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光利器EF 50 1.2L.doc_第1页
弱光利器EF 50 1.2L.doc_第2页
弱光利器EF 50 1.2L.doc_第3页
弱光利器EF 50 1.2L.doc_第4页
弱光利器EF 50 1.2L.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弱光利器EF 50/1.2L发表日期:2012-11-27 摄影器材:佳能(CANON)Eos 5D Mark II购入佳能 EF 50 1.2L镜头后,面对对此镜毁誉参半的评价,特搜集了色影无忌等相关论坛上对此镜特性的描述,感觉此镜对摄影师来讲绝对是一枚极富挑战性的镜头。/thread-413746-1-1-1.htmlEF50/F1.2L俱乐部 第一期/showthread.php?threadid=565624EF50/F1.2L:新兄弟连之“风雨欲来”50L的特性和使用经验(第一期)佳能日本官方网站介绍说这是一款“肖像镜头”,可以在室内和弱光环境下可以手持拍摄的一款镜头A此镜头最具魅力的成像光圈是F1.4F2.2,在此光圈下,可以呈现独特的虚化和柔和影像B此镜头分辨率最高的光圈值是F2.8F4C此镜头的实际分辨率下降是从F8开始的,到F11绝对的差,所以讲是一款只适合大光圈拍摄的镜头D此镜头最佳成像距离是0.45米3.5米,8米以后请放弃拍摄E此镜头如果需要在F1.2F1.8时按常规中心对焦锁定重新移动构图操作的话,在3米内可能会产生对焦误差(余弦误差),需要练习掌握后避免F此镜头在强光线下拍摄无特点,和低一级镜头区别不大,要避免在光线直射(午间)的情况下拍摄G此镜头适合在光线斜射时拍摄时比较有特点,光影对比明显,甚至逆光下,都有好的表现H在室内拍摄,要尽量避免在日光灯下拍摄,色彩效果不好,很惨白I拍摄是要注意主体和背景的纵深感,背景不要太亮(亮度不要超过主体),也不要太暗J用此头拍摄一定要主题鲜明,构图内的元素不要太零碎,充分利用浅景深来表达主体是此头的特性K此头因为是数码优化镀膜的关系,所以色彩表现很有特色,浓墨重彩的味道里又带有一点古朴的韵味,在光线恰当的情况下表现民俗和环境人像很有味道,据有朋友说有“德头的味道”L此头在短距离(10米左右,易短不易长)成像,层次分明,用色调和影调搭配可以强化这种效果M此头拍摄的画面对比度很高,拍摄大对比度景物时易减些曝光来避免高光区曝掉N在相同光圈下,此头的景深要比低一级的镜头(EF50/1.4)浅很多,估计达到一档,刚开始用觉得很难控制,和85/1.2一样,是属于利用光圈来主要控制景深的那种镜头(上摄影课老师说过影响景深的三个要素:焦距、物距和光圈,其中影响力最小的是光圈,简直微乎其微,但501.2颠覆了这种说法),实事证明,从光圈大于1.8开始,光圈对景深的影响力就会几何倍数的增长,比如24/1.4O在5DII上没有发觉跑焦现象,在40D上轻微跑焦P此头在弱光下近距离对焦很慢,需要耐心,3.5米以上对焦非常快= = = = =xuliangshey:谈一些对这个镜头的使用体会【对焦】相机5D2,用LV对焦(即通过液晶屏取景并对焦,LV对焦速度慢,通常1、2秒开外,但精度较高,因为可以放大后手动微调,由于可以所见即所得,所以绝对不会出现跑焦问题。如果摆拍或者拍摄微距最好加脚架,用LV对焦,手动校准),完全是100%的精确对焦,不管是F1.2还是小光圈。自动对焦1米以内就看是拍什么了,不是相机和镜头的问题,主要是机器不知道你需要哪里是精确的对焦点,点点的面积太小了,光线的离散性使对焦点偏离,如拍一块测试板,完全靠谱。F1.6以上景深大了,对焦就精确了,如果是需要准确对焦,全部OK。