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地图编绘提纲.doc_第1页
专题地图编绘提纲.doc_第2页
专题地图编绘提纲.doc_第3页
专题地图编绘提纲.doc_第4页
专题地图编绘提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第一章 专题地图编制31-1 基本原则与过程31-2 专题地图的表示特点31-3 专题内容的表示方法和应用31-4 专题地图的制图综合41-5 专题地图符号的设计41-6 专题地图的编制出版5第二章 行政区划地图编制62-1 政区图的定义和特点62-2 政区图的编制方法62-3省县(市)政区图62-4 方志地图的设计7第三章 旅游地图编制83-1 旅游地图的定义和作用83-2 旅游地图的分类和组成要素83-3 旅游地图的符号设计93-4 旅游地图的编制:9第四章 环境地图编制104-1 环境地图的定义与分类104-2 环境地图的制图过程和符号设计104-3 环境系列图114-4 几种环境污染评价图的编制特点114-5 环境地图集的设计11第五章 城市地图编制125-1 城市地图的定义与种类125-2 城市地图的编制特点125-3 城市规划图125-4 虚拟城市三维建模135-5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新图种的研发13第六章 国土资源图编制146-1 国土资源的定义与分类146-2 土地管理图146-3 土地利用图的设计156-4 基本土地管理图156-5 水利地图的设计15第七章 地图集编制177-1 地图集的特点177-2 地图集的统一协调177-3 地图集的编辑准备和总体设计187-4 地图集编制技术方法187-5地图集的整饰设计,制印出版187-6 浙江省地图集187-7现代专题地图集的编制特点19第八章 中国国家地图集编制208-1 中国国家地图集208-2 国家自然地图集20课程内容:一、专题地图编制二、行政区划地图编制三、旅游地图编制四、环境地图编制五、城市地图编制六、国土资源地图编制七、地图集八、中国地图集第一章 专题地图编制专题地图:集中反映某个主题的地图,主题包括自然界及人类社会一切能以地图形式表达的制图现象。1-1 基本原则与过程原则:1、严密的科学性:以科学学说作为依据,以实地调查结果作为资料,使各方观点尽量一致、共同认可;2、高度的综合性:数量与质量相互综合;3、精美的艺术性:富有艺术内涵,符号简洁明了,色彩使用符合习惯常理,图标设计浅显易懂,激发读者对于地图内容的兴趣,促进地图及设计的发展;4、较强的实用性:国名经济,服务大众。过程:设计编绘出版准备出版当然在设计阶段,要查阅与所编图有关的文件,防止出现科学性、政治性的错误;收集分析资料。1-2 专题地图的表示特点1、表示等级:定性、分类、顺序分级、间隔分级、数值表示2、表示特点:地理地图要素的表示1)地理底图的作用:建立专题地图的骨架,绘制专题地图的控制基础,有助于提取专题地图的信息;2)地理底图内容的选取:协调;最好是地形图;水系;居民地;道路;行政区划界线。3)版权问题:采用的底图应注意是否公开出版是否可以引用或部分引用;来源:地图数据库、网络、地形图、行政区划图专题要素表示的特点:1)专门的地形符号和特殊的表示方式2)画面层次感强3)反映现象的静态、动态及其发展4)既能定性又能定量表示1-3 专题内容的表示方法和应用1、表示方法:按数量、质量分:等直线法、点值、等值区域法等;按符号分:点、线、面选择:精确定位,定位统计2、表示方法的比较和应用1)定点符号法和分区统计图表法:符号形状比例可以一样,但前者要求定位精确;2)线状符号法和动线法:前者静态,反映质量特征,结构比较简单;后者反映数量,结构复杂。3)范围法和质底法:前者只是一部分,可以有空白、重叠,后者各部有对应,不能有重复。4)分级统计图和分区统计图?:都是统计资料和反映数量差别。前者表示相对数量,用色彩表示;后者固定数值,可以用符号表示。