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 管理程序.doc_第1页
SPC 管理程序.doc_第2页
SPC 管理程序.doc_第3页
SPC 管理程序.doc_第4页
SPC 管理程序.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深 圳 山 源 电 器 有 限 公 司Shenzhen Shan Yuan Electronic CO., Ltd受控文件章文件编号:SY-QAD/GP-007制订日期:2006/01-15二 阶 文 件生效日期:2006/02-15SPC (数据分析)管 理 程 序版 本ISO9001:2000 ISO14000:20041.0共 9 页第 9 页1. 目的1.1确定正确使用统计技术,通过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资料,明确产品的质量及环境的控制重点,以便持续改善各项质量及环境的管理活动;1.2提供SPC的使用准则及步骤,并说明使用方法,以便在运用管制图时能够正确地决定、检讨管制界限与进行管制图的判读; 1.3通过正确使用统计技术,发现本公司生产作业过程和产品的潜在趋势和趋势,以便能达到早期预防或及时提出纠正措施并得以及时改善。2.范围2.1 涵盖整个产品实现过程及涉及的原材料、外加工品及半成品,成品的的各项统计分析活动.2.2适用于客户特别指定的产品特性统计分析活动。5.3 X-R管制图、P管制图、Cpk(制程能力指数)的运用管理。5. 参考文件31 品质记录管理程序 SY-QAD/GP-00232 纠正及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SY-QAD/GP-00833 进料IQC检验控制程序 SY-QAD/QP-01034 例行IPQC检验控制程序 SY-QAD/QP-01133 最终QA检验控制程序 SY-QAD/QP-0124. 定义4.1 SPC:统计过程控制,利用统计技术对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进行监控,从而达到保证产品质量的目的。4.2 计量值特性:凡产品的品质特性以实际量测方式取得的特性称为计量特性,例如重长等。4.3 计数值特性:凡产品的品质特性不连续,不易或不能以实际量测方式取得,只能间断取值的特性,例如不合格数、不良品率等。4.4 控制图:对过程质量加以测定、记录并进行控制管理的一种用统计方法设计的图。5.权责51 品保部:5.1.1 负责对整个产品实现过程及涉及的原材料、外加工品及半成品,成品的品质状况及客户投诉进行统计分析。5.1.3 负责对供方品质状况进行统计分析。5.1.4 执行统计技术,监督公司统计技术的运行。52 生产部(包括GEM、PTS、PTC):5.2.1 负责对整个产品实现过程能力进行统计分析。5.2.2执行量产后的统计分析并对产品不良及过程不良制定对策。5.2.3进行初期过程能力统计以及数据分析。53 研发部:负责对研发部资料及样品的制作状况进行统计分析。文控中心:负责对文件发放、资料使用情况及发放准确率进行统计分析。5. 4 管理部:5.3.1 负责员工教育训练情况(员工培训合格率)的统计分析。5.3.2 负责ISO14001:2004环境目标达成情况进行数据分析.55 资材部:5.6.1 负责对供方品质状况及本部门采购质量进行统计分析。5.6.2 负责对采购交期率等达成情况进行数据分析。5.6 市场部:5.6.1 负责对客户满意度的测量及分析.6.程序 6.1 统计技术的应用范围6.1.1 部门质量及环境目标达成与实施情况分析;a) ROHS物料的使用率100% (品保部)b) 出货产品合格率99% (品保部)c) 客户抱怨:5次/月 (品保部)d) 交期达成:98% (生产部:GEM/PTS/PTC)e) 制程不良率5% (生产部:GEM/PTS/PTC)f) 送样合格率90% (研发部)g) 进料检验批合格率92% (资材部)h) 采购交期达成率95% (资材部)i) 员工培训上岗合格率100% (管理部)j) 客户调查不满意数0 (市场部)k) 文件、资料发放正确率100% (研发部)l) 环境指标达成情况分析 (管理部)6.1.2 针对产品或工序有影响的各种因素定量分析和质量改进。6.1.3 产品的检验。6.1.4 产品过程能力分析。6.1.5 其他数据的分析。6.2 公司各部门根据使用需要选用统计技术,常用的统计技术有:6.2.1 柏拉图(排列图)6.2.2 统计抽样6.2.4 X- R管制图6.2.5 P管制图 6.2.8 CpKPpK分析6.2.6 层别法6.2.7 直方图6.2.8 分布图6.2.9 推移图 6.3 统计技术的使用方法6.3.1 柏拉图:柏拉图的使用以层别法的项目类别为依据,依照排列位次后的统计表制成柏拉图,以便直观的看出存在的关键问题,从而采取必要的措施,其步骤为:a) 将要处理的事物现象、状况或原因加以层别。b) 确定收集资料的时间间隔,应尽可能定期。c) 计算出各项目类别所产生的数据及所占的比例。d) 依照数据所占的比例的大小顺序排列。e) 计算出数据所占的比例的累计值。f) 以项目类别为横轴,以累计值为纵轴,绘出柱状图。g) 连接累计曲线。从柏拉图中可清楚的找出关键问题,针对关键问题,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具体按纠正和预防措施程序执行。