众参与调查结果分析207、结论与建议227.1开发项目基本情况227.2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227.2.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227.2.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227.2.3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237.2.4声环境质量现状237.2.5电磁辐射环境现状评价237.3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237.3.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施工扬尘环境影响分析施工噪声环境影响分析施工废水环境影响分析施工固废环境影响分析247.3.2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水环境影响分析2声环境影响分析2固废影响分析267.3.3外界污染源对本项目的影响2周围道路交通噪声影响分析2电磁辐射对项目的影响分析277.4规划方案合理性分析277.4.1规划协调性分析277.4.2用地符合性分析287.5污染减缓措施287.5.1施工期污染减缓措施2噪声污染减缓措施2大气污染减缓措施2水污染减缓措施2固废污染减缓措施297.5.2运营期污染减缓措施30大气污染减缓措施30水污染减缓措施30噪声污染减缓措施3 固废污染减缓措施317.6公众参与结论317.7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327.8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337.9建议33北京京诚嘉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341、 开发项目概况及建设方案1.1开发项目概况项目名称:孙河乡现代农业技术研发基地(中心)建设项目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内容:建设办公楼和配套商业,完善配套市政设施。项目概要:孙河乡现代农业技术研发基地(中心)建设项目位于孙河乡孙河村飞地,占地约为193100m2。四至范围是:东至在建机场南线高速公路(李天高速公路),南至顺白路,西至孙河乡与崔各庄乡乡界、北至地块排水沟。具体位置见下图。图1 开发项目地理位置图孙河乡现代农业技术研发基地(中心)是朝阳区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三个中心和一个基地构成。将建成集现代农业科技研发中心、科研企业孵化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和龙头企业总部基地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技术研发基地,为现代农业技术成果的大面积推广、种植创造良好的条件,强化导向功能、辐射功能、孵化功能等,真正建设成为立足北京、辐射全国、影响全国的现代农业之“芯”。本次孙河乡现代农业技术研发基地(中心)建设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231720m2,主要用地性质是农业技术研发用地和配套商业。龙头企业总部基地主要为国内外大型农业企业提供良好的办公环境和全方位的配套服务;科研企业孵化中心为从事现代农业科技研发的中小企业和创业者提供办公、辅导、后勤服务等全方位的服务,以培育涉农科技企业和培养涉农科技企业家为目标;科技成果展示推广中心旨在进行农、畜、水产品等新产品、新技术展示推广;现代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将引进一批研发创新机构及企业,开发一批有自主产权的农业科技项目,打造农业高科技研发平台;配套商务服务中心包括商务会馆、购物及娱乐中心、培训中心等,为基地内的企业和外来流动人员提供办公、辅导、后勤服务等。1.2 开发项目的建设方案 1.2.1用地指标用地:朝阳区孙河乡孙河村用地规划:产业用地用地类别:集体土地项目总占地面积:19.31万 m2;用地现状:地块内为苗圃、果园、旱地,无建筑物和构筑物。1.2.2平面布置及功能布局开发项目用地较为狭长,南北长约1050m,北端东西宽度约153m,南端东西宽度约300m,规划建筑沿用地长边分两列布置,两列建筑中间设计研发基地内部交通联系的纽带及三个较大的景观节点,而两列建筑通过内部道路的划分,又自然形成各功能分区不同的组团。各组团间建筑互相呼应,略有围合,形成基地内较大的景观中心,既保证了基地设计的整体性、协调性,又最大程度扩大了绿化率,实现景观的最佳。开发项目分为西北、东北、中部、南部四个地段,西北地块主要规划功能为总部办公楼,东北地块主要规划功能为SOHU孵化器型办公楼、中部地块主要为配套商业,南部地块主要规划功能为定制型办公楼。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 1。表 1 开发项目规划建设指标表序号类别总计1总用地面积(m2)1931002总建筑面积(m2)地上总建筑面积2208503地下总建筑面积108704合计2317205地上总建筑面积(m2)办公面积1860006配套公建面积348507合计2208508地下总建筑面积(m2)地下车库面积58709设备用房面积500010合计1087011机动车停车位(辆)地上停车位117012地下停车位33013合计150014建筑控制高度(m)1815容积率1.216绿化率(%)301.2.3 绿地规划根据建设单位介绍,规划区东侧建设用地和在建机场南线高速公路之间预留了50m宽带状用地,用于修筑绿化隔离带。