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负相法十六篇》相法.doc_第1页
《许负相法十六篇》相法.doc_第2页
《许负相法十六篇》相法.doc_第3页
《许负相法十六篇》相法.doc_第4页
《许负相法十六篇》相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许负相法十六篇 序 今之游夫术子以宅墓,禄命、形相三事,致道吉凶、卑荣。王侯百官之门,日无虚者。听其言也,则 昭昭,明根曲据,若铢毫无爽矣。而率皆无验,要之三事,唯形相人各判殊,可以案察推。取神斯理者,当扬目而洞? 。 国朝永乐间,盛称柳庄、袁生,百无一谬。而其精奥,竟鲜有传之者。 余家有古刻相法十六篇,乃高阳许负所撰。且云许负者,即汉文帝令相邓通者也。然通传不载负名,而相通之诀则着於负篇矣。 余诵其文,虽多後世增色,而古 简要,非汉代莫有也。尝取一二,私自镜别,则往往灵中可愕。即杂浑群述,後世无以持其领旨。乃别录之,倘山泽之英有好之者,则举以赠也。 五狱山人黄省曾撰 相目篇第一 目秀而长,必近君王。 龙睛凤目,必食重禄。 目如卧弓,必是奸雄。 斗鸡蜂目,恶死孤独。 目光如电,贵不可言。 目尾朝天,福禄绵绵。 女目四白,外夫入宅。 目色通黄,慈悯忠良。 黑白分明,必主朝京。若是女子,的主廉贞。 目白长细,贫寒无计。 目中赤砂起,法死须妨已。 女人目下赤色,必忧产厄。 目下一字平,所作皆分明。 目下乱理纹,室家多子孙。 目下有卧蚕,足女还少男。 目下光漫乱,奸淫须少唤。 右目小,女畏夫。左目小,男畏妇。随其男女,小心不虚。 目长一寸,五分刀笔,五分凌云。 相鼻篇第二 鼻准洪直,富贵无极。 鼻狭高危,兄弟微羸。 鼻梁不直,欺诈未息。 鼻毛出外,诽谤凶害。 鼻上黑子,疾在阴里。 鼻有纵理,主养他子。 鼻上横理,忧危不已。 若是胡人,富贵如市。 鼻柱不平,委的他姓。 鼻柱薄,立志弱。 鼻如缩囊,至老吉昌。 鼻如狮子,聪明达士。 鼻高而昂,仕宦欣昌。 鼻上光泽,富贵盈宅。 鼻如截筒,富贵兴隆。 鼻起中央,车马败伤。 鼻头短小,意志浅小。 鼻相广长,必多伎俩。 鼻直而厚,天子诸侯。 鼻如缺破,孤独 饿。 相人中篇第三 人中平长,至老吉昌。 兼有年寿,更益儿郎。 人中短促,子孙不足。 人中高厚,寿年长久。 人中广平,养子不成。 虽即生产,长闻哭声。 人中广厚,奸淫未足。 人中两黑,的生可 。 人中深长,子孙满堂。 人中漫漫,无子可怜。 相耳篇第四 耳高於目,合受他禄。(作为人师也。) 高於眉一寸,永不践贫困。 耳高轮廓,亦主安乐。 耳有刀环,五等高官。 耳门垂厚,富贵长久。 耳门容筋,家贫易去。 耳有毫毛,长寿富贵,兼没灾殃。(毛若目能自见者吉。) 耳如兽耳,自安自止。 耳门宽大,厦鞑谱恪? 耳门薄小,命短食小。 耳白於面,名满赤县。 相唇篇第五 下唇遇上唇,妨夫的有真。 上唇遇下唇,法多虚假人。 唇紫色,足衣食。 唇常赤,为贵客。 上唇厚,命非久。 下唇长,主贪食。 唇上下相当,语音易善。好集文章。 女唇紫,夫早死,兼妨首子。 唇赤如丹,不要师看。 唇上下不相覆,常怀盗窃,终身不富。 唇多纹理,儿多无比。 相口篇第六 口如角弓,位至三公。 口如含丹,不受 寒。一则主富,一则主官。 口如撮聚,供承人後。虚用心情,人贱如狗。 口如缩囊, 死无粮。纵然有子,必主别房。 口如吹火, 寒独坐。 口如缩螺,常乐独? C 龙唇凤口,不可为友。好说不真,常怀粗丑。 口如赤丹,不入殷兰。若是女子,亦得夫怜。 口阔舌薄,必好歌乐。如此之人,永无凶恶。 纵理入口, 死不久。 口边紫色,贪财妨害。 口开齿出,当失算数。必不久长,少即身故。 口中有理,长相对益。丰财足禄,终无妨害。 口未语,将唇起,奸邪在心,常怀不足。 口如马口, 害贪丑。 口中黑子,贪 皆美。 相齿篇第七 齿白如玉,自然歌乐。财食自至,不用苦作。 齿如斩银,必是贵人。 齿如石榴,富贵他求。 齿如龙齿,法生贵子。 齿龈窍出,每事漏失。 齿缝疏稀,财食无馀。如此之人,与鬼同居。 齿数三十六,贵圣有天禄。 若三十向上,富贵豪望。 足满三十,衣食自如。 齿色黑,多妨克。 三十以下,渐多 寒。衣食必少,寿命短促。 相舌篇第八 舌小窄方,法主公王。 舌上长理,三公可拟。 舌小多纹理,安乐常不已。 舌至鼻头,必得封侯。 舌长而薄,万事虚耗。 舌大口小,言不了了。 舌小口大,言语捷快。 舌过粗大,主多 饿。 舌小而短,法主贫贱。 舌上黑紫,必无终始。 舌语未出,其舌先见。好语他事,必自改变。 舌上绣文,奴马成群。财帛千万,富贵凌云。 