选择原则:1)用适当方法和整饰,突出主题内容2)与地图内容的概括程度相适应3)充分利用点、线、面,把多种表示形式结合到一张专题地图中1-4 专题地图的制图综合1、专题内容的选择注意:1)地图不是要包括整个客观世界;有意识的观察世界,选择性的表示一些主题要素,带有主观的影响,受到理性认识的限制;2)从单要素地图开始,再编制出系列地图、综合性地图;3)专题地图工作者知识面要宽,理解要深,表达内容要科学。2、制图综合的特点选取主要的,舍去次要的,受到专题地图内容的影响;1)不一定已大比例尺来编制小比例尺地图2)概括数量、质量特征,重新进行分类分级3)针对专题内容和非专题内容,侧重重点有所不同4)表示方法的相互转换3、表示方法的制图综合1)定点符号法:减少类别,提高选取资格,简化合并,改变表示方法2)线状符号法:简化分类分级3)范围法:将小面积的舍去4)质底法:内容的合并,简化分类,根据内容的复杂性,以最小密集为目的5)等值线:扩大间距6)点值法:扩大点值7)分界统计图法8)分区统计图法1-5 专题地图符号的设计1、设计原则:1)适应地图的主题与用途:科学,突出表示主题的要素2)符号的图案化,色彩的象征化,与社会概念和现实景观相适应3)逻辑性、协调性、系统性、科学性,便于读者的阅读、理解2、符号设计:1)满足设计要求,力求与代表要素的复杂程度、信息特征相适应2)整体上有主次,力求简练,保证系统特征,体现差异3)逻辑性4)与习惯性的联想相符1-6 专题地图的编制出版如何提高专题地图的作品质量1、认识深层化,具有艺术性、美感2、优化地图设计,突出制图综合的独特性,突出地图要素的层次和区别3、实践,较为丰富的地图理论,大胆创新,编辑根据设计图的指示,合理的要素集处理第二章 行政区划地图编制2-1 政区图的定义和特点定义:反映行政管辖范围以及各行政中心分布的地图。特点:1)应用性广:每个国家都有,使用最广泛的地图;2)政治性强:反映世界事务、政治事件的态度和立场,涉及色彩的运用、地名的使用、界线的划分等;3)现势性好:需及时更新到最新的行政规划2-2 政区图的编制方法1、投影与图面的配置1)割圆柱投影,减小面积、角度的变化,将中央经线放在地图中心2)中国投影: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正切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正弦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图面配置:本国地图位于地图的中央;为突出整体性无法保证南北极的变形全中国行政区划:等积割圆锥投影2、内容要素的表示1)境界线:国界和领土的归属关系:已定:;未定:2)居民地:按行政意义区分,层次3)水系:界河、界湖之类要表示准确4)交通线5)境外要素3、表示方法:质底法:相同颜色可相隔使用,四色定律2-3省县(市)政区图用于挂图、附图省:投影:等角圆锥;比例尺:1:50万县市区:高斯投影,1:5万1989,中国地图,1:400万政治错误性高,可能发生在:网络地图、地图数据(来自国外或非地图专业)、其他地图(标识牌、电视剧里的地图)2-4 方志地图的设计地方志的定义:全面记载某一时期某一地域的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书籍文献。1、方志的类型:1)地域分:省志、市志、村志2)部门分:教育志、水利志、地名志、农业2、方志的作用:图照:增强可读性、可观性,活跃版面类型包括:平面图、鸟瞰图、示意图、遥感地图3、县志地图的选题:行政区划图、地理景观图、地形图、矿场资源图、森林资源图、土地利用图、人口图、交通图、水利建设图、生态环境、名胜、城区、乡镇等4、县志涉及可能的问题,及设计原则存在的问题:1)对地图认识不够2)境界线的划分3)基础地图的选择4)选题,或者图数不够5)资料的质量(来源够不够权威)设计原则:1)加强认识,理解地图,弄清主题2)统一底图3)完善资料4)选题全面5)图形多样6)整饰规范第三章 旅游地图编制3-1 旅游地图的定义和作用旅游图:为旅游者、旅游业开发管理服务的专题地图。