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拉丁舞中最基本的要素和原理.doc_第1页
把握拉丁舞中最基本的要素和原理.doc_第2页
把握拉丁舞中最基本的要素和原理.doc_第3页
把握拉丁舞中最基本的要素和原理.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把握拉丁舞中最基本的要素和原理 拉丁舞资料图 拉丁舞发展成竞技项目的一百多年来,流行趋势、风格随着时代的变化和个人喜好的不同而不断改变,舞蹈内涵比从前更为丰富,但它万变不离其宗,身为舞蹈的研习者,不要被拉丁舞摇曳多姿的表象所干扰,而忽略了最基本的要素和原理。 “ABCD”四元素在长期的教学中我总结出伦巴的四个元素,简单来说这四点就是A.放重心B.转后背(指准备离开)C.立脚踝(用脚踝离开)D.继续延伸(指脚从半掌到脚尖的过程)。A“放重心”是指将身体的重量放在主力腿上,动力腿放松,形成胯位一边高一边低的形态。这个动作和我们生活中的“等车”时所摆放出来的随意轻松的姿态很相似,所以我常在课堂中用“等车”来比喻“放重心”,形象而通俗。在平时的学习中,很多人尤其是初学拉丁的孩子,不能理解什么是“放重心”及其他拉丁舞术语,因此,老师们应用最生活化的语言来描述术语。B“转后背”指大腿、胯、身体形成一条线整体向后转,由主力腿发力。许多人只强调胯向后转,但是这里强调身体向后转,因为身体向后转,胯就自然向后转了。许多人在处理“A.放重心”到“B.转后背”时模糊不清,只体现了身体转动的幅度,而没有细化成放重心和转后背两个连续步骤,包括一些习舞多年的舞者都不清楚其中的规律。人们还常常犯的错误就是把“A.放重心” 和“B.转后背”的顺序弄反,还没放重心就急着转动身体,当然,有时要追求一些特殊的效果可以这样处理,但那不是常规的跳法。C“立脚踝”即是用主力腿的脚踝发力,将动力腿往旁平行推出,同时,身体重心移到两腿之间,主力腿脚掌留在地板。这是根据舞蹈里一条永恒的原理,就是必须用主力腿发力来移动重心,到底用哪个部位来移动重心?答案就是用脚踝,同时,当我们用脚踝推动地板离开时,一定只能是到脚半掌,也就是重心只能到两脚之间,不可能马上就完全立到脚尖,所以才会产生下面的“D”。D“继续延伸”是指主力腿继续向动力腿一侧发力,重心从两腿之间完全移动到原来的动力腿,原来的主力腿脚掌从半掌变为脚尖着地。“D.继续延伸”结束后又从“A.放重心”开始,ABCD,不断循环。在音乐节奏中,“A.放重心”是“n”拍,“B.转后背”是“a”,刚数“Two”拍时做“C.立脚踝”, “C.立脚踝”和“D.继续延伸”是一个相连的整体,也可以说是一个过程,所以,当Two拍数完“D.继续延伸”也刚刚结束。“ABCD”是伦巴舞最基本的四个构成元素,在伦巴舞的所有步伐中,不管是基本步还是扇形步,不管是分展步还是阿列曼娜,都是在“ABCD”四元素的基础上的延伸。“ABCD”四元素就像大树的树根,所有的延伸都是大树长出的枝干和枝叶,将元素做到位了,舞蹈大树自然能枝繁叶茂。 在双人配合中,“ABCD”四元素也发挥着同样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推和拉是双人配合的关键,在伦巴中,两人面对面牵手站立时,当“A.放重心”时,在A的基础上增加一个要求就是重心落在脚掌,使身体产生了向前的倾斜,两人重心靠近则产生了“推”。这里要特别注意重心位置,很多人会把重心放在脚心或者脚跟上;当“B.转后背”,身体回到垂直,重心落在脚中间,两人重心分开时则产生了“拉”,在这里又增加了一个要求,就是当做B时动力脚收,在A时动力脚不能动。“B.转后背C.立脚踝D.继续延伸”,三点是一个整体一直保持身体垂直,两人重心分开的状态,手上的力一直保持着拉着的感觉移动到另外一条腿。“D.延伸”结束后,舞者已经完全把重心移动到了另外一条腿,手上的力回复到自然轻松,随后又从“A.放重心”即“推”开始,于是推和拉就这样在双人舞蹈中不断延续下去。也就是常说的两人要合二为一,也就是指两人的ABCD的过程要一样,往往很多选手不明白,男的在跳ABC,女的在跳BCA,所以在舞蹈中出现了不和谐,手上的力变成了拉拉扯扯。 