基地采用灌木、乔木、草地多层次布置,努力营造多层次、多组份的生态基地。开发项目总绿化面积57930m2,绿地率达30%。1.2.4开发项目专项建设方案 采暖和空调开发项目冬季采暖面积231720m2,采暖耗热量9188kW,耗热指标39.6W/ m2,热源由自建燃气热水锅炉房提供,锅炉共5台。各建筑采用集中供暖,分户计量,户内埋地管采用PB管,其余采用热镀锌钢管;保温材料为超细玻璃棉保温,厚度:3550mm。本项目空调面积220850m2,空调冷负荷30493.5kW。各建设设分体空调,空调室内设计温度:27-28。 给排水(1)供水:开发项目周边没有市政管网,水源为自备井,其供水能力约1300m3/d,采用恒压变频供水装置给各建筑供水,开发项目用水量约为615.7m3/d。(2)中水:自建中水回收和供给系统,中水处理站位于商务中心的地下室。中水水源为各建筑内的盥洗废水和商务中心周边建筑的屋面雨水,处理能力为350 m3/d。处理后的中水用于基地内绿化、道路浇洒和各建筑卫生间冲厕。(3)排水:基地采用废污分流系统,自建中水处理站和污水处理站,优质杂排水作为中水水源排入中水处理站,冲厕废水排入化粪池,实验室废水单独收集,进消毒池预处理,后与经化粪池后的污水共同进入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排入南侧顺白路排污渠,通过东侧西边沟排入温榆河。(4)雨水:路面雨水分3个雨水口排放至顺白路排水渠,每个雨水口的排放管径为DN600;屋顶雨水采用屋面内排雨水方式和外排水相结合的排放方式。中水站附近建筑的屋面雨水经收集作为中水水源,其余建筑的屋面雨水散排,一部分流至绿地自然回灌,多余部分经雨水口收集后与路面雨水一起排至南侧顺白路排水渠。 供电开发项目新建两座10KV配变电所,每座配变电所分别由孙河10KV开闭站引入两回路电源供电。 燃气开发项目用气为市政供给天然气,由香江北路DN400中压燃气管道引入,经调压箱后供燃气锅炉及厨房用气,总用气量约1284m3/h。 交通1、内部交通组织开发项目主要出入口设在东侧,其它三侧均设有次要人物流出入口。道路、广场均采用混凝土面层,道路宽度、转弯半径等均可满足消防要求。2、外部交通条件开发项目周边现有京承高速公路、京顺路、机场高速路等高速公路,紧临开发项目南侧的顺白路,距开发项目北边界约1km的顺黄路等交通条件,另有在建机场南线高速公路。各条道路指标见表2。表2 开发项目周边道路情况道路名称性质断面形式红线宽度机动车道数备注京承高速快速路两幅路100m6现状路京顺路主干路两幅路80m6现状路顺黄路次干路一幅路40m4现状路顺白路次干路一幅路45m4现状路机场南线高速快速路两幅路100m6在建路2、 环境质量现状与环境保护目标2.1 环境质量现状2.1.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为了解开发项目周围大气环境质量现状,本次评价委托北京双析通环境测试中心于2008年5月10日14日对拟建地块周围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为期5天的常规监测,监测因子为NO2、SO2、PM10、CO,监测点位于地块西侧振远护卫中心第五基地内。监测结果表明:NO2日平均浓度标准指数范围在0.100.23之间,各监测日日均浓度均不超标;NO2小时平均浓度标准指数范围在0.0380.146之间,各监测日小时平均浓度均不超标。SO2日平均浓度标准指数范围在0.13以下,各监测日日均浓度均不超标;SO2小时平均浓度标准指数范围在0.020.05之间,各监测日小时平均浓度均不超标。PM10日平均浓度标准指数范围在0.202.27之间,超标率为80%。CO小时平均浓度标准指数范围在0.180.89之间,各监测日小时平均浓度均不超标。综上所述,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达不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的二级标准,超标因子为PM10,主要原因是附近道路上汽车行驶引发的路面扬尘所致。SO2、NO2和CO均不超标,尚有一定容量。2.1.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开发项目东侧地表水为温榆河下段,水质类别为类,根据北京市环保局公布的2007年各月河流水质状况,2007年5月该河段水质为劣4类,其它各月均为劣3类,水质情况较差。北京市环保局公布的2008年5月河流水质状况,2008年5月该河段水质为劣3类,达不到相应规划水质类别。2.1.3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评价单位单位于2008年5月29日对开发项目附近的地下水进行了监测,取水点为西甸村南侧自备井,井深300m,监测项目为pH值、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氯化物、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硫酸盐、高锰酸盐指数。各项监测值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类水质要求限值,地下水环境质量良好,符合饮用水要求。2.1.4声环境现状评价评价单位于2008年5月10日在开发项目周边四侧选择了4个噪声监测点进行了监测,监测时段为昼夜各1次,监测结果表明:开发项目南、西、北三侧环境噪声监测值均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1类标准限值要求:东侧环境噪声监测值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4类标准的限值要求。