书上定义:旅游地图是以图形、图像、文字、图表,进而用视频信号和声音的形式向读者提供制图地区的总貌、旅游资源及各种相关的详细资料。作用:1)作为为旅游者的指南2)旅游管理开发与研究的手段3)作为旅游宣传的广告,具有知识性、实用性3-2 旅游地图的分类和组成要素1、分类:1)按用途分:导游图、交通图、旅游规划图2)按内容分:旅游资源(人文、水文、社会),旅游条件(吃住行玩购),3)按制图区域分:行政区划、点线面(书:按地域分:城市旅游图、旅游景区图、景点旅游图、大区一览图、旅游路线图)4)按产品分:单幅、地图册、地图集、磁卡、扇子、门券等2、组成要素:底图要素、旅游要素(交通、景点、食宿、购物等)3、旅游地图的发展历史:1982,杭州,第一届全国旅游地图学术讨论会第一张旅游图杭州南宋4、现代旅游地图的发展特点:1)内涵升华:不是单一为旅游服务、还反映旅游资源、设施,满足不同分支的需要2)专题旅游图:环境旅游图,历史旅游图,民俗风情、文化旅游图,娱乐旅游图,疗养旅游图,宗教旅游图,公务旅游图5、旅游地图的价值:1)社会价值:介绍国家、民俗,增进理解2)经济价值:随着发行量、销售的增加,收益提高3)艺术价值:图文并茂,材料多样4)人文价值3-3 旅游地图的符号设计1、特点:1)实用性2)多采用几何和象形符号,突出制图对象;3)根据习惯用法,具有象征意义,易于接受2、设计步骤:1)熟悉地图2)分析区域资料3)确定符号视觉感受特征,多读图积累感觉4)色彩要有象征性5)符号注记配合清晰无误几何符号:形状大小颜色象形符号:标准化的规范符号透视符号:与实物相似,直观生动4、旅游地貌景物的立体表示法:1、写景法,透视绘法:1)笔架山法;2)素描法;3)鸟瞰法;4)电脑法:卡通式、照片图、卡通照片图;2、晕滃法:毛毛虫法:线条长短、粗细、密度表示山体的坡向坡度3、晕点法:以大小不同的圆点来表示地形4、晕渲法:深浅不同的色调来表示地形起伏5、等高线法,分层设色6、通过明暗变化体现立体7、遥感影像法8、互补色影像法9、光栅立体法10、DEM法5、制约符号设计的基本要素:主观:视觉、生理、心理、感受水平、传统习惯客观:地图资料特点、用途和内容,比例尺,使用环境,印刷要求3-4 旅游地图的编制:1、版面设计:平面图:指明空间位置位置图:指明景区位置和到达路线拓补图:保持拓扑情况下,适当变形突出主题鸟瞰图、影像图、幽默图、彩色照片2、制图过程1)确定选题2)收集编图资料3)版面设计4)地图编制:这里涉及地图信息传输理论,认知心理学5)印刷出版第四章 环境地图编制4-1 环境地图的定义与分类1、定义:反映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地图;反映自然环境现状,人类活动对于自然环境的影响和环境对人类的危害以及环境治理等内容的地图。2、分类:1)自然环境背景图:背景条件包括地势、水体、大气、土壤等2)环境污染及评价图: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城市环境污染等3)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及其防护措施,比如地震4)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更新图5)环境医学图:环境中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影响4-2 环境地图的制图过程和符号设计1、制图过程:1)数据采集与分析2)专题分类分级分区3)底图选择与编绘4)表示方法的选择5)界线与范围的确定2、符号设计表示方法:1)定位符号法:地点2)线状符号法:河流、道路3)范围法:废弃物、地方病4)等值线法:大气、地表水、面污染物5)分级统计图法6)分区统计图法4-3 环境系列图1、定义:统一设计编制,反映区域基本情况的一组地图。