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气开发的术与道.doc_第1页
页岩气开发的术与道.doc_第2页
页岩气开发的术与道.doc_第3页
页岩气开发的术与道.doc_第4页
页岩气开发的术与道.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页岩气开发的术与道页岩气确实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在金融危机阴霾尚未散去,国际能源市场又起风波地球人已经阻止不了页岩气的开发了!2011年中东北非事件之后全球油价一路攀升,日本核泄漏引发人们对核能源的担忧,新兴市场国家对能源需求徒增,伊朗宣布对欧盟禁运原油能源市场的情况实在是糟糕透了!就在这个时候,美国兴起了一股力量试图“静悄悄地”改变目前的状况,有人说,它是未来新能源的宠儿;有人说,它会振兴美国经济;也有人说,因为它的兴起或许会带来全球化石燃料的复兴;不管怎么样,人们相信它会重塑未来世界能源结构和格局。或许无关能源革命,但是一场正在向全球蔓延的“页岩气革命”已经在2012年悄然打响.“十年来最大的能源创新”页岩气是从页岩层中开采出来的天然气,和砂岩气、煤层气一起并称为三大“非常规天然气”。较常规天然气相比,页岩气开发具有开采寿命长和生产周期长的优点,大部分产气页岩分布范围广、厚度大,且普遍含气,这使得页岩气井能够长期地以稳定的速率产气。由于页岩是淤泥沉积形成的岩石,质地坚硬,开采难度很高。但如今随着石油、天然气的价格不断飙升,同时页岩气开采技术的改善使成本不断降低,页岩气的经济效益逐渐突显。全球页岩气资源量为456万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北美、中亚、中国、中东、拉美、北非和前苏联等国家和地区。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的年度能源展望2011报告预测,美国页岩气远景储量为23.42万亿立方米,远高于2010年预测的10万亿立方米,较美国天然气资源委员会(PGC)预测的18.72万亿立方米高出25%。2009年,美国已探明页岩气储量占天然气资源储量的14%,预计2035年这一比例将达到35%。可以预期的是,由于页岩气的成功开发,美国在未来几十年甚至百年中将不需要从其他国家进口天然气。早在19世纪美国就已开始在页岩带上钻井寻找天然气,其第一口页岩气生产井钻于1821年,位于纽约州附近的弗雷德尼亚镇(Fredonia)附近的泥盆系页岩。真正进入大规模发展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那时候美国一直面临着天然气供不应求的局面,很多大公司从国际市场上大规模进口液化天然气,然而远水不能解近渴。国内一些中小公司借助其自身灵活性及政策的优势,开始聚焦于开采非常规天然气的先进技术。乔治?米歇尔就是代表之一,他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投身于页岩气的开发事业,并将实验室设在得克萨斯州沃斯堡盆地,他的公司米歇尔(Mitchell)能源公司先后钻探了30多口实验井,耗费17年时间,耗资数十亿美元,终于在1997年,米歇尔公司在巴涅特(Barnett)页岩带作业中首次使用清水压裂。清水压裂使巴涅特页岩最终采收率提高了20%以上,作业费用减少了65%。进入21世纪,水平钻井和压裂技术开始成熟并得到推广应用,这使得页岩气得到了更为迅速地发展,改变了美国国内常规天然气产量逐渐下降的趋势。2000年美国页岩气产量为122亿立方米;2003年,采用水平井开发技术后,页岩气产量达200亿立方米;2008年,美国页岩气产量首次超过煤层气,达520亿立方米;2009年,产量超过878亿立方米,首次超过俄罗斯的5277亿立方米,成为世界第一大天然气生产国,并从进口国变为出口国。剑桥能源研究公司主席丹尼尔?耶金在华尔街日报上发文盛赞这一技术是“十年来最大的能源创新”。美国的页岩气发展对国际天然气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首先美国对天然气进口需求大幅度下降,进口量减少了一半。过去,美国主要依靠中东供应天然气,在失去美国市场后,中东国家必需立即转向另一个天然气大用户欧洲,为了解决销售问题,不惜倾销贱卖。如卡塔尔在2009年向欧洲出售液化气的价格是70-90美元/千立方米,结果导致欧洲天然气市场价格的下滑。