舌有支理纹,富贵必超升。 相胸篇第九 胸狭面长,不可求望。 胸广而长,主得公王。 胸短於面,法主鄙贱。 胸上黑紫,为兵万里。 胸独高起,贫贱不已。 胸若覆身,富贵名真。 胸不平均,未足为人。 胸均平满,豪播天畔。 胸有毫毛,必主富豪。 (十毫以下,三毫以上,必主长命。 若多毛生者,亦主贫贱。精、长而出,即为第一也。) 胸广而方,长智荣昌。 相腹篇第十 腹小而下,大富长者。 腹大垂下,名遍天下。 腹如抱儿,万国名题。 腹如雀腹,贫贱无屋。 腹有三甲,背有三壬。如此之人,法蓄黄金。 腹脐突出,寿命早卒。 相手篇第十一 手纹乱挫,合有福禄,永无灾害。 手有横理纹,杀害不须论。 手有纵横纹,爵位至三公。 黑子掌中,财食无穷。 黑子手里,多妇少儿。 掌四方,厚中央。薄兼有深,法益仕宦,财食安乐。 掌通四起,容止君子。 手有仰羊,行不衣粮。(手中有仰羊者,即难得也。) 手有三的约,必使奴仆。 (指上纹有三行,各三道者是也。) 手一约,必为奴走脚。或作客,兼贫无福。 十指三约并通,财食无穷。 手如虎屈,贫寒至骨。 手如 瓦,必作大富。 长者爪忽缺落,厄病数着。 若似龙虎,贵名难得。 龙龟红直,必得官职。 男手如旡囊,禄位似公王。 (上相人若庶人,各富贵也。) 女手竹竿枪,福禄至无疆。 相脚篇第十二 脚下龟理纹,主二千石禄位。 君子之相。脚下容龟。 三公封侯,脚下理长。位至公王。 (有相理文者好) 通心达理,三公刺史之位。 脚心黑紫,禄至二千石。 脚下三理纹,公王将相位。 脚下无文,法主寒贫。 足薄而指长,之子没儿郎? 足中指长,客死他乡。 足蹈齐短,为人安稳。 脚骨节强,妨非一雨。兼主辛苦。 足厚四寸,必主大禄,富贵人也。 相阴篇第十三 阴上黑紫,富贵之事。 阴毛逆生上,夫妇定相妨。 黑紫阴头,必得封侯。 相尿屎篇第十四 尿头散泻,富贵天下。 尿如竹竿,必主贫寒。 谷道急而方,得位至公王。 谷道宽,主贫寒。 大便迟,堪为人师,又富贵人也。 大便急,德智俱失。 相行篇第十五 凡相形,须行十步,即唤回头。须看左转,必有官职。右转无官职,又无衣食。 行作龟行,必主聪明。 行作鹿行、马行,必主辛苦。 行不低昂,富贵之相。 行步两踵相,衣食早衰。 听声篇第十六 声小亮高,贤贵之极。 语声细嫩,必主贫寒,兼须危困。 女人雄声,终身不荣, 良人早须,虚有夫名。 男子雌声,妨妇多儿。 女声急切,妨夫一绝。 夫人身手欲得厚,大小相覆,滑净光泽,必应豪贵。颜色光润,财禄日进。 夫人少颜色恶者,绝无官分。 故经云头小为一极,不得上天力。 额小为二极,不得父母力。 目小为三极,无有广知识。 鼻小为四极,农作无体息。 口小为五极,无有盛衣食。 耳小为六极,方命难量测。 头虽大,额无角。目虽大,无廓落。(是无相也。) 鼻虽大,探柱弱。口虽大,语略绰。 耳虽大,无轮廓。腹虽大,近上着,非奴即作客。(是无相也。) 头虽小,方且平。 目虽小,精且明。 鼻虽小,梁柱成。 口虽小,语媚生。如此之人,法主聪明。兼不少衣食。 夫女人共语,未了即面看他,如此之人,必有病也。 夫女人当共人语,手拈衣带者,便低头答者,必有奸淫之事也。 德器歌|五官杂论、听声相行等现在我们还常看到很多相书中提到的许负相耳法等的书,但应该大总分是别人用其名而写的相书。如明代周履靖的许负相法十六篇就传许负中国古代第一女神相许负编辑本段河内郡温城县令家的神奇女儿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国大将军王翦之子王贲率灭燕、代之师攻齐,掳齐王建,迁之共,遂灭齐为郡,天下一并于秦。始皇帝大喜,令天下大庆。同时诏令各地官吏,广征神异祥瑞之事,上奏朝廷。 各地官员遂广征博采,纷纷以本地祥瑞之像上奏。时临兆郡守来报,有大人长五丈,足履六尺,皆夷狄服,凡十二人,见于临兆。始皇大悦,以为喜瑞,令销天下兵器,作金人十二以像之。这年秋,河内郡上奏,该郡温城县令许望之妻赵氏生一女,手握玉块,玉上有文王八卦图隐约可见。此女出生仅百日,即能言,实属神异。始皇闻讯,亦以为吉瑞之兆,令赐许望黄金百镒(一镒为二十两或二十四两),以善养其女。天赐爱女许望得到皇上赏赐,自然感激涕零。他已有三个儿子,正想再添个女儿,不想天随人愿,送子娘娘竟真的给他送了个女儿来。对此,他本已感到心满意足,谁料女儿一出世,便以其怪异之像惊动了皇帝,得到天大的赏赐,怎不令他大喜过望?为了表示对始皇帝的感激之情,他特为女儿取名为“莫负”,意为莫负圣上的隆恩。 许望的妻子生了个得到至高无上的始皇帝御赐的神异女儿,消息很快传遍天下,许多惯于猎奇的人甚至不远千里,专程前来看稀奇。尽管并非所有的人都能如愿,但对于官阶比自己高的人,许望却无法将他们拒之门外。