【色彩】F1.2-F2.0,色彩氛围和漂亮的焦外有莱卡M50/1的感觉,暗部过渡柔顺,特喜欢,F2.0以上色彩空间开始体现,有立体感的色彩,因为是CMOS的流畅,只是有点立体感,如果是一块全幅的CCD,那就是胶片的画质,试过佳能600W像素CCD的老相机,就是图质稍微薄一点,其他的都比CMOS的好。【锐度和分辨率】F1.2-F2.0有佳能24-70L的锐度,但解析和分辨率绝对超越变焦镜头,F3.5以上锐不可挡,而且是有层次的锐利度,拍风光绝对的耐看,由于色彩的空间感大,图片很洋气,佳能的色调有点像柯达的E100VS胶片的感觉(M9其实很像富士胶片的色调)NIKON 什么都不像,比较真实,需要什么自己调,所以不用后期调整的朋友都说有点黄。【使用手法】只要不是什么抓拍抢镜头,如不放心对焦的精确度,用LV对焦,然后设置AF ON钮为停止自动对焦,也可以把对焦钮设置在AF ON 钮上,这样一次对焦只要拍摄的距离不变,尽管拍,张张精确对焦在图片上,可以真正看到50L真实的锐利度,可是全素啊,没有一点荤滴,如果是拍MM,尽量少用F1.2(3米以上放心用),F1.6和F1.8焦外是一样的漂亮(大光圈镜头不一定要全开,但能做到1.2光圈的镜头,玻璃片片和镀膜与一般的镜头完全不同,所以带红圈的F1.2设计和加工的要求更高,也代表了镜头生产厂家的技术含量,看看M50/1 0.95那可是天价啦,当然品牌的因素可能有一半吧,但绝对是大牛头)拍花花草草,大光圈时最好上架,一有风吹草动的立马就糊啦;逆光拍摄眼神好的,还是用手动辅助一下为好,如用LV对焦,只要能对上焦,很靠谱,基本就是精确的焦点。个人的一点使用体会,希望对纠结50L对焦的朋友有用。= = = = =dysunnyclub 发表于 2012-3-27 16:031.要用1系的对焦,现在5D3 也有了,构图会很自由,不过此镜头对焦精度没有85L好。2.此镜头在弱光下,F1.2 反差比较高,分辨率差点,但是缩小图也很不错了。3.如果希望放大百分之百还锐利,F2就很好了。4.此镜头F4-5.6极其锐利。5.此镜头的焦外可辨认与85L风格不同。看了炸弹的片,我发现50L不是锐度出名,是以梦幻般的气氛出名,要是追寻锐度,还是去看看24L、85L这些镜头的片子。那个EF镜头宝典是这样描述50L的:50L的光圈值选择以及对焦操作需要一些独特的技巧,当这些都掌握之后所得到的将是出类拔萃的优质图像。但不知道那个独特的技巧,是什么技巧-感觉50L的味道是要在2.5米的工作距离上全开来用的,近摄全开虚化太大了,F/1.4 F/4时 1.5M 之内,用外围对焦点,1.5M之外随便了。=什么是外围对焦点?-5系列除了中间点之外的对焦点,F1.2时,任何距离都没问题,哪个对焦点都管用;F/1.4 F/4时,用外围对焦点。=“跑焦问题是这样的,我在九百几十楼有个小经验,这个头缩小光圈会因为非球面镜片的原因造成景深后移,基本掌握特性之后谈不上跑。” 基本掌握特性如何操作?-5系列全开用任何对焦点没问题,缩到2-2.8之后 1.5米 之内对焦景深后移,用边缘点对焦会改善很多。1.5米之外任何对焦点没问题的,继续缩小到F8时候景深覆大盖也看不出来了。=50L在5系列对焦有秘诀:1.2只要对焦系统跟得上用哪个点都没问题,缩小到2以下,1.5米以内别用中央点,出去1.5米用哪个点都没问题 。-请问:1、“只要对焦系统跟得上”指的什么?5系列有区别吗?2、在5d2上是不是基本上对焦用哪个点都没问题,除了“缩小到2以下,1.5米以内?”3、您的观点具有普遍性吗?=很喜欢这个头,现在用来挂机了。我的机身是5D2的。我喜欢他的标准头视角,或许和35L比它的画面有时候比较平庸,但是我喜欢这样平实的感觉。好的镜头都是在弱光下才能体现的。说实话如果拍风光的话,我真没觉得它和24-105有啥区别。可是弱光或者室内它的色调就很漂亮了。