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问题:1, 中国封建社会为什么能延续2000年之久?2, 农民起义对封建社会的意义是什么3, 资本主义萌芽是否真的存在?4, 如果没有外来文明的入侵,我们会沿着什么样的路线前进?是否会独立发展到类似与西方器物文明的社会?1:中国封建社会为什么能延续2000年之久? 中国社会在公元前221年到民国建立之间长达2000余年的时间里,其政治,经济结构一直没什么大的改变,从政治体制,到经济体制,呈现出一种惊人的稳定。譬如,自秦一统六合后,统一一直是社会的主调。纵使社会存在过大的分裂,如三国,南北朝,五代。但统一一直是各个统治者所追寻的终极目标。秦的伟大,不是建立了统一的中央王朝,就本身来说,秦的统一其实很脆弱,秦享国二世而亡,后来虽说汉承秦制,但在汉初期,并没有完全采用郡县制,而是采用的郡县制与封国制结合的体制。这可以看作是一种开国帝王与建国功臣之间力量的平衡而达成的妥协。但如果我们换个方向考虑可得出另一个结论,郡县制下的君主权力与封国制下君主权力不可同日而语。封国制下,君主更像是一个虚君,一个象征意义的符号,本身对整个天下实质上是缺乏控制力的。而郡县制下,君主可以通过对郡县官员的任命实现对天下的控制。在汉初,刘家天下的合法性一直没能确立,所以才有了“母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父太公往视,则见交龙于上。已而有娠,遂产高祖。”,“左股有七十二黑子”这样神秘主义色彩浓厚的描述。汉室合法性的确立没完成,这可以看作郡县制推行的一个不小的阻力。事情的解决要到汉武帝时期才解决。汉初以法家取天下,文景时又推崇道教学说,那为何到武帝时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个直接的理由是董仲舒上“天人三策”,很好的解决了统治合法性问题。儒家则对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祖先崇拜部分进行系统的理论上的阐述。把孝作为最高道德标准,仁作为人格塑造的核心。不崇尚武力解决问题的方式,要求以礼待人,以理服人。这些都很好的起到了塑造一个稳定,文雅社会的作用。儒家能得到历代统治者的青睐不是偶然,而是改造后的儒家学说很好的解决了统治秩序问题。他成功的将我们对祖先的崇拜与对国家,君王的忠诚结合起来。君臣关系比拟父子关系,天子受命于天,又是普天之下所有臣民的君父,侍奉君主要像侍奉父亲一样。传统文化中对家族,父亲的忠诚放大为对朝廷,君王的忠诚。并且,最重要的是这种忠诚是单方面的,就像不能由于父的不慈而子可以不孝一样,臣民不能由于君王的不德而心有怨恨,更不能起不臣之心。这样看起来很无理的要求却是统治者所喜欢的。由此观之,儒家学说独尊天下是一种必然。信奉儒家学说的儒生构成了各个时代官僚队伍最基本的组成人员,他们可能不熟悉法规,可能不能及时得到朝廷的及时行政指令,但他们却可以根据儒家的经典学说,以仁义和道德标准为核心处理政务,这样一只力量的存在能很有效的保证社会最基本的稳定。儒家学说是稳定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则可以归结于我们所处的地理位置。中国封建王朝的统治中心千年以来一直很稳定,北达草原,西至大漠,西南到横断山脉,南到热带丛林,东边是大海。换句话说,我们早就达到了我们扩张的极限。不是我们千年以来固步自封,不思开疆拓土,而是这已是我们农耕文明可以进行农业生产的所有地区。在我们统治中心以外是一些游牧民族,他们建立的强大的军事政权的确给过我们很大的麻烦,甚至成功的入主中原。但从根本上来说,他们的文明与我们不是一个档次的。文化的交流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单向的。他们的文明一旦与我们接触,被同化的命运便是不可避免的,晋末,匈奴刘渊建汉,在登基诏书中将高祖,光武,昭烈作为其先主,写到“宗庙之不血食年”,完全以他们后人自居。后来契丹皇帝也在太原以汉礼登基建辽,金国的都城也一步步南迁。这些都可以说明对游牧民族来说,汉化是不可避免的。这样对汉民族来说,是幸运还是不幸?我们可以被打败,但永远不会被征服,我们于军事上可能是失败者,但我们的文明却总是以征服者的姿态出现。另一方面看我们没能与一个同样伟大的文明进行交流,导致我们一直徘徊不前,孔孟先贤不可逾越,后世越来越趋于对内保守,对外自大。