因此,许府门前,每天都是车水马龙,高官显贵络绎不绝,使许望陷于进退两难之地。 经过一段时间的折腾后,那些热衷于前来看稀奇和凑热闹的人才日渐少了起来。这种现象的出现,竟然同莫负的哭声和笑容有关。有关杂说原来,只要莫负未曾入睡,对前来看热闹的人只有两种反应,一是见到某些人后,便大哭不止;一是见到部份人则绽露甜蜜笑容,开始,人们并不以此为意,认为哭与笑,纯属襁褓中的婴儿本能的反应,并无甚么特殊含义。可是,经过一些时日,人们发现,凡是莫负对之大哭不止的人,过不了多久必然会厄运接踵而至,或陡生疾病,或屡遇祸端,或家庭频遭变故,或触犯律条而被判罪。而莫负对之笑容频频者,则喜事连连,不是招财进宝,便是官阶频升。于是,人们醒悟过来,这个女婴有一种天然本领,即可为人看相。凡对之哭者,必然是招灾罹祸之人;而对之笑者,则为吉星高照之人。有人甚至认为,这个神奇的女婴的哭声乃为诅咒之声,谁碰上了,必然灾难临头。为此,那些欲来看稀奇的人闻之无不为之色变,为了不让自己成为诅咒的对象,遂打消了前去看稀奇的念头。于是,许府也就慢慢变得清静起来。 许望为了不辜负始皇帝的期望,对女儿的养护自然不敢稍有疏忽。他见女儿的确是智力超常,便于女儿四岁时,请来一位学富五车的老先生教他识字读书。让教书先生惊奇的是,莫负竟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不到半年,便能认识四千余字,先生十分高兴,便让她背诵课文,她竟过目成诵,凡是教给她的课文,无一不能背诵。后来,先生见莫负经常拿着那片玉块把玩,并时常对着玉块上的文王八卦图发愣,于是,他便向其解释八卦的来历和含义。先生原以为她一定听不懂自己所讲述的一切,谁知她竟听得如醉如痴,兴趣盎然。先生还以为她只是出于好奇,故能集中精力听讲,并不一定理解自己所讲的一切。为了了解她是否听懂了自己讲述的内容,他便向她提了一个问题:“莫负,你听得懂吗?何为易?何为八卦?” 莫负点头道:“懂。易者,变化之理也。易有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就是在少阳、老阳、少阴、老阴这四象之上分别加一阳爻或阴爻所产生的新的八种符号。八卦就是三画卦,三画代表天、地、人三才,其中包含阴阳两种符号。阴阳两种符号的排列次序不同,便形成八个不同的三画卦”天赋异禀先生一听,大为惊诧,他万万没有想到,小小年纪的莫负,竟能用如此简洁的语言,将自己颇费口舌所讲述的内容概括出来。为此,他对许望感叹道:“令爱记性和悟性真乃旷古少见,可惜他不是男儿,否则,定为易学一代宗师!” 莫负听了先生的话,很不服气,对先生说道:“易有三易,曰:连山和归藏、周易。先生仅知周易,却不知连山和归藏。连山又称艮坎;归藏又称坤干。艮为土,土育万物;坤为女、为阴、为母。连山和归藏将艮和坤置于卦首,表明对“后土”和母性的重视。有土,乃有万物;有女方有人类。所以,先生说只有男性方可成为一代宗师,太过偏颇。从我们祖先的观念来看,女人未尝不能成为一代宗师。” 先生听罢莫负所言,大为惊诧,他万万没有料到,年仅十来岁的莫负竟然对连山和归藏亦有所知,而连山和归藏自己并没有向她讲述过,就是自己对其内容也所知甚少。这个神异的女童又是从哪里知道这一切呢?难道她真的是天神下凡? 教书先生自知能力有限,遂向许望提出辞呈。他对许望说道:“令爱具有天人之资,非我等凡夫俗子所能教习之。望大人速为其聘任高人教导为要。当今堪称高人者,除了鬼谷先生之外,便是他的几位高足弟子,如徐福、卢傲、黄石公等。徐福、卢傲已出海为始皇帝寻长生不老之药,鬼谷先生因年事已高不再收徒,只有黄石公尚在颍川归谷山中。黄石公深谙神仙之道,精通三易之秘,擅长相人之术,令爱若能拜其为师,前程将不可限量。”云游四海学本领许望觉得教书先生说得有理,遂携女儿到颍川寻访黄石公。不料黄石公已离开归谷,云游四海去了,人皆不知其踪。父女无奈,只得返回温城,准备另外择师受教。 一日,莫负在大门外玩耍,有一白发老翁上前朝她看了一眼,对她说道:“小妹妹,我口干舌燥,能否给我一口水喝?” 莫负道:“你等着,我进去给你筛茶。”说罢,转身进屋倒茶。 可是,当她端着茶碗从屋里出来时,却不见白发老翁。正当她准备呼唤时,忽然发现门前的一尊石狮的底座上有一卷绢书,上压一石。她忙放下茶碗,拿起绢书看了起来。只见卦皮上写着“心器秘旨”几个大家,旁边写着几行小字:“天道暗,莫负谁?相人者,具慧眼。群雄起,天下乱。慎相之,助君贤。” 莫负连翻数页,全是有关相人之术的决窍。她知道,这位老人乃方外高人,他来讨茶只不过是幌子,目的是给自己赠送此书。