-1.2既是为大光圈抹黑作案而生,若是缩到8以下还有边缘色散,且不如1.4和痰盂,呵呵,所以是个非典型标头。=每只头都有自己的特性和短板。若是非要全开光圈去拍阳光照耀的水面,我想这不是50L的路线,也不是所有大光圈定焦的特长。若说全开锐度,我的感觉是A3-A4幅面输出完全胜任,这也是我日常工作使用的情况。附加一句话,定焦全开玩的是味道不是数汗毛。50L只要不是很极端的环境边缘不是紫边而是蒙着一层品红的色彩,对画面整体影响不大。50L全开的味道比较好辨认.=终于发现本镜头的弱点了。在弱光下,如果没有对焦辅助光源,那么对焦绝对瞎了,要么来回拉风箱,要么机身合焦了但是不能按下快门。没有办法,手动出马,基本解决问题。但很郁闷地啊。是配合5D2有问题吗? 看来下一代该改进了。UD 镜片太少也是个缺点。其他性能都比较满意。=很柔美,50L的特色=说说我买50L的理由。由于偏爱真实的视觉还原,所以偏爱50mm。选择上,EF50/1.8适合入门,焦外二线性严重、操控性不佳;EF50/1.4马达问题反映较多;适马50/1.4挺厉害,色彩偏淡,个人有原厂情节;蔡司ZE50/1.4手动我实在是不行。50L的缺点就是太贵,不好对焦。经过试用发现,还是比50/1.8对焦好,1.2精准对焦确实难,但是不放全大还好。优点是色彩、焦外简直太棒了。=引用一位资深的话,50头出片的要点在于景深的控制,可以多品味一下。35L是个找不出多少缺点的好用的头,而50L是个大开大合的毒头,片子味道比数头发重要啊!=50L是我使用下来出片率最高的镜头。还带给我一大惊喜,此头逆光表现绝佳,远远超出其它镜头,反光板可以休矣(非常适合嫌反光板麻烦,从来不用的人)。50L是一支神奇的镜头,谁用谁知道。=好头!营造的气氛,是这几年来第2个让我感动的镜头 .第一个是2470L,这个虽然远处对焦有些疑问,但几米之内,细节层次无以伦比。与ZF5014相比,ZF更显通透锐利一些,但整体效果还是50L好。=历来好头都是性价比低的 85L 50L 24L 14L 220L=50MM:亲切的视角;F1.2:全天候的光圈。更为难得的是:佳能50MM F1.2的片子有味耐看。如果只让我选择一个单反镜头,我选它。=5012的综合表现,含蓄而自信,其韵味值得慢慢品味。=终于9600入手,拍过几张,然后50/1.4就可以彻底退休了,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啊。=突然发现已经毒片无数。=刚入10200 行货(上海星光),无敌兔上面非常犀利,准就一个字。试了个水货,跑焦。,然后就试了行货,立即拿下。=如梦似幻,经典怀旧,油质感,细腻.耐看,平凡的视觉显得不平凡。在35L和50L中折腾,比较后,50L的片有心动的感觉,而且更适合自已的视觉,决定选择50L,明天到手。=一直喜欢50L,本贴给了我许多的启发与帮助,谢谢大家。昨天收到的镜头,晚上乱拍了一通,小小心得:好东西,精致异常,手感巨好,可惜了,到我手上只怕武功尽废。即使光圈全开,对焦也非常准确,距离太近,光线太暗有拉风箱的现象。色彩真是太好了,无比喜欢。成像有如化骨绵掌,柔中带钢,温润如玉,外观极度亮骚,实为我等伪摄影爱好者装B良品。吐血也值了。=此头如果全开做锐了,其它头就卖不动啦。=f/1.2下的分辨率就已经让我非常满意,这个头的分辨率应该能满足未来20年的相机。=我终于想通了,50/1.2在f/2时已经接近最佳光圈时的分辨率,而f/2.8变焦要收到f/5.6左右才出现,这就是定焦清晰通透的技术基础,而收到小于f/5.6光圈时都已经收了多少级光圈,而且光圈形状还是圆形的,一直收到最小光圈f/16都是近乎圆形。喜欢这个焦段的话,就不用考虑。有点不爽的是,在画面不是对焦点的地方50/1.2有红边,一直收到f/2.8才消失。不知道是不是软件问题-景深范围内有时没有红边。