2、环境系列图与地图集的区别1)图幅内容与结构有差异:环境系列图各幅地图没有多层次,比较简单。注重实用性2)用途不同,环境系列图为环境开发建设服务,以大中比例尺为主;地图集为研究所用,以中小比例尺为主。3、系列地图的专题内容协调1)分类系统的协调:采用多级制,有利于对比引证2)类型界线的协调:以地形、水系为控制3)要与现状实际相符,定性一致,定量吻合4-4 几种环境污染评价图的编制特点可参考教材P3241、水污染评价:水质评价,以平水期的为主2、大气污染评价:可以点图、等值线等形式表达3、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矿业、工业、城市垃圾、生活垃圾、放射性等等),在地图中的方位以平面直角坐标系为基准4、城市环境污染:突出主要的污染物、污染点,提出评价标准5、生态环境背景:生态环境退化与生态图、环境动态变化图、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图、生态环境建设图4-5 环境地图集的设计1、地面水环境保护功能区划分图集2、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图集3、乡镇工业污染源图集4、城市环境质量评价图集第五章 城市地图编制5-1 城市地图的定义与种类1、 定义:反映城市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与各项设施,供城市行政管理、城市规划建设等使用的地图的总称。(来自百度百科) ( 范围、形态、职能、结构特征)2、存在的两大问题:1)如何从大比例地形图,输出一个较小的比例尺地图概括2)如何将内部用图面对公众,表现出其地图内容3、城市地图的种类(来自百度百科)1)城市普通地图:可分为城市基本地图和城市地理图。城市基本地图是指比例尺为1:500、1:1000、1:2000、1:5000、1:10000的根据野外实测或航测编绘的地图。其内容主要有街区和街道、交通线、地貌和水系、各种功能用地以及详细的平面和高程信息。城市地理图内容和城市基本地图相似,一般是根据城市基本地图经过综合制图缩小绘制而成。2)城市专题地图:突出某些要素,人口、职能、经济、文化、环保、土地利用、历史、交通、气候、商业、绿化、旅游、发展等;城市专题地图扩充了普通地图的内容,提供了更丰富的信息。5-2 城市地图的编制特点1)广泛性,图面通俗易懂2)比例尺大3)动态性强,由于城市变化快,规划要有前瞻性4)地图内容应以城市性质和职能而异5-3 城市规划图1、定义:未来一定时期内城市建设发展的综合规划图。主要目的:满足居民生活需要,合理利用土地,使经济发展2、制图存在的问题:规划修边、审美、花哨而不实用5-4 虚拟城市三维建模1、建模方式:1)数字城市:通过三维可视化建模软件2)通过资料数据(DEM,卫星影像)3)三维可视模型:CAD,3DMAX 2、作用:1)用于城市规划2)城市的管理:城市灾害的预警,交通动态的模拟3)旅游规划、推广4)城市环境动态研究5-5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新图种的研发内容主要摘自期刊国家基本地形图新品种的开发国际上早有国家出售1:5万的系列地图,而中国基本地形图系列品种单一,限制了地形图的使用。研发意义:1、解决表示内容受军事用途约束及内容分类与经济部门不符等问题2、民用地形图的更改:表示内容、设色、表示方法3、开发通用基础地形图4、改变图面负载量:文字注记、点状要素、面状要素第六章 国土资源图编制6-1 国土资源的定义与分类1、 定义:国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是国富民强的基础。