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4013中文资料.docx_第1页
CD4013中文资料.docx_第2页
CD4013中文资料.docx_第3页
CD4013中文资料.docx_第4页
CD4013中文资料.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D4013:双D触发器中文资料CD4013由两个相同的、相互独立的数据型触发器构成。每个触发器有独立的数据、置位、复位、时钟输入和Q及Q输出,此器件可用作移位寄存器,且通过将Q输出连接到数据输入,可用作计算器和触发器。在时钟上升沿触发时,加在D输入端的逻辑电平传送到Q输出端。置位和复位与时钟无关,而分别由置位或复位线上的高电平完成。838电子新艺图库图CD4013引脚图图CD4013内部电路图 图3 CD4013逻辑图Truth Table 真值表功能:Symbol 符号Parameter 参数Conditions 条件-40+25+85Units 单位最小最大最小典型最大最小最大IDDQuiescent DeviceCurrent 静态电流VDD=5V,VIN=VDD or VSS4.04.030AVDD=10V,VIN=VDD or VSS8.08.060VDD=15V,VIN=VDD or VSS16.016.0120VOLLOW Level Output Voltage 低电平输出电压|IO| 1.0 AVDD = 5V0.050.050.05VVDD = 10V0.050.050.05VDD = 15V0.050.050.05VOHHIGH Level Output Voltage 输出高电平电压|IO| 1.0 AVDD = 5V4.954.954.95VVDD = 10V9.959.959.95VDD = 15V14.9514.9514.95VILLOW Level Input Voltage 输入低电平电压|IO| 1.0 AVDD=5V,VO=0.5V or 4.5V1.51.51.5VVDD=10V,VO=1.0V or 9.0V3.03.03.0VDD=15V,VO=1.5Vor13.5V4.04.04.0VIHHIGH Level Input Voltage 输入高电平电压|IO| 1.0 AVDD=5V,VO=0.5V or 4.5V3.53.53.5VVDD=10V,VO=1.0Vor9.0V7.07.07.0VDD=15V,VO=1.5V or 13.5V11.011.011.0IOLLOW Level Output Current 输出低电平电流 (Note 4)VDD = 5V, VO = 0.4V0.520.440.880.36mAVDD = 10V, VO = 0.5V1.31.12.250.9VDD = 15V, VO = 1.5V3.63.08.82.4IOHHIGH Level Output Current 输出高电平电流 (Note 4)VDD = 5V, VO = 4.6V-0.52-0.44-0.88-0.36mAVDD = 10V, VO = 9.5V-1.3-1.1-2.25-0.9VDD = 15V, VO = 13.5V-3.6-3.0-8.8-2.4IINInput Current 输入电流VDD = 15V, VIN = 0V VDD = 15V, VIN = 15V-0.3 0.3-10-5 10-5-0.3 0.3-1.0 1.0ACL (Note 1)DRSQQ0000110010x00QQxx1001xx0110xx1111Absolute Maximum Ratings 绝对最大额定值:DC Supply Voltage 直流供电电压 (VDD)-0.5 VDC to +18 VDCInput Voltage输入电压 (VIN)-0.5 VDC to VDD +0.5 VDCStorage Temperature Range储存温度范围 (TS)-65 to +150Power Dissipation功耗 (PD)Dual-In-Line 普通双列封装700 mWSmall Outline 小外形封装500 mWLead Temperature (TL)(Soldering,10seconds) 焊接温度260Recommended Operating Conditions 建议操作条件:DC Supply Voltage 直流供电电压 (VDD)+3 VDC to +15 VDCInput Voltage输入电压 (VIN)0 VDC to VDD VDCOperating Temperature Range工作温度范围 (TA)-40 to +85DC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直流电气特性:AC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交流电气特性:65120tTHL, tTLHTransition Time过渡时间VDD = 5V100200nsVDD = 10V50100VDD = 15V4080tWL, tWHMinimum Clock Pulse Width最小时钟脉冲宽度VDD = 5V100200nsVDD = 10V4080VDD = 15V3265tRCL, tFCLMaximum Clock Rise and Fall