=我用了快一年的适马50 1.4,后来出了用50L。其实不想说锐度的,但是也给你做个参考吧,数码时代锐度可调,锐不锐后期说话。大光圈锐度差不多,但是到F8以后个人觉得50L还胜出一大截。50L比之适马50 1.4有更好的色彩,更耐看的焦外,独一无二的环境渲染,更大的光圈,更安心的机械性能,这些都是适马50 1.4比不了的。50L的紫边是重,但是PS、DPP都完全可以消除,这些更不是问题。=有2个问题,哪位用5012的大湿回答一下:1、全开1.2光圈时,发觉整个场景好朦胧,似乎被雾气笼罩的感觉,当时以为镜头里面有问题,但是光圈缩至1.8之后,整个场景变得清晰透彻,焦内还是蛮锐的,焦外很柔和。2、仔细听了对焦马达声,发觉这款5012的对焦声音挺响的,来回对焦的时候,有轻微的沙沙的声音,比其他L头的超声波马达要响,不知道各位用家是不是也是这样呢?盼回复。-1、全开1.2光圈时,发觉整个场景好朦胧,似乎被雾气笼罩的感觉,当时以为镜头里面有问题,但是光圈缩至1.8之后,整个场景变得清晰透彻,焦内还是蛮锐的,焦外很柔和。 全开景深太浅,外加所有镜头都会呈现全开反差低于解析力最大光圈值的问题2、仔细听了对焦马达声,发觉这款5012的对焦声音挺响的,来回对焦的时候,有轻微的沙沙的声音,比其他L头的超声波马达要响,不知道各位用家是不是也是这样呢? 因为50L是前对焦,马达推动最大的几块镜组在镜筒内滑动,所以这不是马达声音而是内外镜筒的密闭层摩擦的声音,是正常的。=小问一下,50L的焦点偏移是什么情况,主要表现在近摄还是远摄?最大光圈 还是收小以后?关注她1年多了最近想出手了,机身5D2,机身微调能解决吗?请老师们指点下。-1.8-2光圈 很近的对焦距离,除此之外大胆拍就是了。=50L的色彩确实好漂亮,而且1.2全开特别有味道!=很漂亮! 色彩很温馨! 此头不愧为制造氛围的高手!=在我使用50L之前曾经怀疑它,1.2能比1.4好到哪里去?当我使用之后才恍然大悟,0.2的差别无法形容;如今用惯了它我真的发觉有一点离不开它了。通透而鲜活、油润而富于弹性、色彩艳而不俗,画面给人大器的视觉冲击。由于景深极浅,所以容易跑焦,一旦掌握它的特性,你会无比喜欢它。=上了保护镜就是一个伪内对焦镜头,镜身长度不变=好心说句,EF50/1.2必须要上保护镜,它的结构就象17-40一样,不上保护镜的话前面就是一个大洞,说明书里说要安装保护镜才能起到防尘防水的作用。佳能的72毫米保护镜很好,上了都象没上一下,几乎看不见保护镜的反光(夸张了一点,不知道77毫米的是不是这样),买了鸡就别省买酱油的钱了。=感觉50L镜头除了本身素质以外,使用者的操作也很有层次。所谓越是有挑战性越吸引人。=镜头拿到后爱不释手。试镜时发现:在弱光下1.2/1.4/1.6大光圈下,明显对焦清楚的,可放大查看是跑焦的(漂移),多次测试如此。但,上脚架用跑焦测试卡测试又是准确的!这是为何?望炸弹老师和其他师兄们解惑。谢谢啦!-在架子上,没有跑,但是你手持就跑,说明你自己有很轻微的前后移动。=前几天试了无敌兔加50L,感觉出乎意料的好,之前听人说50L难控制,成像褒贬不一。但自己试过了才知道好,随手试了三张,都很喜欢。照片很有质感,颜色很温润,郊外很干净柔和。平时都是玩leica R头的,直观的感觉是这个头与其他L头味道不太像,反而有点儿R头的味道。下一个目标就是这个头了。=50L这个头好在哪里呢?怎么拍就怎么有,只要你想到的、它就可以给你做得到。色彩冷艳、高傲、沉实、油润。那焦外就像掉在丝绸上的奶油慢慢的柔化开去。不要怕逆光,要迎逆而上。美丽奇葩总是生长在悬崖峭壁处的。用2.0光圈,非常虚、非常锐,用4.0光圈,星光尽显。使用无敌兔,它的自动ISO解放了快门,用50L的2.0光圈就解放了无敌兔的自动ISO。=我的一手的50/1.4突然自动对焦悲剧了, 时好时坏,就干脆出掉。