2、分类:1)自然资源:自然形成,可利用;2)经济资源:以自然资源为对象,人类活动产生的资源3)社会资源:非物质形式存在,作用于人类后动4)知识资源:科学、技术、文化、信息还有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海洋资源、旅游资源6-2 土地管理图6月25日世界土地日1、土地管理图的作用和功能作用:采用经济、法律等手段将空间不能移动的、有限的土地合理有效的管理,促进经济的发展。功能:1)是各类土地资源,土地资产信息的载体2)是传输和量算各类土地资源的有效工具3)是土地信息成果的表达形式2、土地管理图的应用:1)土地利用现状图2)土地利用规划图3)土地权属界线图4)地籍图5)城镇土地分等系列图6)农用土地评级系列图7)房产图8)其他3、土地规划土地调查:资源、利用现状、地籍土地评价:农用地、城镇地、分等定级6-3 土地利用图的设计1、作用1)因地制宜制定有关规划,提供合理依据;2)编制大范围小比例尺的基本资料3)编制其他专题图的基础图件4)为整治管理土地资源库,提供必要条件2、分类系统:一级,八个类二级,一级基础上再分三级,再分举个例,分级不一定准确3、制图方法:1)通过野外调查收集数据绘制2)根据文献、数据库资料,编绘成图,可手工、可计算机3)通过卫星影像4、原则1)提高可读性:适宜地图的载负量、色彩效果2)制图综合体现区域特点、区域对比3)注重地图图面配置效果6-4 基本土地管理图1)土地利用规划图:受时限、行政区划影像,从总体规划总体规划:农业、园地、林地、牧业、城乡建设、交通、水利等九大类2)土地资源图:四级类型区自然区类根据农牧业要求,可分为八个类等类基础上再划分一二三等型3、城镇土地分等定级图4、地籍图5、房产图:分幅平面图,分丘分层分户6-5 水利地图的设计1、定义:为水利管理服务的地图。2、类型:1)水文地理图:水系、径流、地下水、降水、暴雨、蒸发、洪水、泥沙、水质2)水利资源图:地表水、地下水(潜水、承压水)3)水利工程图:河道、水库、流域管理、水资源、排灌、城市防洪3、水系图河流、湖泊平面图,揭示水网结构内容:1)河口、河岸村庄2)注记:命名、位置第七章 地图集编制定义:为了相同的用途和服务对象,依据统一的编制原则而系统汇编并编制成册(或活页汇集)的一组地图,即称为地图集。7-1 地图集的特点1、有统一的结构细想2、所选主题的系统具有完备的内容3、内容、形式等方面的统一协调4、表示方法多样5、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成果6、制图工艺程序复杂7、为用图者有效建立多维空间认知环境书上:1、有统一的结构思想2、共同的、协调而完整的表示方法3、图幅编排的先后次序,各类地图的比重,各图间的相互协调配合,都符合于逻辑性和系统性4、图幅的配置和图例的表示有着一致的规格和原则5、各地图内容的取舍。制图综合的要求有着统一的规定6、地图集内各地图的投影和比例尺都经详细研究,选择使用,使地图集内各地图相互可比,相互补充而又相互配合7-2 地图集的统一协调1、总体设计方面,2、统一的原则贯彻统一的整体观念2、采用统一的原则来设计地图内容3、对同现象采用共同的表示方法及统一规定的指标4、采用统一和协调的制图综合原则:1)图例的统一协调2)内容取舍、概括时的统一协调5、采用统一协调的整饰方法6、统一协调的基础地图7、编图的先后顺序7-3 地图集的编辑准备和总体设计2、组织实施工作3、编辑准备工作4、总体设计书5、确定图等的内容结构形式6、收集制图资料、综合知识,观察分样7-4 地图集编制技术方法1、普通图的编绘方法2、专题图的编绘方法:1)统一地理底图;2)表示方法的正确运用3、GIS中地图的编样处理4、地图编样出版系统中的编样与印前处理7-5地图集的整饰设计,制印出版对地图集进行设计,可使其升华、美7-6 浙江省地图集1、内容:综合性地图2、构成:1)5个图组:序图组、人口资源环境图组、社会经济图组、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