现状环境噪声质量良好。2.1.5电磁辐射环境现状评价开发项目西侧现有一城市供电高压线,沿地块西侧区间路呈SSWNNE走向,工作电压为110KV。距拟建地块东南角300m处有一信号接收发射塔,隶属于正通网络通信公司,塔高约50m,工作频率约800MHz,两个载频;在其东侧约150m处另有一信号接收发射塔,隶属于移动网络通信公司,塔高约30m。为了解电磁环境现状,本评价委托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对该西侧高压输电线路运行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及东侧两个信号接收发射塔处的射频功率密度进行了现场监测。监测结果表明:高压输送电线路东侧050m范围内,距地面1.5m高的各监测点的工频电场强度均低于其限值4kV/m,且随着距离的增加,电场强度逐渐减小,最大值出现在高压线驰松垂线处,为1.16 kV/m,占标准值的29%。磁场强度(包括垂直分量和水平分量)表现出了类似的变化趋势,从高压线驰松垂线处向远处逐渐减小,振远护卫中心北侧道路上的几个测点磁场强度突然增大,主要由于该处几个测点受附近输电线路磁场干扰所致,最大磁场强度(垂直)为0.08T,最大磁场强度(水平)为0.026T。高压线走向基本沿SSWNNE方向,场界最近测点距高压线约35m,电场强度约为38 V/m,各测点电场强度均低于4kV/m,磁场强度均低于0.1mT,即100T,电场、磁场强度均低于参照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推荐的标准,高压输送电线路对开发项目周围环境影响较小。正通信号发射塔的发射方向基本呈南北走向,各测点功率密度监测值由南向北,呈逐渐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最大值为0.0014 W/m2。沿发射塔向西方向,功率密度基本呈减小趋势,距发射塔西侧15m的测点功率密度最大,为0.0009 W/m2,至7#测点逐步减小。各测点功率密度均低于即0.4 W/m2,最大值仅占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中公众照射电磁辐射防护限值的0.35%,因此,正通信号发射塔发射的微波对开发项目内部人员的办公环境不构成影响。2.2环境保护目标开发项目用地范围内目前为农用地,无建筑物。地块内北部为菜棚,中部为果园,主要种植樱桃和桃,地块东部分布有少量园林苗圃,其余为旱地。开发项目周边的小区及村庄主要有马泉营村、西甸村等,均定为环境保护目标。环境保护目标情况表3。表3 开发项目四周环境敏感点位置序号名称位置距离(m)影响因素保护级别1育星园学校北侧800施工扬尘声环境1级空气环境二级2北京振远护卫中心第五基地西侧紧临施工扬尘、噪声3仁爱敬老院南侧40施工扬尘、噪声4朝阳区孙河医院东侧300施工扬尘5孙河乡政府东侧550施工扬尘6西甸村东侧600施工扬尘7马泉营村南侧250施工扬尘8温榆河东侧2400实验室排水及生活污水地表水级3、 污染源分析3.1施工期污染源分析3.1.1、施工扬尘施工扬尘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1)施工机械土方的挖掘扬尘及施工现场的堆放扬尘;(2)建筑材料的施工现场搬运及堆放扬尘;(3)施工垃圾的清理及堆放扬尘;(4)人来车往造成的施工现场道路扬尘。3.1.2、施工废水施工期产生废水包括车辆机械清洗废水、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3.1.3、施工噪声施工期的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现场的各类机械设备和物料运输的交通噪声。只要机械工作位置尽量靠地块中部东侧位置,仅在必须时至地块边缘工作,这样本项目施工时场界噪声基本能达标,少数时候即使出现超标现象,超标值也较小。地块东侧和北侧无居民及其它敏感点,对周围居民的环境影响较小。3.1.4、施工固废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为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废弃土石方及损坏或废弃的各种建筑装修材料。3.2运营期污染源分析3.2.1、大气污染源开发项目实施后,项目内的供暖方式为集中供热,热源为燃气锅炉。科研企业入驻后,会根据需要设立实验室。开发项目建成后规划设置地下车库。此外,开发项目商务中心内规划建设配套餐饮。因此主要的大气主要污染源锅炉燃烧废气、实验废气、地下车库的汽车尾气和餐饮油烟及炊事天然气燃烧废气。开发项目锅炉和厨房天然气用量约为197万m3/a,则天然气燃烧废气排放的污染物约为SO2 0.355t/a,烟尘0.236 t/a ,NOX3.467 t/a,锅炉燃烧废气的排放浓度约为SO2 13.27mg/m3,烟尘8.84 mg/m3,NOX129.72 mg/m3,达到北京市地方标准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1392007)表1中新建、改建、扩建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由于开发项目目前不能确定具体入驻企业及实验室布置情况,故实验室废气产生及排放情况尚无法确定,待具体引进项目的针对性环评确定。