他之所以匆匆离去,是不愿向自己暴露他的真实身份。她是个聪明人,意识到这位老翁很可能就是黄石公。为此,她十分感动,立即双膝跪地,对远方遥拜道:“师父,徒儿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 得到心器秘旨后,莫负便潜心阅读,很快就对书中内容了如指掌,并能触类旁通,又将相人术与阴阳八卦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面相八卦、手相八卦。并开始为人看相。她根据白发老翁的指点,知道秦朝即将覆灭,为此,特将自己的名字由“莫负”改为单名“负”。 一次,许负的哥哥正与他的一位朋友在自家门前的一片树林中用弹弓打鸟,许负见了哥哥的这位朋友,朝他仔细打量了一番,说道:“你快回家去!你母亲在家突染重病,若能请医生及时诊治,或许还有救。 哥哥的这位朋友虽然不信,但知道她是个神异的女孩,还是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回家了。回到家里,果见母亲躺在床上,大汗淋漓,呻吟不止,遂立即背上母亲到一家郎中的药铺去诊治。由于诊治及时,终于使母亲转危为安。事后,他带着母亲到许府感谢许负的救命之恩。 此事很快传遍了温城全县。许负善相的本领由是广为人知,都夸她是活神仙。 自此之后,前来找她看相的人便络绎不绝,就连外县的人闻其名,也不顾路途遥远前来找她看相。编辑本段神目识真主,稚口泄天机由于许负善相的名声大震,很快传到咸阳,始皇帝闻知,便令河内郡守送她到咸阳为其看相。许负仿佛早就知道始皇帝要来征召自己似的,事先便同父亲商量,以装病拒不赴召。 等到郡里官员来到温城传旨时,见许负躺在床上,看上去病得不轻,只好失望而回。 许望送走郡里官员后,问女儿道:“皇上前来征召,你为何不去?” 许负道:“天下将大乱,女儿去有何益?” 许望一听,大惊失色道:“你小小年纪,为何讲这种大逆不道的话!?” 许负只是笑了笑,并不作答。 许望怕她年幼,口无遮拦,遂不准她再为他人看相。 城头听声,城外观像,许负一见刘邦便知天下真主已到。 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十月,始皇第四次大巡狩,崩于沙丘。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令事赵高串通左丞查李斯,伪造遗诏,逼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胡亥为二世皇帝。胡亥继位后,在赵高的操纵下,继续大修阿房宫和驰道,大规模出巡,赋税徭役更甚于始皇,终于激起民变。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人陈胜和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吴广在蕲县大泽乡揭竿而起,连下数县,并于同年在陈县(今河南淮阳)建立“张楚”政权。陈胜、吴广起事的消息很快传遍大江南北、各地英雄豪杰纷纷举兵响应。一时之间,天下大乱。 面对这种现实,许望方寸大乱。一方面,他深受皇恩,现在,朝廷有难,他不能坐视不管;另一方面,温城乃区区小县,全县兵丁加起来不过千人,无异于飞蛾扑火,自取灭亡。他的三个儿子都已长大成人,均在司职,老大许忻为县尉,老二许钦和老三许安皆为游徼(主徼巡盗贼之职)。他们都主张自树旗帜响应陈胜义军,与暴秦决裂。 许望却犹豫不决。他找来女儿许负,对她说道:“两年前,你就预言天下将乱,并将名字由莫负改为负。现在,天下果然大乱,你说为父该如何是好?” 许负回答道:“我基本上同意三个哥哥的意见,应与暴秦决裂。不过,在公开决裂之前应尽一切能力招募贤人志士,扩大部队数量,严加训练,以备应急之需。在此之前,不宜马上亮明旗帜。” 许望和三个儿子一听,均表示赞同,决定听从许负的话,扩大队伍,然后再视情况。由于形势紧张,许望父子十分谨慎,一日之内仅于早晚各开城门一次,即使在开门期间,进出人员亦须严格盘查。 翌年春,刘邦率部攻咸阳,路经温城,因听人说温城县令许望为政清廉,深孚人望,而且亦在广募贤能之士,有举兵反秦之意,很想去探个虚实。又听说其女善相,更增加了进城拜访许望一家的欲望。遂将部队驻扎于城外数里处,自己率萧何、周勃、曹参、陈平等人着便装,准备入城看个究竟。可是,当刘邦一行来一东门城楼时,城门已死死关闭。 周勃是个急性子,见城门紧闭,不由朝城楼上的守卫士卒大声叫喊道:“快开城,我们有事要进城” 守门士卒回答道:“有事等下午开城时再来吧!” 