上个月又上了50L。现在基本上一机一镜。从玩镜角度来说当然是上50L。弱光下就会知道,ef50/1.4即使f1.4还是不够的,而50L的f1.4或F1.6就是相当好用的。=周末又蹭用了下50L,还是一样的妙啊,50L是用来拍你的心情和感悟的。=试试发一下,不晓得大家能看见不?-陪着心爱的她逛街去-我们去逛街吧,从日出到日落。我不会烦的,一点都不烦。因为有你,还有我的相机。懒洋洋的喝完咖啡,穿过一个个的街角,出入一间间的小店,然后什么都不买。一会儿,只是一会儿,我们又饿了,你看着超市里一个个的cheesecake还有icecream,期待的眼神好像一只小狗。可是呢,你说过的,该减肥了,所以还是不情愿的只是买了一堆蔬菜和水果,委屈的样子,好像棉花糖被拿走的小孩。我喜欢替你拍照。每一分钟,每一天,就这么一直拍下去,好不好?=从它身上你可以得到的是优异的暗光表现,油润而些许孤傲的色调,让人摒住呼吸的气氛感,丝绸般柔美的细节过渡,以及50视角所带来的平和的透视。当你明白这一切的综合对于一张片子的作用远大于数清边角的树叶脉络或者拍砖墙的畸变的时候,你可以得到一只令人惊喜的毒头。东爷观点:35L可以让人赞叹 50L可以让人感动落泪foxpix:强烈不建议别人购买50L 因为这个头太需要品味的能力和心境不孤单的北半球:俺发现50L即使拍虚了也很好看,宁要1.2的虚,也不要2.8防抖的傻锐补充一句:不要讨论锐度问题,锐度对于50L来说不是问题。有问题的群里找我要原片前提是先搞明白啥叫做锐度再补充一句:根据前段时间来群里砸场子的情况来看拿着50L跟徕卡100微距比过锐度,跟220比过焦外这我只好说,这就有点抬举50L了 哈哈=85L实在是太沉了, 一年也用不了几次,还是上标头吧。昨天出了85L, 直接进全新水货50L,目前一机一头,各种光线全能了。=出掉85L进50L并不是说85L不好,而是85L除了拍人像外,对于我来说好象用途不大,拿在手里感觉不是很结实,不如50L结实;对焦也不如50L快,当然,全开50L不如85L锐,但也能接受。用途是关键,85L相对专一,当然对于专一用途要求的使用者来说是很不错的。=50L就是磨性子!觉出味来也就真爱上他了。=看来这个镜头拍小品不错,色彩和85L也有点像,挺淡的,空气感强。=本也想学着大家对这个镜头做个系统的评价,但我发现已经被你们说完了,只好作罢:)对赖子兄下面的这段话深以为然:“5、成像质量:我并没有做过各档光圈成像质量的比较,那是器材评测者们干的事情。我也曾经在未拥有此头前,期盼着谁也拍拍报纸来告诉我们镜头的分辨率到底有多好。现在觉得,还是有点愚蠢的一个想法。以前我说过,对于极度追求镜头分辨率的DX,最好还是不要选择这个镜头。其实锐与不锐,与手持的稳定性,对焦的精确性有很大的关系。有时我对她的最大光圈成像是极其失望的,有时候,却又是极度惊喜的。所谓爱之深,责之切。”另外也想补充一点关于这个镜头的缺点:收小光圈确实有跑焦的现象,我原想会不会是个体差异,但随着我身边的朋友买这个镜头的越来越多,拿来逐一实验,才发现这个问题是确实存在的。(实验机身为1DsM3一台,5D2一台,5D二台,加4个50/1.2,实验结果基本全部一样)当然,并不是很严谨的测试,但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来看,问题是有的。但是,就算有这些问题,还是让我对这个镜头爱不释手,因为它厚重的色彩、焦外虚化自然的过渡和对环境的表达能力(对环境的表达能力好象很难用语言来形容,只好说一句:谁用谁知道:)。事实上,我和身边的朋友都觉得这是佳能镜头里最有德味的一颗镜头(如果你相信这种味道的话)。而且我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喜欢玩胶片的摄友都无一例外的很是喜欢这个镜头。