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XXXXX本科毕业论文 HFC网络双向网整体转换建设方案XXXXX本科毕业论文HFC网络双向网整体转换建设方案学 生: XX学 号:XXXXXX专 业:XXXXXXXX导 师:XXXX 学校代码:XXXXXXXXXXXXXXXXX二九年九月毕业论文声明本人郑重声明:1、此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本文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与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2、本人完全了解学校、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与学院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此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XXXXXXXXXXXX可以将此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文。3、若在XXXXXXXXXXXX毕业论文审查小组复审中,发现本文有抄袭,一切后果均由本人承担(包括接受毕业论文成绩不及格、缴纳毕业论文重新学习费、不能按时获得毕业证书等),与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无关。作者签名: XXX 日期:2009年9月 HFC双向网络整体转换建设方案摘 要目前我国在大力发展混合光纤同轴电缆网络,随着上海东方有线网络的不断发展进步,对双向网络的改造需求也越来越大。本文通过对目前行业内主要竞争着的产品的特点出发,分析目前网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得出对HFC双向网整体转换是目前公司发展的重中之重。此次设计方案是对杨浦区新江湾城内某一小区双向网的设计并进行网络整转的实际施工建设。由于HFC的特性在实际使用中到会有外界噪声对网络传输的质量产生影响,通过利用高通滤波器对噪声源进行隔离,从而克服了双向网整转中的一项障碍。详细设计过程中阐述了楼层放大器,分支器的布局,电缆的排线设计以及室内用户端的设计布局等。本文的一整套方案对今后HFC双向网络整体的实现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经过双向网整体转换后,用户可以观看到画质更清晰的高清数字电视,可以进行数字电视的点播回看,股票行情的实时浏览及交易,在线课程教育等,更可以享受更加高速的网络冲浪。关键词:HFC网络,双向网整体转换,高清数字电视,电平信号,噪声ABSTRACTAt present our country to develop its hybrid fiber coaxial cable network, with the Shanghai Oriental Cable Networks continued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for bi-direction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network demand is also growing. 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competition in the industry, the majo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duct,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the network, so as to come to the bi-directional HFC network as a whole conversion is the top priority of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the company. The design is Jiangwan City in Yangpu District, a residential two-way network, the network design and actual construction of the building of the entire turn. Becaus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FC use in practice that