当另一个强有力的文明突然来临我们的表现是那么难堪,如此岂非大不幸?2:农民起义对封建社会的意义是什么“天下本无姓,能人自取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彼可取而代之”“大丈夫生当如此”之类激荡着无数中国人的状语豪言,于是我们有了世界上最多的起义和造反。这在其它文化中几乎是不可想象的。这是为什么?是我们有太多刁民?是皇权不够强大?恰恰相反,在我看来造反如此之多的原因恰恰是皇权太过强大。在中国皇权本来就缺乏一种神圣感,当皇帝是谁都可以想的,孙悟空不是说过吗“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呵呵,都知道换届了。与之相对的是西方的皇权神圣感要大大强于东方。皇帝就是这个家族的,其他的人想都不会想,现在的英国王室跟几百年前的王室多多少少有些亲戚关系。当年克伦威尔当上护国主,又规定了护国主可以世袭,跟国王一不之遥,可就是这一步就一直跨不过去。东西方的这点差异很有意思。 神圣性是少了点,但不影响他们拥有至高的权力,这种权力缺乏足够的力量进行制约。更多的是靠皇帝自身的道德水平以及身边大臣的劝诫,而这种劝诫又要明君,贤臣二者缺一不可。这样理想的情况自然是少之又少。所以一旦出现个强势的,而又不注意民生的君主,这个王朝的覆灭就指日可待了,譬如秦始皇,隋炀帝。与欧洲相比,我们的地主要不幸的多,他们拥有经济地位,但没有较高的政治地位,欧洲封建主可以充当国王与农民之间的缓冲地带,而在中国地主阶级是没有能力充当这种作用,一旦他们显示出这样的能力,君主就将以“抑兼并”的名义对豪强进行打击。在中国充当这样作用的是官僚阶层,但官僚阶层缺乏自己独自的力量,他们的力量要依附于皇权才能体现。加上皇帝本身就是官僚阶层的总头头,因此这样的缓冲作用其实是很弱的。在地主与官僚阶级都不可以靠的情况下,农民只有依靠自身的力量进行抗争。回顾历史,中国农民起义有两个特点,一是我们起义规模太大,破坏力太强。二是,数量虽大,取得最后胜利的却是寥寥无几。先看第一点,留意过中国各个时代的人口数量,人口在西汉最高为6000万,东汉为最高为5000万,隋最高为4600万,唐在4000至5000之间。三国时期的人口一直被人们所争议,最少的估计是500到600万之间,最乐观是估计也只有1700万,在这里感叹下战争的惨烈。上述数据估计不是最准确的,但也可见一斑。人口哪里去了,相信大多数死于惨烈的战乱之中,这些战争虽不全是农民起义,但不可否认的是,历次大战都是由农民起义而始。秦末陈胜吴广,西汉赤眉,东汉黄巾,唐黄巢,等等,不一而足。由人口分析,似乎可以发现中国历史人口最高峰很长时间一直是5000-6000万之间,到达这样的人口后不久,战争就爆发了。是不是可以这样说,我们的生产能力只能养活这个数量的人口,再多,社会将出现各种危机,而缓解这些危机最好的办法就是降低人口数目,而降低人口数目最好的办法就是战争。战争不自觉的起到了调节人口的作用。第二点,成功的农民起义只有两次,刘邦与朱元璋。他们也有共同的特点。一,都不是首事之人,刘邦之前有陈胜,朱元璋之前有韩林儿等人。第二,他们进行的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农民战争,刘邦还包括着六国的复国运动,朱元璋还有驱逐外族的意义。这样为他们的成功增添了砝码。而其他的起义都以失败而终。为何?农民是中国力量最大的阶级,但他们有足够的能力推翻旧秩序,却没有能力建设一个新了秩序。几乎所有的农民起义都提出过“均贫富”,但这根本就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诸如”闯王来了不纳粮”之类更是没有丝毫可行性。加上农民领袖素质不高,对权力缺乏足够能力掌控,祸起萧墙见诸于史册的比比皆是。在农民起义成功的将旧秩序弄的千疮百孔后,出来收拾惨剧,顺便夺取胜利果实的大多是前朝豪门,而士大夫阶层也大都投靠他们以希冀社会秩序的重建。而无论是前朝豪门还是士大夫都可以看作统治阶层内部力量,因此可以看作他们借助农民起义之手完成了权力的更新换代。也只局限于此了,而产生不了其他新的东西。3:萌芽与如果没有外来文明的入侵,我们会沿着什么样的路线前进?是否会独立发展到类似与西方器物文明的社会?假如没有外来文明的干扰,中华文明是否会发展成另外一种结果?具体一些就是是否可能出现西方的物质文明社会?