=直上两张,全是1.2光圈抓拍。色调真的很德国,光圈全开真的很虚幻。心得:还是不要离太远,12米之内最好,不能超3米。=优点:1、弱光利器,结合5d2高ISO,效果奇好,感觉随时都可以拍摄;2、色彩典雅,既不夸张,也不会觉得清淡;3、特别适合表现气氛,很喜欢。=大光圈的镜头,最大光圈跑的机会多一些,特别是反差不明显的场景。多用中心对焦点(因为是十字对焦点)。=感觉50L头,用在5DII上,对焦好过40D很多。=50L有点电影的感觉。=50也能拍风景=云南的一片草地,非常喜欢这个镜头光圈1.2时的表现=我喜欢5012拍摄效果:亲切。因为拍摄人物必须比较近,平等地去拍摄,比135F2那种置之度外的感觉不同;那么这种接近就是我喜欢的亲切。=弱光下的色彩非常漂亮=50L是一支出色的拍婚礼用镜头。气氛是特别的好。=原文由 炸弹一样安静 发表汇报一下偶的50L跑焦。实际焦点比对焦点偏远。奇怪的是光圈越小偏的越大1.2基本靠谱,2.8时候和焦点已经处于景深的边缘了,5.6景深已经在和焦点外了。试过五台机器,包括我的5d2 5d,佳能公司的5d2 7d 小马3.佳能公司工程师建议送北京调教,如果不好的话可以更换。-这个问题可能是球面相差修正不足的特点,不同光圈有不同的焦点后移现象球面相差修正不足的好处就是焦外很柔美。您可以查下 球面相差 50L 焦点后移我在查找50镜头资料的时候发现的,好像在那边的讨论比较多不知道是否属实-多谢xd的参考资料 我去多了解一下喜爱一只镜头必须得全面的摸清底子脾气 这才是真正的玩家哦=拍的太有感觉了。感觉85 1.2视角窄了点。还是50 1.2实用。=手里有5D2加4个L,和适马的50 1.4,时间长了,发现自己最适应的还是标头的视角。=我用了5D II以后发现50 MM确实是个好焦段。而且要上定焦这个焦段一定要上最好的=50L是50 MM 这个焦段弱光摄影终极目标=50L用了一段时间下来,我完全被她折服,认为当初折腾是值得的。群里喜欢50L的朋友都很中意镜头色彩和味道,看中MTF读数的朋友对50L基本可以绕行了。但是我并不认为50L在锐度方面比其他L差多少,全开完全可用,就看你对焦技术如何了。浓郁的色彩、夸张的暗角在有些朋友眼里如果是缺陷,这些缺陷则成就了50L独特的味道。五官单拿出来有缺陷的人长得不一定没味道。50L的做工不用多说了吧,五颗星奉上。最后总结一下,上50L的人一定不是为了大了那0.2的光圈才上的,而是为了光圈锐度这些硬指标之外的东西。所以讨论为了那大一点点的光圈多花几倍的价钱在我看来是没有意义的。50L是一枚值得珍藏的超级L头。=还有一个话题是关于标头。一般的认识是标头接近人类的视角,但是用起来你会发现这其实是个错误的说法。标头只是接近你视野中相对较实的部分。所以应该讲“标头带来的是接近人目视的透视关系”。用50扫街的兄弟可以这样简单来进行估焦:50mm标头全幅横幅拍摄在5米的物距上视野高度约是2.4米。其实这个公式可以针对所有镜头,譬如85在8.5米距离视野高度是2.4米。时间长了形成镜头感就好了本人也在尝试适应中。(是不是与全幅尺寸是36*24有关呢?)=善用标头的关键就是在物距 透视 景深三者通过光圈达到一个平衡。标头没有景深压缩也没有广角的强烈透视,但是本身平和而接近目视的透视会带来亲切感。无忌某资深话讲,标头玩的就是景深=鏡頭買來是拍照用不是買來測焦用的實拍沒問題沒有太嚴重的移焦我就可以接受這一支散景和發色真的很優不買可惜=深有同感這顆立體通透感十足不買可惜移焦是每個要買50L之前都會提出來討論的問題但買後卻又發現問題沒想像中嚴重拍得很開心50L 好鏡=問題是會移多少您不知道那跟光圈與拍攝距離有關,且不是可以輕易預測的線性變化量=请查阅大不列颠摄影教程第92页,图4-17。