there will be external noise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network transmission, through the use of high-pass filter to isolate noise sources, thereby overcoming a two-way network in the entire transfer an obstacle. Described in detail in the design process floors amplifier, splitter layout, cable moden design and interior layout design of the client. This set of programs for the future two-way HFC network as a whole played a certain realization for reference. After a two-way network as a whole is changed, users can watch high-definition picture quality with clearer digital TV, digital TV-on-demand can look back on, stock quotes, real-time browsing and transactions, online courses and education, but also can enjoy a more high-speed Internet surfing .KEY WORDS: fiber coaxial cable network,The overall conversion of two-way network,High-definition digital TV,Network noise,Level signals目 录HFC网络双向网整体转换建设方案毕业论文声明摘 要ABSTRACT目录第一章 现状分析11.1 HFC网络的现状分析1第二章 设计背景及目标32.1 设计背景32.2 设计中的难题32.3 设计中所采用的技术52.4 设计的目标7第三章 总体设计83.1 网络设计结构83.2 设计目标及背景83.3机房及服务器端设计布局9第四章 详细设计及测试114.1 设计原则114.2 小区管道设计114.3 楼道排线设计134.4 室内排线设计154.5 电平调试164.6信号测试174.7测试结果19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20参考文献21致谢22第 22 页 共 28 页第一章 现状分析1.1 HFC网络的现状分析在国内的大小城市中覆盖范围最广的当属HFC网络,有线电视网络正是采用这种光纤同轴混合网。它可以同时承载模拟电视信号和数字信号,在国内的中小城市,此网络一般用作模拟电视信号的传输较多,用户只能收看到普通的模拟电视。目前在我们的大中城市,例如上海HFC网络已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双向网络数字信号的整体转换,经过转换之后用户将可以收到高清数字电视HDTV及进行VOD数字电视点播服务。在未经过双向网数字信号整体转换的地区不能收看到高清的数字电视原因是,原有的模拟信号在光纤同轴混合网中占用的带宽空间大,且无法进行压缩,由于HFC网络中的频道数量是不变的,并且想要在原有的模拟信号中在插入相对数量的增补频道已变得相当困难。使得每个频率中传输的模拟电视节目较少,图像质量又由于是模拟传输信号的原因其画质和音质无法再次提高。而且容易受其他干扰源影响造成噪声,使得电视节目图像不稳定。面对越来越多的高画质电影、电视剧想在原先的模拟网络信号上传输播放已不现实。我公司根据市场的前期调查中发现,越来越多的市民在观看电视时只是选择不同的频道来进行观看,这种经过近30年未曾改变的方式已不能被现讲究生活质量的人们所接受。电视观众要是能够根据自身的喜好挑选节目,并且可以对于自己遗漏未看到的精彩节目进行点播回看将会是必不可少的。而原有的有线电视模拟网络仅能满足传统的视音频广播业务,不能承载交互视频,语音,互联网接入等业务。广电行业的企业中,对新技术的积极尝试一直未曾间断,从最初的在模拟信号中加入增补频道,卫星电视转播,到目前在提供传统视频服务的同时提供互联网接入,视频点播,在线游戏等服务。这些新业务运营的前提是网络必须是双向的。随着近几年有线电视网向数字化的方向发展,在原有的一个传输频率间隔里存入更多的数字信号,并且经过信号调制,能够传输图像质量更高,音频效果更好的数字电视节目。因此,借助在内容和同轴接入网大面积覆盖的优势,建设一个能够开展模拟和数字电视节目、视频点播、宽带数据接入、语音服务等全部业务的可管理、可运维的双向全业务网络是有线运营商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也是自身生存发展的根本出路。