开发项目设地下车库,停车能力为330车位,经估算,车库废气的排放量约为CO0.021t/a,HC0.002t/a,NOX0.002t/a,汽车尾气通过抽排风装置引至地面2.5m高排气筒排放,排放浓度约为CO0.485mg/m3,HC0.049 mg/m3,NOX0.039 mg/m3,排放速率约为CO0.021kg/h,HC0.002 kg/h,NOX0.002 kg/h,达到北京市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501-2007)中的限值要求。开发项目商务中心设餐饮服务,共10个灶眼,经类比,未处理前油烟浓度约为12mg/m3,根据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中规定,油烟净化装置的最低去除效率不低于85%,经油烟净化装置后排放浓度约为1.8mg/m3。综上所述,开发项目运营期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见表4。表3 开发项目运营期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污染源SO2烟尘NOxCOHC天然气燃烧废气0.3550.2363.4670.690汽车尾气0.0020.0210.002总计0.3550.2363.4690.7100.0023.2.2、废水开发项目实施后,主要的水污染源为生活污水和实验室产生的清洗废水。开发项目拟建一座中水处理站和一座污水处理站,优质杂排水进入中水处理站,处理后的出水达到回用水标准后用于冲厕、道路浇洒、绿地浇灌等;实验室清洗废水单独收集,经消毒后与经化粪池初步处理后的生活污水一起进入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入项目南侧顺白路排水渠。商务中心规划设配套餐饮服务,餐饮废水经隔油池预处理后,再排入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放。根据测算,开发项目最大日用水量约为615.7m3/d,办公楼及配套商业内产生的盥洗废水约295.2m3/d进入自建中水处理系统,多余部分进入自建污水处理站;实验室清洗废水约149.3m3/d经消毒后进入自建污水处理站,餐饮废水61.6m3/d经隔油池处理后进入自建污水处理站,冲厕废水约91.9m3/d经化粪池预处理后进入自建污水处理站。经测算,开发项目运营期污水排放情况如表5所示。表 5 开发项目水污染物排放情况 污水量(m3/a)CODCrBOD5SSNH3-N处理前水质(mg/L)99273343.0250.5274.428.6水污染物产生量(t/a)34.0524.8727.242.84处理后水质(mg/L)80257010水污染物排放量(t/a)7.942.486.950.993.2.3、噪声该项目建成后,主要噪声源是设备噪声和小区进出的机动车噪声。设备噪声源主要来自区内的供水泵、风机等,这些设备均位于地下或专业设备间内。机动车行驶时须控制车速,噪声约为5560dB(A),经距离衰减后可达标。设备外排噪声小于50 dB(A),北、西、南三侧可以达到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的类标准,东侧可以达到类标准。3.2.4、固废拟建项目的固体废弃物包括实验室废液和一般生活垃圾和办公垃圾。实验室废液单独收集,送有资质的单位处理。生活垃圾和办公垃圾共约888.8t/a,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做到日产日清。3.2.5、周边污染源周边道路交通噪声项目周围城市主次干道的噪声会对办公项目有一定影响,主要噪声源为东侧的机场南线高速公路、南侧的顺白路以及北侧的顺黄路。电磁辐射污染源开发项目西侧现有一城市供电高压线,沿地块西侧区间路呈SSWNNE走向,工作电压为110KV,该高压线距开发地块西南侧约400m,距开发地块西北侧约30m。距拟建地块东南角300m处有一信号接收发射塔,隶属于正通网络通信公司,塔高约50m,工作频率约800MHz,两个载频;在其东侧约150m处另有一信号接收发射塔,隶属于移动网络通信公司,塔高约30m。电磁辐射污染情况已反映在监测数据当中,开发地块附近电磁辐射水平均不超标。4、 污染防治措施4.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4.1.1、施工扬尘防治措施风力大于4级时,停止有扬尘产生的各种施工;工地周围设置符合标准的围挡;高大建筑物未完工前设围挡;施工场地内道路要硬化,定期定时洒水;施工场地内的运输通道及时清扫、冲洗,以减少汽车行驶扬尘;运输车辆进入施工场地应低速行驶或限速行驶,以减少产尘量;应基本上做到100采用商品混凝土和混凝土预制件,尽量减少散装水泥使用量;使用干拌砂浆抹灰,运输应用密闭式槽车或封闭系统运送;避免起尘原材料的露天堆放;堆放渣土要覆盖,不允许裸露;所有来往施工场地的多尘物料均应用加盖运输车;如管理措施得当,扬尘量将降低50%70%,大大减少对环境的影响。4.1.2、施工噪声防治措施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作业时应尽可能避免大量设备同时施工,施工作业应安排在白天,并尽量避开午休时间,严禁夜间施工;合理布置施工现场,应尽量避免在施工现场的同一地点安排大量的设备,造成局部声级过高;施工设备选型时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对动力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维修、养护,避免设备因松动部件的振动或消声器的损坏而增加其工作时的声压级;设备用完后或不用时应立即关闭。建筑垃圾运输应尽量安排在白天,减少夜间运输量,运输车辆进入施工场地附近区域后,严禁鸣笛,并做到减速慢行;开发项目地块东侧和北侧无居民区,施工设备尽可能安排在这两侧,则对南侧和西侧的环境敏感点影响较小。