6.3.2 统计抽样a) 本公司产品抽样检验标准依据MIL-STD-105E (捷普产品依据C=0)抽样计划。b) 具体的抽样检验作业按相关检验标准及QC工程图进行.6.3.3 管制图a) 管制图使用规划及选择原则1. 使用规划由QA及品管部根据各制造工序影响因素及质量影响因素,结合成 本及效益,全面规划需采取管制图控制的工序和产品特性。2. 选择原则u 计量值特性选用X-R管制图。u 计数值特性选用P管制图。b) 管制图绘制、使用步骤:1. 首次使用管制图的作业程序u 决定须管制的特性。u 搜集25组数据。u 计算中心线(平均值)及管制上、下限。u 绘制管制图。u 检查是否有超出管制界限的点。u 将这些超出管制界限的资料剔除并重新计算中心线(平均值)及管制上、下限。u 决定管制图的中心线(平均值)及管制上、下限。2. 现场使用管制图的作业程序u 在新的管制图纸划出管制图的中心线(平均值)及管制上、下限。u 依规定的抽样频率及抽样数,并将所得资料记录于管制图上,且依所使用的 管制图种类进行计算。u 将计算结果描点于管制图上。u 管制图判读及异常管制图矫正/预防措施。 u 检讨管制界限。u 当完成一张管制图时,根据管制图图纸上的资料重新计算中心线 (平均值)及管制上、下限。计算时须剔除超出管制界的资料。u 比较计算前后之中心线(平均值)及管制上、下限。u 若无重大差异时在新的管制图纸延用计算前的管心线(平均值)。u 若有明显的差异时,可在新的管制图纸使用计算后的管制中心线(平均值)及管制上、下限。 c) 管制图判读原则及异常管制图的矫正(预防)措施1. 正常之管制图其各点的动态u 多数的点集中在中心线附近。u 少数的点落在管制界限附近(但未超出管制界限)。u 各点的分布呈随机状态,无任何规则可循。2. 异常管制图的判读u 任何超出控制限的点u 连续7个点在中心线之上或之下u 连续7个点上升或下降u 任何其它明显的非随机图形,如2/3的描点应落在控制限1/3的中间区域,描点成规则形状。3. 异常之管制图的矫正/预防措施u 出现任何超出控制界限的点,都应提请相关单位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矫正措施。u 对于连续7个点在中心线之上或之下,或连续7个点上升或下降,或其它明显非随机图形,都应提请相关部门分析原因,留意趋势采取相应预防措施。u 如相关责任部门无视不良现象的存在或长期行动无效果, 必要时发出矫正/预防措施报告要求其改善。d) XR管制图的使用方法 XR管制图是以管制平均值(X管制图)与全距(R管制图)的方式达到管制的目的。1. 决定样本数u 使用XR管制图的样本数(n)以2 5个为适当,但不要超过10个为宜。u 样本数一经决定后必须在使用时固定不变。2. 平均值与全距的计算u 平均值(X)= 各组内数据的和样本数。u 全距(R)= 各组内的最大值最小值。3. X 管制图与R管制图之中心线与管制上、下限的计算公式。u X 管制图之中心线与管制上、下限的计算公式:u R 管制图之中心线与管制上、下限的计算公式:u XR管制图的系数表N2345678910A21.881.020.730.580.480.420.370.340.31D21.131.692.062.332.532.702.852.973.08D30.080.140.180.22D43.272.572.282.112.001.921.861.821.78e) P管制图的使用方法P 管制图是以管制不良率的方式达到管制的目的。1. 决定样本数u 使用P管制图的样本数(n)以能够发现1-5个不良品最为适当,样本数的决定公式为:u 6.5.1.2 若未决定样本数,导致管制下限小于0,则下限取0。 2. 管制图的管制界限必须依管制上、下限公式计算,若样本改变时,以实际样本数代入。3. 管制图之中心线及管制上、下限的计算公式: f) 制程能力指数 Cpk 使用规划1. 品管部根据各制造过程或工序影响以及质量特性,全面规划需进行制程能力控制的 制程或工序并明确相应的Cpk值。2. 制程能力指数 u 使用制程能力指数时,应依统计学的原则,同时衡量制程中的集中(平均)与分数(变异)状况,以确实掌握制程品质特性。u Cpk值、Cpk等级、不合格率及相应措施关系列表如下:衡量等级Cpk值Cpk等级不良率(P)相 应 措 施A2.0(含以上)6P0.000000002本公司的优势,需要时配合管制图管制。B1.672.05P0.00000057希望制程能够达到的水准,应考虑配合管制图进行管制C1.331.674P0.00006产品可免检,但应考虑配合管制图管制。D1.01.333P0.0027制程有改善空间,要改善并可采取抽样的方式检验产品E0.671.02P0.0455制程应进行专案改善并考虑设置检查站,确认唯有合格的批才可进入下一制程。F0.330.672P0.3174制程很差,应考虑实施全检3.制程能力指数运用的前提u 所使用的规格上下限依内部或客户要求。u 如客户另有特定制程指数值要求时,另和客户协商。u 指数计算的结果可能因抽样误差而有所差异,使用时掌握其等级,并采取适当措施即可。4.制程能力指数的计算 u 符号说明 USL:表示规格上限。 LSL:表示规格下限。 X :表示所搜集或抽样资料的平均。 :表示自所搜集或抽样资料中所推算(估计)的标准差。u 制程能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