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16-印刷工艺.doc_第1页
00716-印刷工艺.doc_第2页
00716-印刷工艺.doc_第3页
00716-印刷工艺.doc_第4页
00716-印刷工艺.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印刷工艺复习提纲一、单选题1、早在笔、墨、纸发明前,作为信凭之用的印章就出现了,印章俗称( )。戳子 章子 篆刻 刻印2、元代王桢在发明木活字的基础上,对排字也做了改进,发明了( )。轮转排字盘 罗盘 水轮排字盘 工具排字盘3、德国人谷腾堡发明的铅合金活字印刷术的年代是( )。1450年; 1448年; 1440年; 1444年4、德国人谷腾堡发明的铅合金活字的材料为( )合金。铅、锡、铜;铅、锡、锑;铅、锑、铜;铅、锡、5、平版印刷起源于( )。木刻 印章 石印 石刻6、文字排版技术是我国的伟大发明,起源于( )。青铜器和雕刻 印章和碑石拓印;印章和书法艺术;印章和木版刻印7、宋体字的风格为( )。字型秀美、挺拔 柔美流畅;严肃大方、平实工整;庄重有力、朴素粗犷8、彩色印刷中所指之四色印刷,主要是( )。红、黄、蓝、黑 红、黄、绿、黑 红、黄、青、黑 黄、品红、青、黑9、平版书刊印刷的工艺流程是( )。浇版刨版镀版铣版装版印刷 拼版晒版显影擦胶烘版装版印刷拼版刨版显影擦胶烘版装版印刷涂布晒版冲洗擦胶烘干装版印刷10、国际标准书号的结构是由一个冠有( )字符的10位数字组成。ISBN IBSN ISBM ISDN11、液体感光树脂版的制作过程为( )。铺流曝光显影后曝光印刷 铺流曝光显影干燥与后曝光印刷铺流曝光显影定影印刷 铺流曝光显影干燥印刷12、感光片按感光的波长范围分为( )三种。色盲片、正色片、负色片 正色片、负色片、全色片色盲片、正色片、分色片 色盲片、正色片、全色片13、照排文字大小以( )衡量及表示。点、p 级、K 号、H 磅、p14、双面胶版纸主要用于印刷( )。书刊、课本、表册 字典、袖珍手册、工具书杂志、报纸、证书 封面、画报、商标、宣传画15、1826年,法国人尼普斯(JNNiepce)发明了( )。铅合金活字印刷术 照相术 铜活字 弧型铅版字16、光电照排机由( )组成。汉字打字机、小型电子计算机和照排 汉字键盘穿孔机、小型电子计算机和照排照相机、汉字键盘穿孔机和照排 照相机、小型电子计算机和照排17、明代无锡人华燧,首创了( )。铜活字印刷术 木活字印刷术 铅活字印刷术 铅合金活字印刷术18、1845年,宁波美华书馆主持人姜别利始创( )。电铸汉字字模 照相制版术 激光照排术 蜡铸汉字字模19、电子照排机也称为( )。 “二代机” “三代机” “四代机” “一代机”20、雕版印刷术也叫整版印刷术,所用版材一般是( )。梨木或柏木 柳木或黄杨木 梨木或枣 樟木或黄杨木21、随着西方印刷术和装订术的传入,( )成为书籍、刊物的主要装订形式。平装、包背装和精装 平装、骑马订装和精装平装、包背装和线装 平装、缝纫订装和线装22、1829年,法国人杰诺发明了( ),用其浇铸铜字版十几次而不损坏,而且保存版也方便。重铬酸盐 氯化银 碘化银 纸型23、宋代版印刷术的手工刊刻的手写体是在( )基础上产生的。隶书 楷书 行书 篆书24、拼版修版后,将( )就可以进行晒版了。阴图片拷贝成阳图片 阳图片拷贝成阴图片原图片拷贝成阳图片 原图片拷贝成阴图片25、铜锌版制版是用( ),并要求印版图文是反像的。阳图片晒版 原图片晒版 阴图片晒版 照片晒版26、凸版印刷是一种( )的印刷方法。间接加压 直接加压 辅助加压 重力加压27、感光片按比例记录原稿反差能力的大小称为( )。宽容度 反差度 密度 感光度28、最早的筛网印花是采用( )的办法,将刻有花纹的筛网框放在铺有织物的印花平台上。机械刮浆 人工喷浆 手工刮浆 辊筒印刷29、19世纪4050年代,法国和美国先后制造了( )。转轮印刷机 胶印机 凹印机 凸印机30、固像是采用显影粉中的( ),使之熔融粉末即固着在纸张表面而成为文字或图象。氧化锌 氧化铜 热塑性聚合物 油墨二、填空1、竹片和木版是中国早期的书写材料,用竹片书写的叫( ),用木版的做载体进行书写的叫( )。2、公元105年(东汉元兴三年),蔡伦在总结前人造纸经验的基础上,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等植物纤维作原料制成了( )。3、雕版印刷术也叫整版印刷术,所用版材一般是( )或( )。4、公元852年扬州和越州一带有人将白居易和他自己的诗“缮写模勒”,这里“模勒”二子即指( )之意。