4.1.3、施工废水防治措施项目区内无市政污水管网,施工现场应建立临时免冲厕所,粪便及时清运处理,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必须妥善处理,不得直接排放。施工现场应设立隔油池和沉淀池,施工废水和余水均通过排水沟流入到沉淀池当中,经隔油再沉淀后将上清液循环使用。施工过程的清洗车辆污水、道路弃水等需进行严格管理。严禁生活污水及施工废水就近排入沟渠。4.1.4、施工固废防治措施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生活垃圾和施工产生的废渣土等。生活垃圾可用垃圾桶收集后由环卫工人运送到指定垃圾场消纳处理。对施工中的弃土、淤泥及废渣等必须做到日产日清,不得在施工现场堆存,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将施工期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程度。此外,施工单位要严格执行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禁止车辆运输泄露遗撒的规定、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办法等规定。4.2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4.2.1、废气治理措施开发项目实施后,主要的大气污染源为锅炉燃烧废气、地下车库的汽车尾气、实验废气以及商务中心配套餐饮产生的油烟和天然气燃烧废气。锅炉采用清洁能源,燃烧废气经楼顶高约23m的排气筒排放,锅炉废气各污染物排放浓度能够达到北京市地方标准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1392007)表1中新建、改建、扩建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地下车库的汽车尾气经风机引至地面高2.5m高排气筒排放,经预测,车库废气各污染物排放浓度和速率能够达到北京市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501-2007)中的限值要求;实验废气经楼顶的排气筒排放,餐饮油烟经油烟净化装置后经烟道送至楼顶排气筒排放,油烟净化装置的去除效率不小于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中的相应规定;各污染物均能达标排放,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4.2.2、废水治理措施开发项目实施后,主要的水污染源为生活污水、实验室产生的清洗废水和餐饮废水。开发项目拟建一座中水处理站和一座污水处理站,优质杂排水进入中水处理站,处理后的出水达到回用水标准后用于冲厕、道路浇洒、绿地浇灌等;实验室清洗废水单独收集,经消毒后与经化粪池初步处理后的生活污水一起进入污水处理站,餐饮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进入自建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入地块南侧顺白路排水沟,经处理后的废水达到北京市地方标准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05)中排入地表水体的三级限值标准,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4.2.3、噪声治理措施开发项目建成后,主要噪声源是设备噪声和区内外进出的机动车噪声。设备噪声源主要来自区内的供水泵、风机等,这些设备均位于地下或专业设备间内,并且经过减震、消音、隔声处理后外排噪声均小于55dB(A),一般不会对外环境产生影响。4.2.4、固废开发项目的固体废弃物包括实验室废液和一般性生活垃圾和办公垃圾。实验室废液需单独收集,送至有资质的单位处理;生活垃圾和办公垃圾定期由环卫部门外运到垃圾消纳场,一般情况下不会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4.2.5、外环境污染防治措施项目周围城市主次干道的噪声会对办公项目有一定影响,经道路交通影响预测后,主要受影响的建筑为地块东侧沿机场南线高速公路一带,在不加任何防治措施的情况下,室内噪声超过设计标准。为保持室内较安静的办公环境,本评价要求建设单位在沿路一侧房间加装隔声窗,且不低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隔声窗(HJ/T17-1996)表1中的级隔声窗的要求,则地块内办公楼室内噪声能够满足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88)的要求,即办公室内噪声限值45dB(A)。5、 开发项目与相关规划协调性及用地符合性分析5.1规划协调性分析孙河乡现代农业技术研发基地建设方案贯彻了上层位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提出的关于规划目标、产业布局等相应要求。与朝阳区的朝阳区“十一五”时期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调整规划、朝阳区东三乡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朝阳区中心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相一致。开发项目建设规划与各类相关规划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和协调性。