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应该注重规矩还是个性(反方论点).doc_第1页
中学生应该注重规矩还是个性(反方论点).doc_第2页
中学生应该注重规矩还是个性(反方论点).doc_第3页
中学生应该注重规矩还是个性(反方论点).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反方论点:中学生发展个性更重要对学生来说,发展个性更重要。首先,我方强调,守规则与发展个性并不矛盾,而是这二者之间有主次之分。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个人成就的取得,无不与每个公民的创造性紧密相关,而一个人创造性的有无、大小,取决于个性是否得到了充分发展。一个没有个性的人,何来创造性?一个没有创造性的民族,谈何发展?随手翻开历史,就可以发现这样一个规律,没有个性的人,注定庸庸碌碌、一事无成。如果不懂得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只会成为时代的弃儿、前行之途中的绊脚石。孔子,大家都很熟悉,他是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是中国文化中的核心学说儒家的首代宗师,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统治者尊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生活的年代,恰逢春秋战国时期,年轻时当过几任小官,在自己的治国理想无法实现之后,开始了周游列国,宣讲自己的施政理想,然而偻偻碰壁,无人赏识。当时的人们都有“学成文武艺,货与帝国家”、“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有的人一生都在周游和游说中渡过,如果孔子是一个只知道守规则的人,那么就应该继续周游和游说,在不停的周游中被动地等待那个赏识他的伯乐出现,在别人的舞台上当一个配角,草草了此残生。然而孔子终于没有走这条看起来特别正确的寻常路,不得不说,孔子停止了周游和游说的行动在春秋末期时是一个十分怪异的举动,然而,历经千年时光的洗礼,我们却发现,孔子的个性发展、审时度势、扬长避短的选择,成就了可以影响中华民族整体性格的儒家经典。孔子的经历和成就,堪称个性优先发展的典范。徐霞客一生不求功名,在物质极为匮乏、条件十分艰苦的年代,走遍祖国的山水,以心为笔、以思为墨,写下了旷世奇闻徐霞客游记。若是按当时那个年代的规则来论,徐霞客不读四书五经,不求取功名的行为,真可算得上骇人听闻了。更何况,古人信奉“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徐霞客却抛妻别子,远游他乡,这需要多少勇气与世俗抗争、与“规则”绝裂?他强烈的的个性发展,产生了什么样的成果呢:他历时30余年,著书40余万字,有人称赞他的游记是“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读他的游记,仿佛使我们也随着徐霞客的足迹,跋涉奇峰峻岩、急流险滩,置身于祖国的秀丽山河之中,为之陶醉,为之骄傲,心中油然升起对祖国的无限深情。试想,如果徐霞客一生苦读四书五经,极其守规则地苦心研究八股文,也许,这个世界是只是多了一个平庸的小官吏,却少了一位伟大的地理学家、自然科学家、文学家、知行合一的哲学家和实践者。墨守成规,绝对不会出现奇迹!再来看看国外,伽俐略,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哲学家,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者。他是最早(1609年11月30日)用望远镜观察天体的天文学家,曾用大量事实证明地球环绕太阳旋转,否定地心学说。他最先把科学实验和数学分析方法相结合并用来研究惯性运动和落体运动规律,为牛顿对第一和第二运动定律的研究铺平道路。他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故事,是在比萨斜塔上做的那个自由落体实验:1589年某一天,伽利略将一个重10磅,一个重1磅的铁球同时抛下,几乎同时落地,在场的竞争者个个目瞪口呆,在大笑中耸耸肩走了。伽利略对落体运动报做的实验,否定了统治千余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落体运动法则”确立了正确的“自由落体定律”,即在忽略空气阻力条件下,重量不同的球在下落时同时落地,下落的速度与重量无关。试想,如果伽俐 略是一个墨守成规的人,他还用得着思考和挑战一个一千年以来都被认为是正确的定律吗?在此,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发展个性,发挥创造性,是打开未知世界的金钥匙,是通向探索世界无尽可能性的云之梯!牛顿和苹果的故事更是人尽皆知。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是他在自然科学中最辉煌的成就。那是在假期里,牛顿常常来到母亲的家中,在花园里小坐片刻。有一次,象以往屡次发生的那样,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一个苹果的偶然落地,却是人类思想史的一个转折点,它使那个坐在花园里的人的头脑开了窍,引起他的沉思: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一切物体都受到差不多总是朝向地心的吸引呢?牛顿思索着。终于,他发现了对人类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万有引力。他认为太阳吸引行星,行星吸引行星,以及吸引地面上一切物体的力都是具有相同性质的力,还用微积分证明了开普勒定律中太阳对行星的作用力是吸引力,证明了任何一曲线运动的质点,若是半径指向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点,且绕此点扫过与时间成正比的面积,则此质点必受指向该点的向心力的作用,如果环绕的周期之平方与半径的立方成正比,则向心力与半径的平方成反比。牛顿还通过了大量实验,证明了任何两物体之间都存在着吸引力,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三百多年来,可能有无数的人都问过同样一个问题:幸运的苹果啊,你为什么没有砸中我的头?殊不知,这实在不关苹果什么事,如果没有牛顿的勤于思考、大胆假设、勇于探索和实践,就是有满树的苹果倾泄而下在谁的头上,也不可能结出自然科学的果实。“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圣人之言,尤在耳畔。一的人生,每个阶段都有必须完成的任务,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古往今来的认知和实践,成了公认的至理名言。作为一名中学生,正是立志立学的好时候,这个阶段,首要的是发展个性,拓宽思路,勇于探索,挑战自我,永不停止进取、好学、多思的脚步,然后才能顺理成章的进入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的境界,最后,才是“不逾矩”!由此可见,“不逾矩”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而这个境界的到达,是在无数次无知、探索、真知的过程中最后才得以实现的,而不是一开始,就要求一个中学生被各种规则牢牢束缚住,当守规则成为习惯甚至是枷锁的时候,等待我们的,只能是僵化、教条、死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