陈平叫周勃不要再做声,然后对城楼上喊道:“听说县令大人正在招募人才,我们是来拜访许大人的,快开门吧!” 守城士卒说道:“这是许大人制定的规矩,我们不敢违抗,你们还是等到下午开城门时再进来吧。” 就在此时,许负陪同她的大哥许忻巡城来到东门城楼,听到叫喊声忙朝城下望去,见刘邦等五人个个气度非凡,不由大为惊异,遂对许忻说道:“这五个皆奇人。从适才喊话的两个人的声音来判断,皆有宰相之质,不可怠慢。” 许忻道:“你的意思是开城门让他们进来。?” 许负道:“这五个人绝非是前来应募的,极有可能是陈胜王派来的说客。这样吧,你先让守城士卒开城让我去会会他们,然后再视情况定夺。” 许忻深知妹妹的过人之处,现见她如此讲,自然也觉得这样处理较为妥当。遂命令士兵开门让妹妹进城。 许负出得城来,向刘邦等人自我介绍道:“小女乃温县县令许望之女许负,因父亲事务缠身,所以先让小女前来问问诸位大人所来何事。” 刘邦等人一听她就是那个传得沸沸扬扬的神奇女童,自然兴趣大增。刘邦便对她说道:“本人姓刘,名邦。”说罢,接着又将萧何、曹参、陈平、周勃等人一一作了介绍,然后说道:“今天我们来到贵县,一是拜访许大人,二是慕名请小姐为我们看看相,不知小姐能不能给我们一个面子?” 许负听罢,朝刘邦和萧何、曹参、陈平、周勃各打量一番,露出惊诧的神色,迟迟没有言语。过了半天,才说道:“请诸位大人在此稍等片刻,待小女回城禀告父亲,让他亲自出城迎接诸位。若要看相,等到了城里,小女一定再为诸位大人效命。”刘帮听她如此讲,又想到她适才露出那种神色,不免心下忐忑不安,但她既然叫自己一行在城外等候。也只有如此了。陈平见到刘邦神情惆怅,遂安慰道:“主公不必烦恼,我看许负一定是已为我们都看过相了,知道主公贵不可言,所以才说要让她的父亲亲自出城来迎接我们。” 萧何、曹参和周勃一听陈平这样讲,也都应和道:“护军中尉言之有理!许负一定是觉得主公绝非平常之人” 就在此时,城门忽然大开,只见许负后跟着一位年过四旬的人走出城来,他们的身后跟着三个全副戎装的年轻人。来到刘邦跟前,那个四十多岁的人拱手道:“许某不知是刘将军驾到,有失远迎,得罪!得罪!” 许望对刘邦等人道:“如蒙不弃,尚望刘将军到城里一叙。”说罢,又指着三个年轻人道:“这三位是犬子许忻、许钦和许安” 许忻、许钦、许安立即单膝跪地,向刘邦行礼。刘邦忙将许氏三兄弟扶起,说道:刘某乃慕名而来,怎受得此等大礼?快快请起!” 许望领着刘邦等人进城后,径自来到县衙,让刘邦坐到上位,萧何、曹参、陈平、周勃依次入座。等大家坐定,许望突然拿出县令大印,然后让三个儿子和女儿许负,跪到刘邦跟前,自己双手托举着大印,单膝跪地对刘邦说道:“许望早有投奔义军的愿望,只是投报无门,故迟迟不决。今日刘将军前来,正遂许某夙愿,望刘将军接纳,我许氏父子跟随刘将军鞍前马后以尽绵薄”. 刘邦等人既惊且喜,他们万万没有料到,许望竟然会在初次见面便作出如此决定。刘邦知道,许望虽为一个小小的县令,但因其女出生时的祥瑞之兆而深受秦始皇的恩宠,现在竟然毫无顾虑地要归附自己,觉得于情于理有悖。为了进一步试探其是否属于心甘情愿,便佯作谦恭地对许望说道:“请许大人千万不要多心,我等此次来温县,一是慕名前来拜访;二是想请令爱为我们看看相,除此之外,另无他意。”说罢,他扶起许望,接着说道:“若许大人对我等心存疑虑,我等马上离去” 许望说道:“刘将军多虑了,我许望虽为秦朝小吏,也曾仰受始皇帝隆恩,但自从始皇帝崩天后,胡亥在奸佞赵高操纵之下,弑兄篡逆,罪恶滔天。他继位之后,横征暴敛,枉杀忠良,令人发指。我许望虽然鲁钝,但两眼尚能辩别是非。我决定携子投奔刘将军,决非一时之冲动” 刘邦听罢,知道他所言绝非假话,于是,他又问道:“现在天下大乱,英雄辈出,许大人何以独独看中刘某?” 许望笑道:“良禽择木而栖,我许望自然也要择主而事。至于为何独择将军,这还要从小女为各位看相说起了” 刘邦一听,情不自禁地叫了起来:“看相?可是许小姐并未给我们看呀!?” 许负说道:“我和长兄在城楼巡视,忽听周勃将军和陈平将军的喊话声,知二公乃贵人也,其后必为辅政之人,遂出城拜会诸公。见过刘将军和萧、曹、陈、周四位大人,不由大惊。许负虽然年幼,但深得相人秘旨,见刘将军龙行虎步,日角插天,乃帝王之表;又见萧大人、曹大人、陈大人和周大人皆有位极人臣之像,知道贵人临幸我温城偏僻之地,真乃我们许家之幸也。故请家父亲自出迎。因我知父亲早蓄叛秦之志,故劝说父亲和兄长投奔刘将军” 刘邦听罢许负之言,乃大喜。于是,对许望说道:“既然许大人抬爱,刘某便恭敬不如从命,从今以后,我们就同心协力,除暴秦,安万民!” 