5.2用地符合性分析在朝阳区中心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拟建地规划为产业用地。目前,建设单位于2007年12月3日取得了北京市规划委员会规划意见函复(2007规(朝)函复字0008号),拟建地规划建设用地性质为产业用地,建筑使用性质为农村技术研发基地(中心);并于2008年1月29日取得了北京市国土资源局朝阳分局用地预审意见(京国土朝预20086号),开发项目占用集体土地,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国家及本市供地政策。6、 公众参与6.1调查范围拟建地块内无居民或企业,本次公众参与的调查范围为拟建地块周边居民,主要包括下新堡、西甸村、马泉营、孙河村等几个村子。6.2调查方法本次公众参与采用发放调查表的方式,被调查人员为项目周边居民,通过整理公众参与调查表,获得公众对拟建项目环境影响的主要看法和建议,以供决策部门参考。建设单位于2008年5月06日通过网站投资北京(),发布了该项目的环评公众参与第一次公示,公示中介绍了建设项目的名称及概要,开发单位、评价单位的名称、联系方式,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与主要工作内容,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及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等内容。此外,本次评价还采取社会调查的形式,通过现场随机征询、电话咨询等方式收集各类信息。根据办公区建设项目的特点,调查对象主要为地块周边的居民、工作人员、商铺等。6.3调查内容本次发放调查表共80份,回收调查表63份,主要调查内容包括:1、被调查者对所在区域环境问题的看法;2、对开发项目所在地周围环境质量现状的主观评价;3、开发项目对周围环境影响的评价;4、对开发项目的支持程度;5、最关注的环境问题;6、对开发项目的要求和建议等内容。具体调查内容见表5。表5 孙河乡现代农业技术研发基地(中心)建设项目公众参与调查表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文化程度调 查 内 容您所在的调查地点西甸村孙河村泉发花园加州阳光花园上新堡下新堡其他项目与您的关系项目周边居民周边工作人员行人其它调查地点离本项目所在地距离100米内500米内1000米内1.5公里内2公里内2公里外您认为当地目前的环境质量状况属于哪种水平很好良好一般较差您认为当地目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空气地表水噪声垃圾地下水生态不清楚您对本项目的了解程度很了解了解听说过不了解您是从何渠道了解本项目本次公众调查本项目公示公众议论其他您认为本项目可能带来以下那些方面环境问题废水污染废气污染噪声污染固废污染生态破坏不清楚您认为本项目应该加强哪方面的环保措施水防治措施大气防治措施噪声防治措施固废防治措施生态防治措施不清楚您认为本项目建设对当地经济是否有促进作用很有利有利不清楚不利您对本项目建设的态度支持接受无所谓反对(说明理由)意见和建议请在相应的表格内打“”或填写您的意见。6.4公众参与调查结果分析本次公众参与调查表于于2008年5月27日2007年5月29日环评报告书编制过程中进行,共发放调查表80份,收回调查表63份。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表明:被调查个人男女比例为4:3;年龄结构为:1835岁占50%、3650岁占23%、50岁以上占27%,主要为开发项目周围几个村子的村民和从业人员;文化程度在大专以上的占22%,其余以高中和初中学历为主。调查者中有31人支持本项目的建设,另有18人表示可以接受本项目,13人对开发项目的建设持无所谓的态度,1人反对本项目的建设。全部被调查者均认为本项目的建设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有较利影响。11人施工期扬尘很关注,占被调查人数的17,21人对施工期噪声表示关注,占被访人数的33%,14人认为本次开发项目会破坏生态环境,占被调查人数的22,20人认为本项目产生的废水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其余被访者认为此次开发会造成固废污染。80的被调查者未对本项目建设提出要求和建议;20的被调查者对本项目涉及的建设、公用设施、周边环境建设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主要有:尽量减少施工期人为噪声和扬尘;限制施工时间,以避免在夜间和午休时间噪声扰民;建成后应加强物业管理,避免噪声、污水、垃圾等影响当地环境;完善公用设施建设和社区服务等。通过分析公众参与调查意见,对公众参与意见采纳及不采纳的说明见表6。表6 公众参与意见采纳与不采纳的说明序号公众参与调查的意见汇总采纳与不采纳的说明相应的环境管理措施及相关规定1尽量减少施工期噪声和扬尘采纳加强施工期环境管理:尽量采用低噪声的机械设备,并在施工安排上避免高噪声设备同时作业;加强设备的维修管理,保证其正常运行,减少设备在非正常运行时所产生的噪声;加强车辆管理,控制车辆噪声,减轻交通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文明施工,做到车辆出工地前应尽可能清除表面黏附的泥土等;运输渣土等易发生扬尘的车辆须采用封闭车辆,防止沿途遗撒;施工区应配备简易洒水车等洒水工具,对施工道路、施工场地等处定时洒水,防止因干燥、大风而引起大量扬尘;渣土应及时清运,严禁在施工场地内存放。3限制施工时间采纳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施工应安排在白天进行,且尽量避开午休时间,除工艺要求连续作业外,严禁夜间施工。