所以,为了应对市场的发展趋势及能使更多的市民看上高清的数字电视,享受更高的视觉冲击,我公司在积极地进行光纤同轴混合网络的改造升级及整体转换。第二章 设计背景及目标2.1 设计背景目前来看,上海的有线电视网络在楼层分配网的结构多为树型分层结构。这样,在双向传输过程中,从各用户端上行的信号在楼栋放大器、干线放大器、光工作站等上行入口处汇集时的信号电平极不相同,且难以分别调整到一致。由于汇集后回传电平的不一致,导致回传放大器及回传光发射通道容易处于非线性放大或发射调制状态,从而导致回传通道产生失真甚至阻塞。在处理cable moden的上线过程时,会导致连接不上网络服务器或者拿不到正确的CM配置文件。2.2 设计中的难题在实际网络覆盖的情况下,根据日常工程监控时会检测到少许的噪声。网络中所有的用户终端(双向及非双向网用户)都会通过5-65MHz的上行通道向上传递噪声,甚至包括网络干线、支干线、分配网中的各有缘设备、接头等都会向回传通道传递噪声。这些不同来源的噪声通过5-65MHz的上行通道向光工作站等处汇集,严重时造成汇集处上行通道阻塞,无法上传有效信号,使得双向业务不能正常工作。根据理论分析加上工作经验得出,在各种不同的噪声来源中,尤以用户终端处侵入并向上传递的噪声为最强,影响最大。用户终端处的上行噪声通常来源于电视机及各种其他家电,其噪声总量占聚集噪声的70%-90%。其他通过网络连接头、线缆屏蔽薄弱处进入上行通道,其影响相对较大。通过对实际双向网络中上行通道噪声的监测,上述噪声干扰源对应于某光工作站在系统前端反向光接输出的噪声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 此噪声分布图是根据实际监测结果绘制的曲线,表示的是网络中的稳态噪声。根据分布图可以清楚看到:噪声分布最强的频段在20MHz以下,最强点在15MHz左右,其余频段噪声较弱。并且20MHz以下不属于公司上下行频段,因此得出,在这些噪声贡献中,用户终端侵入噪声占了绝大部分。由于影响HFC服务质量最明显的因素肯能就是网络中各种各样的噪声,噪声的来源范围也十分广,为了将噪声对HFC网络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1)解决用户终端噪声侵入的方法是:对于仅需要数字电视信号而不需享受双向网的用户,则在需要时为其加装具有抑制噪声功能的数字机顶盒,同时可根据用户室内的布线情况,选择合适的地方安装具有噪声抑制能力的用户终端信号分配器,以解决一户多端的问题。2)在户外对噪声进行阻塞或抑制有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法。在楼层各弱电箱中用户信号分配器后,对所有单向用户的输出端口加装高通滤波器,该滤波器可以滤除565MHz频段中的上行噪声。这种方法是将楼栋内用户的信号集中分配与用户上行噪声通道的控制结合起来,即实现信号的集中分配,又方便上行通道的控制。该方式的特点是:信号分配与通道管理集于一体;可靠性高;安装、维护方便;成本较低。由于不是完全自动控制,需要人工方式来实现用户通道的管理,仍然存在管理成本高的问题。基本连接用如下图表示在用户享受双向网服务的情况下,除了考虑为用户安装可提供双向服务的机顶盒以为还要考虑到一般用户具有多个电视终端的实际情况。在信号入户后,信号分配器之前安装具有上行通道阻断能力的用户终端信号分配器,解决用户多TV终端可能侵入上行通道的噪声问题。2.3 设计中所采用的技术CMTS技术是目前世界上HFC网络中技术最成熟也是采用范围最广的双向网方案,它是利用数字调制方式传送高速数据及视音视频信号,还可以向用户提供宽带IP接入服务。CMTS是HFC网和高速互联网之间的连接设备,主要完成协议处理、射频调制解调和数据转发等功能。简单地来说,Cable Moden是连接HFC和用户终端的设备,完成数据转发、协议处理和射频调制解调等功能。图1 CMTS宽带接入系统结构图Cable Modem技术是专门为有线电视网络设计的,目前上海东方有线网络就是采用该技术进行双向网的建设。主要有3个标准,分别是美国MCNS制定的DOCSIS标准、欧洲DVB/DAVIC联合制定的DVB-RCC标准和IEEE制定的802.14标准。目前主要使用的是DOCSIS标准。CMTS调制一些的优点是干线传输距离长,在通常情况下传输距离可达100公里甚至更远。其传输的稳定性也比较优秀。广电网络开展CMTS业务具有在达到一定的接入率时具有明显的成本效益。 CMTS业务利用现有高覆盖的有线电视网络资源,改造用的成本较低的特点,可以面向全市用户开展双向网业务,待建设完工后,能够迅速增加用户群,并增加宽带接入市场份额。在CMTS的DOCSIS2.0的版本规范中:由于作为传输用的同轴电缆与目前电力上的电缆线路存在一定的电位差,上行的漏斗效应会带来噪声汇聚,对传输性能和带宽影响较大。