Time最大时钟上升和下降时间VDD = 5V15msVDD = 10V10VDD = 15V5tSUMinimum Set-Up Time 最低设置时间VDD = 5V2040nsVDD = 10V1530VDD = 15V1225fCLMaximum Clock Frequency 最大时钟频率VDD = 5V2.55MHzVDD = 10V6.212.5VDD = 15V7.615.5SET AND RESET OPERATION SET和复位操作tPHL(R),tPLH(S)Propagation Delay Time传递延迟时间VDD = 5V150300nsVDD = 10V45130VDD = 15V6590tWH(R), tWH(S)Minimum Set and Reset Pulse Width最低限度和复位脉冲宽度VDD = 5V90180nsVDD = 10V4080VDD = 15V2550CINAverage Input Capacitance 平均输入电容Any Input57.5pF 图4 切换时间波形应用电路:置位和复位电路图5(左)和图(右)中的CD4013是CMOS双D触发器,这类电路置位和复位信号是高电平有效,由于开关闭合时电容可视为短路而产生高电平,使RD=1,Q=0;若将此信号加到SD,则SD=1,Q=1;置位、复位过后,电容充电而使RD(SD)变为0,电路可进入计数状态。 图5cd4013百科名片在电子技术中,N/2(N为奇数)分频电路有着重要的应用,对一个特定的输入频率,要经N/2分频后才能得到所需要的输出,这就要求电路具有N/2的非整数倍的分频功能。CD4013是双D触发器,在以CD4013为主组成的若干个二分频电路的基础上,加上异或门等反馈控制,即可很方便地组成N/2分频电路。目录结构组成 工作原理 N/2分频电路 特性编辑本段结构组成图1是3/2分频电路。IC1、IC2均接成二分频器,所以该电路是由四分频电路与反馈控制电路组成,计数脉冲由异或门F1输出。fi既作为分频信号又作为时钟脉冲接入异或门的一个输入端,从四分频电路的IC2的Q2输出端引出反馈信号作F1的另一输入端。输出信号fo从IC1的Q1端输出。图2是其工作波形。 编辑本段工作原理设电路初始状态均在复位状态,Q1、Q2端均为低电平。当fi信号输入时,由于输入端异或门的作用(附表是异或门逻辑功能表),其输出还受到触发器IC2的Q2端的反馈控制(非门F2是增加的一级延迟门,A点波形与Q2相同)。在第1个fi时钟脉冲的上升沿作用下,触发器IC1、IC2均翻转。由于Q2端的反馈作用使得异或门输出一个很窄的正脉冲,宽度由两级D触发器和反相门的延时决定。当第1个fi脉冲下跳时,异或门输出又立即上跳,使IC1触发器再次翻转,而IC2触发器状态不变。这样在第1个输入时钟的半个周期内促使IC1触发器的时钟脉冲端CL1有一个完整周期的输入,但在以后的一个输入时钟的作用下,由于IC2触发器的Q2端为高电平,IC1触发器的时钟输入跟随fi信号(反相或同相)。本来IC1触发器输入两个完整的输入脉冲便可输出一个完整周期的脉冲,现在由于异或门及IC2触发器Q2端的反馈控制作用,在第1个fi脉冲的作用下得到一个周期的脉冲输出,所以实现了每输入一个半时钟脉冲,在IC1触发器的Q1端取得一个完整周期的输出。 编辑本段N/2分频电路图3是5/2分频电路。IC1、IC2、IC3三级D触发器级联为8分频电路,电容C起滤波作用,输出信号fo从IC2的Q2端输出。电路中有Q1、Q3两个反馈控制。从图4工作波形可知,Q1的反馈信号中每两个反馈信号中就有一个受到Q3反馈波形的影响,所以在A点仅能形成几百毫微秒宽的脉冲。由于电容C的作用,Q1的反馈信号(即一窄脉冲)被滤除掉,如图4波形A的虚线所示。最后在Q2端输出fo信号。fo每变化一个周期,对应于输入信号fi的两个半周期,即fo的频率为fi的2/5。 图5是7/2分频电路。该电路与图3相似,区别在于电路中一个反馈信号在图3中是从Q1端引出的,而图5是从Q2端引出的,fo信号从Q2端输出。电路有Q2、Q3两级反馈,由于Q2反馈信号受Q3反馈的影响,在A点仅能形成几百毫微秒宽的窄脉冲,此窄脉冲被电容C滤除掉,因此Q2反馈不起作用,电路实际上只有一个Q3反馈,因而使得fo输出信号每变化一个周期,对应于fi输入信号的三个半周期,即fo的频率为fi的2/7。其工作波形如图6所示。 上面介绍的N/2分频电路仅限于N7,当N7时,可根据分频N值的大小,相应增加二分频级数,并恰当引接反馈信号走线,便可得到N7的分频电路。下面仅介绍一例9/2分频电路,如图7所示。图8是其工作波形。 IC1IC4四级D触发器组成16分频电路,fo信号从Q3输出,电路有Q1、Q4两级反馈。其工作原理与上述有关分频电路相似,波形图上A点虚线脉冲表示为电容C滤除掉的Q1反馈信号。从图8中可知,只要fi输入四个半周期的时钟信号,就输出一个周期信号fo,即fo的频率为fi的2/9。 编辑本段特性从以上几个N/2分频电路可得到如下几个特性: 1.电路工作原理是,在第n个周期,末级两分频器的输出为高电平时,输入时钟脉冲的上升沿使分频电路工作;在第n1个周期,末级两分频器的输出为低电平时,输入时钟脉冲的下降沿使分频电路工作。 2.电路采用的是异步触发形式,各触发器的初始状态不会影响到分频的功能。如果要求初始状态为“0”状态,可以将D触发器的复位端R引出,接至复位控制电路。 3.输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