4建成后应加强物业管理,避免噪声、污水、垃圾等影响当地环境采纳项目建成后将建立办公楼物业管理机构以履行环境管理机构的职责,负责日常环境保护的监督和管理。5完善公用设施建设和社区服务采纳地块开发后将建成集办公和商业相结合的现代化办公场所。6将污染治理措施落实到位,尤其是实验室废液的治理采纳开发项目建成后视业主要求设立实验室,主要实验类型包括生物实验、育种研究和农具研究。实验室废液单独收集,送至有资质的单位处理,实验室清洗废水单独收集,经消毒后进入污水处理站。综上所述,此次公众参与的调查结果基本上可以反映评价区内大多数居民对拟建项目的看法和建议,建设单位可参考本次调查结果,将项目开发、规划和环境保护有效联系起来,从而实现拟建项目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协调统一。7、 结论与建议7.1开发项目基本情况孙河乡现代农业技术研发基地(中心)建设项目位于孙河乡孙河村飞地,四至范围是:东至在建机场南线高速公路(李天高速公路),南至顺白路,西至孙河乡与崔各庄乡乡界、北至地块排水沟。开发项目占地约为193100m2,总建筑面积约231720m2,主要建设办公楼和配套商业。7.2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7.2.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NO2日平均浓度、小时平均浓度,SO2日平均浓度、小时平均浓度,CO小时平均浓度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的二级标准限值要求,PM10日平均浓度超标,超标率为80%,主要原因是附近道路上汽车行驶引发的路面扬尘所致。7.2.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根据北京市环保局公布的2007年各月和2008年4月的河流水质状况,温榆河现状水质类别为劣类,水质较差,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和氨氮,污染类型属有机污染型。7.2.3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对开发项目场地附近地下水的监测结果表明:地下水中pH值、总硬度、氯化物、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硫酸盐、高锰酸盐指数、溶解性总固体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类标准,地下水质量较好。7.2.4声环境质量现状开发项目南、西、北三侧环境噪声监测值均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1类标准限值要求:东侧环境噪声监测值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4类标准的限值要求。现状环境噪声质量良好。7.2.5电磁辐射环境现状评价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对地块附近电磁环境的监测结果表明,地块西侧高压线附近的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均低于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中推荐的工频电场及磁场强度标准,即工频电场强度低于4kV/m,磁场强度低于0.1mT。地块东南侧信号发射塔附近的射频功率密度均低于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公众照射电磁辐射防护限值,即低于0.4W/m2,开发地块内的电磁辐射环境状况较好,不会对办公区产生影响。7.3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7.3.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施工扬尘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扬尘主要来自于平整土地及管道铺设工程的土方扬尘,以及运输车辆的扬尘。通过设置围挡、道路硬化,定期定时洒水、运输车辆限速行驶、应密闭式槽车覆盖堆放渣土等措施,扬尘量将降低50%70%,大大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施工噪声环境影响分析施工噪声主要来自与各种设备,通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大量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减少夜间施工量、合理布局施工现场、设备选型上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降低人为噪音、建立临时声障等措施可减少施工噪声的影响。地块东侧和北侧200m范围内无居民及其它敏感点,只要机械工作位置尽量靠地块中部东侧位置,仅在必须时至地块边缘工作,这样本项目施工时场界噪声基本能达到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中的限值要求,少数时候即使出现超标现象,超标值也较小,对周围居民的环境影响较小。