许望亦大喜,对刘邦说道:“我手下经过扩军,已有两千余众,悉交刘将军” 萧何对刘邦说道:“温县虽小,但为通往咸阳的咽喉之地,我认为应仍由许大人留守,以为策应。” 刘邦点头表示赞同,遂对许望说道:“你暂时不要随军行动,仍留温县。可从两千兵丁中分出一千人,由贵公子许忻率领,随我去攻打咸阳。令爱乃巾帼英雄,暂时辅助你,待战事稍有些眉目,我自会前来征召。他日我刘某若真如令爱所言取得天下,再行封赏。” 吃过午饭后,刘邦便令许忻率领一千余众随自己一道返回行营。编辑本段神相出山,助刘邦治天下助刘邦、吕后选秀同年,陈胜败亡,刘邦成为反秦的主力之一。两年后,刘邦率部攻占咸阳,后被项羽封为汉王。随后便同项羽进行了长达数年的争夺皇位战争。终于于高祖五年(前202年)即皇帝位。 刘邦登基后,没有忘记许负和她的父兄,立即封许望为温城侯,封许负为鸣雌亭侯,她的三位兄长均封为将军。 汉高祖刘邦即位后,便诏令各分封国选送本地年满十三岁以上,二十岁以下娴淑端丽的未婚良家女子10-20名到咸阳集中,以备宫选,凡经宫廷官员和相师看中者,载还后宫,然后经皇帝、皇后挑选优秀者,视情况封为妃子、贵人。 刘邦和吕后都十分相信相人之术,因此,在挑选嫔妃时,集中了全国知名的大相师担任选官。许负自然成为高祖选秀的相师班子中的首席大相师。 吕后对刘邦选妃一事虽然心中别有一番醋意,但碍于宫廷礼仪和法度,自然不便反对,不过,她却另有谋划。她知道,皇帝选嫔妃和宫娥,既是供皇帝玩乐,又是寻找为皇帝生儿育女的工具,不管出于何种目的,被选上来的妃子和宫娥,都将是自己潜在的对手,她们所生的皇子都将对自己儿子的皇位是一种潜在的威胁,在无法阻止皇上选择嫔妃和宫娥的情况下,就只能寄希望所选的女子,特别是被选上的妃子和贵人,最好是自己的亲戚或死党的女儿,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对自己的威胁。为此,她决定对参加挑选嫔妃和宫娥的几个大相师进行拉拢和控制,使他们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参加选秀的大相师共有四人,除许负外,其它三人在自己的恩赏利诱之下,已经表示要完全按照她的旨意办事。所以,她的重点便放在了许负的身上。意欲拉拢要想把许负拉入自己的死党范围,并非易事。因为她是高祖非常器重的人,虽然才十九岁,又是女性,却被封为鸣雌亭侯,要让她做有违高祖心愿之事,只怕很难。于是,她找来可以称得上是自己死党的审食其商量拉拢许负的办法。 审食其与刘邦同为沛县人,刘邦起事后,为刘邦舍人。在项刘争斗中,审食其和吕后同时被项羽俘虏,也许是患难见真情吧,自此之后,审食其便成为吕后的亲信,而吕后则将其视为心腹和智囊,每有难决之事,必与之相商。现在,吕后派人找他,审食其自然知道所为何事,因此,他来到后宫,不等吕后开口,便说道:“皇后传下官来,一定是皇上选秀之事”吕后一听,说道:“辟阳侯真可谓是神机妙算。既然你已经知道我的心事,想必早有良策了?” 审食其道:“选秀乃皇上既定的有关社稷的大政,是无法阻止的,关键是要把握好所选的嫔妃一定要是与皇后同心同德的人。据微臣所知,皇后吕氏家族中已选送了不少美女。如果所选的妃子和贵人是吕氏家族中人,皇后便可无忧了。” 吕后道:“这一切我均有所考虑,但能决定选谁与不选谁的,全在四个大相师。而首席相师是许负,我担心她不会按照我的意旨办事呀!” 审食其道:“那就想方设法将她争取过来为皇后千岁所用呀!” 吕后道:“我亦有此意,只是她年轻气盛,要想拉拢她,恐怕难以如愿呀!” 审食其道:“在四个大相师中,只有许负和吕复最年轻,而且两人均未婚配,吕复是吕后的人,若能让吕复和许负成婚,控制许负就不成问题了。所以,微臣认为,如果能通过皇上出面为二人赐婚,许负一定会感恩不尽。” 吕后听罢,高兴地说:“还是你脑子灵活好用,就按你的办!”当天,吕后便以请许负看相为由,将许负传到后宫。 许负行过跪拜礼之后,吕后便叫她坐到自己的身边,对她说道:“你为皇上及诸多大臣都看过相,皆奇验。今哀家传你来,就是想请你也给我看看相。” “虽然如此,但俗话说得好,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哀家今年才三十九岁,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怎么会没有什么可说的呢?你就照直讲吧,哀家不会为难你的。” 许负问道:“不知娘娘欲问何事?” 吕后道:“比如说,哀家能活到多少岁数?会不会遭人暗算等等,你大胆讲,哀家不会怪罪于你的。” 许负说道:“皇上为天,皇后为地,娘娘虽小皇上十五岁,寿考却能与天齐。” 