CMTS上行端口与下行端口的传输速率不一致,上行通道中64QAM方式可以达到38Mbps,下行通道256QAM方式可以达到152Mbps,最终在用户端的上下行速率也带来不一致。不过好在我公司CMTS技术正在向DOCSIS3.0标准发展,3.0标准可以兼容目前网络的铺设,只需在前段机房更换一部分交换机等设备。从而将解决目前带宽不足的问题。DOCSIS 3.0标准也支持IPv6,若国际上对IP协议进行大范围的更新,将来的HFC网络也可以在其中进行平稳的过度。2.4 设计的目标纵观国内几大网络供应商,从它们的网络覆盖率上来看,HFC网络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两端以上的有线电视电缆进户。并且从有线电视电缆本身的传输介质来讲是可以传送860M带宽的数据,远远大于5类双绞线最大100M的带宽。并且世界公认的现阶段最佳入户手段为HFC。所以若是将HFC网络进行合理利用,并加以充分改造,改造后的HFC网络可以同时承载高清数字电视、数字电视的点播回看、存储电子杂志、股票行情的事实传送及桌面化的高速宽带网络交互服务内容等等。这将使原本只能供用户进行频道选择的简单化电视服务转变成真正意义上的互动电视服务。待这项产品大面积推广后将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并且这一转变将大大提升国内数以亿计的广大电视观众的视听享受,从而使得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更上一个台阶。第三章 总体设计3.1 网络设计结构IP网络核心路由、交换、传输IP汇聚路由交换OLT/分光器/其他设备CPE设备/终端设备交互STB/PC/智能终端双向网设计结构ONU/交换机/其他设备回传电缆网络双向光站CMTS分前端总前端广播STB光节点用户分配网城域网接入网用户端在双向网的结构中:总前端将设置IP网络核心路由、交换、传输。分前端又包括CMTS服务器及IP汇聚路由交换机等设备。光节点中包含HFC网络的双向光站,OLT分光器和其他设备。用户端中则包括提供回传的电缆网络及STB数字接收设备,cable moden等一些智能终端。3.2 设计目标及背景设计目标下行每信道8M带宽,采用64QAM调制方式,每个下行信道实际数据率36Mbps ;预计提供给用户的最低并发数据速率BW在1Mbps以上 ;使用情况以高峰期上网用户比例RB为50%,网络使用比例UF为20%预计 。按照1000户计算:1000*50%*20%*1Mbps/36Mbps 2.7,即需要3台CMTS;若提供400kbps的速率,则需1台CMTS。本次整体转换方案的小区:杨浦区新江湾城内的一新建小区。3.3机房及服务器端设计布局机房应充分考虑设置各种光(电)缆进、出机房的走线通道,不同类型的缆线应分开布放。电源线与光(电)缆等禁止同一槽道内布放,二者应距离相距 300mm 以上。为了保证光跳线的安全,机房内宜设光纤专用槽道,对于无专用槽道的应采用专用光纤子槽道,即在走线架中间分割出一个小槽道区域专门布放光纤。走线架应对墙、或对地、或对顶棚进行可靠加固,根据布放光(电)缆数量和走线架的承载力不同,加固间距 1.01.8m。对于单个CMTS服务器有1个下行输出和4个上行输入端口,即配置1个下行信道和4个上行信道 ;1个下行信道为共享信道,4个上行信道则分别位于独立的4根光纤上,并分别为4个社区的CM提供服务。 CMTS接入到一个下行光发射机和4个上行光接收机,而每个CM则经电缆分配系统接入所在小区的光节点(双向光发射/光接收机),即每个CM共享一个下行信道和惟一的一个上行信道。 前端CMTS与社区光节点之间采用了空间分隔的两根光纤(上/下行各一芯)连接,而小区光节点以下则是树枝型结构的同轴电缆分配系统连接各用户端设备。如下图:CMTS服务器作为前端路由器和交换集线器和HFC网络之间的连接设备 ,所以CMTS服务器布局在管理中心的机房。CMTS所采用下行是64/256QAM(正交振幅调制),上行调制采用QPSK(四相移键控调制)。其工作原理是:在上行方向,Cable Modem从计算机接收数据包,把它们转换成电平信号,传给网络前端设备。该设备负责分离出数据信号,把信号转换为数据包,并传给因特网服务器。第四章 详细设计及测试4.1 设计原则此次设计方案中各用户电平需要相似包括各个频点电平相似的分配原则是:1)尽量星型分配,串接分支器尽量少;2)无源决定均等,合理搭配分配方案;3)电缆决定均衡,合理搭配长粗短细。在设计中要注意应少用串接分支器。提倡集中分支器。终端星形器件、外环节少可靠性高、均等均衡、隔离高、设计量最小、这样不仅在成本方面可节约开支并且在今后的维护上也更容易管理。为了今后维护方便,楼栋接入点放置楼栋设备箱,箱内配置电放大器;楼栋接入点至用户终端线路采用-7以上同轴电缆敷设;用户信息终端:部署数字机顶盒接收广播式或交互式数字电视信号,并可通过CM向用户提供数据业务。4.2 小区管道设计管道的建设应本着适当超前、经济实用、便于维护的原则进行,结合区域总体规划一次建设,将近期建设规模与远期发展相结合,需考虑一定的预留量。