很多人认为是的,西方化的社会是每种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有没有想过东西方本来就是两种不同的文明,简单的说我们的文明趋于感性,有时候显得不够严谨,而西方相比而言更加注重逻辑。东西方本来就是两种不同的文明,不同的种子,不同的土壤,不同的环境,怎么会有相同的果实出现?很多人都说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江南,高度发达的纺织业使得雇佣工人和工场主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具备。如果说这些就是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的话,那么我们的萌芽产生就不是明代了,而是更早。这样的情况在史书上早有记载。但是相对于生产关系,技术的革新导致的生产力的提高更为重要。但中华文明的性格使得类似于西方器物文明的社会的建立根本是不可能的。中国太多的智慧被用到了人际关系的调节上了,那些最聪明的头脑都耗费在一些虚幻的东西上了。工匠的智慧,奇妙的构想都被认为是雕虫小技,在主流社会中是得不到应有的尊敬的。那些伟大的科技先行者们,如沈括,郦道元.对他们的高度评价都是我们这些后人给的,在他们的社会,他们的地位,所得到的尊重会比苏东坡高吗?宋明发达的商业一直是很多人以之为傲的,但一个商业社会是不可能在古代的中国建立起来的。中国古代不乏商业奇才,晋商,徽商,传说中的陶朱公.但当这些天才们撒手人世后他们的事业也随之走道了尽头。“士农工商”,即便拥有巨额的财富商人的社会地位不会太高,充斥于史书的是发财后的商人们不是全力的进行再投资,而是购买良田美宅,他们的后代也是走进了学堂奔功名去了,他们的父辈们也是希望他们这样做,以期洗掉身上的“铜臭气”。于是不可避免的,一个或许已初具规模的商业帝国在他们死后便土崩瓦解。而没有一个在社会上处于强势地位的商业阶层,中国怎么可能独立走上类似于西方的资本主义的道路。这就是我们的萌芽为什么只能是永远的萌芽,就像西西菲斯,推着那块石头,总是在要到达顶峰的时候,石头落下,然后一个又一个的轮回。1421中国发现世界是一个英国人的书,重点在于说明在西方人之前中国的郑和就已周游了世界,完成了环球的探险。而在去年的中央电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公共管理职位面试模拟题及答案深度解析
- 2025年供销社农资配送中心招聘面试题难点解析及应对方法
- 拉弯机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大数据展现平台合作协议书
- 抢救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家用厨房电器具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重组抗原诊断试剂项目建议书
- 2025年石英玻璃纤维套管项目合作计划书
- 抗菌素使用课件
- 高2024级2025年秋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 2025年贵州蔬菜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1月浙江省高二物理学业水平考试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广东专插本《管理学》真题及答案(2024-2025)
- 茶马古道文化研究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环境检测与监测赛项)考试题库(含答案)
- 南京工业大学甲醇制氢工艺设计(反应器)
- 医疗废物处理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中考语文阅读复习:理解词语含义(含练习题及答案)
- 公务员2020年国考《申论》真题及答案(地市级)
- 4 少让父母为我操心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
- 三农村电商创业融资指导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