里面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对于给定焦距的镜头,光圈变小,景深前后范围扩大,景深前后范围之间的中点也远离镜头。这是由于景深往镜头的增大和往反方向的增大不是对称的,远离镜头的增加得更多,导致中点远离镜头。=原因是因为这些镜头有较大的剩余球面像差(球差)。所谓球面像差,实际上就是镜头边缘焦距较短、中心较长。大光圈的时候,边缘光线占成像光束的绝大部分,所以焦点靠前,近处景物较清晰。小光圈时,只用中心光束,焦距较长,远处景物较清晰。=证实了一点,镜头的“味道”都是来自于不同的相差。大家都认为“天塞”有种特殊的味道,恐怕就是因为它的球差来得比别人大的缘故吧。可不是吗,理想的成像系统肯定没有“味道”。=光圈大小的不同势必影响景深清晰的范围及焦外虚化的程度。=有剩余球差的镜头,都有这个现象。可以理解为:这类镜头焦距在大光圈时短一点、小光圈时长一点,而镜头的位置只与对焦有关,与光圈无关。=我理解着,现在很多所谓的非球面镜头,就是镜片的剩余球差被缩小,镜面上随着半径值的增大弧度不断变小,这样其切向半径其实不断加大,使内外焦距趋向一致。然后我猜测,有很多带有柔焦功能的镜头其实就是充分利用这种剩余球差造成的:在靠近中心的区域使用非球面技术,靠近边缘的区域使用标准球面或者其他形状,使成像既有中心造成的锐利又有边缘造成的模糊。对于nikon有一些镜头可以增加或者减少柔焦效果,我猜测只要在离光圈远的位置,比如前镜组使用这样一个镜片,然后使用类光圈结构对外围进行不同的遮挡就可以做到;当然,这样是会影响光圈值的猜测,仅仅猜测而已,哈哈,哈哈=光圈全開的時候焦點在b (所有線最聚合處)縮光圈後, 只看中間三條線的話, 焦點在c一般相機對焦時都是以最大光圈對焦, 拍照瞬間再把光圈縮到使用者指定大小所以縮光圈拍攝會存在一些對焦誤差不過應該能用軟體預補值來修正誤差才對?為什麼球面像差會修正不足?簡單說球面像差修正越少, 散景呈現越接近高斯模糊效果, 或是大家常說的比較奶油=這支鏡頭確實是非常獨特 (unique) 。獨特在於 f/1.2 L;在於超濃郁發色;在於移焦;所以也在於爭議;在於明知它有爭議,但也莫名無由的,還是一定要買了它。剛買50L 的時候,好像中邪了般,只要拿到它就只會用 f/1.2 拍照,是因為這才是它的獨特處 ?還是因為知道縮光圈就不太妙 ?=我倒是觉得ef50L和ef50/1.4拍出的照片区别之大真的就和价格一样,极其容易分辨。50/1.4和50/1.8不说做工,单说各档光圈成像倒是差不太多。50L用1.2光圈拍出来的就完全是另一种层面的东西。这不是大了1/3档光圈能解释的,总之是绝对值那个价。=买这个镜头就是要用1.2的大光圈,这是独一无二的效果。对焦是个技术活,一旦对焦成功,绝对毒杀一片。观摩了各位DX们的精彩PP和使用技巧,长学问啦! 但这段文章:“第二步,选择自动对焦模式自动对焦模式有三种,分别ONE SHOT(单次自动对焦)、AI FOCUS(人工智能自动对焦)和AI SERVO(人工智能伺服自动对焦),强烈建议选第三种。在这中模式下,只要你按着键不放,镜头就始终在自动对焦,哪怕焦点很实了,只要焦点有一点点移动,你就会感觉到镜头在转动,那是在自动追焦。第三步,注意按下快门的顺序正确的操作是:先对主体半按快门测光并锁定,然后按键对主体对焦并按住不放,最后拇指与食指同时轻轻用力按下快门在这种模式下对焦后重新构图很方便而且不容易跑焦,需要你自己多试就能找到窍门,所谓熟能生巧是也。” 请问:“在这种模式下对焦后重新构图很方便而且不容易跑焦”,是指设定在自动选择对焦点模式还是指定对焦点模式?1.假如是自动对焦点,那它会自动选择靠近的对焦点,不一定是我想选择的主体?2.假设是选定的对焦点,从新构图,而因其是在不断的自动对焦,那又怎么还会是在原来的主体保持清楚呢? 