管道中心线尽可能平行于道路或房屋,并与道路建设进度同步进行,以减少不必要的迁改和路面修复费用。小区至楼栋接入线路采用-9铝管以上同轴电缆。将近期建设规模与远期发展相结合,需考虑一定的预留量。管道均采用G50钢管或PVC50。建筑内部管道系统,应尽可能按集中接入模式进行设计和施工。按分支、分配模式进行设计时,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管道数量。走向应以机房为中心呈树型或星型分布。管道宜有两个不同路由与干线管网相连接。小区外部架空线路需要进入小区内管道时,为避免将来出土电杆迁移时造成移线困难,出土点宜设在小区内部。管道井内不得有其它线路穿越,管道路由与其它管线及建筑物的最小净距宜符合下表的规定。管道和其它地下通信管线及建筑物间的最小净距其它地下管道及建筑物名称平行净距(m)交叉净距(m)给水管直径300mm0.50.15300mm500mm1.0直径500mm1.5热水管1.50.15热力管1.00.25煤气管或天然气管压力300Kpa1.00.3300Kpa压力800Kpa2.0电力电缆电压35kV2.0发电厂或变电站200高压杆塔50通信电缆0.1绿化乔木1.5灌木1.0保护电线土壤电阻率100m10土壤电阻率500m15地上杆柱0.51.0马路边石1.0电车轨道 2.0房屋建筑红线(或基础)1.5在暗管弯曲敷接时,每一段内弯曲不得超过两次,且不得有 S 弯。当暗管的直线段长超过 30m 或段长超过 15m 并且有 2 个以上的 90弯角时,应设置过路盒。暗管的弯曲半径应大于该管外径的 10 倍,当暗管的外径小于 25m m 时,其弯曲半径应大于该管外径的 6 倍。暗管的弯曲角度不得小于 90。光缆、同轴电缆、数据电缆等楼内信号传输线缆不宜与煤气管、热气管、电力线共用同一竖井。楼内信号传输线缆与电力电缆的间距施工时注意不应小于下表的规定。楼内信号传输线缆与电力电缆的间距类 别与楼内线缆接近状况最小净距(mm)380V 电力电缆2kVA与缆线平行敷设130有一方在接地的金属线槽或钢管中70双方都在接地的金属线槽或钢管中10380V 电力电缆25kVA与缆线平行敷设300有一方在接地的金属线槽或钢管中150双方都在接地的金属线槽或钢管中80380V电力电缆5kVA与缆线平行敷设600有一方在接地的金属线槽或钢管中300双方都在接地的金属线槽或钢管中1504.3 楼道排线设计本次施工改造地点位于杨浦区政和路*弄小区,该小区约有30幢高楼,现选取其中一幢作为楼道施工设计方案描述。此高楼设计要点为光机带一栋高层高层,由于该小区得房率比较高,用户比较集中,且消费能力强。考虑到今后的有线通安装覆盖率较高,且已划为数字电视整转小区,数字电视机顶盒将作为标配,机顶盒的双向交互功能也同时利用此网络。因此带宽需求较大,建筑内部网络系统容量应能满足远期要求。下图是某幢24楼楼层接入排线设计图:从中可以看出从光机带出两个头端设备,用的型号为TAH101。ONU光节点位于两者中间,并且处于图中布局这样TV信号段和网络上下行信号都可以经过光机,不用设置2个光机和光节点。光节点应尽量往前推,且需要跨接放大器;合理规划光节点覆盖用户数量,减轻汇流噪声在光节点处的汇集压力。行业内的共识为光节点覆盖用户数不超过500户。实际使用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光节点覆盖用户不超过300户。这种情况下一般可以节省干线放大器,从而相对减少有缘设备的数量,提高网络可靠性。接下来开始大楼同轴电缆的布局设计:从以往的高楼双向网布局实践经验得出,在干线网络结构中采用星型结构形式,在用户分配网络中,对用户端信号分配采用集中分配方式,可以轻松解决回传电平均匀问题。首先该大楼为24层高层建筑,一个头端放大器可以带12个楼层(一个放大器带1至12楼,另一放大器带13至24楼。)6楼和18楼分别放置一个放大器。为了各楼层的信号平均分配,每个306分配器带出3根RG11同轴电缆并负责2个楼层的总线接入。306分配器的放置位置分别是3楼,9楼,15楼和21楼。306的3个OUT口将分别用RG11同轴电缆接至奇数楼层。之后先在奇数楼层连接分支器。由于房屋结构为一梯2户,设计初期在每层楼的楼层将放置417分支分支器,即考虑到每家用户可以同时进2根同轴电缆也可以不至于用6分支器带来的端口浪费,若在今后维护中发现端口数不够可以选择适合的6分支器替换原有的4分支器。最后在奇数楼层的417分支器的OUT口接入各上一层4分支器的IN口。由于是通过管道排线,要在入户线上贴上统一标识,注明是哪家用户的,便于今后管理维护。这样各楼层的电缆线布局基本完成。4.4 室内排线设计将楼道内导管中的同轴电缆线引入用户室内信息分配箱中,通过在信息分配箱中安装配套的分配器,保证线路连接到各房间内的有线数字终端面板上,这样可以通过房间内个终端面板上的接口连接数字机顶盒或者提供数据业务的cable moden。在用户终端内连接分配器时需要保证同轴电缆的屏蔽层在切割过程中做到最大限度的保留,转接头中的同轴电缆在切口处也需保留1-2MM的长度,以防在温度变化较大时造成的金属热胀冷缩带来的接触不良等影响。