吕后问道:“你的意思是不是说,万一皇上崩天之后,我还有十五岁的寿?” 许负点头称是。 吕后又问道:“从今以后,我的吉凶又如何呢?”许负道:“娘娘乃龙凤之姿,吉凶自不言而喻。不过,娘娘阳刚之气太过,恐以后杀戮太多,有损娘娘后世懿名。” 吕后听罢,笑了笑,说道:“哀家乃后宫之主,怎么会杀戮太多好了,你的这些话我记在心中便是,万万不可在外传播。” 许负道:“微臣乃胡说八道,怎会在外传播?娘娘请放心,许负谨遵教诲就是。” 吕后道:“你今年已经十九岁了,有意中人吗?要不要我替你物色一个如意郎君?” 许负一惊,忙说道:“微臣尚不打算考虑此事,谢谢娘娘美意。” 吕后还以为她是害羞,说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好了,今天我们就谈到这里,以后常来后宫坐坐,你见多识广,哀家也需要有人陪着说说话。” 许负回答道:“只要娘娘高兴,微臣会随叫随到!” 经过这次会见,吕后深感许负是个难得的人才,更坚定了将许负拉入自己的小圈子之心。于是,送走许负之后,她便跑到刘邦那里,对他说道:“妾于今日让许负看相,言妾寿与皇上相同,不知准不准?若准,妾当为寡一十五年,想来也十分可悲。” 刘邦道:“此女乃神异之人,所言必不谬。当初见朕和萧相国等人,即言吾必为天下主,数年后即应验其言。加之有劝其父兄助朕之功,故朕才破例封她为鸣雌亭侯,兼管天下方术之士。如果朕驾崩后,你还有十五年寿命,朕可以放心而去了。有你辅佐新帝,自然天下太平,虽寡,亦不足悲也。” 吕后说道:“皇上所言甚是,妾当铭记于心。”她说罢,望了望刘邦,见其满脸和悦之色,便将话题一转,说道:“鸣雌亭侯已经是近二十岁的人,女子到了这个年龄尚未许人,已不多见。皇上是不是应该关心关心?” 刘邦道:“你是不是想当媒人?” 吕后道:“许负善相,人人皆知,但奴婢之吕家祖传相法也是人所共知的。当初,妾父率领全家到沛县县令军避仇,见陛下天相奇特,认为将贵不可言,所以才将奴婢许以为妻” 刘邦听了吕后的话,自然也回忆起当年之事,遂饶有兴趣地说道:“当年你父吕公到沛县令家,沛县所有官吏和士绅听说,纷纷前往拜贺,当时萧相国主掌宴会,规定贺礼不满一千钱的坐堂下。朕当是为泗水亭长,所积有限,岂能为坐党上而送千钱!但又不愿被安排到堂下,遂谎称送贺礼万钱,直入堂上。谁知与宴者多知朕为人小气,欲将朕拦住不准入内。就在此时,你父径直向我奔来,躬身礼迎,邀之上座。他说:你就是刘季吧?吾少好相人术,相人多矣,但无如季相者!当时,沛县令曾托人欲聘你为妻,但你父却不顾你母亲的反对,偏将你许配于朕。从这件事看,岳父大人确系善相之人。” 吕后道:“现在,吕家得家父真传者惟吾兄吕禄之子吕复,对吕复的相技,皇上亦赞赏有加。吕复现在尚未婚配,臣妾的意思是,如果皇上同意,可将许负许配吕复为妻。” 刘邦听罢,大笑道:“这个主意倒不错,他们二人不但同为大相师,而且年龄也相当。只怕许负不会同意呀!” 吕后道:“只要皇上认为此事可为,何不为他们赐婚?许负对皇上忠心不二,只要是皇上出面,她岂有不同意之理?” 刘邦想了想,说道:“等朕同温城侯商量一下再说吧!”吕后回到后宫,立即将审食其召来,要他速到许府上说媒。 审食其到了许府,将皇上和皇后为吕复求聘许负的意思告诉许望,要他说服女儿许负,一定要同意婚事,不辜负皇上和皇后想玉成这桩美好姻缘的苦心。 许望夫妇本来就对女儿的婚姻大事倍感焦虑,现得知皇上和皇后欲将其许配给吕复,自然大喜过望。所以,当高祖皇帝提及此事时,他们便一口答应了。 高祖皇帝见许望夫妇一口应承,自然以为许负也会同意,遂颁诏为吕复和许负赐婚。 许负得知消息后,知道是吕后从中撮合,其意无非是要将自己拉进她那个用心良苦的小圈子里,达到利用自己的目的。为此,她决定去找高祖皇帝,谢绝这桩婚事。但是,没有等到她去见皇帝陛下,高祖赐婚的诏书便已下达了。于是,她只好上书,说自己已有意中人。此人亦为善相之人,且相技不在自己这下。如果皇上和皇后一定要自己嫁给吕复,吕复的相人之术必须超过此人方可。 刘邦接到呈表,虽然颇感意外,但因宫廷选秀在即,而许负又是选秀班子中的首席大相师,他也不愿意因许岁“抗旨”对其进行处罚,以免因小失大。同时,他也隐隐约约感到,吕后在这种时候突然对许负关心起来,而且想将许负许配给她的侄儿,不能说她不是别有用心。而且,许负之所以拒不遵旨,很可能就是因为她已经意识到吕后的这层用心。 为此,刘邦考虑再三,决定准许负奏请,让吕复同许负所说的自己的“意中人”比试相技。如此一来,既可不让吕后丢面子,又可借此考察一下许负的“意中人”相技到底如何。若许负的“意中人”确如她所说,相技不亚于她,朝廷岂不是又得一相人之良材!