大家可能会感觉到跟不同的老师学舞,会接触到不同的风格和跳法,其实不管有多大差异,其中的“ABCD”四元素都是不变的。还有,大家会发现舞者在做ABCD的过程中会增加一些要求,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树枝,也许老师上课时会提很多要求,但是都是在“ABCD”四元素基础上增加的,只要明白这个道理,学舞就不会感觉难了。节奏:勿将调料当主食在恰恰舞中,大多数人以two拍起跳,即two,three,four,a,one(S,S,Q,Q,S)在one拍有明显停顿,这样处理并不合适,显得舞蹈不够流畅,像断掉了似的,one拍应该是动作的继续延伸,也就是开始。因此,恰恰舞以one拍起跳,即one,two,three,four,a(S,S,S,Q,Q)使one拍的动作延续,与接下来的动作衔接好。在one拍停顿的跳法并非不好,它可以展现力度和强度,但那不是最基础的跳法,只可作为舞蹈中的一种调剂,就像适量的味精能让饭菜更可口,但放多了就过了。可在实际中,许多人却把它当成了最基本的跳法,影响了舞蹈的规范性。在音乐节奏中,斗牛舞音乐的处理几乎是所有人的软肋。我在长期的裁判工作中发现许多专业选手都不清楚斗牛音乐的基本架构。以下是正确的斗牛舞音乐基本结构:斗牛舞分三大段,第一段,节奏平均:84拍,即八个1234,数法为1,2,3,4,&,1(S,S,S,Q,Q,S);14拍,数法为1,2,3,4(S,S,S,S);以上合为94拍;48拍,即四个12345678,数法为1,2,3,4,5,6,7,8(SSSSSSSS)44拍,即四个1234,数法为1,2,3,4,&,1(SSSQQS)其中,最后一小节最后一拍为空拍:1,2,3,0;窗体顶端第二段,节奏比较零散: 1,2,3,4,5,6,7,8; 1,2,3,4,5,6,7,8,9,10; 1,2,3,4,5,6,7,8; 1,2,3,4,5,6; 合为48拍 下面48拍的节奏比较零碎: 1 da 2 da 3 da 4 da 5 da 6 da 7 da 8; 1 da 2. 第二段,节奏比较零散: 1,2,3,4,5,6,7,8;1,2,3,4,5,6,7,8,9,10;1,2,3,4,5,6,7,8;1,2,3,4,5,6;合为48拍下面48拍的节奏比较零碎:1 da 2 da 3 da 4 da 5 da 6 da 7 da 8;1 da 2 da 3 da 4 da 5 ,6 ,7 da 8;1 da 2 da 3 da 4 da 5 da 6 da 7 da 8;1,2,3,4,5,6,7,8;合为48拍之后剩下5拍1,2,3,4,5。第三段就没有什么要求,可以按照四拍来数,也可以按八拍来数。斗牛套路应该按照这个节奏来编排,否则舞蹈是杂乱无章的。裁判在执裁过程中也要特别注意这点。基本术语和基本套路的回归在两天前Marco的课中,有两位做示范的职业选手因听不懂术语而做不出示范动作,观众席上的学员唏嘘不已。其实,这种现象在国内不是个别的,而是普遍的,不管是业余爱好者还是专业舞者,许多人只知道做舞蹈动作,却不知道动作的术语名词。在此,我想提醒各位体育舞蹈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普及中英文术语。人们常会有越简单的东西,越不愿意了解的心态,这是习舞之人的大忌。专业院校的学生对待金、银、铜牌固定套路的态度亦是如此,因为套路简单,许多学生不屑于学习,常去追求难度高的花样套路,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才发现,原来大众需要普及的是金、银、铜牌套路,但这时再去补习金、银、铜牌套路显然有些措手不及。针对这个问题,专业院校老师不仅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金、银、铜牌套路的意识,让他们了解其中的重要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