欧洲天然气市场的这一变化受到消费者的欢迎,而俄罗斯的“天然气工业公司”因价格毫无竞争力,蒙受了巨大损失:2009年,俄罗斯的天然气长期合同价不得不降低50-70美元/千立方米。由于对欧洲出口需求下跌,原来与土库曼签署的购买天然气转而出口欧洲的合同也不得不停止执行。由此,页岩气的大规模开采将促进国际天然气市场朝着更多元化、更均衡的方向发展。美国页岩气为什么会成功?这场“页岩气革命”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某个单一因素促成的,综合来看,有两大助推力不可忽视,第一是美国政府对非常规能源开发的支持和保护,第二是开采技术的突破和创新,及相关配套设备和设施。美国政府为非常规能源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法律、政策和市场环境,而页岩气开发的政策包含于鼓励“非常规能源开发”的总体政策之中。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鼓励能源储备、替代能源发展、替代燃料技术商业化等方面的税收激励或补贴政策,这些税收补贴源于1978年的能源税收法案,后来在1980年的原油意外获利法中得以扩展。1990年税收分配的综合协调法案和1992年能源税收法案均扩展了非常规能源的补贴范围。1997年纳税人减负法案中延续了替代能源的税收补贴政策,2004年美国能源法案规定10年内政府每年投资4500万美元用于包括页岩气在内的非常规天然气研发。美国土地的地表权和矿业权分开,有利于开发商获取页岩气上游资源。同时,美国联邦政府及州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从钻井勘探到页岩气生产,到废水处理,再到气井的遗弃与封存,法律法规的严密与细致,有效地保障了页岩气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规范的市场监管也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美国政府采取天然气开采和管道运输业务垂直分离模式,对天然气开发商和管道运输商进行不同的政策监督,在监管管道输送费用的同时放开天然气价格,保证天然气生产商和用户对管道拥有无歧视准入条件,这样不仅改善管输市场的效率,同时有效促进了美国天然气市场公平竞争环境的形成,提高天然气运输市场的效率,保护了市场参与者的利益。技术的突破和创新在政府营造出的公平、开放、高效的法律和市场环境下为页岩气的发展提供飞跃的机会,尤其是中小公司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据统计,目前美国85%的页岩气由中小公司生产,迫于低回报、高成本的压力,这些公司不断进行技术革新,行动极其快捷;而大公司则在长期性和财务稳定性上给予更多保证。同时,民间金融资本也积极参与促进产业链的完善。美国几年前设计的LNG进口终端要改造成出口终端。在美国,页岩气大有“一气转乾坤”的架势。页岩气将促使美国成为国际天然气市场上的黑马。俄罗斯这个天然气出口第一大国也感受到了它的挑战。然而,在硬币的另一面,页岩气开采方法的环保担忧和地质隐患让其发展受到限制。中国正在加大页岩气勘探和开发力度,但是,这条开发之路要怎么走,还需探讨。国际页岩气出产大国的相关最新动态,值得关注。延伸阅读:页岩气将促使美国成为国际天然气市场上的黑马出口天然气不再是个纸上谈兵的话题。4月16日,美国联邦能源管理委员会(FERC)正式批准了Cheniere能源公司的LNG出口项目申请,这将是美国40多年来的首个天然气出口项目,受到了西方舆论及业界的高度关注。在可预见的未来,巨大的市场差价足以保证美国出口天然气有利可图,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人已完全认可这个计划,它对美国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能否起到提振美国经济的作用,尚待时间验证。前景诱人总部设在美国休斯顿的Cheniere曾是一家天然气进口公司,但随着美国天然气产量的爆炸式增长,这家公司连年亏损,一度濒临倒闭,如今将主营业务由进口转为出口反而迎来新生。Cheniere发言人安德鲁·威尔表示,这对Cheniere和美国而言都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FERC在项目审批文件中准许Cheniere在路易斯安那州建设并运营一座专门用于出口的天然气处理终端,这座名为Sabine Pass 的LNG出口终端预计耗资100亿美元,Cheniere目前已募集到40亿美元投资。