裴钺、周勃比试吕后得知这一消息,大由大为震惊,她万万没有料到皇上竟然对许负的抗旨不责不罚,反而从其所请,同意让吕复与许负的“意中人”比试相技!但是,既然皇上主意已定,她自然不好表示反好了。而且,她不相信吕复会败在许负的那个名不见经传的“意中人”的手下。 刘邦见吕后没有对比试相技之事表示反对,便让萧何、陈平和审食其商定比试办法、时间等一系列问题。 刘邦吩咐,因各地美女已纷纷来咸阳集中,为了不影响选秀进程,吕复和许负的“意中人”的比试应尽快举行。为了公正起见,出题的主试官员确定比试项目后,便住在宫中,不得随意走动,以防作弊。 按照刘邦的旨意,比试定在未央宫。 这一天,早朝之后,刘邦将文武百官留下,又派人将吕后请来观看比试。当吕复和许负的“意中人”出现在皇宫时,人们才发现,许负的“意中人”原来就是鸣雌亭侯府上的一名簿记,姓裴名钺。 裴钺的父亲是秦朝的一名博士,虽然在“焚书坑儒”中幸免于难,但他已从中看到秦帝国必不能长久,遂携家小隐居商洛山中,潜心研究“姑布子卿术”和周易。 姑布子卿是春秋时期人,由于其相术高明,影响很大,后世相术士便将他奉为相人术之祖,相人术也就被后人称为姑布子卿术。 裴钺由于长年随父居于深山老林,尽管有父亲的精心传授和自己的潜心钻研,对占卜和相人之术深得其旨,但因实践不多,仍感到有所欠缺。后在父亲的支持下,决定走出商洛,一方面寻访英雄豪杰,一方面以相术广交朋友。当他听人说许负是当今神查,遂只身来到温县,以求许负为自己看相为由拜访许负。许负一见裴钺,便知他是身怀绝技的方外之人,与之竟谈终日,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裴钺经过与许负的畅谈,对其精湛的相术和高深的相理佩服得五体投地,坚决要拜许负为师。许负认为自己年龄比裴钺小好几岁,不同意以师徒相称。在征得父母双亲的同意后,许负与裴钺结拜为兄妹。许望见二人相处甚为融洽,且极有分寸,也并不在意,以为他们纯粹是出于对相人之术的痴迷而趣味相投呢! 刘邦、吕后以及萧何、陈平和审食其见许负所谓的意中人原来是一个二十四五岁的文弱书生,而且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人,自然都感到诧异,他的相技能与吕复同日而语吗?吕后和审食其见了裴钺,不由暗自欣喜,他们相信像裴钺这样一个无名之辈,绝对不是吕复的对手,因此,对吕复的胜算充满了信心。 刘邦对许负说道:“今天的比试可是你的主意,若是裴钺输了,你可就是吕复的媳妇了,到时可不能反悔呀!” 许负道:“绝不反悔!” 刘邦说道:“那好,今天朕便当一回裁判!”说罢,便对萧何、陈平和审食其示意道:那就开始吧!” 萧何便将比试的方式、原则予以宣布:比试分三场,一场相声;一场揣骨;一场射覆。以所试项目一一记分,分数高出者为胜。为了便于评判,相声、揣骨均只讲被试者的过去和现在,不测未来。比试的两人均须将两眼蒙住,以防作弊。 比试开始了,二人的眼睛均被黑布蒙住。第一场为相声。吕复先试。 只见一个太监从大殿后门走了进来,脚步轻缓,走到吕复和裴钺跟前后,突然叫了一声:“吕大相师,你好哇!” 太监退至一旁站立,吕复沉思片刻,说道:“此人年约二十五六岁,当为宫中太监。” 萧何见吕复不再讲话了,便对他问道:“还有什么要讲的吗?” 吕复摇头道:“就这些了。” 萧何遂对裴钺道:“请裴公子亦为此人相一相吧!” 裴钺道:“适才吕大人虽然道出此人为太监,但对年龄的判断却颇有误差。依我看,此人年龄当在二十岁又三个月。此人少小失怙,由寡母抚养并供其读书。一十八岁这一年,因欠债倍受豪家欺凌,遂愤而自宫,自荐于朝,始得入宫当奴。此人话语中卑恭有亢进之音,必受重用。” 裴钺说罢,知这个太监身世者都大为惊诧;不知者则将信将疑。萧何遂对这个太监问道:“裴公子所言属实否?“ 太监道:“一如所言,真是神了!” 萧何同陈平、审食其商议之后,说道:“第一场的比试继续进行!”说罢,便拍了拍巴掌,喊道:“下一个出场!” 只见一个年轻俊秀的侍卫走了出来,尽管他轻轻踏步而行,但脚步依然清脆有声。他走到裴钺面前,装着女人的腔调对裴钺说道:“裴公子,奴婢这厢有礼了!” 他说罢,便站到一旁,不再吭声。 裴钺未作过多的思考,开口说道:“此人虽然故作鹤步鼠行,但难掩其阳刚之履;虽作女腔自称奴婢,但阴柔之声却无法遮盖咄咄之阳气,因此,可以断定,此人必为男子,且系习武之人。现应是宫中侍卫,年不过二十七岁。此人生性诙谐,机敏过人,深为吾皇器重,当为五品官阶。其父必为开国功臣,故能少年得意。” 裴钺讲完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