不耻下问,请原谅我的冒昧求教,抱拳谢谢DX啦!看了帖子,在次请教sunrainman兄,将对焦设为AI SERVO 后,是先半按测光,然后*对焦.如果我要重新构图,是不是还是按住*键,构好图后,全按下快门?回marcky兄弟,对于对焦的体会,我认为首先是保证测光正确,将相机设为M-即手动,选择需要的光圈快门组合,比如要大光圈,就是调快门到合适的曝光。要拍风景就小光圈。曝光确定后再对焦,对焦设为AI SERVO,重新构图后还要再次确认对焦是否会偏移,特别是最大光圈。很多时候都是构图时把对焦点在相机上设定为主体最近的一个,甚至为了不跑焦,直接用9个队焦点中的一个来限制构图,在镜头对焦停止绿灯长亮时就89不离十了,大多时候需要*和快门同时按下。片子对焦成功率98%以上。如果焦点不在像相机9个对焦点上,就不能*和快门同按,就需要考眼力了。防跑焦就是将对焦设为AI SERVO,对焦按键改为机背的*键,在对焦的时候镜头会反复几次知道停止那就是对焦准确了。EF50/F1.2L关于镜头:镜头结构:6组8片最小光圈:F16视角范围:对角线46,垂直27,水平40最近对焦距离:0.45米最大放大倍率:0.15视野范围:164X250mm滤光镜直径:72mm最大直径及长度:85.8X65.5mm重量:590克遮光罩:ES-78镜头盖:E-72U镜头袋:LP1214过来人的一些感受:广州毛毛:1、外观:短小精悍,全新的镜筒磨沙处理,与8512及2470是一致的,与35L的不一样。整体感觉是一个缩小版的8512L。AF/MF开关、参数指示窗及标识基本与8512L在同一位置。做工精良,手感极好,590克的适中重量,手持的成功率大大提高。2、支持全时手动,对焦环阻尼适中,与8512L不一样,这一点俺比较喜欢。3、紧凑而结实的密封设计,装上机身后,卡口处有胶圈密封,看不到金属卡口。但对焦时要驱动镜头前面的部件,前端防尘、防水设计不十分理想,加滤镜后防水、防尘的实用效果更佳。4、全开光圈有良好的成像素质,锐度可以接受,收到F2.0光圈已经达到非凡的影像。焦外油润而细腻,焦内亦有良好的表现。5、色彩浓郁而不失真实,但不如8512L浓烈。整体成像略呈暖色调。6、对焦迅速、坚决,完全可以与3514L相媲美!中心对焦点更快,周边对焦点稍逊。反差、线条不明显处有拉风箱现象。7、变形的控制的不错,即使非常近距离的拍摄,也无非常明显的变形。8、关于镜头的初步测试请参看284贴!锦尘:1、做工非常扎实。几乎就是85/1.2L缩小版。但是比85L看上去牢固。2、手感一流。配在不装手柄得5D上很是协调。重量适中。比较适合扫街用。3、全开光圈时,近摄问题不大。远景易虚焦。跟工作距离有关系。总体开说,全开得分辨率稍弱。比85L全开稍差。但是也在能够接受得氛围之内。4、色彩真实细腻。还原准确。淡雅中略带一点厚重。影调颇有中古镜得感觉。5、在5D上全开有我非常喜欢得暗角现象。而且暗得舒服极了。这不知道算不算美丽得缺点。6、焦外过渡舒服。层次感强。反差适中。有几分电影画面得感觉。(补充:)1、色彩还原表达能力非常之好。特别是暗光下得色彩表现和莱卡R50/1.4几乎非常相似。难分伯仲。2、从F1.4开始。锐度得变化让人惊喜。F2.8得锐度几乎达到了最佳。当然。全开还是稍软。不过我觉得已经足够用了。因为这个光圈要表达得不是锐度。而是气氛。3、反差控制和层次感很好。影像质量高。达到了顶级镜头应有得素质。小赖子:1、面子功夫:这确实是一只非常拿得出手的一只头,敦实而可爱。不说人见人爱,至少,我是喜欢得不得了。虽然前组镜片比不上8512那么迷人,但小巧得也让我爱不释手。2、防尘防水:自己是没有多大发言权的。佳能的宣传册上说她拥有出色的防尘防水滴性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