施工废水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产生废水包括车辆机械清洗废水、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开发项目区内无市政污水管网,施工现场应建立临时免冲厕所,粪便及时清运处理,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必须妥善处理,不得直接排放。施工现场应设立隔油池和沉淀池,施工废水和余水均通过排水沟流入到沉淀池当中,经隔油再沉淀后将上清液循环使用。施工过程的清洗车辆污水、道路弃水等需进行严格管理。严禁生活污水及施工废水就近排入沟渠。采取以上措施后,施工废水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施工固废环境影响分析施工固废主要包括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及时清运,送至城管指定场所消纳,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清运至垃圾处理场处理。采取以上措施后,施工固废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7.3.2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开发项目建成后大气污染源主要为汽车尾气、天然气燃烧废气、锅炉废气、实验室废气和餐饮油烟。地下车库的汽车尾气经风机引至地面高2.5m的排气筒排放,各项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和排放速率均达到北京市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5012007)中相应的排放限值;商务中心餐饮用天然气燃烧废气通过专门的烟道送至楼顶排气筒排放;锅炉采用清洁能源,其燃烧废气通过楼顶高约23m的排气筒排放,排放浓度达到北京市地方标准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1392007)表1中新建、改建、扩建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实验室内设通风橱,实验废气通过楼顶的排气筒排放;油烟经油烟净化装置后通过楼内烟道至楼顶排气筒排放,油烟净化装置的去除效率不小于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中的规定。采取上述措施后,开发项目运营后对环境空气影响较小。水环境影响分析开发项目实施后,主要的水污染源为生活污水和实验室产生的清洗废水以及餐饮废水。开发项目拟建一座中水处理站和一座污水处理站,办公楼和商务中心产生的洗浴、盥洗废水进入中水处理站,处理后的出水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 18920-2002)关于冲厕、绿化和道路浇洒的要求用于各建筑冲厕、道路浇洒、绿地浇灌等;实验室清洗废水单独收集,经消毒后与经化粪池初步处理后的生活污水一起进入污水处理站,餐饮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进入污水处理站,出水达到北京市地方标准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05)中排入地表水体及其汇水范围的三级标准后,排入地块南侧顺白路排水渠。采取上述措施后,开发项目对周围水环境影响较小。声环境影响分析汽车噪声:开发地块建成后,汽车在进出场地时应做到减速行驶,车速控制在30km/h以下,其噪声约为5560dB(A),对开发项目周边的声环境影响较小。公共设施噪声:本地块建成后,各类风机、水泵等设备安装在地下,经过基础减振、建筑物隔声后,对外环境影响较小;燃气锅炉应采取基础减震、放置在单独设备间内等各种隔声降噪措施控制场界外排噪声小于50dB(A);地下车库等的应合理设置,并通过在排气口加装消声片等措施控制场界外排噪声小于50dB(A),采取上述措施后,开发项目运营后外排噪声东侧可以达到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的类标准要求,其它三侧可以达到类标准要求,对外环境影响较小。固废影响分析开发项目地块内应设置垃圾分类收集站,并在地块内合理布置分类垃圾桶,实行垃圾桶装化,由物业环卫工人运至垃圾处理场进行卫生填埋,做到及时收集、及时清运、统一管理后,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实验室废液须单独收集,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理。采取上述措施后,开发项目完成后产生的固废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7.3.3外界污染源对本项目的影响根据对周围污染源的分析,对本地块的环境影响主要来自周边道路(交通噪声)、高压线和信号发射塔。周围道路交通噪声影响分析拟建地块周边城市道路(顺白路、机场南线高速公路、顺黄路)对地块声环境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预测噪声值约为6574dB(A),超过办公室内设计值2030dB(A)。受道路噪声影响最大的是南侧17#建筑物,其次为机场南线高速公路以西的建筑,北侧1#建筑距离顺黄路较远,主要受机场南线高速公路的影响。本次评价要求建设单位在临顺白路和机场南线高速公路一侧设置隔声窗,且不低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隔声窗(HJ/T17-1996)表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