5、民间刻书称之为( )或( )之意。6、毕升活字印刷术的工艺流程包括活字的制作、( )、排版、印刷、( )、( )。7、宋代印刷术发明了彩色套印术,当时的彩色套印术有( )和( )二种。8、谷腾堡铅字印刷术制作的活字的材料为( )、( )、( )合金。9、公元1814年,德国人柯尼希制成蒸汽驱动的滚筒式平台铅印机,圆压平结构,除( )和( )外全部凭机械自动完成。10、19世纪后,世界上陆续出现了铸字机、( )、照相机、胶印机、( )、以及各种装订机。11、1807年,铅活字印刷术传入中国,1845年,宁波美华书馆主持人姜别利始创( )。12、1807年,铅活字印刷术传入中国,1860年,宁波美华书馆主持人姜别利改进了汉字排字架,将汉字区分为( )、( )和( )三大类。13、进入21世纪,印刷技术中的含量将不断提高,如:( )、计算机联网、( )、多媒体、办公自动化、分发自动化等。14、印刷中的原稿是指( )的对象。15、透射原稿主要有( )、( )、反转片和黑白照片底版等。16、反射原稿主要有( )、黑白照片、彩色照片和( )等。17、对于连续调原稿,尤其是透射原稿的鉴别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 )、反差、颜色的纯度。18、印版是用于( )上的印刷图文载体。19、凸版是图文部分( )空白部分的印版。20、由于不同的印刷工艺及不同的印刷产品对油墨性能的要求不同,故油墨可分为凸版油墨、( )、凹版油墨、( )和孔版油墨。21、油墨的着色力、( )、( )、( )等性质基本取决于色料的性质22、连接料的( )、色泽、( )等与制成油墨的质量和印刷有很大关系。23、填充料的作用是( ),减少颜料用量,( ),提高油墨光泽,降低油墨成本。24、颜色、( )和( )是油墨的三个重要性能。25、纸张的紧度、匀度、平滑度、( )、伸缩性、透气性、( )、表面强度、白度、不透明度、光泽度等都与印刷品的质量密切相关。三、判断1、平版印刷黑色厚度有限,与凹版印刷相比,其色调再现性差,颜色也也不如凹版浓重鲜亮。 ( )2、静电印刷(Xerography)是20世纪40年代末英国人发明的。 ( )3、孔版印刷有耐力强,印刷速度快,色彩还原性强的特点。 ( )4、1845年,英国人制成了铬盐和胶组成的感光液,从而实现了用照相的方法制作铜锌印刷版。 ( )5、1826年,法国人尼普斯(JNNiepce)发明了铜活字。 ( )6、文字排版技术起源于印章和碑石拓印。 ( )7、公元1450155年间,德国人谷腾堡发明了以铅合金通过字模铸成铅活字的工艺方法。( )8、照排文字大小常以“磅”衡量,用“p”表示。 ( )9、晒版是应用接触曝光的方法,把原版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感光板上,经过一定加工处理制成印刷版的工艺过程。 ( )10、晒版一般工艺过程为:制备感光版曝光成像建立亲油的空白基础建立亲水的图文基础。 ( )11、PS版是指重氮感光树脂版的预涂感光版。 ( )12、承印物是指接受油墨或其他粘附色料后能形成所需印刷品的各种材料。 ( )13、中国最早的文字是从“结绳记事”、“刻木记事”开始的。 ( )14、元朝王祯创造了铅活字代替泥活字的印刷术,提高了印刷质量和速度。 ( )15、1845年,宁波美华书馆主持人姜别利始创电铸汉字字模。 ( )16、平装是书刊生产中应用最多的装订方式,以纸质软封皮为特征,只采用齐口。( )17、蜡版印刷是雕版印刷的一种,只不过版材不是通常所用的枣木或梨木,而是在石板上涂上蜡而已。 ( )18、1954年,美国苹果公司首创了电子分色机。 ( )19、铜锌版制版是用阳图片晒版,并要求印版图文是反像的。 ( )20、碳素纸必须用阴图分色晒制,其图像部分应是连续调图像。 ( )四、名词解释1、印刷材料2、图像分解3、静电印刷4、校对5、照相排版6、立体印刷7、不干胶印刷8、包本9、感光片10、密度11、解像力12、照相分色13、液晶印刷14、印刷机械15、油墨16、凸版印刷17、平版印刷18、凹版印刷19、表面整饰20、书芯加工五、简答题1、传统的原稿如何分类?2、宋体的基本特征有哪些?3、活字的大小是如何表示的?4、如何根据设置的信号条检查胶印质量?5、塑料薄膜印刷处理有哪些方法?6、如何根据印刷品外观,凭经验检查印刷品的质量?7、胶印的印刷原理是怎样的?8、胶印的工艺过程是什么?9、凸版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