4.5 电平调试在楼道的电平调试中:由于各用户端CM的安装位置有所差别所造成的同一分支器下CM的电平差较大,所以在设计时分配的电平余量为10db,并且在楼道的分支器的输出端口处分配网的汇集电平均差设计时不超过5db。同轴电缆干线网设计中:按照单位增益的方法进行调试。通过调试干线网中的电平信号使其中的每一级放大器间的增益均为0db,从而实现总增益为0db的目的。这块只需分配3db的余量作为器件热胀冷缩所造成电缆损耗的变化和放大器增益变化的补偿。在光纤链路电平的调试中:由于楼层中采用放大器带分支器的连接方式,不同楼层分支器的衰减值有小规律的变化,所以分配2db的补偿余量。所以当分配网的电平值变化过大时,即使用户端CM连接均规范但其工作在最大的发射状态也满足不了CMTS的接收电平需要。当分配网的电平值过小时,将使CM发射电平过低而达不到上下行信道所要求的最低值而导致无法和头端CMTS连接成功。所以,必须严格分配网的设计与施工,使之达到要求的损耗值。电缆分配网络的分配器、终端器的衰减值是有不同的,所以在进行调试更换分支器及分配器时一定要按照设计标准来更好;如果在调试时发现某一位置衰减均差超出了要求(5db),则需要重新微调楼分支器的位置和分配方案,寻找新的平衡点。从而使损耗均差电平控制在设计范围内。 通过微调楼分支器的方法,使楼道中每一级放大器到楼层分支器间的电平高低均在设计合理范围之内保证之后的数字信息终端能够正常工作。4.6信号测试在该大楼有线网络施工完成后,对于其双向网的各主要指标进行调试。对今后运维维护提供参考依据。本次测试在66号楼的HFC宽带有线电视网的基础上模拟用户使用时的状态,该模拟网由光链路和电缆分配网络组成。其中同时开启数字电视使用台数为80台(24*2*2=96考虑到每家用户实际拥有机顶盒数约为2台)。同时上网或点播在线cable moden数为30台。在各楼层的每个房间都配置一定数量的机顶盒或CM设备,并开启电源。光发射频输入数字信号电平为65dBv;模拟信号电平为75dBv;光站输出数字信号电平为103dBv;模拟信号电平为113dBv。CM的最大输出电平为118dbV,为了保证系统有较高的CNR值,将CM的发射电平范围设定为100-115dbV,动态范围15db作为CMTS的测距AGC控制余量(CMTS的输入电平通过AGC控制被钳定在601dbV)。动态范围15dB分配如下: 在内网Support站点测试各个CM的上线情况及参数指标,很快发现有8个CM未上线,经检查由于楼道中电表空气开关未开启造成其中几家电源面板内无电,可以忽略不计。其余CM均能正常上线,CM上线发送及下行电平均在正常范围内。初步判断cable moden能正常上网工作。接着测试Cable Moden的数据丢包率及延时情况,ping通22个上线CM的IP地址,及各自连接的延时情况。取其平均数作为参考数据:为了使系统配置既约化,并尽可能提高载噪比,应尽量高电平使用,同时又要留有向上的自动调整余量。一台分放下的用户分配部分,各用户的上行路径损耗各不相同,上行路径损耗越大,所需上行输出电平越高,以最大路径损耗的用户为准,确定最高上行输出电平为114dBv,留出向上6dB的自动调整余量。 4.7测试结果测试数据:22个终端同时收发数据终端数终端数据带宽丢包率()延时(ms)22上行512K0.00472.7下行1M0.00159.4从以上测试数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重庆垫江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武安市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灵寿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版体育健身器材租赁服务外包合同
- 2025版葡萄园品牌推广承包合作协议
- 2025年度农民工工资支付及权益保障合同
- 2025版人才职业生涯规划服务协议:助力员工实现人生价值
- 2025年度生态草场承包经营权转让合同范本
- 2025版砂石材料行业产业链整合与优化服务合同
- 2025补充采购合同范本:能源行业设备采购协议
- 第七单元 专题突破9 聚焦变异热点题型-2025年高中生物大一轮复习
- 《高等数学教程》全套教学课件
- 2024年个人信用报告(个人简版)样本(带水印-可编辑)
- 个人替公司代付协议
- 20CS03-1一体化预制泵站选用与安装一
- 图纸保密协议范本
- 心肺复苏术英文课件
- 关于房产权属的案外人执行异议申请书
- 文化长廊、荣誉墙施工方案(技术方案)
- (新版)职业健康综合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
- 更换双电源更换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