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手工艺.doc_第1页
最美手工艺.doc_第2页
最美手工艺.doc_第3页
最美手工艺.doc_第4页
最美手工艺.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美手工艺南京绒花南京绒花的历史十分悠久,谐音“荣华”,是中华富贵文化的代表。相传早在唐代武则天时便被列为皇室贡品。清末民初流入民间,主要在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及际逢婚嫁喜事时佩戴绒花。曾是王室贵族和百姓人家都非常喜爱并且广泛使用的吉祥饰物。清康熙、乾隆年间南京绒花的制作生产进入了鼎盛时期。清廷特设“江宁织造局”,专办宫廷织物的采买事宜。当时官府设有七作二房,七作:银作、铜作、衣作、染作、花作、绣作、皮作,二房:帽儿房和针线房。所有向朝廷进贡的绒花皆出自“花作”技术最拔尖的能工巧匠,而江宁织造署便有人专司采购绒花,由“挑行”运送京城,这在红楼梦里也有记载,“宫里作的新鲜样法堆纱花儿”,给姑娘们送喜花,就是指的南京绒花。绒花是一种以蚕丝为主要原料的手工饰品,民间艺人利用蚕丝的下脚料,进行分类,捻丝、脱脂、染色、钩条、传粘,敷于细细铜丝之上,搓成粗细不等的绒条,然后对各色绒条进行连接、围卷、造型、打尖、传粘、装配、修剪等一系列繁杂的加工,遂制成五彩缤纷的绒花。小至姑娘鬓发上的簪花、头饰,大至贵妃娘娘头上凤冠。一时间应市场需要,涌现出鬓头花、胸花、帽花、罩花、戏剧花等诸多品种,色彩以大红、粉红为主,中绿为辅,以黄点缀,明快而富丽。其艺术特点乃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塑造简练生动的形象。 清康熙、乾隆年间南京的三山街至长乐路一带,曾是热闹非凡的“花市大街”,是绒花的海洋,经营绒花的店铺盛极一时。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南京绒花的制作以家庭作坊为主制作绒花的工业主要分布于城南门东、门西地区,以马巷铜作坊、上浮桥等地段为多,全城约有四十多户,马巷就有三家有名的业户:“柯恒泰”、“张义泰”、“马荣兴”。其中,出身绒花世家,六代从事绒花工艺的吴长泉最早就是“张义泰”的学徒,著名的绒花老艺人周家凤12岁时从乡下(江宁县龙都镇东家村)来到南京学艺,也是在“张义泰”拜师于吴长泉。与周家凤同时有名的绒花艺人还有来自扬州绒花世家的王家太。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南京市绒花厂倒闭。目前仅位于南京甘家大院南京民俗博物馆的赵树宪绒花工作室具有全套绒花工艺操作和设计能力,2006年南京绒花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在南京举行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