按照几年前的计划,Sabine Pass将被建成一座天然气进口终端,如今却摇身变为美国首座LNG出口终端。得益于早期的工程建设,Sabine Pass工厂的很多建设工作,如天然气储气罐、码头和管道均已完成,这将极大加快这座LNG处理厂的建设进度,如果一切顺利该工厂将于年底竣工,预计将于2015年正式出口LNG。与石油不同,天然气贸易的区域性差别十分明显,目前全球天然气交易可分为三大市场,即北美、欧洲和亚洲,相互间的气价差别非常大,其中北美市场价格最低,与油价挂钩的亚洲市场气价最高,欧洲居中。得益于水力压裂技术的大面积应用,美国的非传统天然气在过去的几年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开发,源源不断的新增产量完全逆转了美国天然气供不应求的窘境,如今美国的气价已至近10年最低水平,平均每百万英热单位不足2美元,日本今年1月从也门进口的天然气价格高达每百万英热单位20.87美元,相差10倍的价格为美国LNG出口创造了巨大的潜在利润空间。客户已排队尽管距离出口还有几年时间,但Cheniere的客户已在排队了,其中包括英国天然气集团(BG)、西班牙天然气公司(Gas Natural Fenosa)、韩国天然气公司(Kogas)和印度天然气公司(Gail)。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这4家公司目前已同Cheniere签署了每年1600万吨的LNG进口合同,而这座工厂的年均生产能力为1800万吨。在此之前,Cheniere于2011年成功拿到了由美国能源部颁布的出口许可,该许可允许Cheniere在未来20年内向任何不在美国制裁名单上的国家出口LNG,其中包括尚未与美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目前已有18个国家与美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其中包括天然气需求旺盛的韩国,但同为天然气进口大国的日本和西班牙则不是美国的自由贸易伙伴。目前Cheniere是唯一一家获得向非美国自由贸易伙伴国出口LNG资质的公司。咨询公司桑福德·C·伯恩斯坦分析师贝福里吉表示,Cheniere项目获批意味着美国LNG出口的黎明已经到来,预计未来将有更多公司步其后尘,而美国也将成为继澳大利亚、卡塔尔、也门、印尼之后,全球LNG出口的新基地。据彭博社报道,除了Cheniere,另有7家美国公司已向政府提交LNG出口申请,其中包括美国第二大石油公司阿帕奇,而Cheniere还在申请建设第二座出口终端。美国天然气业界认为,出口LNG的最佳时机是在2018年之前,因为全球LNG市场总体供应偏紧的趋势在此之前仍将继续,这将保证出口有利可图,而到了2018年,随着澳大利亚新上马的一批大型LNG出口项目投产,市场的供需关系将得到极大调整。此外,在页岩气开发方面,目前只有北美地区进入成熟阶段,其他地区仍处于初级阶段,但随着时间推移,北美和世界其他地区的气价差异将逐步缩小,届时美国出口LNG的利润将遭到挤压。争议尚存尽管得到了政府批准,但天然气出口在美国仍是个充满争议的话题。不少美国能耗较大的企业担心,一旦政府放开LNG出口限制,与国际接轨的美国气价将随之升高,届时目前美国企业独享的成本优势将不复存在,这将导致美企在与国际同行竞争时处于不利地位。民主党议员爱德华·马凯表示,LNG出口将导致美国的众多制造业企业,如钢铁、塑料、化肥等生产成本大幅上升,而成本上升将导致企业被迫将工厂转移到国外,而这将进一步冲击美国严峻的就业形势。这一问题已经在美国社会引发了不少的讨论,政府对此也非常关注。美国能源部今年1月19日也曾在一份报告中肯定了天然气出口将对美国国内气价产生的影响,该报告预计,最早到2018年,美国的气价将因出口上升到每百万英热单位9美元。有鉴于此,能源部已在向Cheniere发放了LNG出口许可后暂停了所有同类项目的审批。与此同时,美国的环保团体也反对天然气出口,因为巨大的出口利润将驱使能源公司更加贪婪地开发页岩气,其结果是导致备受争议的“水力压裂法”应用泛滥,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中国何时开启“页岩气时代”?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和能源消费快速增长,面临比较大的节能减排压力,提高非常规天然气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对实现低碳转型发展很有必要。同样是页岩气资源大国,中国页岩气开发工作刚刚起步,对比美国的成功经验,仍存在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着非常规天然气的开发利用。盲目复制美国的成功经验是不可取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脚踏实地至关重要。美国气藏条件非常优越。据专家介绍,美国页岩压力大,岩层厚,有机质成熟度高,这都是开采页岩气这种低渗透率吸附气的有利条件。页岩气开发,技术是第一位的。即使与美国技术成熟的公司合作,我国页岩气开发也很难一帆风顺。因为,我国与美国的页岩气存在地质上、藏储层上的差异,美国技术是否适合我国页岩气开发还需验证。除了技术限制外,体制也亟待突破。首先是政策缺位,尽管国内已经出台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鼓励非常规天然气的开发,包括矿产资源补偿费、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等的减免,但是这些政策力度不够、操作性不强。页岩气开采需要国家明确开采补贴、税收优惠、矿权管理机制、各方协调机制等政策,这些需要涉及多个部门和多方利益的协调。其次是油气行业和电力行业的垄断体制制约资源开发的市场竞争,三大油企和五大电企在油气资源行业跑马圈地,控制了全国油气矿业权,垄断上游市场,严重阻碍了其他公司的进入和发展。国内天然气定价机制不合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行业发展。当前国内天然气价格为政府定价制,没有反映实际供需关系,导致国内天然气价格明显低于进口天然气价格和替代能源产品价格,从而抑制开发商的参与热情。美国“页岩气革命”的成功已经蔓延到全世界各国,中国也将页岩气开发列为“十二五”能源结构调整的重点,我国巨大的非常规天然气开发潜力将被释放。虽然面临重重考验,但前景依然广阔。延伸阅读:中国页岩气开发无关“能源革命”春江水暖。美国正欲打破没有LNG出口终端的现状,再次试水国际LNG市场。因为页岩气产量大增,北美天然气价格低迷,美国才需要多重渠道找客户。是页岩气让本来忙着建LNG进口终端的美国,打上了出口的算盘。“一气变格局”,这怎能让人不艳羡!何况是同为能源消费和进口大国的中国。在很多人眼中,美国的页岩气成功经验可以被移植到中国,甚至认为页岩气将在中国掀起一场“能源革命”。“未来能源的主力军”,“矿产资源领域的宠儿”,这些溢美之词都被用在页岩气身上。不久前,国家能源局发布页岩气发展规划(2011-2015年)。至此,页岩气开发利用被正式纳入国家规划。规划中提及到2015年,中国页岩气目标产量为65亿立方米。那么,65亿立方米的页岩气是什么概念呢?不妨做个比较。2011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约为1300亿立方米。按照我国2011年的天然气消费水平,65亿立方米页岩气够我国用18-19天。在同我国领土面积相差不大的美国,2011年天然气消费量约为24.37万亿立方英尺(约合6900亿立方米)。65亿立方米的页岩气仅够美国消耗3-4天。革命一词从广义上讲是指推动事物发生根本变革,引起事物由旧质变为新质的飞跃。从65亿立方米这个目标产量上来看,用“能源革命”这样的词来修饰页岩气,很是不妥。与其好高骛远不如先摸清页岩气的家底,也就是储量。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页岩气勘查、开发攻关”。加快勘探攻关,产气先要摸底,战略很清晰、靠谱。那我们又对自家的页岩气储量了解多少呢?美国能源信息署2011年曾宣称,中国的页岩气技术可采储量为36万亿立方米,超过美国的24万亿立方米,位居世界第一。说不清中国的页岩气储量是真第一,还是被第一。但清楚的是,在美国总统奥巴马2009年11月访华时,中美才签署了中美关于在页岩气领域开展合作的谅解备忘录。短短两年间,美国能源信息署就能摸清中国的页岩气资源储量么?不要忘了,美国本土的页岩气开发用了二十多年才有今天。“加快开发攻关”体现了我国没有掌握页岩气开发核心技术的现状。页岩气开发的技术有多难?美国达拉斯晨报援引业内人士的话说,“页岩气开采已经不是一项技术,而成为一门艺术。”虽然中国一些公司向美国提供页岩气开采的设备,但设备不代表技术。美国油气公司对页岩气开采的核心技术完全保密,甚至连专利都不申请。现实的情况是,即便是在美国,中美两国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